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释文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入《康熙字典》中:“屯音肫”之类。这类注音方式的局限是很明显的,正如清代学者陈澧在《切韵考》中所指出的:“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认,则其法又穷。”

反切:即切语,也叫反语。这是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舆起于汉末。即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的读音,称:“某某切或某某反”。其方法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好,呼报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读若:作为古书注解的体式,也是古书注解中一种不精确的注音方法。东汉时产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给汉字注音,读若的意思是“读音像”、“读音如同”,如“蹶,读若厥”。

变调法:用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字来注音,说明要按照要求改读声调,如:“我,俄上声”、“抽,丑平”。

叶音法: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叶”同“协”,意思是和谐,如《诗经•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朱熹注:“广,叶古旷反;泳,叶于诳反;永,叶弋亮反;方,叶甫妄反。

四角号码检字法:是汉字查字法之一。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别编出号码,每个字分为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9表示。每个角确定一个号码。四个角的顺序是先左上角,次右上角,再次是左下角,最后是右下角。如“端”=0212

体例:就是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对工具书而言,也就是解释字义时表述文字的组织形式。每部字典辞书都有它的体例,了解它的体例,才能更好的利用该工具书。如《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说解方式是先释字义,后分析形体结构。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它被认为是中国训诂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人奉敕编纂的,书成于康熙五十五年,它是在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和张自烈的《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的。字头按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全书共收字47035个,是清代以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这部字典的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康熙字典》注音用反切,释义用文言。

《中华大字典》:由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是继《康熙字典》后出现的第二部大字典。用部首排列,收字四万八千多个。全书注音采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辞源》: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编印,参与编写的有陆尔逵、方毅等。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词语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典。采用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214部首,单字字头下大量收列古今的复音词或词组,先释单字,再释复音词语。注音全部采取清代李光地的《音韵阐微》的反切,基本奠定了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帮助阅读古籍的语文工具书,专收古汉语词汇。由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修订本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修订后,全书共收字12890个,复合词语84134条,总字数一千一百多万字,是目前一部帮助阅读古籍的较大、较好的辞书。

《辞海》:1936年由中华书局编印,由舒新城、沈颐、张相等人主编,最显著的特点是引书注明篇名,便于核对原书。在条目的收列方面更注意吸收现代科学的词语。1958年改为一部综合性辞书。由舒新城、陈望道主持。全书共收字14872个,复合词语91706条,总字数一千三百多万字。新《辞海》按部首排列,字头改为250部,归部原则是“依據字形定部”。

《汉语大字典》:20世纪末由国家组织编写,由徐中舒、李格非、赵振铎主编。偏重收集古今的汉字。全书共八卷,一千五百多万字。1986年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和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在字音方面,收列中古的反切、标注上古的韵部。按部首排列,部首以214部为基础,删併成200部。

《汉语大辞典》:主编是罗竹凤。1986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第一卷。是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辞典,全书共五千余万字。共收词目三十七万条左右。这部辞典收集的复音词语空前丰富,单字按部首排列,部首共200部,多字条目以“以字带词”的原则,列在单字条目之后。列有《音序检字表》和《笔书检字表》。

《新华字典》:由新华辞书社编纂,主编是魏建功。是目前流行最广的字典。使用时可按音序查询也可按部首检字表查字。

《现代汉语词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吕叔湘和丁声树先后任主编。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现代语文词典,收词目五万六千多条。是一部释义精确、体现目前汉语研究水平的好辞书。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后附难字表,收难字两千六百多个。在释义解词中,重视词义的概括性和各义之间的内部联系。但引用书证范围很窄。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写成初稿,安帝建光元年定稿。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按小篆的形体结构概括出540个偏旁作为部首。这是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兼收古文、籀文,首创部首检字法。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解说,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是著《说文解字注》的段玉裁,著《说文解字义证》的桂馥,著《说文句读》的王筠,著《说文通训定声》的朱骏声。其中段玉裁的是最佳注本。

《经籍籑诂》:由清代阮元主编,是一部专门收集唐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在编排上用韵母排列法,按水平韵106韵编次被释的字,共106卷。

