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创研究丨实锤了!水灾能筹到多少钱,与灾情关系不大,与媒体报道关系特别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郑州洪水的新闻报道 社创研究丨实锤了!水灾能筹到多少钱,与灾情关系不大,与媒体报道关系特别大

社创研究丨实锤了!水灾能筹到多少钱,与灾情关系不大,与媒体报道关系特别大

#社创研究丨实锤了!水灾能筹到多少钱,与灾情关系不大,与媒体报道关系特别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研究背景

(一)河南、山西水灾筹款情况差异

据方德瑞信团队基于在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开发布的项目信息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26日,在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累计上线145个山西陕西洪灾(以下简称“晋陕洪灾”)募捐项目,累计筹款总额达62,075,831.61元,捐赠人次达到5,039,973次,平台单笔捐赠额平均值为67.98元/人次。

与“720河南洪灾”的高关注度不同,本次“晋陕洪灾”未受到媒体、公众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公众筹款呈现疲态。河南洪灾上线的筹款项目数量是晋陕洪灾的近3倍,筹款总额是晋陕洪灾的24倍,捐款人次是晋陕洪灾的6倍。晋陕洪灾仅有14.5%的项目达成了筹款目标,出现了较大的灾情响应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资金缺口。

研究问题

2021年河南与山西两次洪涝灾害的受灾情况严重程度相当,山西受灾人数甚至超过河南受灾人数。然而,在两次水灾的公益项目筹款中,河南的筹款项目与金额却远远高于山西水灾。可见,自然灾害中地区的受灾程度与公益项目的推进、筹款效果之间存在矛盾。与此同时,媒体曝光度与解困式报道的推行为此现象提供了一个解释的可能:自然灾害中的公益项目筹款数量或与媒体曝光度相关。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河南水灾与山西水灾中媒体报道量是否存在差异?

2、河南水灾与山西水灾中媒体报道量呈现怎样的趋势?与公益筹款的变化趋势有何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研究方法

通过网络信息公开平台,分别采集河南水灾和山西水灾的解困式报道数据和筹款数据,对比分析筹款数据与媒体报道(包括具有解困式报道思路或者理念的报道)的相关性。

(二)数据采集

1、媒体选择与报道数据

选择之前向“灾害解困式报道支持计划” (点击可了解详情) 申报过解困式报道作品的29家媒体作为解困式报道数据采集对象,分别对媒体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网络爬虫,搜集有关山西水灾和河南水灾的报道,再根据报道内容人工筛选标记出解困式报道。

2、筹款数据

筹款数据来自方德瑞信团队基于民政部指定的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公开发布的项目信息,选取关键时间节点梳理分析平台上线项目的关键指标。

三、研究结果

(一)河南水灾公益筹款与媒体报道

图1 河南水灾公益项目筹款与媒体报道变化趋势

由折线图可以直观看出,六类数据总体变化趋势大致一致,都随时间变化呈现递增态势。其中,以7月26日为节点,媒体报道数量、解困式报道数量都在前期增长较快,与之对应的筹款数据(包含筹款项目、达成项目、筹款总额)都在前期响应更加迅速。

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出, 媒体报道数量在水灾第二天就达到近300篇,8月10日则达到1000+,解困式报道数量在8月10日达到400+,与此同时,解困式报道占比总报道数也在随时间递增。而筹款项目在最后时间截点达到趋于400个。

(二)山西水灾公益筹款与媒体报道

图2 山西水灾筹款上线项目与报道变化趋势

从具体到每日的细化数据来看,山西水灾筹款项目数量、报道数量、解困式报道数量都从10月16日开始向零逼近,在早期三天内数据起伏较大,在中期则明显呈下降态势。

对比河南水灾累计统计数据,山西水灾媒体报道数量起始值仅有40篇左右,截至结束时间点达到160篇,解困式报道有53篇。筹款项目上,山西水灾以最终105个项目数量收尾,河南水灾则达到384个,两次水灾情况数量相差性大。

图3山西水灾筹款上线项目与报道累计变化趋势

从山西水灾三者数据相关性着眼, 图中可以直观看出,三者呈现正相关趋势,且贴合度非常高,从10月8日至10月13日,前期报道数量、解困式报道数量、筹款项目数量都增速较快,10月13日之后增速同样趋缓,到后期解困式报道数量累计呈现水平变化,媒体报道数量、筹款项目数量则基本无太大变化。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河南水灾与山西水灾媒体曝光度差异较大

本研究通过对多家媒体关于河南水灾与山西水灾的报道进行多平台的数据统计发现,媒体关于河南水灾的报道数量远远超过关于山西水灾的报道数量。相应地,其中带有解困式报道思路的相关报道数量也比较悬殊。

2、河南、山西水灾公益筹款情况悬殊与媒体曝光量相关

本研究分别对河南水灾与山西水灾的公益筹款情况与媒体报道量进行统计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进,公益筹款项目的变化趋势与报道变化趋势大体相符。 鉴于河南水灾的公益筹款金额与项目远高于山西水灾的公益筹款金额与项目,两次水灾公益筹款情况悬殊在一定程度上与两次水灾的媒体曝光度有关。

(二)研究建议

近年来日益频发的灾难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在灾难发生时和发生后的救灾过程的信息传播中,媒体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媒体的信息传播能力和舆情引导能力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灾难事件的舆情影响力,甚至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为提升媒体在面对灾难事件时,所制作的解困式报道的影响力,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基于媒体责任,增加媒体的灾害报道曝光量

通过河南洪灾和山西洪灾的舆情关注度的对比可以发现,媒体的曝光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对灾难事件的认知和关注。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由于人民群众既是灾害破坏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灾害发生后及时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情况,是他们积极参与抗灾救灾重要前提。因此,遇有突发事件发生, 新闻媒体应该通过增大灾难事件的媒体曝光量来保障公众充分认知灾难事件的严重性,从而积极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

2.立足媒体困境,突围以“解困”为导向的灾害新闻报道

新闻行业面临政策环境、技术升级和资本影响三重困境下的危机与转型。随着信息化的环境出现,非正式化信息正在让新闻丧失其把关人(Gatekeeper)角色。回应灾害型社会和新闻业危机的一种可能,是重塑新闻业在灾害新闻报道中的责任与权威。解困式报道在传统报道的基础上,更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提供,充满未来导向。在传统的5W: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之外,再加问一个我们可以做什么?并提供更多相关方声音和更多可能性,有助于破除议程设置偏差和信息茧房效应,让更多利益相关方和行动者参与。因此,加强以“解困”为导向的新闻报道是未来灾害报道的趋势和方向之一。

3.运用技术赋能,提供高质量的解困报道内容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灾害事件的报道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技术赋能,媒体可以智能采集信息,也实现了高效生产新闻。比如,基于AI技术的传感器和无人机已经成为新闻媒体采集信息、数据的重要工具。其不仅可为媒体的报道提供更为丰富可靠的数据,还可为选题的发现提供线索。当面对极端的突发性事件,记者无法深入新闻现场,也可通过无人机延伸报道视角,拓宽报道边界。如黎巴嫩爆炸事件,国外记者就利用了无人机进行辅助报道。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