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读懂镇江更名史:从“宜”到“镇江”,一共有11个名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采访视频叫什么名字 三分钟读懂镇江更名史:从“宜”到“镇江”,一共有11个名字。

三分钟读懂镇江更名史:从“宜”到“镇江”,一共有11个名字。

2024-07-03 00: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宜,镇江有史可考最早的古称,

是三千年前周康王给宜侯分封时的称呼。

1954年,镇江大港烟墩山

出土了“宜侯夨(zè)簋(guǐ)”,

铭文上有一句话:

“王令虞侯夨曰:繇,侯与宜。”

据郭沫若、唐兰等学者考证,

这个“虞侯”原本是虞侯,

周康王改封他为宜侯。

朱方

春秋时期,镇江处于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

并且在吴国的东方,是江海汇集之处,

更是观赏旭日东升美景的绝佳地理位置,

故称“朱方”。

《左传》中记载,

鲁襄公二十八年冬,

齐相庆封在贵族政治斗争中失败后,

举族“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

聚其族居之,富于其旧。”

这是朱方之名首见诸史籍。

谷阳

越灭吴后,国家爆发了乱子,国力慢慢衰弱。

直到一百多年后…

春秋末年,吴国被越国所灭,

楚国灭越国之后,

将朱方改名为谷阳,

所谓山北为阴,山南为阳,

所以这是根据地理位置而命名的。

此处的“山”是指的镇江与南京之间的十里长山。

丹徒

不过谷阳还是很霸气的。

连秦始皇都这么想,还专门跑来南巡。

秦始皇灭六国后,巡游天下,

到了谷阳,

听信方士之言此地有“王者之气”,

便令三千赭衣囚徒,

凿断京岘山,以破王者之气,

后便以丹徒代称谷阳。

赭,赤土也。

丹徒便是代指赭衣囚徒。

今镇江主城区外围是丹徒区。

京口

到了东汉末年,

孙策打下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结果在丹徒汝山一带打猎,

被人刺杀身亡,

其弟孙权在镇江建立了铁瓮城,

称镇江为“京”城。

从此,镇江一带的长江段,被称为“京江”。

武进

嘉禾三年,

孙权为了励其与中原曹魏争霸之志,

又改“京”城,为“武进”。

今常州市有武进区,与镇江接壤。

北府

北府,西晋永嘉年检,

五胡乱华,晋室南渡,

将徐、兖、青三州及扬州晋陵郡划为同一都督区,

由于地处于建康(南京)东北,

其都督又多以北为军号,

习惯上将此区域称为北府。

南徐

南朝宋武帝在位时,

肥侨治,行土断,

将京口设置为南徐州治所(相当于省会),

所以便有了南徐的叫法。

润州、镇海军

隋朝统一后,

改南徐州为润州,

改丹徒县为延陵县。

唐代沿用润洲地名,

把延陵县恢复为丹徒县。

润洲此名沿用了隋,唐,宋三代,

前后共500年。

唐朝时期,

除了“润州”这个名字,

镇江又称“镇海军”。

镇江

宋朝初年,因地理环境变化,

距海口较远,

将唐代沿用的镇海军改名为镇江军。

宋徽宗时期曾统领过镇江军,

他称帝后,

于1113年将润洲升格为镇江府,

从此镇江的名称历经宋,

元,明,清四代,

直至今天使用了800多年。

镇江这个名字传承了1904年,

而历史上每一个不同的名字,

都代表着一段专属的记忆,

镇江的这些古称,

在今天仍然有迹可循,

“朱方路”、“谷阳路”、

“丹徒新区”、“南徐大道”……

漫步在这座城市之中,

你会更深刻地感受到它的文化内涵,

它将历史融入了这城市的血脉之中,

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有来源的均已注明,未注明资料如属个人请联系文旅君💬

封面来源 | 奔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