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武状元故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邯郸河沙镇什么时候集 探寻武状元故里

探寻武状元故里

2024-06-09 1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记载,清代共出过109位武状元,邯郸就有两位,史天祥就是其中颇具个性、嫉恶如仇、爱民恤民的英雄之一(另一位是三年之后夺取武状元的广平人张蜀锦)。史天祥(1829-1882),出生于原邯郸县史东里堡。他家境贫寒,天资聪颖。成年后出落得臂力过人,榜宽腰圆,身高略丈,一直以担缸卖炭维持家庭生计。重体力的活计使他饭量超众,一顿三升,日食斗米。他从小就喜欢跟人舞枪抡棒,爱打抱不平。无奈家境一贫如洗,他20多岁时尚未婚配。25岁时,邻村闫庄卫老员外留其在府中做仆人。民间传说,仆人们有一次看到史天祥在草房里睡觉时,显出黑虎星的原形,于是禀报了卫老员外。卫老员外从此对史天祥另眼看待,认为他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故事当然不是真实的,其实换个角度不难理解,史天祥干活利索,机灵有眼力架,哪个东家会不喜欢呢?卫家儿子喜欢习武,卫老员外请名师教史天祥和儿子一起学习武术8年。卫老员外后来将女儿许配给他。史天祥习武后勤学苦练,技艺精进,声名大噪,先后应邯郸县和直隶省的武举考试,顺利中举。

《科举辑萃·人物传记篇》网援引清代科举档案:同治元年(1862年)八月,谕内阁:兵部奏罚武举可否一体复试。于恩诏条例内宽免停科之旨,且值初元,特开恩榜,变不妨变通,以示广进。所有该罚科武举等,均著准其附入此次各省中式武举复试场内一体复试。如复试相符即著免其罚科。一体会试倘仍不相符,即作为两次不符,再行罚停下次会试一科,以杜取巧而示限制。这样,考生大大增加了。同年九月,根据山东、山西、广东各省武举有曳白及多写题目等字样者,而这些人外场较优,内场又违式不合,于是武会试正考官赵光就此在九月二日上奏。后经兵部妥议,“谕内阁,武闱以外场为主,至内场有犯违式专条者,应遵照定例,不准取中。其作舛误,仍准取中,但不得滥置前列。”十月,“试中式武举徐寿春等四十三人于太和殿前。壬午,派豫亲王义道,正兰旗蒙古都统倭什珲布、署正红旗汉军都统载龄,校阅中式武举马步射技勇。”史天祥在众武贡士较力、比射、舞刀等竞争之后,终于获取了第一名。“癸未,(皇)上御养心殿,引见中式武举,亲定甲乙。”次日,赐一甲史天祥,武状元,授一等侍卫。该榜榜眼是徐寿春,直隶乐亭人;探花是刘其昌,广东香山人;均授二等侍卫。史天祥等三人一甲武进士及第,二甲孟志远等八人武进士出身,三甲赵景清等三十二人同武进士出身。

关于史天祥被钦点武状元的过程,民间故事说得更是精彩。武举考试头一天夜里,慈禧太后做了个梦,梦见一只黑虎在殿前明柱上蹭爪。第二天殿试开场后,天下举子都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个个精神抖擞,尽展技艺。史天祥进场后,他习惯性地摸了摸松香袋,不禁冒出一头冷汗,原来忘带了。香袋里面装着类似于今天奥运赛场上的防止选手抓举器械的打滑镁粉。史天祥无奈,只得在地上搓了几下,然后又在殿前明柱上蹭了几下,想把手上的汗搓掉些,不免在明柱上留下了几道手印,这一幕被在场观看的慈禧看在眼内:这不就是梦中的黑虎蹭爪吗?

比武场上史天祥大显身手,刀、枪、棍、棒样样精熟,几个跟他交手的对手都被他打下台。舞动大刀时更是刀影缠身,只见寒光不见人影。孰料无意出差错,刀不慎着地,就在大家认为他表演砸了的时候,只见他急中生智,娴熟地用脚尖挑起大刀,180斤的大刀复又回到手中,重又继续操习,整套表演气势如虹,满场喝彩。主考官惊呆了,问其何术,他随口回答:“此乃金钩挂玉瓶是也。”主考官从未见过这样“超群”的刀法,一致认定他为第一名。转天,史天祥被钦点为武状元,授一等侍卫。

