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广大光圈第一镜 适马20/1.4 Art评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适马镜头怎样看出厂日期呢 超广大光圈第一镜 适马20/1.4 Art评测

超广大光圈第一镜 适马20/1.4 Art评测

2024-07-11 07: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光圈跟超广画面是很多摄影师最为常用也是最喜欢用的表现手法,但是受限于技术瓶颈,大光圈(浅景深)跟超广角往往无法兼得。如果你既想要大光圈,有想要超广角,那么你可能最大只能找到F1.8,加上全开的光学素质问题,实际上你手里有的可能仅仅是一支“20mm f/2.8”镜头。不过到了今年的11月,你可能就有了更好的选择——适马正式发布了Art 20mm F1.4 DG HSM。在前续产品SIGMA 20mm F1.8 EX DG ASPHERICAL RF的基础上,这支镜头将最大光圈提升了一档,成就了世界上第一款在20mm超广角镜头规格实现F1.4光圈的镜头。

 

 

  单从规格表来看,对比价位接近的尼康AF-S 20mm f/1.8G镜头。能看出“原厂”作品在适马这款大光圈最广的镜头面前略显单薄,不仅仅是镜头结构镜片用料上的差距,光圈叶片也差了2片。体积跟重量二者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尼康的1.8G系列毕竟是主打轻巧高画质的,而适马的Art系列则是以追求极致画质表现为目标的。 

 

 

Art 20mm F1.4 DG HSM

 

  或许这款镜头乍一看和之前推出的镜头在外观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在镜头内部无论是光学结构设计还是机械设计,却是完全浓缩了适马镜头科技的最先进技术。大光圈超广角镜头在拍摄天文、星空等题材方面有着巨大优势,同时利用大光圈所带来的虚化效果也能帮助摄影师在拍摄其他题材时展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背景:不是换代,而是脱胎换骨

 

  适马在历史上曾经推出过一款SIGMA 20mm F1.8 EX DG ASPHERICAL RF超广角定焦镜头。在20mm超广角规格的镜头上实现了F1.8的大光圈,受到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好评。时至今日,SIGMA 20mm F1.4 DG HSM | Art则是继承了超广角定焦镜头也能拥有大光圈的开发理念,将光圈值进一步扩大到了F1.4,成为了超广角定焦镜头目前的大光圈第一人。不仅如此,为了追求Art系列镜头极致的画质表现,这支新20mm在镜头结构、镀膜技术以及外观设计上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光从参数来看,已经不仅仅是换代之作,而是脱胎换骨的产品。

 

SIGMA 20mm F1.8 EX DG ASPHERICAL RF 超广角定焦镜头

技术难点:超广角的大光圈技术

 

  要在超广角镜头上实现F1.4的最大光圈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一般来讲,镜头焦距越短(越广的广角镜头),对于畸变和像场弯曲的修正就会变得越难。如果还要实现大光圈的设计,球差、轴上色差、彗形像差等色像差也更加难以控制。

 

镜头前组

 

  为了应对这些技术问题,首先适马Art 20mm在镜头前端采用了一片大口径的非球面镜片,尽可能的修正畸变和像场弯曲,在镜头结构的中后部分则采用了高质量的光学玻璃镜片,并且最尾端镜片也使用了非球面镜片,将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的各类色像差最大限度地进行了修正。这也要归功于适马日本会津工厂越发精湛的生产工艺,能够加工出如此大口径的双面非球面镜片。

 

左边是一般镜头使用的球面镜片,右边是Art 20所使用的非球面镜片  

   外观操控:做工扎实,设计合理

 

  镜头的包装是非常简洁的白纸盒,内部东西还不少:包括专用的镜头包、专用镜头盖,镜头包内部有软垫设计,专用镜头盖不是普通的塑料材质,摸上去非常有质感,镜头入手扎实,通体金属的材料能让你满满的感受到Art系列的诚意。

 

套装部件

 

 Art 20mm F1.4 DG HSM

 

装在机身上实拍

 

  以全画幅机身EOS 5Ds来说,搭载Art 20mm F1.4 DG HSMt可以说是绝配,不论是体积跟重量都非常合适。不会显得太小太轻,也没有因为过重而导致头重脚轻,整个持握的手感还是非常不错的。相比D810加AF-S 20mm f/1.8G对于追求“亮骚"的用户来说就显得镜头过于袖珍,份量也不够。

 

  

 

  

多角度实拍

 

  细节设计:做工精湛,追求极致

 

   2012年,适马将旗下镜头产品重新归纳成Contemporary、Art和Sports共3大产品线。其中,Art系列全部是大光圈定焦镜头或恒定光圈变焦镜头,追求的就是极致——极致的美,极致的画质表现。所以其实Art系列每一支镜头都可以说是“内外兼修”的作品。这次的Art 20mm F1.4 DG HSM也是如此,从细节设计上就能感受出Art系列满满的诚意。

