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英特尔Core 酷睿Ultra处理器 参数解析&性能对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酷睿m3处理器参数表 2024年 英特尔Core 酷睿Ultra处理器 参数解析&性能对比

2024年 英特尔Core 酷睿Ultra处理器 参数解析&性能对比

2024-05-11 0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部分 型号解析如果看的懂参数,可参考上图

如果看不懂的话也没关系,本文目的就是给大家讲解并找出重点。

标压处理器(带后缀H的就是标压)分别有5款,分别是:

intel core ultra 9 185Hintel core ultra 7 165Hintel core ultra 7 155H(现已上市)intel core ultra 5 135Hintel core ultra 5 125H(现已上市)

低压处理器(带后缀U的就是低压)分别有6款,分别是:

intel core ultra 7 165Uintel core ultra 5 155Uintel core ultra 5 135Uintel core ultra 5 125Uintel core ultra 7 164Uintel core ultra 5 134U

其中,11款处理器的GPU核心有所区别,不论频率还是数量都不一样,因此表现出来的性能也不一样。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总结出来2条原则供大家参考:

1,所有酷睿Ultra U系列处理器GPU核心数最多只有4个,因此游戏性能会差很多,如果你买笔记本有游戏有游戏需求,建议跳过U系列。2,所有酷睿Ultra H系列处理器GPU核心数最少也有7个,游戏性能大幅度增长到接近AMD 7840的程度,8核心的型号则超过7840,游戏性能不错。

综合以上,针对不同型号的处理器以及各自的性能表现来看,“排除U系列”低压处理器之后,剩下几款标压处理器排名如下:

intel core ultra 9 185Hintel core ultra 7 165Hintel core ultra 7 155H(现已上市)intel core ultra 5 135Hintel core ultra 5 125H(现已上市)

这几款处理器中“ultra9 185H”定位旗舰级别,基本只有高端轻薄本才会用上它,如果预算在4-6K这个价位区间,基本不用去考虑它,可选的产品也非常少。

而165H和135H由于实际性能相比155H和125H并没有太多区别,反而由于略高的定位和规格导致价格更高,因此在实际消费产品中,基本上我们也不用去考虑它。

那么剩下的处理器,分别是

intel core ultra 7 155Hintel core ultra 5 125H

这两款处理器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在中端笔记本电脑(4-6K)中有可能买到的配置,换句话说:

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我们在选购中端机型4-6K的酷睿Ultra版轻薄本,型号主要看这2个:

U5 125HU7 155H

当然了,如果预算足够的话,高端旗舰Ultra9也是可以考虑的,属于一步到位的选择。只不过Ultra9 由于价格因素,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产品可选,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第二部分 性能解说

首先,正如我前文所说的那样,这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U系列我们基本上排除掉,下文所讲内容以“H系列”为主。

其次,这次酷睿Ultra移动端主要的升级亮点是:

CPU(大+小+超小)AI 模块(NPU神经网络)SOC(SOC超低功耗)新核显(Xe-LPG核显)续航增强(能效提高)

其中,由于酷睿Ultra移动端是新架构的第一代产品,试水的意味挺大的,其重点是验证这个“大+小+超小”架构的合理性,而主要发力点可能要到第2、3代才能真正体现。

那么,针对上述的几个升级点:

1、AI模块(NPU)

相当于神经网络引擎,主要作用是搭建电脑本地神经元网络,从而实现本地ai的作用。不过目前来讲并没有什么实际落地的软件支持,我个人估计后续,如果顺利的话可能adobe全家桶、剪映等软件会跟进,在设计创作领域也能起到一点作用。比如:在PS中,通过ai识别,实现一键更加快速的精准抠图。这个功能在PS的个别版本已经实现了,只不过调用的ai模块不是英特尔的。还有剪映,这个软件现在的用户基数也很大。如果适配NPU的话,可以进一步提升视频抠像、实时降噪等功能的可用性。不过这次酷睿Ultra的ai性能到底有多强,暂时不得而知,如果算力不够强的话,上述这些应用场景基本很难做好,也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关于这一点,后续我会继续跟进。

