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递包装“绿”起来!未来的快递包装材料大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邮政快递纸箱 让快递包装“绿”起来!未来的快递包装材料大变化!

让快递包装“绿”起来!未来的快递包装材料大变化!

2023-04-03 05: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估算,我国快递行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而且在整体趋势上,增长势头不减。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支撑妥善处理快递包装污染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邮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未来三年我国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1

需求创造市场

国家邮政局在8月12号发布了今年1-7月份的快递业务量统计数据,今年前7月快递业务量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的业务量。

图片源于央视新闻

受近年来,电商业务飞速增长影响,中国快递业务蓬勃发展。2013-2016年,中国快递业务总量增速保持在50%以上,2017-2019年,增速虽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8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

图片源于央视新闻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划,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重点省市将先行试点禁用一次性塑料包装。2019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五个省市快递业务量合计为305.86亿件,占全国快递总业务量的48.17%。

受限塑令影响将导致2025年纸质包装快递潜在需求增加165.9亿件,采用可降解塑料的塑料包装快递潜在需求增加388.5亿件;2025年,用于快递包装的瓦楞纸潜在需求增量为459.66万吨,可降解塑料潜在需求增量为158.78万吨。

2

限塑令促进快递纸包装及降解塑料需求

根据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摆脱塑缚与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包装主要以瓦楞纸箱和塑料袋为主。其中瓦楞纸箱占44.0%(按件数),塑料袋占33.5%。

按照按照材质类型,可将快递包装材料分为纸质类和塑料类。2018年我国共消耗纸质类快递包装材料856.05万吨,占快递包装材料的90.95%;塑料类包装材料85.18万吨,占快递包装材料的9.05%。

塑料类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塑料袋薄膜(不包括珠光袋和填充薄膜塑料)、编织袋、泡沫箱、珠光袋、胶带和填充塑料等,其中普通塑料袋薄膜占比最高,质量占比达62.90%。对于快递塑料袋薄膜,约占质量比例的80%是由废料再生的,其废弃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3

快递塑料包装将于2025年前逐步禁用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新版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相对旧版,新版规划三个阶段限塑实施目标,以及对四个重点领域(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装)的塑料使用进行限制。

在快递塑料包括领域,提出到2022年底,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的邮政快递网点,先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4

绿色快递包装,这些地方是如何做的

北京:北京市制定发布《北京市快递电商绿色包装标准》,全面规定了包装、封套、包装箱等绿色包装的标准和规格,以及使用、回收和检查的办法,建立了北京市快递电商绿色包装、减量包装基本操作规范。

图片源于央视新闻

具体处理方式有:可回收材料做的循环快递箱可以使用50次以上,能够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和胶带的使用,通过末端100%电子签收。胶带使用方面,北京市规范了缠绕方法和胶带宽度不高于45毫米,将大幅降低使用量。

天津:日前,就《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天津市民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外卖等企业在天津市开展经营活动的,应当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优化物品包装,减少包装物的使用,并采取措施积极回收利用包装物。鼓励和引导消费者使用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禁止、限制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江苏:寄递企业按《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推广可循环周转箱。

湖南:部分地区已经设置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

来源:新浪新闻、前瞻产业研究院

塑道学苑

阻燃材料行业领先的自媒体公众号

内容坚持有趣有料有价值有深度

面向汽车船舶、轨道交通、建筑家居、家电3C、航空航天等行业

★精准定位阻燃材料相关领域人群★

原料厂、改性厂、设备厂、终端厂等上下游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