《经传释词》:由清代王引之所著,出版于清嘉庆二十四年,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共解释虚词160个,以单音虚词为主,在编排上用音序法中的古声母排列法,按36字母编次,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不限形体,该书在虚词的特殊用法上,引证丰富,解说详备,有不少好的见解。

《方言》:西汉扬雄所着,全称《鞧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共13卷,是我国第一部汉语方言学专着。该书用当代通用的语词来解释当代或前代的方言词;从词的地域性来研究汉语词义,对词的解释更精细;在以通语释方言的同时还注重以今语释古语,从词的时代性来研究汉语词汇的演变;使用“转语”记载了某些方言同义词的语音联系,为方音研究、古音研究和语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采用田野调查法,为研究汉代词汇语音提供了资料。

《释名》:东汉刘熙著,8卷,27篇,是我国第一部语源学专著。该书用音同音近的词来解释事物得名的由来;全书的名物语词都采用声训来解释,这为因声求义开辟了道路,促进了古代韵书的产生;记录了很多汉代通用的字,不侧重文言语词而侧重于日常生活名物类,涉及范围广泛,其中有些解释很精当。但是,解释错了的占据多数,此外,这部书对研究汉代的词汇、语音和社会文化生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词诠》:由近人杨树连著,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字五百以上,所收内容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和特殊用法,适用于初学古汉语的人。编排体例按照注音字母的次序。

《诗词曲语词汇释》:由近人张相著,195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这部书能帮助读诗词曲的人了解特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王氏四种》:是由高邮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二人代表作的合称。分别是《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经义述闻》,它们是乾嘉学派最负盛名的著作,也是训诂学的经典之作。

《中原音韵》:元代周德清撰戏曲曲韵专著,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部北曲曲韵和北曲音乐论著。该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曲韵韵谱、“正语作词起例”和“作词十法”。该书无论是音韵学方面还是曲学理论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

《切韵》:隋代陆法言编著,成书于隋仁寿元年,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对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平上去入分为五卷。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该书对后代的音韵学研究影响深远。

钱大昕:我国清代史学家、汉学家。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汉族,江苏嘉定人。是中国18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他在生前就已是享誉海内的著名学者,段玉裁、王引之等著名学者都给予他很高评价,公推钱氏为一代儒宗,参与编修《热河志》,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又与修《音韵述微》、《一统志》诸书。

段玉裁:清代文字学训诂家、经学家。曾师事戴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学。著有《说文解字注》《毛师故训传定本》等,其《说文解字注》阐发了《说文》的体例,对《说文》的训释进行了形音义关系的综合考察,说明词义引申、假借、变迁等发展规律,注意辨析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纠正了以往的讹误,对我国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校勘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古白话:是唐宋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如唐代的变文,敦煌通俗文学作品,宋人话本,金元戏曲,明清小说等都是古白话的代表。古白话虽说是白话文,但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般都是以口头语为基础而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语,由于区域性和时代性的差异,今天读起来也不容易,因此称之为古白话。

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也就是从记录这个词的汉字结构上所反映出来的并在古代文献用例中得到证明的含义。一个词往往不止一个意义,当它们有两个以上的意义的时候,其中应该有一个是本义,另外还有一个或一些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如“年”字,它本来是指谷子熟了,后来才引变为计时的单位。有的时候也指词是基本意义。“红”的基本意义是红的颜色,后又派生出成功、受人赞赏、赏识的意思。

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指某词有了新的意义后并不排除原始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词义的更替:词义的更替,是指某词在产生新的意义的时候,同时排斥了旧的意义的一种词义演变现象,如“脚”,本义为小腿,变为指“足”后,就不再指小腿。

假借义:由音同或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本无其义,依声托字”,假借的意义和本义没关系,它产生的途径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如莫;二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如“财”通“裁”。

浑言:是指一对或一组同义词所共有的含义,浑言便是我们所称的泛指,段玉裁称泛指为浑言。例如:恭、敬,恭着重在外貌,敬着重在内心。而二字连用则不再区别。“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一般来说这类词连用时是泛指,对举时是特指。