2、SOC模块

这次引入“SOC”这个模块的主要目的是运行或集成各种IO、显示输出等能力,同时加入超小核心增强续航能力。如果你们记得话,2年前的12代酷睿续航雪崩,后来的13代尽管优化了一些,但依然不算优秀。而这次的酷睿Ultra的SOC模块,由于它可以在播放视频等个别场景下代替GPU的功能,同时运行比如蓝牙、wifi等不需要高性能的任务,甚至极端情况下可以暂停CPU和GPU的后台运行,从而达到变相实现降低功耗的目的,个别场景下效果应该挺明显的。简单来说,可以把这个SOC模块理解为“处理器中的小处理器”。但是,由于是新的硬件模块,放在现实世界的实际使用中,和上述的NPU一样看操作系统、软件适配和APi调用的情况。如果你们有印象的话,之前的12代酷睿大小核调度就已经顶级难度了,windows11经常出现调度问题。比如把后台渲染任务挂到小核,导致渲染直接跑不动。或者游戏的时候运行小核,直接帧数暴降。那么同样的,这次的酷睿Ultra超小核心调度问题能不能一次性解决好?我对此持观望态度,尽管微软和英特尔也都有技术能力做好,但需要时间。而且现在是大+小+超小相互协调,这属于妥妥的地狱级难度(给微软一点小小的系统调度震撼)

3、核显性能

首先,这一代的标压酷睿核显的综合性能要比AMD 7840HS/H要好一些,主要体现在:1,高配的 8 Xe核心处理器(U7\U9),不论是游戏性能还是媒体编解码性能,都比7840强一些,尤其是媒体引擎,可以说领先了一个量级。2,低配的 7 Xe核心处理器(U5),虽然跑分来看要比AMD 7840高,但实际游戏性能会比7840低几个百分点,体现在游戏中就是帧数低几帧。至于媒体编解码引擎依然是大幅度领先,因此综合还是要比7840好一些。不过,某些知友可能对媒体引擎并不感冒,那么针对游戏性能方面,你们可以理解为:Ultra9>Ultra7>7840HS>Ultra5

4、续航方面

由于“SOC模块”的存在,前文我也说了相当于一个小处理器,具备独立运行的能力。因此,这一代酷睿Ultra在“调教好”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超低功耗播放本地视频,同时大幅度降低甚至停止CPU在后台运行。而由于CPU在后台停止运行,省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理论播放本地视频的时间,同比13代酷睿,续航增加60%左右,确实非常强。但是要注意,目前想要达成这个超低功耗的前提是本地播放视频,才能达成。实际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大多数是在线视频,比如哔哩哔哩或者腾讯视频,如果是这种情况下,续航提升也有20%左右。假设拿2024款小新Pro16举例,节能模式下日常办公,大概能用8-9小时左右,已经是比较不错的水平了,基本满足一天的使用需求。

那么,以上这4点,我个人认为是这次酷睿ultra比较重要的升级点,并且会切实影响到具体的电脑使用体验。

而既然会影响到使用体验,同时也会影响到不同笔记本的性能取向和价格,那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和AMD 7840做一下对比总结。

第三部分 对比8845/7840

由于上述的原因,在排除掉酷睿U系列处理器和部分H处理器后,剩下的消费级处理器型号分别是:

Ultra7 155H(简称:U7)CPU 16核22线程;GPU Xe Arc 8核心;Ultra5 125H(简称:U5)CPU 14核18线程;GPU Xe Arc 7核心;AMD 7840H(简称:7840)CPU 8核16线程;GPU RDNA3 12核;AMD 7840HS(简称:7840)CPU 8核16线程;GPU RDNA3 12核;

其中,AMD 7840H和7840HS 核显性能是一模一样的,两者的游戏性能也是一样的,以下统一简称7840。

同时,即将在2024年上市的AMD 8845系列处理器又是7840的“马甲换名”,只是加强了Ai模块而已,如果不考虑加强的Ai性能,那么7840等同于8845。

那么,在不考虑其他性能释放等方面的情况下,几款处理器的性能对比总结如下:

