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必看】谷歌相机安装与配置导入教程,让你的照片更出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酷安下载地址知乎怎么搜 【新手必看】谷歌相机安装与配置导入教程,让你的照片更出彩!

【新手必看】谷歌相机安装与配置导入教程,让你的照片更出彩!

2024-06-25 1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手必看】谷歌相机安装与配置导入教程,让你的照片更出彩!

你是否曾经因为使用谷歌相机而感到困惑?你是否曾经因为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感到烦恼?别担心,今天我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谷歌相机安装与配置导入教程,让你轻松掌握这个强大的工具。

首先,我要告诉你一个故事。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手在询问关于谷歌相机的问题。他按照别人提供的教程安装了相机,但是发现界面显示和模式都与他的期望不符。所以我想写一篇教程来帮助新手小白安装使用谷歌相机,相信如果新手能够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他们一定能够更好地使用这款相机。

建议按照教程一步一步来操作,在这里开始就可以拿出你的手机了!

那么,让我们开始吧!

1.首先,你需要从我的置顶帖查看链接找到下载链接或者扫描二维码,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5hYRuKkQn6D-kjnWEkJQg?pwd=k8bu 

提取码:k8bu

这是酷安日文大佬的资源,在这里要感谢他的分享!文章最后我会分享大佬的酷安教程链接。

网盘文件目录有:

2.配置文件(CRFV),可以直接导入配置文件使用,也可以配合专用库文件。专用库的作用是锐化更少,降噪涂抹更少,细节解析力更好更细腻。锐化涂抹程度多少根据你选择的库不同而变化。最好都试试看自己喜欢哪种。

安装包(一定要用我网盘里的安装包,这是我基于agc官方版的修改)

3.配置导入教程:

下载你机型的对应配置文件,没有专用就用通用。

安装完相机以后先打开app、他会自动在/Download文件夹生成AGC8.4文件夹,你需要在这个文件夹下新建一个Configs文件夹然后把下载的配置文件放进去。

把配置文件放入新建文件夹Configs。这时候你再进入相机app,下拉出现后点击[加载配置]后就可以看到刚刚的配置文件。然后点击加载就完成了。

要是进入相机没有出现加载配置,也可以手动加载配置,点击设置,最下面的加载配置点一下。

然后你就可以开心地使用了(其实也可以在 更多设置->配置->导入配置后加载,有些机型好像无法成功导入所以通过新建目录手动放入配置)。

4.专用库导入教程:

 

除了配置文件以外你还需要下载一般机型专用库,联发科猎户座或者拍照黑片问题的机子需要用另一个专用库文件夹里的。cr/fv配置区别以及专用库介绍看下面

各个库区别

这是日文大佬的各个库区别的文章链接:https://www.coolapk.com/feed/42856229?shareKey=ODAxN2QxMTExY2E0NjQwMmEwMjE~&shareUid=676628&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0.2。

5.查看链接先导入库还是配置都可以(有反馈导入库后闪退的情况那你可尝试先导库后再加载配置,再切换库大概率没问题),还有经常出现一切换库就闪退的原因是下载的不完整(0kb等)。

加载你机型的CR配置。加载配置后按照下图步骤导入并切换库文件,库文件放在哪个目录都可以你只要找到加载就可以。拍照界面下拉点击[更多设置]->[自定义库]->[将第三方库导入到谷歌相机]->找到库加载后切换即可。

来自酷安日文大佬

6.点开app后闪退的机型如何加载配置。长按桌面图标进入视频录制后下拉加载防闪退配置(通用机型)。包括小米13,x90pro+,s23系列默认状态会黑屏,导入各自的专用配置就不会有黑屏闪退等问题。(也就是说打开app闪退或者黑屏可以通过加载配置文件解决问题),通用配置出现的黑屏闪退对焦等等问题都去看置顶帖解惑部分。

来自酷安日文大佬

刚刚相机如何不转圈拍摄/连拍。下拉切换到中间的hdr+即可,但是仅建议光线好的情况使用。其它情况推荐默认的转圈圈hdr增强模式,可以获得更好的动态范围,更细腻的细节以及更好的降噪效果。(注意千万不能关闭hdr)(教程主要借鉴了酷安日文大佬的教程)

12合一模式说明书在这里,非常推荐新人

12合一模式说明书原贴链接在这里:https://www.coolapk.com/feed/38003563?shareKey=YTJkMTQ2MjllNDkzNjQwMmFkZDc~&shareUid=676628&shareFrom=com.coolapk.market_13.0.2

如果看到这里相信你应该已经安装好了,期待你的使用体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