 

 

A是适马Art系列独有的标志

 

  在一些细节设计上也非常到位,对焦环的宽度跟阻尼感均非常合适,使用起来非常顺滑。

 

局部特写

 

 对焦模式切换

 

  连接各个镜室的滚轴部分采用了黄铜材质,能够防止由于温度变化而导致镜片群出现细微地晃动,耐久性和可靠性得以保障。虽然这样做会导致生产成本和组装难度的上升,但是适马还是花了大代价做了这件事。

 

金属卡口也是少不了的

       另外适马本部的采访里也有提到,在镜头外观方面,由于采用了连体式遮光罩,设计师尤其注重手动对焦环与遮光罩连接的这部分。经过长时间的多方协调,最终以最理想的处理方式将这部分的素材质感表现了出来,让人感觉低调内敛,却又不失优雅。

 

局部特写

 

       总体来说,Art 20mm F1.4 DG HSM的外观设计和其他的Art系列产品有着近似的设计思路,不过外形是一个方面,实实在在的表现才是重中之重,我们继续看它的表现。

 

   适马20mm f/1.4镜头中心分辨率测试

 

  在看过了镜头的精致外观之后,大家是否已经被适马20mm f/1.4镜头的外表所迷上了呢?当然,一款镜头不能光看着好,实际的光学素质才是硬实力,接下来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来检验一下适马20mm f/1.4的分辨率到底如何吧。

 

适马20mm f/1.4镜头中心分辨率测试 下图为红框内100%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因为最近帝都一直处于大雾或者雾霾的天气,所以无法再室外进行拍摄,笔者只好在室内进行模拟测试。在本次测试中,镜头对焦距离为无限远,测试光源充足未发生改变,白平衡为自动,两秒定时拍摄,固定脚架定时拍摄,力争最大客观。(测试前关闭机身所有镜头补偿,后期采用RAW格式转换为JPEG进行截图)

 

适马20mm f/1.4镜头中心 F1.4/F2.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中心 F2.8/F4.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中心 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中心 F11/F16(点击查看大图)

 

  在本次测试之初,笔者也看过DxOMark对适马20mm f/1.4镜头作出的一系列测试,其中中心锐度的得分已经超过了很多同等超广角大光圈定焦,所以在测试前笔者就对其有很大的期待。当实际测试完成后,适马20mm f/1.4镜头果然没让我失望。

 

  从上面的100%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F1.4最大光圈的情况下锐度已经非常不错,地图中的细节清晰可变,并没有出现因光圈过大而导致的画面“体软”的情况。最佳的光圈值应该在F5.6-F8.0左右,在此范围内绝对算是超广角定焦中的佼佼者,在从F1.4-F16整个光圈阶段中应该是峰值顶端。而后随着光圈缩小,画面锐度稍有衰减,但就算在F16最小光圈下,画面的锐度也在可用范围内,整体并没有出现较为短板的情况。

       其实适马近期所推出的Art系列镜头在锐度表现上一直名列前茅,当然这跟科技的进步有关系,我们不用再向过去那样担心最大光圈锐度下滑严重而一味的缩小光圈去拍摄。 

   适马20mm f/1.4镜头边缘分辨率测试

 

   上面看过了适马20mm f/1.4镜头的中心分辨率情况,接下来笔者向大家展示的就是边缘的情况。因为笔者采用RAW格式转换为JPEG,所以机身所有镜头校正都处于关闭状态。

 

适马20mm f/1.4镜头边缘分辨率测试 下图为红框内100%效果(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边缘 F1.4/F2.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边缘 F2.8/F4.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边缘 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边缘 F11/F16(点击查看大图)

 

  在适马20mm f/1.4镜头的边缘测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F1.4光圈下,因为暗角的情况,截图曝光会出现稍微曝光不足的情况,这点大家可以通过后期软件进行解决。相比于中心,适马20mm f/1.4边缘的分辨率并没有特别惊艳,属于正常范围在F1.4-F2.0的大光圈范围内细节弱于中心,但这种情况在光圈缩小到F5.6后得到改善,镜头的细节成像渐渐精致,轮廓清晰。在分辨率峰值过后,F16最小光圈的实拍效果要优于F1.4。

        

    适马20mm f/1.4镜头暗角&畸变测试

 

适马20mm f/1.4镜头各档光圈暗角情况

 

  大光圈镜头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出现暗角现象,但是快速改善的能力才是看出厂商基本功的标准。在适马20mm f/1.4镜头中,我们在F1.4大光圈下可以看到四周产生的暗角。但就算如此,缩小一档光圈到F2.0后,整体画面曝光得到很明显改善。当光圈达到F2.8后,画面中的整体曝光趋于平衡,暗角得到很好的改善,F4.0下基本消失,整体表现中规中矩。

