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说课课件(28张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选官制度的变与不变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说课课件(28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说课课件(28张PPT)

2024-06-12 04: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二单元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课标要求: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材分析长时段大单元大概念本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融合》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不仅要求从较长时段了解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以及赋税制度变化的历史概况,从具体时空背景下分析变化背后的原因,还要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变迁的高度理解制度创新对隋唐大一统发展的积极意义。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概述汉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比较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认识历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2.选择典型史料实证三省六部制在中枢决策机制中的变化及其影响。3.了解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内涵,在唯物史观的统领下,从具体的社会环境分析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体会社会存在对上层建筑所起到的进步意义。4.通过对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的学习,理解政治制度与盛世出现的内在联系,认识到政治制度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重难点教学策略制度自信不是自视清高、自我满足,更不是裹足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要把坚定制度自信和不断改革创新统一起来。——习近平理念:大单元、大概念——统一多民族国家方法:史料解读、时空梳理、问题探究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说教学策略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材五三二一四六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王徽之,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在车骑将军桓冲军中任职。一次桓冲问他的任职部门,答曰:“不清楚,常见有人牵马进出,似是管马。”桓又问:“你部门有多少匹马?”答曰:“我未曾过问,怎么知道呢?”再问:“马匹的死亡率高吗?”答曰:“未知生,焉知死?”后官至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次子(王)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晋书·王凝之传》选官制度当时定制,太学毕业考试甲等的就得为郎,如是则郎官里面,便羼进了许多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却不就是贵族子弟。考至乙等的,回到其本乡地方政府充当吏职。……自从汉武帝以后,汉代逐渐形成了一种一年一举的郡国孝廉,至少每年各郡要新进两百多个孝廉入郎署,十几年就要有两千个。……这一制度在当时政治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过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设计意图】选用钱穆先生对汉代察举制的解读比较通俗易懂。通过引导学生由材料读出察举制选官的程序、标准等要素,并注意到察举制虽然也有考试,但顺利实行的前提是推荐者公私分明。同时,这样的设计出发,可以从较长的历史时段和具体的社会背景来理解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强化考试因素推荐+考核重视评议人物九品中正制问:汉末选官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魏晋采用什么选官方式将权力收归中央?九品中正制如何选拔官员?中正官评定等级时注重哪些方面?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干扰选拔。——《中外历史纲要(上)》P38“历史纵横”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晋书·刘毅传》自主学习:梳理隋唐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时间 隋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措施意义 废九品,分科考试始建进士科增科目,进士明经为主扩大取士人数,首创武举殿试高官主持,提高科举地位九品中正制废除科举制形成继承并完善科举制核心素养时序观念验明凭证脱衣搜身发座位号正式开考科举制【学习聚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演变趋势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世袭制(夏商周)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军功爵制(战国)察举制(西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血缘军功品德才能品德、才能、家世考试成绩选官制度(时期)选官标准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P39“学思之窗”——科举制的影响?三省六部制丞相集决策、行政、用人、审议和司法于一身中朝掌决策,外朝掌行政东汉:尚书台掌决策和行政。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温故知新:梳理秦汉以来中枢之制的变迁过程。核心素养时序观念【学习聚焦】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材料一: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一》三省六部制的发展材料三: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新唐书·百官志一》材料二: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文献通考·职官考》以他官加宰相衔,扩大宰相任用范围政事堂集体议事,提高宰相工作效率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唐中宗若不经两省径自封拜官职,装置诏书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改用墨笔,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而要请下行机关马虎承认之意。其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省六部制示意图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权力运行制度化对皇帝产生了道德压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皇帝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与汉武帝设立中朝有异曲同工之妙。政事堂从宰相议政的场所发展到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新机构,至开元年间又改名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趋势,唐代中枢权力的运作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再结合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白: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三省分权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能否实行,其先决条件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皇帝。赋税制度唐前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7世纪的初唐)拓跋魏所开始的均田制重新颁布,原则上耕地继续归于国有。按照唐律令,凡成年男子给田一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年老时退还政府;二十亩为世业,可由家人继承,每三年编造一次户籍。随着均田制也有整齐划一的税收制度,纳税义务包括租、庸、调三项,租为每丁粟两石,调为绫绢两丈,庸则岁役两旬。以一百亩的田土为基数,以上赋役的比重算是很轻的,所以在最初一百年内,人户的登记不断增长,国家仓廪库藏也愈为充实,上下之间呈现一片和谐融洽的景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设计意图】补充介绍北魏至唐朝前期的均田制,使学生理解租庸调制只有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才能实行。一旦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注定遭到失败。材料三:“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材料二:(租庸调制的)重大例外不是基于财产而是基于特权阶层群体。任何宗室成员、所有有爵位的家族、所有官员和很多为政府工作的人、所有有官阶的人,以及所有僧尼道士都被免除赋税劳役。——《哈佛中国史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唐中后期:两税法材料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产的规模化要求生产资料迅速向经营者手中集中,_____制很快就被破坏而趋于弛废、农民失去土地,计丁征收的________益形沉重,于是许多农民破产逃亡。尤其是安史之乱以后……——《哈佛中国史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设计意图】结合安史之乱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比租庸调制以“人丁”为征收赋税标准和两税法以“资产和土地”为征收赋税标准,理解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新唐书· 杨炎传》不分主客,只要今天住在这地方,就加入这地方的户口册。 ——钱穆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炎建议作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 ,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 。……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特点:扩大征税对象以财产为主要征税标准简化税收名目影响: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杨炎(727-781)探究:两税法的利弊在两税法实行后其他赋税仍未停止征收。更为严重的是,征收基本税的方法对农民极为不利因为正式赋税是按货币计算的(尽管征收时不一定是货币),并且计算的标准很高……实际上以实物折付的税额是原来份额的3—4倍。没有免过税,也没有按商品重新调整税额。——《剑桥中国隋唐史》黄宗羲指出,封建赋税制度有“三害”:“田土无等第之害,所税非所出之害,积重难返之害。”从赋税制度的演变,黄宗羲揭示了这样一个历史现象:历史上每进行一次改革,老百姓负担就加重一层;历史上每进行一次“并税”改制,就会催生出一次杂派高潮。后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黄宗羲定律”。 课堂小结小结国家控制松弛宋朝身份趋于平等门第观念淡化新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两税法唐朝变经济基础变动上层建筑变革社会存在变动社会意识发展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项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 制度须不断生长,又定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如唐代一切制度,有其历史渊源,亦有其传统精神。……传统愈久,生命力益强!——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