析言:是指一对或一组同义词中每个词所特有的含义。析言便是我们所称的特指,段玉裁称特指为析言。例如:恭、敬,恭着重在外貌,敬着重在内心。而二字连用则不再区别。“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一般来说这类词连用时是泛指,对举时是特指。

单音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与现在复音词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如“师”变为“军队”。第二是加上词尾词头。如“虎”变为“老虎”。第三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如“儿”和“子”合起来成为“儿子”。

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联绵字:是指由两个字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语。联绵字也称联绵词,是复合单纯词的一种,两个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语素,联绵字从语音上讲有四种类型。分别是双声联绵字、叠韵联绵字、双声叠韵联绵字、非双声叠韵联绵字。

部首:东汉许慎首创。他在《说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称为部,每部把共同所从的形旁字列在开头,这个字就称为部首,所以部首本身也是独立的汉字。如木、杜、李等字都属木部,木就是部首。540个部首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对于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探求词的本义有好处,但是不便于检字。明代梅膺祚《字汇》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按照汉字里边后的形体,把部首减少为214部,检字变得方便。

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著《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

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叫秦篆。

六书:后人整理文字所定的名称,是古人分析汉字的结构时所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阐述。清代以后,六书的名称大致采用许慎的,次序采用班固的。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詘,日月是也。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可分独体象形和合体象形。独体象形指字形所显示的事物所要表达的整体,突出事物的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表达的是什么事物。如:手、脚、胃。合体象形指有些象形字比较复杂。所象之物不能用简单几笔就突出其特征而让人一目了然,需要把与所象之物密切关联的另一事物也连带着画出来参考识别。如:眉、果、身。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分独体指事和合体指事。独体指事指用纯指示性的符号构造字形、显示词义的方法。如:一、五。合体指事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构造字形添加词意。如:牟、牵。

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意的造字法。分以形会意和以义会意。

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方式。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的意义范畴的造字法。

省形:文字学上指作为形声字字符的字形有所省略的现象。如《说文解字》:耋,从老省,至声。

省声:文字学上指作为形声字声符的字形有所省略的现象。如《说文解字》:炊,从火,吹省声。”

亦声:文字学上指合体字的一个偏旁做意符,另一个偏旁也做意符兼作声符的现象。如《说文解字》:坪,地平也,从土从平,平亦声。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指归于同一部类,意义可以互训的用字之法。考老都在一个部首(同属老部),声音相近(字音同属“幽”部)

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如借小麦表示来往的“来”,在文字产生前,“麦”和来往的“来”都读lái,文字产生后,人们用象形的方法为小麦造了“来”字,因“来往”的“来”不好造,人们就借同音的小麦的“来”来表示。

偏旁:是对合体字进行切分后得到的某个部分,以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偏”,右方为“旁”,把合体字的组成部分统称为“偏旁”,位于字的左边叫“左偏旁”。

意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中将意符分为形符和义符。形声字结构中表示意义的部分,对声符而言。如“粮”字左边的“米”,“视”字右边的“见”,意符本身原来也是独立的字,在形声字中只作为指明意义类别的符号。

声符:指形声字的表音部分。亦称音符。如“松”字之“公”,“味”中之“未”,《说文解字》用语为某声,如《木部》:松,松木也,从木,公声。在声符已表明时亦说“从某”如上引“松...公声”之后有“松或从容”。段玉裁注:容,声也。

形符:形声字中代表形体的部分,称为形符。可以表示出形声字的意义。如“鲤”字的“鱼”,“鹅”字的“鸟”。

义符:就是表示意义的符号,即依靠字本身的字义去充当表义偏旁。如“情”字的“心”旁就是义符,是“情”字意义的承担者。

隶变: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隶变的产生是一次重大的改革,这种改革直接影响到了汉字的改造,改变了篆书和篆书以前的古文字的面貌。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习称“隶变”,隶变彻底摆脱了篆书中遗存的图画意味,使汉字完全革除形象性,成为由笔画写成的文字。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四体二用说:清代语言学家戴震分析汉字“六书”得出的结论,形成于乾嘉时期,并被“章黄”学派沿用。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者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形训:通过分析字形来解释字义的一种训诂方法,也叫据形索义。这种方法有助于探求字的本义。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可用于形训的解释。

