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重庆万州养牛基地 重庆市万州区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重庆市万州区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4-07-05 2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万州区是重庆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成熟区之一,也是渝东北三峡库区绿色道地药材产业带的有机组成部分。2018年以来,中药材产业作为山地高效型农业中的特色产业之一,更是“百万亩经果林”重大农业工程、2020年万州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行动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中药材产业一直作为万州区产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尤其是在万州区龙驹镇(重庆市深度贫困镇)产业布局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万州区地处重庆市东北部,长江三峡库区核心区,总面积3457公顷;长江自西向东北横贯全境,形成南北高、中间低的地势,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冬暖且寡日照。境内土壤主要有紫色土、水稻土、黄壤、潮土、石灰土五大类型,自然生态环境适宜多种药材品种的种植和规模化发展。

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灵芝种植基地

一、发展现状

1.种植品种与规模。截至2020年底,万州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其中规模化基地面积达3万亩、占比30%,产量约3万吨,产值约3亿元;主要分布在七曜山、方斗山、铁峰山片区31个镇(乡)的91个村(居),涉及佛手、枳壳、前胡、金荞麦、虎杖、何首乌、石斛、皂荚、茱萸、金银花、石菖蒲等30多个大宗药材品种。另有红橘种植面积10万余亩,可作为中药材(陈皮)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2.二产发展情况。培植发展种植、产地初加工、市场流通、技术服务等相关主体达107个,其中区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拥有三峡中药材交易市场1个。拥有产地初加工生产基地达15个,其中扶贫车间达2个,初加工厂房占地面积达22500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约180台(套)。拥有中药材产品注册商标7个,“万福手”“罗斛”“31类—菁蕾”“35类—菁蕾”“禹菁蕾”等。拥有实用性专利5件。

3.发展模式。坚持以“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企业+科研+基地+农户”为主的良性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企业加基地连农户”“订单保全种收销”“企业三提供一回收”的订单生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及协会的骨干作用,深化利益联结机制,示范带动药农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订单年销售量约1万吨、占比33.33%,示范带动种植药农户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4.技术服务体系。与三峡医专、三峡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双边、多边科技服务联系,深入开展产学研融合,遴选高校教授、区级专业技术人员、本土专家组建中药材专家指导组持续开展“三师入户”,广泛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和服务,进一步规范优化良种种源、道地品种、绿色种植、产地初加工等关键环节。

万州区龙驹镇梧桐村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二、存在的问题

1.中药材生产组织化、标准化程度较低,产业化水平不高。万州区中药材种植主体重生产轻市场,多盲目无序发展,种植品种不固定、多而杂,种植基地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基础设施薄弱、标准化程度不高,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适时采收技术、产地初加工环节标准应用不足,GAP生产基地认证困难,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不配套,产业化水平落后,未深入挖掘和培育道地品种、拳头产品或优势产品,品牌建设意识不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仍处于以小规模订单种植为主的多品种、小规模、低收益的传统农业阶段。

2.产业链条短,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的紧密度不够。本地中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份额占比较低,中药工业反哺中药农业的能力不足,现通过中药工业企业自建或委托建设的标准化原料药基地极少。农业领域未与中药饮片、成药等工业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导致中药材产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收益不稳定。另外,中药材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药旅、药教、药文、药养等功能性拓展不够。主产药材佛手、前胡、金荞麦、何首乌等,主要以鲜品或者药材干品销售到区外市场,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不高。

3.生产成本较高,规模效益不高。中药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且部分药材品种种植适合于中高海拔,而万州区属于典型的深丘河谷地貌,地块零散分布、坎大坡陡,少平坝和台地,土层浅、土壤肥力不高,宜机化改造率低,机械化水平落后。因此,基地生产用工量大且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导致同优势产区相比种植成本较高、比较效益低,同时产业高质量发展同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矛盾。

4.技术力量薄弱,专业化指导不足。中药材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目前在种质资源、道地品种筛选、良种繁育、建园标准、生产技术、初加工技术等方面都还未完全过渡到现代农业阶段。2020年区(县)农业产业发展部门成功引进1名中药材种植方向的专业技术人员,扭转了发展部门专业人员为零的局面,但镇(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力量仍呈“空心化”,难以对种植基地、药农进行专业化指导。

5.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不畅。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扶持,不仅无力开展规划布局、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引进推广、市场风险分析评估等工作,同时也不能有序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初加工绿色机械化生产等全产业开发,难以促进中药材产业升级和药农增收致富。

万州区响水镇响水村前胡种植基地

三、对策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和万州区委、区政府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的引擎带动下,结合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机遇,尤其是“万达开”“万开云”经济版块协同推进的同时,围绕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对道地药材发展的安排部署,争取发展资金,依托科研院校,广泛开展调研,组织专家研判,制定出高质量、高水平、接地气的发展规划。以规划为依托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思路、重点,逐步推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带动一二三产业经济增长。

2.加大政策引导。一是激活市场主体。采取“引进来、留下来”和“盘活、培养壮大本土资源”两种方式,培植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经营主体。努力构建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融合“三变”改革,深化利益联结,鼓励农民将土地入股,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等主体。推进中药饮片、中成药、工业原料提取、保健中药等中医药工业主体的发展,充分发挥中药工业对本地中药农业的带动和反哺作用。

二是扶持生产主体。财政扶持政策、教育培训指标等适当向重点主体倾斜,提高主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综合能力。将统筹资金、山地高效型农业扶持资金用在道地中药材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及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配套上,用好贷款贴息等金融支农政策,优先支持发展势头好、规模效益高、示范带动性强的生产主体,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是推动标准化发展。加大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新建本草药材种植资源保护中心、良种繁育、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道地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种植,包括良种繁育、规范栽培、肥药双减、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原产地初加工等。

3.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销售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立中药材信息及网络溯源平台,构建从基地到平台、到终端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中药材GAP、绿色药材、有机药材和地理标志认证保护登记的支持力度,培育道地大品种,打造道地品牌。

4.实施产业融合。注重药材的多功能开发利用,提高药材的使用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佛手及芍药等品种的观赏性、药食两用性,结合三峡康养,探索药旅、药养、药食发展路径。

5.充实专业人才。多层次引进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等专业人才,补足区县、乡镇人才短板。通过田间学校、知识体系更新培训等方式培育乡土人才。建立市、区县、乡镇、乡土人才为一体的多级联动的技术推广指导和专家服务机制,全面提升生产科技水平。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