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赤峰市生态遥感年度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遥感生态环境评价报告 2020年赤峰市生态遥感年度报告

2020年赤峰市生态遥感年度报告

2023-08-21 11: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部分地区出现干旱、暴雪灾害

7月—8月上旬,全市大部地区偏少3~6成,东南部偏少8成,东南部出现了中度干旱,持续近50天。8月12日至13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大部地区30~50毫米,干旱得到解除。11月18日至20日,赤峰市出现罕见的暴雪天气,各地降雪量15.9~42.8毫米,12个旗县区均受到雪灾影响,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受到影响最大。

(五)废弃矿区恢复效果显著

近年来,赤峰市积极推进废弃尾矿库治理修复工程,治理恢复成效显著。利用高分2号卫星对元宝山区平庄镇北矿区监测可以看到:2008年矿区土地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经过十几年的治理,2020年,矿区大部分植被得到恢复,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

生态气候条件良好

(一)全年气温偏高,热量充足

2020年赤峰地区平均气温3.4℃~8.2℃,西低东高,全市平均6.6℃,偏高0.1℃,为60年代以来第七高位。林西、经棚、岗子、新惠偏低0.2~0.7℃,其余地区偏高0.1~0.6℃。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天山39.9℃,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岗子-32.4℃。

2020年赤峰地区有效积温2425℃~3236℃,全市平均2963℃,偏多82℃,各地偏多40~200℃。充足的热量为植被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图1 2020年赤峰地区平均气温分布图

(二)全年降水偏多,分布不均

2020年赤峰地区平均气温337毫米~558毫米,全市平均446毫米,偏多14%,为60年代以来第十一多位。新惠、宝国吐、八里罕偏少7%~16%,富河、林东、天义持平,其余地区偏多10%~40%。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岗子558毫米,最小降水量出现在宝国吐337毫米。

2020年赤峰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4月、5月、8月、9月降水偏多,雨水丰沛;6月、7月降水偏少,有阶段性干旱;西北部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东南部300~350毫米。

图2 2020年赤峰地区降水量分布图

(三)气候湿润度增加,沙尘天气减少

2020年赤峰地区平均气候湿润指数0.81,比2019年偏高0.15,气候湿润度增加,全市沙尘天气明显减少。

2020年是赤峰地区近10年第二个无沙尘暴年,出现扬沙49站次,比近10年平均减少11站次,比2019年少23站次,出现浮尘12站次,比近10年平均减少9站次,比2019年减少5站次。

图3 2019年与2020年赤峰地区湿润指数分布图

(四)大部地区水热配合良好,气候较适宜

2020年赤峰市大部地区水热配合良好,翁牛特旗以北地区气候适宜度为适宜等级,翁牛特旗(包含)以南大部地区,除敖汉旗为不适宜等级以外,均为较适宜等级 。

图4 2020年赤峰地区气候适宜度分布图

植被生态环境维持向好发展

(一)植被覆盖度高于历史同期,持续向好

2020年赤峰地区植被覆盖度56.3%,比历史同期高10.4%,仅低于呼伦贝尔71.2%、兴安盟69.7%,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位。

2020年,全市各地区植被覆盖度均高于历史同期,宁城县、喀喇沁旗植被覆盖度最高,分别为69.9%、69.5%,比历史同期偏高13.7%、12.7%,翁牛特旗植被覆盖度最低为45.6%,比历史同期偏高12.2%。这同时也造成了2020年秋冬季节的地表可燃物增加,给防火带来较大压力。

图5 2020年赤峰地区植被覆盖度监测图

图6 2020年赤峰市各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历年比较

图7 2020年秋季赤峰市地表可燃物监测图

(二)境内两大沙地植被改善,治理见效

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是全市植被覆盖度最低区域,与历史同期相比,二者植被覆盖状况明显改善。

2020年赤峰市境内科尔沁沙地平均植被覆盖度45.1%,其中86.0%的区域高于历史同期水平,10.7%的区域接近历史同期水平,3.3%的区域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平均植被覆盖度40.9%,其中82.2%的区域高于历史同期水平,13.4%的区域接近历史同期水平,4.4%的区域低于历史同期水平。科尔沁沙地大部分飞播区域植被状况明显好于历史同期,沙地治理措施见到成效。

图8 2020年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监测图

图9 2020年浑善达克、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与历史同期比较

图10 科尔沁沙地生态治理工程无人机航拍图

湖泊水库水体面积基本稳定

(一)达里诺尔湖面积小幅增加

1975—2019年,达里诺尔湖水体面积呈波动缩减趋势,1975年228.4平方公里,2000年以后加剧缩减,2019年180.4平方公里,45年缩减了48平方公里,缩减了近五分之一。其中东北方向缩减了23.6平方公里,东南方向缩减了12.4平方公里,西北和西南方向分别缩减了6.3平方公里、5.7平方公里。

2020年,受降水偏多影响,达里诺尔湖水体面积182.1平方公里,出现了近五年来首次增加,比2019年增加了1.7平方公里。

图11 2020年达理诺尔湖遥感监测图

图12 1975—2020年达理诺尔湖不同方位变化监测图

(二)主要水库储水面积小幅减小

2020年7月—8月上旬,受敖汉旗、宁城县、翁牛特旗、元宝山区等地区阶段性干旱影响,红山水库储水面积17.41平方公里,三座店水库储水面积6.57平方公里,分别比2019年减少1.42平方公里、1.97平方公里。

图13 2020年红山水库遥感监测图

图14 2020年三座店水库遥感监测图

灾害遥感监测

(一)7月—8月上旬东南部出现干旱灾害

7月—8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95毫米,比常年偏少4成,大部地区偏少3~6成,东南部偏少8成。根据《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气象标准研判,全市大部地区为轻旱,东南部出现了中度干旱,持续近50天,给粮食作物抽穗灌浆造成不利影响。8月12日至13日,全市普降大到暴雨,大部地区30~50毫米,九成地区提升为一类墒,干旱得到解除,利于粮食作物灌浆和产量形成。

图15 2020年8月上旬干旱遥感监测分布图

(二)11月中旬大范围暴雪,各地形成坐冬雪

11月全市平均降水量27.7毫米,为历史同期第二多,第一多为2012年42.1毫米。18日至20日,赤峰市出现罕见的暴雪天气,各地降雪量15.9~42.8毫米之间,松山区岗子乡积雪深度27厘米,敖汉旗新惠积雪深度24厘米。受持续低温影响,各地形成了稳定的坐冬雪,12个旗县区均受到雪灾影响,设施农业和畜牧业受到影响最大。

图16 2020年11月22日积雪覆盖遥感监测图

废弃矿山恢复成效显著

赤峰市矿产资源丰富,多年的开采造成生态环境大面积破坏,以煤炭矿区的破坏最为明显。近年来,赤峰市积极推进废弃尾矿库治理修复工程,治理恢复成效显著。利用高分2号卫星对元宝山区平庄镇北矿区监测可以看到:2008年矿区土地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低,经过十几年的治理,2020年,矿区大部分植被得到恢复,植被覆盖度明显提升。

图17 2008年与2020年平庄镇北矿区遥感监测图

素材提供:范永刚 微信编辑:高鹤鸣 审核:刘双 范永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