声训:又叫音训,级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训诂方法,也叫因声求义。其作用在于明假借、溯语源、探词义、寻词族。

义训:就是指陈词义,它不借助于字的读音和形体,而是利用语言环境据文证义,即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

互训:训诂学中用同义词互相注视词义的方法,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即以意义相同的字相互训释。

同训:用一个词来解释两个以上的同义词的方法。如:初、哉、首、基、落,始也。

递训:以乙训甲,又以丙训乙,层递而下的训释方法。如《说文解字》:讥,诽也;诽,谤也;谤,毁也。

反训:也叫反义为训,相反为训,用反义词来做训释的方法。训诂学上也叫“美恶不嫌同名”“美恶同辞”如《说文解字》:乱,治也。《尔雅》:故,今也。

直训:用已知或常用的词揭示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法。即直接以词解词。

转训:即甲字有某义项,则可与该义项意近的乙字辗转相训。如:许有“可”义,容有“许”义,故“容”可训“可”。

古今字:同一个字在不同时代用不用的字来表示,即以今字释古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部分字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被“债”字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仍在,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异体字:指纪录同一个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别的字。由于时间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字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很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咏詠。

繁简字:繁体字和简体字的总称。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來来。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无相关,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後后。

分化字:汉字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个字记录的音义过多而通过分化方式派生出来的新字。

同源词:具有同一形体来源和字形分化关系的一组字。即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或相近的一组有相同来源的词,又叫同源字。如“不”和“弗”,“柔”和“弱”等。

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古代汉语判断句最突出的特点是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而是借助其他词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是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是用“是”。

叙述句: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与判断句和描写句相比,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叙述句差异更大一些, 主要是某些双宾句、为强调宾语而把宾语提前的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和表示动量的叙述句。

被动句:被动句是与主动句相对而言的。是根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对叙述句作出的分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接受者的句子称为被动句。被动句的施事者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分为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

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否定句中必须有否定词,否定词可以是副词如“不”“弗”“毋”“未”,可以是动词,如“无”,也可以是代词如“莫”。

疑问句:是具有疑问语气表示提问的句子,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二者都用。疑问句有三种表示法,一是语调,二是语气词,三是疑问代词。

宾语前置句:一般情况下,宾语是在动词后的。但古代汉语里,在一定条件下,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主要有三种情况: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往往前置,如:不吾知也;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叙述句中用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如: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词头:位于词的开头,不是一个词,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常见的词头有其、言、有、于、薄等。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词尾:位于词的末尾,不是词,是词的构成成分,只表示词性,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常见的词尾有:然、尔、乎、焉、如等。如:填然鼓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这些词尾加在形容词后面增加了形象化的色彩。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在句中充当其它词类。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如:晋灵公不君的君,本是名词,这里临时用如动词,作谓语,不君即不行君道。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几类词的特性,经常具有几类词的语法功能,如:皆指目陈声的指,兼属名词和动词,名词为手指,动词为用手指着、指向,此处为指着。

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后,他们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即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如:庄公寤生,惊姜氏。不是说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庄公使姜氏吃惊。

意动用法:一种特殊活用,由意动用法形成的动宾关系也是一种特殊动宾关系,而与一般动宾关系不同。它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成什么的意思。动词不能作意动,但形容词和名词可以用作意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即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现代汉语中“造福人民”即是该法的沿用。

字母:传统音韵学里,声母称为声,又叫做“纽”、“声纽”。把具有双声关系的反切上字加以归纳,就可以得出反切上字的类别。每一类反切上字代表一个声母,从同类汉字中选出一个汉字作代表,作该声母的标目字。这类标目字就是字母。如《广韵》,表示[t]的声母反切上字有“端”、“德”、“冬”等,从中选取“端”字作代表。 这样,[t]声母就成为“端”母了。字母又称“母”。唐末和尚守温首先提出三十字母。到了宋代,音韵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增补成三十六字母。