今天我们无法考证当年武举科考场上发生的故事,与枯燥的记载相比,我们其实更愿意津津乐道那些传奇故事,尤其是我们仰慕的英雄的传奇经历。

史天祥被安排在故宫午门做侍卫,护宫满3年后本奏辞朝回家探亲。史天祥虽然是武夫出身,但始终心怀体察民间疾苦、关心贫民忧乐的高尚情怀,他刚直不阿,从不愿与那些官场人同流合污。在京期间,他目睹清政府穷奢极欲和腐败无能,对现实极为失望和不满。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奉旨檄其出师南京,围剿太平军,令其出任先锋官,史天祥未应召(一说其皇帝钦赐的盔甲等辎重在保定府被劫,因不愿声张,不敢上朝,所以更不愿到曾国藩处报到)。后来,他干脆称病辞朝回家,隐居故里,光绪八年(1882年)去世,享年53岁。其坟墓位于史东里堡村南,原地区农业学校旧址以北,文革中地表建筑被毁。

史天祥在家闲居之时,他如游侠一般在邯郸、成安、肥乡等地游历,只要见不平之事便尽力拔刀相助,至今老人们仍能讲述他爱惜百姓、荫泽乡里、为民请命、惩处奸恶的传说故事。

史天祥去世后,史东里堡还发生了一段关于村民税赋的故事。村里老人史洪宇讲,史天祥辞世后,原本一直蠲免的史东里堡的赋税又被知县重新征收,而且要将以前免去的重新计算并补缴。百姓一算,村里地全部卖光都不够交钱粮的。此举激怒了众乡亲,也使史天祥的遗孀夫人心神难宁(一说此夫人不是原配卫夫人)。村里派人前去县衙交涉,结果被不分青红皂白打了几十大板。后来又去大名府道衙门去告,同样被板子给打了回来。

这时,史家夫人对众乡亲们说:不能因为史家中了状元,而让史东里堡乡亲们过不下去!她叫过来自家孙子、人称“文先生”的史宪章,告诉他说:你爷爷(指史天祥)一死,咱们被讹到家了,咱们这是把史东里堡村里人给坑了,说什么咱们也得往上告。我们家先变卖家产,全部卖完后再让村里人摊,你马上带上盘缠进京城,告御状!告不成就不要回来!一席话说得在场的村里众乡亲热血沸腾,大家都为老夫人识大体、恤民意的举动所折服。

在封建岁月,民告官,何其难!“文先生”史宪章到京城后几次上告无门,一筹莫展,在盘缠断档后,只得在街头流浪,无奈只得卖字画谋生。天无绝人之路,一日,“文先生”在摊位写字时,偶遇一名肥乡籍的候补官员。那候补官员对“文先生”才华非常欣赏,寒暄后两位老乡一见如故,竟引为知己。候补官员让其免费食宿在自己的教学之地。文先生食宿解决后,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告御状的初衷,仍然难以遂愿。又一阵子后,对“文先生”有知遇之恩的候补官员补缺上任山西,便力荐“文先生”顶替自己做教师。因为其同窗官宦子弟非常多,“文先生”告御状的心事被大家了解,学生们想出门路,终于将状纸递进朝廷。最终朝廷诏令重新参照原状,免去了准备征收史东里堡乡亲们的税赋。消息传来,史东里堡乡亲大喜过望,在今邢东里堡兴隆寺搭台唱戏以示庆祝。

有意思的小插曲是,当时村里号召人们都捐钱款资助进京告状,有少部分人没有响应。演出当天,戏台两侧摆上了“暗眼”(俗称,“暗眼”是牲口磨面时蒙住眼的黑布眼套),的黑布,意思是有的人只能听戏,不配看戏,揶揄他们当初没有眼光。

史东里堡自史天祥以来,还出了另一位将军叫史梦祥,在村找到的石碑上,注明“皇封例赠武显将军”字样,卒年为宣统四年。历史上没有宣统四年,确切的应该是民国元年(1912年)。《史家家谱》记载史梦祥:诰封二品将军显。可惜史料上查不到此公记载。

状元府门楼的前世今生

史天祥的旧居状元府门楼位于村子中间,已有150余年的历史。难能可贵的是,史天祥的后人,如今仍旧居住在这里。

状元府门楼是2011年3月市政府公布的我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之一。这里面也有一个令人叹息的故事。清朝制度,凡考取状元的,按照惯例由户部拨银,工部操办,在家乡修建状元府。人家一般都是从里往外盖,先盖正房,再盖厢房,最后盖临街门楼。史天祥出身卑微,心想以前家里穷,房子破,官员来拜访,亲友来庆贺,穷家不登大雅之堂,不如先在东南角盖一个好门楼,然后再盖其他。于是按照自己的设想施工。不久,门楼和附盖四间当客厅的南屋盖好,着实十分气派。京城工部派人来看,时任邯郸县知县看史天祥出身低贱,心里看不起他,想捉弄他,于是只领着上级官员看门楼。工部官员以为里外都盖好了,就回京禀报说:“状元府第盖齐了。”工部说:“那就立即结算施工银两吧。”一结算,上边停拨银两了。结果原设想的里边建设几进院落和中置天井均未实现。至今在史家东侧还有当年起土盖府第留下的大坑。今天,我们无法猜度古人当时的心情,应该正是这个门楼事件导致史天祥愈加加重了对腐败清政府的厌恶,直至后来干脆称病不出。