CPU 单核性能:U9>U7≥8845=7840>U5CPU 多核性能:U9>U7≥8845=7840>U5GPU 游戏性能:U9>U7≥8845=7840>U5媒体引擎性能:U9>U7>U5>7840=8845

通过上面几组对比后,总结如下:

7840(8845)CPU性能略强于U5 125H,约3-5%左右;7840(8845)不论单核还是多核,弱于U7 6-8%左右。7840(8845)游戏性能略强于U5 125H的7 Xe核心,但这是U5新核显还没优化驱动的结果,后期驱动更新后,个人认为U5还是有希望持平或者略微稳定超过7840(8845)。同时,U7的8 Xe核心,游戏性能要比7840(8845)RDNA3 12核略强一点点,大概2-3%左右,驱动有继续优化的空间。7840(8845)媒体引擎整体弱于酷睿Ultra,U5\7都比7840(8845)强一些。主要体现在视频剪辑,毕竟英特尔的QSV加速一直都是加分项,剪视频尤其是导出的时候,优势很大。

最后补充续航方面:

我知道你们可能有人在网上会看到一些视频声称“酷睿Ultra” PC MARK测试能达到10小时+,这里告诉你们,很多博主做这个PC MARK测试是英特尔要求的,懂我意思吧?目前整个笔记本界,能达到10小时+的只有M系列处理器的Macbook,并且是轻负载下才可以。酷睿Ultra在长时间高负载的时候,比如玩游戏的时候,续航会比7840(8845)好一点。而7840(8845)在轻负载下,比如office、浏览网页、聊天等场景下,续航要比酷睿Ultra好一些。作为普通用户而言,轻负载下的7840(8845)才是现实社会中的使用场景,因此7840(8845)实际使用的续航要比酷睿Ultra好一些,但差距不大(基于小新pro16酷睿和锐龙版)这两处理器在基于小新Pro16的智能模式下,两者实际使用都能有5-6小时左右,节能模式下还能更久一点,达到6-7小时左右。不过节能模式非常影响性能,一般很少会去开它。第四部分 选购建议

如果大家能耐心看完前文各个部分的内容,且已经对酷睿的处理器也基本了解之后,那也应该明白了这一代酷睿Ultra的水平如何。

但截止到我写这篇文章的时间点来看,只考虑处理器而不考虑其他配置的情况下,个人认为选购笔记本的时候,处理器的性能优先级可以按照下列这个顺序,供大家参考:

U9>U7≥7840=8845>U5

如果不考虑价格的问题,确实U7和U9在功耗给足的情况下,性能也着实要比8845/7840好一些。

可是,如果综合性能和价格的对比,我个人会更推荐AMD 8845或7840的机型,尽管性能比U7略弱一点点,但是通常搭载8845/7840的机型,同等配置下,要比U7版本便宜1000元左右,这也是AMD处理器的价格优势。

因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买到的笔记本电脑就是一台完整的、上手即用的普通消费级电子产品。目前同配置的机型下,比如小新Pro16,它的AMD锐龙机型就是要比酷睿Ultra便宜好几百,性能也是互有胜负的水平,因此目前7840以及后续的8845显然性价比都更高。

而且,8845/7840锐龙版现阶段还有个优点就是“可选择的产品非常多”。原因是7840上市到现在有半年时间了,8845也开始有不同厂家推出轻薄本可选,结合前文关于酷睿Ultra和8845/7840的性能对比,这些机型即使放到2024年甚至2025年都不过时。

我之前汇总过市面上几乎所有做的比较好的8845/7840锐龙版机型,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尤其是2024款Thinkbook锐龙版,推荐大家去重点看看:

PuppyTek:2024年 8845/7840H锐龙版 笔记本电脑汇总&选购建议

其次,如果说你就是价格不敏感,尤其是如果你已经用习惯了英特尔的处理器,那么这一代的酷睿Ultra还是值得等等看的。

至于为什么建议你们等等?