韵母:一个音节里除声母以外其它音素的总和,包括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

韵:中古时期,韵以声调为纲,不同声调的字不同韵。在同一声调中,两个字是否同韵,是根据韵腹和韵尾两方面来说的,韵头不计算在内。也就是说,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同韵。如“张”和“王”。

诗韵:韵头不同的字如檀、干、貆、餐等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

韵脚:韵头不同的字如檀、干、貆、餐等可以互相押韵,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韵例:此处例指体例,即诗歌中用韵的体例。包括韵在句、章、篇中的位置,以及韵的转换、通韵的宽窄等。韵本无例,关于用韵的格律就叫韵例,也叫韵式。即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换韵:同一韵文用韵的转换。即不一韵到底,中途变换成不同的韵押韵的押韵方式。交韵例外,不算换韵。如《关雎》第二三章属换韵。

交韵:谓汇成和谐的声音。是《诗经》的押韵方法之一,就是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这种交互押韵的方式叫做“交韵”。

天籁:民歌是随口唱的,随口用韵,随时转韵,这就是所谓的“天籁”。

五音、七音:是早期音韵学著作对声纽进行归纳分析时所用的术语。隋唐时已经有了五音之说,五音是按照发音部位把声纽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守温三十字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就已经按照五音进行分析字母的发音部位了。七音,是宋代学者在五音的基础上,增加了半舌音和半齿音。

清浊:是传统音韵学中分析发音方法时所使用的术语。清音,指声带不颤动的辅音;浊音,指声带颤动的辅音。“清”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清是指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次清是指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塞擦音、擦音;“浊”也分为全浊、次浊,全浊是指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擦音,次浊是指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韵类:在音韵学上,韵类本来是指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每个韵下都用了许多反切下字,这些反切下字表示每一个韵里的不同韵母。如《广韵》的东韵,反切下字就分为两类。这就是说,韵类不仅区别韵头,而且还要区别声调,可见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一个概念。

韵部:音韵学上一般把同韵的字归为一类,称作韵部,明清以前韵部又称韵,实质上是外延和内涵的关系。就先秦古韵研究而言,韵部有特殊的内涵:既不区别韵头,也不区别声调,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属于同一个韵部,所以韵部比韵和韵母的概念更大。

韵目:一个韵部的代表字或标目字叫做韵目。先秦古韵三十部中的歌、月、元等字就是韵目。

韵摄:只要韵尾相同,韵腹相近就归位一个韵摄。

合韵:即临近的韵互相通押。大约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非入声韵和入声韵通押,如《关雎》第五章“芼”和“樂”相押(宵樂合韵),第二种是韵母近似通押,如《七月》第四章以“蜩”押“葽”(幽宵合韵),大约就是eu押au。

阴声韵:无韵尾和以元音为韵尾的韵母。

阳声韵:以鼻辅音[-m][-n][-η]为韵尾的韵母。

入声韵: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母。

对转: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种规律。是指在主要元音保持相同的条件下,韵尾发生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之间的变化。从阴声韵到阳声韵或阳声韵到阴声韵,只是韵尾发生变化,主要原因一般是必须相同的,这样统称为对转,古代称作“阴阳对转”。

旁转:汉语语音演变的一种规律。指在韵尾保持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元音相同或相近的阴声韵和阳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韵之间发生变化,叫“旁转”。

通转:指相近的韵部之间的相互移动变化。

叶韵:古人为了说明《诗经》的押韵和谐,认为某字是改读某音,就是“叶韵”,或称“叶句”(叶,同“协”,和谐之意)。如朱熹在注《关雎》第四章说:采,叶此礼反。即在这里采要读作“妻”字的上声。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它们的古代韵母都是m,在现代汉语里,“珍珠”是双声,它们的声母都是“zh”。

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就叫叠韵。韵头不同也可以。如现代汉语的光芒。古代汉语中如“窈窕”是叠韵词。

联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一个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或本有其字,或本无其字,借用同音近音字表示,两个字本来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如“蚤起”蚤通早。

三十六字母:按照传统的说法,有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反应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等情况。而上古的声母现在研究为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喉音、半舌、半齿。

平分阴阳:指古平声按照声母的清浊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即全清、次清声母字读为阴平,全浊、次浊声母字读为阳平。这一变化大约在唐代就开始了。