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的状元府门楼依然保持着传统样式的风貌。整座门楼坐北朝南,硬山顶,红瓦青砖。目前见到的是下半部分是原建筑留存,上半部分砖木结构建筑是按照旧貌复原的。独立开间的朱漆大门,高门槛,朱红大门手绘的门神是关羽、张飞。门额上高悬“同治元年状元府”金字字匾。门楣上四幅三国传统武将故事画栩栩如生,分别是吕布戏貂蝉、蒋干盗书、关公战黄忠、张飞战马超。青石石狮已被打磨得光可鉴人。整座门楼虽比不上王府相府的大门富丽堂皇,但也已够威严壮观,可以想象出当年主人的不凡身份和官位。

史天祥练武的大刀在大跃进时进了熔炉,颁发的圣旨、原状元匾额在文革时破四旧被毁,目前仅有门楼的基座、石狮子、石锁以及插大旗的两块旗杆石尚存。

旗杆石,也叫旗杆夹,是用来固定旗杆而制造的一个基座,旗杆石都是用上好的石质雕琢而成的。史家门前的旗杆石为直径1米左右的正方形覆斗状,上面收口约80厘米,整块石头高约60厘米,中间是直径约 30厘米的圆形孔洞,用来插旗杆。在科举时代,凡家人或族人考中了功名,必在宗祠或府第门口竖立大旗,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用来竖大旗的旗杆石则被认为是古代进士、举人的“荣誉证书”。旗杆石是古代科举文化的见证实物。

斯人远去,唯留状元府第门楼矗立在史东里堡街头。时代变迁磨蚀着这座清代建筑,他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参观者诉说着史天祥家、史东里堡往日的故事,昔日王侯将相、布衣平民都曾是门前的过客,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使人不免对当年先辈们生活的气息展开联想。历史的浪花不断翻卷,许多史实湮灭在过眼云烟中,今天我们只能在村里讲述的传说故事中找寻答案,探求真相,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记载并记住史天祥和史家家人为民请命的英雄壮举。

千年古村重添新韵

走进初春的武状元故里,我们惊讶于今日史东里堡的巨大变化。在硕大的牌坊下,武状元文化学校辅导学校打出做“状元学生”的标语条幅,人们对武状元故里的认同和自豪之情让人印象深刻。路边红叶李枝头怒放,村里街道整洁有序,老人们在门前闲言碎语唠家常,一派和谐安详的气氛。

邯山区将史东里堡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点,区商务局驻村工作队员李超和马光在局领导李勇带领下,首先从街巷硬化入手,与镇村干部开始清拆门台和违章占道棚亭,逐户做思想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只用了 1个月时间,大街小巷全部硬化,完成街巷硬化 20000多平米。道路通,事事通,各项社会事业都争相向前赶进。接着对村原有村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很快3层新村民服务中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总建筑面积460余平米,“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医务室、警务室、图书室等功能一应俱全,彻底改变了原村委会破旧不堪、功能单一的情况。目前,清洁水、天然气已经入户,电子商务站、天网工程已经竣工,城乡环卫服务一体化覆盖全村,田园风光的背后,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美丽乡村不能没有产业支撑。支部书记史国民告诉我们,村民有种植桃树的传统。史东里堡是全区耕地最多的村之一,桃树共有500多亩,22000多株,有大九宝、早封王、北京14、秋红等多个品种,“上市最早的是早封王,7月份桃儿就上市,价钱好得很哦”,老史得意地说,仅卖桃收入人均增收近500元。村南有全国知名的富民奶牛合作社养殖基地。占地90多亩,奶牛存栏近2000头。近几年合作社在牛舍、挤奶厅、小区硬化、检验器材等硬件方面加大改建提高力度,奶品质量不断提高,目前送奶量由每天40吨增加到50吨,成为河北南部及周边最大的鲜奶集散中心,合作社也成为全国600家重点示范社之一,是当之无愧的奶牛养殖的行业翘楚。另外村里还有占地135亩的水木园,进行苗木种植、养猪等农业综合开发,使村民不出村就能在家门口上班。

古朴砖楼燕弄影,

新莹街道树成荫。

风光如画生诗意,

漫笔成篇媒体存。

今天,我们记述百年前的武状元门楼的故事,其实是在衷心祝福在武状元故里的美誉里继续前行的美丽乡村,是在衷心祝福史东里堡人更加美好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其实更是为了纪念我们自己心中的深深的故土情怀和乡愁情结,我想这应该就是记载整理武状元门楼和武状元故事的初衷吧。

行车路线:从邯郸出发沿邯大路东行至邯山区与成安县交界东里堡站牌,向南行1公里史东里堡村即到

发布:邯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

撰稿:马谦杰

摄影:孔令斌 马 光

编辑:黄 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