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圣地高峰山:玄都奇观,仙山洞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遂宁市新闻零距离热线 道教圣地高峰山:玄都奇观,仙山洞天

道教圣地高峰山:玄都奇观,仙山洞天

2023-12-14 07: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桃李杏橙,樟槐杉松,

与10余株树龄超过500岁的参天古柏,

共同将眼前的俊秀山峦装点得葱葱郁郁,

生机盎然。

这,

就是有着“玄都奇观,仙山洞天”之誉的

道教圣地高峰山

在《蓬溪县志》的记载中,自唐伊始,这片洞天福地便开始塑像建宇,营造学宫,成为佛教、儒家诵经讲习之地。到了清末,道人王源清于山中广集门徒,弘道扬善,高峰山道观渐渐声名鹊起。

清光绪24年(1898),一位名叫范明清的缝纫登上了这座蜀中名山,投拜王源清为师,授道号范云峰。也就是这位远涉而来的虔诚弟子,开启了高峰山“玄都奇观”的鼎盛序幕!

1932年10月,民国政府提卖山中庙产,范云峰出资认购后,由此开始了长达16年,耗资巨大、规模空前的培修、扩建工程。

三清殿、玉皇殿、罗衣殿……

一座座殿堂渐次而立;

撑栱、穿枋、雀替……

原始形制的繁复构件手工雕刻,工艺精湛;

五祖殿内,23幅水墨壁画细腻精美。

而最令世人惊异赞叹的,

却是峰峦之上匠心独运的建筑堪舆:

八卦迷宫!

建筑面积达5200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按先天八卦设计修建,依周易六十四卦、道家“金锁八门”纵横排列,循山布局,结构巧妙,形成了八卦中乾、坤、坎、离四正卦,代表着道观东、西、北、南四方位。

客房建筑共分三层,寮舍楼阁环绕重叠,前后走廊彼此勾连。

正门、侧门、活门、死门,迂回曲折遥相呼应。

其间又设暗室、暗桥、隔壁墙,机关遍布暗道纵横。初次前来赏玩的信众游客,如无人指引向导,往往会身陷其中迷失方向。

这一“八卦迷宫”式古建筑群,

在全国各大宫观寺庙中极为罕见,

成为了独树一帜的一大建筑奇观。

数十年间,在王源清、范云峰师徒行善济贫、大力宏道的主持下,高峰山道观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四川一大道教圣地。仅民国时期,就有林森、张澜、何应钦、陈诚、谢无量、丰子恺等达官显贵、文人名士争相前来结缘拜谒,留下了题署奉赠的匾额、对联300多块(幅),信徒更是远及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南北各地。

高山出名士,仙境多传奇。

与所有的名山大川一样,享有“仙山洞天”之誉的高峰山有着众多的精彩典故、神话传奇。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妇孺皆知的,莫过于罗衣秀才的民间传说。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高峰山下石洞镇有一少年名叫罗衣。这罗衣原是玉帝派下凡间的真龙天子,后因得罪灶神遭佞言毁谤。被贬为秀才凡体的罗衣,仅留得一副一说一个准的“金口玉”。

此时的高峰山上,有一处神奇的油泉米穴,终年喷涌取之不竭。于是山中寺院便常年施斋,一日三餐以钟声为号。

家境贫寒的罗衣秀才,不得不在勤学苦读后闻钟而至,赶斋充饥。

天长日久,寺庙中有僧人开始厌烦罗衣,以先吃饭后鸣钟的方式羞辱于他。无奈的罗衣信口言道:“高峰好,好高峰,先吃饭,后撞钟。罗衣秀才受忌去,米泉油井永无踪。”

果然,山中的泉穴从此枯竭,不再有油米涌出。

到了清代,有蓬溪诗人感怀罗衣际遇,作七律诗一首以咏:

禅关寂历敞云偎,杖策遥临望眼开。

过客有题遮素壁,残碑无字卧苍苔。

井泉约略情堪悦,油米荒唐事可猜。

闻道罗公曾憩此,巍然遗像起徘徊。

罗衣秀才的经典传说,油泉米穴的残留遗迹,《四川通志》上清晰、详细的历史记载,与神奇、神秘的八卦迷宫一道,共同组成了高峰山“蜀北第一名山”精彩、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2013年,已经历百年风雨的高峰山古建筑群,成功申报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

在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今天,“玄都奇观,仙山洞天”的高峰山正在为蓬溪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收看方式

★电视★

星期一至星期五(4月6日——4月10日)每天刊播一集(共5集)。

首播:遂宁电视台 综合频道:20:29(《新闻零距离》后)

次日重播:遂宁电视台 综合频道:13:04(《新闻零距离》后);公共频道:18:50(《遂宁新闻》后)、20:45(自办栏目后)。

★网络★

关注直播遂宁手机台、遂宁传媒网、遂宁客户端、遂宁新闻网,届时将为大家同步刊播!

来源:直播遂宁( 如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