浊上变去:指的是古上声的全浊声母字在声母清化以后,声调变为去声。这条规律只限于全浊上声字,次浊上声字则不变。

入派三声:古代的声调由平、上、去、入四声组成。古入声字读音的特点是“入声短促急收藏”。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主要是从《中原音韵》时代起,古代的入声发展逐渐消失,分别演变派入到平(古平,今已分化为阴平、阳平两个声调)上、去三个声调中去。

等韵:根据主要元音和有无介音的不同将韵分为一、二、三、四等,就叫等韵。

古无轻唇音: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古无舌上音: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只有“端”“透”“定”“泥”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知”“彻”“澄”“娘”这组舌上音声母。

一声之转:训诂学术语。指在声母相同相类的情况下,由韵母的转变而造成的字词的孳乳、分化、通假等现象。如王念孙《广雅疏证》:“而、如、若、然,一声之转也。又“鳏、寡、孤,一声之转也。”“而、如、若、然”四字上古声母同属日母,“鳏、寡、孤”三字上古声母同属见母。一声之转,实际上就是双声。训诂书中解说两个词声音相同,语义相通,往往称之为“一声之转”。换言之,就是有双声相转的关系。

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

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

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

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关或相通。

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

读若,读如:注音术语,主要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注明假借字。它实属一种譬况法,与现代用音标注音相比较是粗疏的,注释字与被释字的读音有时不完全相同。只是相近。

注: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一种基本的注解体式。《说文解字》“注。灌也。”由灌注之义引申而来。《仪礼•士冠礼》贾公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诸如郑玄《周礼注》、《仪礼注》、等等。这一类的注解一般是只注经,而且只阐明本注,不见发新义,注这一体式,还有一些名称,如:传、笺、章句等。

传:本是古代驿站传递公文的交通工具,引申为由此达彼之,因而传达古今语言也称为“传”。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大内传、外传、大传、小传等区别。例《春秋》三传、《尚书》大传即此类。

笺:(说文解字):“笺,表识书也。“徐错《说文系传》:“于书中有所表记也。”指在注旁如注附记自己的意见,例如郑玄(毛诗笺、胡承珙《毛诗后笺》等等。

毛诗笺:《毛诗笺》是汉代经学大师郑注中的力作。笺与注释不同,笺是宗一家之说而又有所引申发明。郑笺以《毛师故训传》为主,《毛师》讲的简略之处,便加以补充。有不同的见解,则另加标明。即“若有不同,便下己意”,实际上也是融汇古今,兼采三家之说。

章句:是离章辨句的意思。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把字词的解释融进句子的直译之中,有利于对主题的挖掘。诸如王逸《楚辞章句》赵岐《盂子章句》等等。

疏:又称义疏、正义,是魏晋南北朝通行的一种新的注解体式。《说文解字》:“疏,通也。”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既注释典籍原文,又解释典籍中前人的传注。诸如梁皇侃(论语义疏》唐贾公彦《周礼注疏》、《仪礼注疏》、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唐孔颖达《五经正义》等等。

集解:是属于义疏类的特殊体式,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汇集各家对同一部典籍的注解,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诸如魏何晏《论语集解》、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等等。此外还有征引类、音义类两种特殊的体式。征引类,以钩稽故实,交代出处的形式来探明文献中的词语源流,并将说解语义与阐明文意融合起来。例如唐李善《文选注》等;音义类以辨音释义为本,也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例如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等。

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该词不同的语义或词性的方法。破读也叫读破,破读的音主要是声调,而且大多数把原来的平声(或上声、入声)字变为去声,其次也有利用声母的变化来表示的。人们把一个字原来的读音叫做本音,把改变后的读音叫做破读音,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读破了的字叫破读字。

如字:古书注解中注音的一种方式。通常表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有时一个字下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 不同的读法。如:《礼记》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意思是“前面的"恶’字反切音是乌路,(即取"乌’的声母路的韵母读)。后面的恶读它通常的音。“好”读"呼报’反切出来的音,后面的好"读它通常的音。

