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服务中心官网 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

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

2024-04-12 2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月23日,第三届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在重庆市朝阳中学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市的207支队伍,452名选手参加比赛。

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谭明星,北碚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向红,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郑吉安,北碚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欧阳俊,北碚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吕春燕,重庆市朝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小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前往赛场观赛。

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是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的一项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重庆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重庆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重庆市北碚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北碚区科学技术协会、两江新区教育局、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承办,重庆市朝阳中学协办。

大赛吸引了来自北碚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渝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永川区、万州区、璧山区、大足区、綦江区、云阳县、忠县、奉节县,共计15个区县107所学校207支队伍452名学生参赛。

“本次大赛为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国家科研后备力量,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开幕式上,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谭明星致辞。他表示,期待广大青少年在大赛舞台上,尽情施展才华,展示聪明才智,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培养探索精神,激发创新热情,提升科技素养。同时,也希望更多同学关注科技、走进科技、热爱科技。也期望老师能以大赛为契机,在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造就一大批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军。

“通过这次挑战赛,将会有更多的青少年走上探索科技之路,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现场,重庆市朝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小涛致辞。他表示,重庆市朝阳中学努力践行“朝阳树人,树人朝阳”办学理念,高扬“自强、厚德、合作、创新”的朝阳精神,大力实施差异教育,致力于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目前,学校开展科创教育已有20余载,培养了大量有创新能力的朝阳学子。300余名学生在科创比赛斩获国际、国家、市级奖项。今年,学校学生还在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无线电测向教育竞赛中勇夺全国第一名。

伴随着参赛学生代表重庆市朝阳中学唐瑞和裁判员代表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向丽分别宣誓完毕,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谭明星,北碚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向红共同上台启动大赛,正式拉开了比赛的序幕。

优创未来、超变战场、绿茵小将、亲子嘉年华、智能物管大师、机器人舞蹈大赛、超能行动、火星智造等八大项目纷纷开赛,选手们迅速进入紧张的比赛中,通过自行设计、制作机器人并进行编程,指挥机器人完成方舱扫描、碎片收集、阀门开启等特定任务,获得积分。

作为竞赛体系中推出的首个人工智能项目,“优创未来”活动结合真实社会场景,创新打造 “教学展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青少年人工智能学习兴趣,承载了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的战路目标。

本次比赛还新增了A1 机器人合作策略赛事活动——火星智造。两支参赛队伍将组成合作联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收集、分拣矿石的任务。这不仅锻炼了青少年团队沟通、协调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以赛增智。

除了学生之间搭档参赛,本次大赛还推出了亲子嘉年华项目,学生和家长组成一支队伍,设计一个“清理小助手”,将道路上“垃圾”做好分类,并运送到垃圾回收厂。

“这不仅让孩子接触到了编程和环保相关的知识技能,也让他更愿意主动和父母沟通交流,我们也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参赛选手表示,本次比赛中和儿子配合默契,也十分支持孩子参加这类有趣又能学到知识的比赛。

“能和这么多同学一起同台竞技,我很开心又很紧张!”一名参赛的同学表示,他们在学校努力训练了三周,希望能在此次比赛中将自己的爱好变成荣誉,为校争光。“以前觉得机器人很厉害,但现在我们自己也能做。”也有同学表示,在学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们学到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知识和技能,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比赛。

据悉 ,自2019年首届举办以来,重庆市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始终坚持“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向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科技知识,引导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增强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中小学校和社会上产生良好影响。

(图文/重庆市朝阳中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