原因是:

酷睿ultra是新发售的处理器,英特尔有限价政策,要求产品价格不能低于5xxx,所以你们大家也发现了吧,之前首发的时候,市面上正经厂家没有任何一台价格低于5xxx的酷睿Ultra新品。直到春节后才陆续解禁,18线小厂也有了做低价的可能性。

至于具体电脑型号,我这里推荐几款,比如:

2024款 Thinkbook 系列,14+和16+两款机器的各方面的配置都非常均衡,只要价格不要太离谱,预计应该会成为2024年“年度轻薄本战神”,尤其是14+的3K屏幕版本,大概率会稳坐第一的宝座,推荐大家重点看看这两机器。

Thinkbook14+

PuppyTek:2024款 Thinkbook 14+ 笔记本电脑 配置解说&价格预测Thinkbook16+PuppyTek:2024款 Thinkbook 16+ 酷睿Ultra版 笔记本电脑 配置解说&选购建议2024款 华硕灵耀14,搭载的是U7 155H处理器,机器的性能释放相对一般般,因此没能完全发挥出U7处理器的全部性能,而且机器主打卖点是真的轻+真的薄+高颜值。如果你希望电脑的性能表现好一些,就不要买这个,颜值党可以考虑:PuppyTek:2024款 灵耀14 笔记本电脑 酷睿Ultra版 配置解说&选购建议2024款 小新Pro16 的酷睿Ultra新品,机器走的极致性能路线,采用U5 125H处理器。也由于走的是性能路线,在极限使用的场景下,它虽然是U5但是实际表现要比灵耀14 U7好:PuppyTek:2024款 小新Pro16 笔记本电脑 酷睿Ultra版 配置解说&选购建议2024款 小新Pro14 酷睿版,搭载酷睿Ultra5处理器。机器的亮点是新增了OLED屏可选,并且OLED和LCD的首发价一样,属于拉低了OLED屏幕的入门门槛,如果你喜欢OLED屏幕的话,这个机器可以重点看看:PuppyTek:2024款 小新Pro14 笔记本电脑 酷睿Ultra版 配置解说&选购建议小厂的话,也有机械革命的“无界14 Pro”可选,机器的性价比还行,但问题是首发的配置给的太高了。由于我前面说的限价原因,首发的无界14 Pro只能强行标配2T固态硬盘把价格拉到5xxx以上。而后来出的16G版本,才是这个机器的主战场:PuppyTek:2024 无界14 Pro 酷睿Ultra5 125H版笔记本电脑 配置参数解说&选购建议

限于文章篇幅原因,这里就不过多谈论具体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了,后续我会单纯写一篇“酷睿Ultra”轻薄本对比文章,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记得关注我后续的内容更新。

写在最后

1、这一代的酷睿ultra确实是全方位的更新,从前文的不同模块大家也能看出来,可以说是由内而外的全新蜕变。这种蜕变带来的好处是成长空间巨大,后续的Ultra 2代、3代等都可以沿着这条路线一直走下去。

而不好的地方则是作为首发的Ultra第一代,有些软件和操作系统需要一些时间去适配,才能做到比较无缝衔接和调度。从我目前看到的情况,常用的这些软件比如adobe全家桶、剪映之类的软件,大多数都能在1-2月完成适配。

2、作为普通用户而言,这次H系列处理器的核显性能也是大幅度提升,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确实多了一种选择。毕竟过去的2年里,能轻度玩网游的核显轻薄本,基本都被AMD统治了。

而AMD本身也有一些自身的问题,比如今年的7840,去年底就有消息了,结果等到今年中才开始供货。最开始还爆出了内存bug、睡死等问题,好在最终都修复了。

那么不论哪种情况,还是更乐意看到i和a两家对拼,这样作为用户的我们,且不论新品是好还是坏,最起码有了更多的选择。你觉得呢?

最后的最后,

本文很早之前就新建文件夹了,陆陆续续地收集外网爆料信息和性能数据,大概12月初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码字。经历这么多天的时间对比,草稿也是写了一个又一个,终于在今天算是完成了。

不过后续酷睿Ultra新驱动更新后,以及真机到手后,我还会做更多的测试,到时再持续分享更多内容给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我后续的内容更新。

以上,我是狗哥,祝你幸福。溜~

最近我的文章整体阅读量大幅度下滑,如果本文能对你有所帮助,也请帮点个赞。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