异读:异读就是一个字有几个读音,异读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异读词读音的差异(包括读音和声调的不同)起到了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二是注解者主观认识水平的限制而记录下来的古代异读音,如叶韵。

《十三经注疏》:多数是汉朝人或魏晋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合称“十三经注疏”。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训诂:又称“故训”,“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训诂传》。对其通行的说法是用今语解释古语,它是一项用语言解释语言的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文字学、音韵学并立,构成了我国传统语言学中的三大部门。

声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

衍文:简称“衍”,也称“衍字”。这个术语用来指明古籍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如《左传•僖公四年》:“汉水以为池。”阮元《校勘记》:“《释文》无‘水’字。云:或作‘汉水以为池’,‘水’字衍。”

脱文:简称“脱”(有时作“微”或“夺”),也称“脱字”“夺文”。这个术语专指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如《诗经•卫风•硕人》孔颖达疏:“猗嗟云:‘颀而长兮’。孔世家云:‘颀然而长’。故为长貌。”阮元《校勘记》:“‘孔’下脱‘字’字。”

讹文:指错误的文字。或称“误字”、“误文”。例如《战国策•赵策》,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策二》云:“此策及《赵世家》皆作‘左师触砻愿见太后’,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誓’耳。太后闻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意不明。”

倒文:指文字次序颠倒。如《史记•淮阴侯列传》:“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以为前句当为:“故决者,知之断也。”

句读: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句”,一种是“读”。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叫做“读”。前人在语义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圆圈号作为句终标志。叫做“句”。两者合称“句读”。句读只表示句中或句末的停顿,起断句的作用。

柏梁体:又称柏梁台体、柏梁台诗,这种诗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柏梁体是七言诗的先河。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和群臣共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人谓此体为柏梁体。

平水韵:一般所说的“平水韵”指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因为刘渊是平水人,“平水韵”是对206韵中的同用的韵进行合并,变成了106韵,一般就叫做“诗韵”,上下平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唐代诗人虽然不是依照平水韵用韵的,但是他们既然依照“同用”“独用”的规则,那么平水韵正可以用来说明唐人的用韵。

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在诗和韵文中构成一种高低长短相互交替的节奏,即所谓的“声律”,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声。古代的入声字现在转入其它三声中。

首句入韵:如果采用“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或“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式做为格律诗的第一句,就要求这句末尾的字也要与后面的二、四、六、八句句末的韵脚字同韵。这种多了一个韵脚字的做法就叫做首句入韵。但由于首句本来是可入韵可不入韵的,所以即使首句入韵,在选字时也相对比较宽松,它可以是用同一平声韵的字押韵,也允许选用与其它四个韵脚字相邻韵的字来作韵脚。例如韦庄《金陵图》诗:“江水霏霏江草齐,六朝为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首句“齐”与“啼、堤”同为“齐”韵字押韵。但也可邻韵通押,如规定用一东韵但首句末却允许用二冬韵的字来押韵。

黏:是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的,也就是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平黏平,仄黏仄,把两联黏联起来。诗歌中如果出现不合乎黏的规则的现象就叫做失黏。

对:是指每联对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如“仄仄平平仄”就要求对“平平仄仄平”,如果没有做到平仄相反,就叫做“失对”,但如果是首句入韵的话,则因为第二句句末也要是平声字,因此就不可能完全相反,而只能是部分相反。如“仄仄仄平平”作为第一句,对句只能说“平平仄仄平”。

孤平:诗歌中除了韵脚以外只剩下一个平声字,是律诗的大忌。孤平是就“仄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仄仄平”来说的,“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跟“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叫做犯孤平。

拗句: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即该用平声的未用平声,该用仄声的未用仄声。

拗救: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即一个句子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合起来就叫做拗救。常见的拗救格式有平平平仄仄改为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改为仄平平仄平和仄仄平平仄的第三字用仄声。

对句救出句:“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甚至变成“仄仄仄仄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仄仄)平平平仄平”,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的《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救“不”)。

孤平拗救: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式中,句末的平声字是押韵的要求,必须用的,因此不算它。除它之外,这句就只有前面两个平声字。这时,如果第一个字也变成了仄声,就叫做犯孤平。那么,就必须把第三个字变成平声来进行补救。这就叫做“孤平拗救”。

