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人群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有些原因你绝对没想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透析是因为什么原因 尿毒症人群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有些原因你绝对没想到

尿毒症人群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有些原因你绝对没想到

2023-05-27 1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尿毒症人群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有些原因你绝对没想到 demo 2022-10-27   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 作者头像 存储

关注 已关注

早报图 暂停 播放

听健世界

打开APP完整收听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许多经济困难的尿毒症病人,以及医疗普及不完善地区的尿毒症病人,就因此放弃了透析的机会,在痛苦中等待生命的结束。

尿毒症人群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有些原因你绝对没想到

尿毒症人群越来越多,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尿毒症的“后备”人群越来越多了,二是因为医疗条件的改善。

第一个原因大家都能理解,第二个原因你可能感觉匪夷所思,医疗条件改善了,病人应该越来越少,怎么反而增多了呢?

那就听我说说尿毒症。

尿毒症不是一个病,而是许多肾脏病的晚期状态。慢性肾脏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逐渐加重就会发展到尿毒症。

目前我国尿毒症的三大原因是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性肾病。最近这些年,糖尿病人越来越多,糖尿病肾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第一大肾病,预计几年后,糖尿病肾病引起的尿毒症也将会超过肾小球肾炎成为尿毒症的第一大原因。

所以说,尿毒症越来越多,是因为尿毒症的后备人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

我再说说医疗水平。

随着肾功能的逐年下降,慢性肾脏病人还会出现高血压、贫血、钙磷代谢障碍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一方面加重肾功能恶化,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心、脑血管损害。许多慢性肾脏病患者还没有进展到尿毒症时可能因为心衰、心梗、脑梗、脑出血去世了,从这方面说,缓慢进入尿毒症的患者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另据统计,将近一半的尿毒症病人,不是死于尿毒症本身,而是死于心衰、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心脑血管并发症。

医疗水平的提高,减少了慢性肾衰所致的心脑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使一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免于心脑血管并发症而生存,最后进展为尿毒症;也使一部分尿毒症患者免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而生存,得以继续维持透析。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使新增的尿毒症病人逐渐增多,而医疗技术的提高,使已有的尿毒症病人生存期延长,共同的结果,导致尿毒症病人越来越多。

关于尿毒症,我再说一个沉重的话题。

据日本医学会统计显示,截止到2017年底,日本透析人数为33.45万人,每百万人口的透析患者人数为2640人。日本有1.2亿人,中国有14亿人,按照这个人口比例推算,中国的透析人数至少应该390万人。

可实际上,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在透(血透加腹透)患者人数仅72.2万人。那是我们国家尿毒症病人少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日两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相近,尿毒症的发生率也不会相差太多。中国这么多人口基数,应该有大量的尿毒症病人存在,但这些尿毒症病人并没有得到透析治疗。

据统计,得了尿毒症后,中国患者整体透析率约21%,低于全球平均 37%的透析率,更是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90%的治疗率。

中国尿毒症患者没有得到透析治疗,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一些尿毒症患者存在着误区,认为一旦透析,人就完了,所以死活不透析。但这是一小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还是医疗和经济条件。

比如说,偏远地区一个县城都没有几台透析机,就算是有,十几、几十公里之外的尿毒症农民,每周三次透析怎么做?他们没有汽车,几个小时的透析需要往返一天的时间。有条件者在县城租一套房子专门为了透析,但大部分人哪有这个条件?

腹膜透析的治疗费用要低于血液透析,但腹膜透析液的配送困难限制了腹透的开展,实际上,农村尿毒症患者腹透的比例远低于城市患者。

所以,许多经济困难的尿毒症病人,以及医疗普及不完善地区的尿毒症病人,就因此放弃了透析的机会,在痛苦中等待生命的结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免责声明· 我要投稿 尿毒症,并发症,原因,透析 点赞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打开APP 发表你的想法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一位医生感染后体会,老年人如何做好防护? 打开APP 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 ·2022-12-14 错误 一个医生对目前感染的十个忠告 打开APP 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 ·2022-12-12 错误 常用的退烧药有哪些?肾脏病人能用退烧药吗?使用退烧药十大注意事项 打开APP 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 ·2022-12-11 错误

72小时热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