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牡丹亭》显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道姑介绍 在《牡丹亭》显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

在《牡丹亭》显示的石道姑之人物形象

2024-04-22 1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自 知网  喜欢 0

阅读量:

592

作者:

金玉錦

展开

摘要: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文学作家.明万历历二十六年(1598),他以梦为素材写成了举世闻名的《牡丹亭》.《牡丹亭》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在梦中相遇而引起的爱情故事.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制度和伦理髓系的制约下,男女的自由恋爱是绝不可能有的事情.可是汤显祖却通过梦,把不受任何约束超越时空的在当时社会不可能的爱情自由地表现了出来.以青春男女渴望爱情为主体的作品中,理所当然少不了对性的描写.但是在明清时期严格的封建制度下,性的描写,绝对是伦理道德所不可能容纳的,因此作者创作了以梦为素材的文学作品,表现了人们对性渴望的心理.生理上有残缺的石道姑因为自身是石女,被丈夫的小妾撵出了夫家门.所以出家成了道士.这样石道姑出现自然,在描写过程中也少不了掺加对性的描写.在介绍她时,用双关语对性进行了描写,因此评论家们一直把她评论成淫秽的女人.在对石道姑的研究和讨论中,把对她的描写定论成猥亵的性描写,所以关于石道姑的论文几乎没有.由于错误的偏见,他们的评论只看到了石道姑的一面,而批判了石道姑的整髓.本文对现有的评价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作品中的石道姑的猥亵,不但为'净'这一角色,同时也为作品增添了诙谐性.在本论,对女道士石道姑的人物形象进行划分,作了细致地研究分析.与认为石道姑具有否定意义,是淫秽形象的偏见相反,笔者认为她在引导女主人公还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是连接爱情的重要环节,还是一位多情而事理分明的人物形象.

展开

关键词:

石道姑 形象 猥亵 幽魂 還生 封建禮教

会议名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08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