两救: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如陆游《夜泊水村》的“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一联中,“报国有万死”就是“仄仄仄仄仄”,“向人无再青”就是“仄平平仄平”。其中的“无”就既救出句的“万”,又救本句的“向”,所以叫“两救”。可以利用这首诗构成两救的口诀:“报国有万死,向人无再青。无字救两拗,佳例要记清。”

三平调:诗句中如果最后三个字全都是平声字,就叫做三平调。这是写格律诗的大忌。是决不允许出现的。但在写古体诗时,却有意多出现,以示和格律诗相区别。如杜甫《岁晏行》中“鸣桑弓”“南飞鸿”等,就是三平调。

对仗:诗歌特别是近体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为对仗,这是正格。另外有一种情况,只要求字面相对即词类相同不要求句法结构相同。对仗一般平仄相对,同类的词相对是工对。合掌对:对仗的两句如果完全同义或者基本同义,叫做合掌对。出现合掌对的诗从格式角度看是水平不算高的,因为它两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浪费了句子。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都是两种不同动物的叫声来体现“以闹衬静”,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可视为合掌对。

流水对:相对的两句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意思连贯下来,也就是说,出句和对句不是两句话,而是一句话。如:不看玄鬓影,来对白头吟。这种流水对最适宜于尾联,尾联如果用对仗,只有这种对仗最能收的住全诗。

借对:对仗中的特殊类型。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次相对。如: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寻常”是平常的意思,但是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

同字对:在对仗句中出现了用同一个字相对的情况。这是律诗所不允许的。所以在律诗中很难找到例子。但在词中却是允许用同字对的,所以在词中不难找到例证。如苏軾《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是用同一个“有”字相对。

填词:词初称为曲子词,在唐宋时代,了解音乐的词人是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来写词的,所以叫做填词,又叫做倚声。

词调:词调本来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唐宋时词调有好几个来源,如民间音乐、西域音乐等。每种词调的特定名称叫“词牌”。词调有同调异名和同调异体两种情况。

变调:是从词的分段划分出来的形式。一般的情况是前后两阙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相同,如卜算子等,不相等的大都是前后阙起首的两三句字数不同,如菩萨蛮,或平仄不同,如浣溪沙。

同调异名:是说一种词有几个调名。例如忆秦娥又名秦楼月,卜算子又名缺月挂疏桐,词调的别名大都取自这一词调的某一名作。

同调异体:是说一种词调有几种别体,如江城子有单调的,也有双调的,满江红有押仄韵的,也有押平韵的,别体又表现在字数差异或句法差异等方面。

词谱:始于明人张綖《诗餘图谱》,后来较通行的是清人万树著的《词律》。指把前人每一种词调的作品的句法合乎平仄分别加以概括,从而建立的各种词调的平仄格式。后人就按照词谱来填词。

词韵;古人填词并没有特别规定的词韵。词韵,基本上也就是诗韵,只是词韵比诗韵更宽些,更自由些。清人戈载的《词林正韵》把词韵分为十九部,其中平上去分为十四部,入声分为五部。

赘韵:曲中不必用韵的地方用韵。

衬字:曲律中在规定的字数之外所添加的字,或者加在句首,或者加在句中,但不能加在句尾。

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注释体例。

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注释体例。

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论辩:以立论或驳论的方式所撰写的论说文。

序跋:对一部书或一篇文章所写的说明、评介的文辞。

奏议: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或公文。

书说:“书”是书信,“说”属游说之士的说辞。

赠序:专门为赠送友人而作的劝勉性文章。

诏令:皇帝写给臣下的书信、命令。

传状: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碑志:用以封禅、纪功等及对死者悼念赞颂的文辞。

墓志铭:对死者悼念赞颂的文辞,由“志”和“铭”所组成,“铭”一般是韵文。

封事:机密性奏议,为防止泄露而用皂帛做囊封住书板。

答子:即札子,写于竹简上的奏议。

对策:奏议的附类。由皇帝命题,应举者回答,是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一种办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