 

适马20mm f/1.4镜头畸变实拍

 

 

适马20mm f/1.4镜头官方畸变测试结果

 

  对于广角镜头来说,畸变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谁家的超广角镜头都会产生一定的畸变。不过相比于广角变焦来说,超广角的定焦可以更好的进行画面边缘畸变修正。当然,就笔者来说对于这些赋予照片张力的畸变还是比较喜欢的。在适马20mm f/1.4镜头的实拍照片中,大家也可以看到出现了桶形形变,但是这样的变形已经控制非常不错了,要知道它可是一支超广角镜头。

 

   适马20mm f/1.4镜头焦外测试

 

适马20mm f/1.4镜头焦外测试 下图为红框内截图(点击查看大图)

 

  既然拥有了F1.4的大光圈设计,那么用户就一定会在意适马20mm f/1.4镜头的焦外虚化效果如何。据了解,适马在镜头设计时,为了保证其拥有梦幻的虚化效果,特意采用了9片圆形光圈叶片,这使得我们在平日拍摄中可以得到形状更圆的光斑。

 

适马20mm f/1.4镜头F1.4光圈焦外效果

 

适马20mm f/1.4镜头F2.0光圈焦外效果

 

适马20mm f/1.4镜头F2.8光圈焦外效果

 

适马20mm f/1.4镜头F4.0光圈焦外效果

 

适马20mm f/1.4镜头F5.6光圈焦外效果

 

  在镜头F1.4最大光圈的情况下,虚化使得树丛杂乱缝隙形成圆形光斑,画面整体反差非常平和。虽然本次测试截取的范围在边缘,但是虚化的光斑还是形成了较好的圆形光斑,并没有出现橄榄形光斑。除此之外,画面的焦外每个光斑中也没有出现二线性的情况,这说明适马对于使用非球面镜片对画质进行补偿的同时,也很好的控制住了其所带来的副作用。在焦外这项中,适马并没有辜负它“黑科技”的称号。

 

   适马20mm f/1.4镜头色散测试

 

  镜头色散一般会出现在光比比较大的场景下,例如逆光、强光照的金属反光等,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在主体的边缘看到一圈扩大的紫边效果,这也就是色散效果。本次测试期间根本看不到太阳,所以笔者只能采用第二种测试方面是,通过强光照射金属,而后再用镜头拍摄。在如此环境下适马20mm f/1.4镜头表现如何呢?

 

适马20mm f/1.4镜头色散测试 F1.4/F2.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色散测试 F2.8/F4.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色散测试 F5.6/F8.0(点击查看大图)

 

适马20mm f/1.4镜头色散测试 F11/F16(点击查看大图)

 

  实话实说,想要在20mm的超广角焦段你上加入F1.4的超大光圈确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球差、轴上色差、彗形像差等色像差等。为了应对这么多的光学问题,适马在镜头结构的中后部分则采用了高质量的光学玻璃镜片,并且最尾端镜片也使用了非球面镜片,将广角镜头容易产生的各类色像差最大限度地进行了修正。

 

  适马所用的料也确实得到了回报,在如此苛刻的色散测试条件下,画面中只是在F1.4-F2.0情况下出现了紫边现象。而后光圈缩小,画面中高光边缘的紫色也消失无踪,这样的情况一直保持到f/16最小光圈。对于这样的结果,笔者就算不说,相信大家也能有深刻的体会。

 

 

  实拍样片:

 

  那么适马20mm f/1.4镜头实拍效果又如何呢?点击下面组图可以进入“样张赏析”浏览实拍样张。机身为佳能EOS 5DS/EOS 6D,JPG(L)、AWB,图片仅缩小至1200宽,保留EXIF信息。

 

点击进入样张赏析浏览更多样张

 

        评测总结:

        不得不说,我们又被适马毒到了。

        鉴于此支镜头在测试过程中,北京连续多日陷入严重雾霾包围中,我们还担心差天气不能体现出这支镜头的实际表现,不过从现有的测试来看,F1.4的大光圈表现实在是惊艳,拍摄星空的当晚摄影师对此爱不释手,相比天晴后再拍可以拍到非常出色的照片,我们也会在后续天气晴好时放出这支镜头的更多样片。

        适马在推出24-35/2这样的突破性镜头后一直势头不错,放眼望去,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焦段的镜头可以期待,如24-70、85定焦、70-200,我们也相信适马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交代,以下是这支Art 20mm F1.4 DG HSM的优点及不足:

       

         优点:1,畸变控制优秀

                    2,F1.4最大光圈锐度惊人,可放心使用

                   3,对焦快速安静,手动对焦环手感极佳

                   4,色差控制相对到位,可排超广镜头前列

 

           不足:1,重量略重

                      2,灯泡设计增加滤镜接驳难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