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五四丨恰同学少年,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知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近现代人物素材 百年五四丨恰同学少年,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知多少

百年五四丨恰同学少年,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知多少

2023-11-01 09: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日本求学的李大钊

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头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李大钊发表了《五一节杂感》指出这个日子是工人阶级“直接行动”取得成功的日子,是工人的祝典日。“直接行动”这是李大钊向我们介绍国际工人运动情况时多次提到的,含意就是不经当局同意批准,发动群众,直接采取法律范围以外的行动,来达到革命的目的。

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李大钊及团结在他周围的革命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进行了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所以,李大钊是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

五四运动中,李大钊始终和学生们站在一起,共同战斗,他的办公室成了革命青年经常聚会的场所,他常与学生们在这里交流运动进展情况,研究深入的办法,给青年以直接指导。5月18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深入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明确指出运动的目标是:“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

五四运动迅猛发展,并最终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有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这完全出乎当局意料。6月28日是和约签字的日子,全国各地的爱国群众早在27日起就在总统府前示威,很多留法学生和工人也包围了出席巴黎和会的北洋政府代表的住所,强烈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关键时期,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二十八期上接连发表了许多短评,声援学生的行动。在国内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样、陆宗舆的职务,并最终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达到了,但李大钊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革命的开始,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他及时教育广大青年切莫对反动派产生幻想,并引导大家坚持斗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进行到底。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并未停止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研究。1919年10月、11 月,他分两期在《新青年》上发表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表明李大钊已经彻底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极高。他说,五四运动是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

人物评价

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大力宣传,其目的在于引进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即一种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苏俄社会主义模式,这成为中国五四运动要求驱除列强压迫 ,寻求平等国际地位与民主政治的理想目标,他对十月革命的宣传就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舆论层面的准备。

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赞成俄国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努力,也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层面和组织层面的准备。所以,李大钊作为这次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不仅为五四运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02 陈独秀

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早年,陈独秀在求学时受到了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熏陶,于是在1918年,他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这也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

▲青年时代的陈独秀

对于五四精神,他曾这样说:“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但是我们的爱国运动,远史不必说,即以近代而论,前清末年,也曾发生过爱国运动,而且上海有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校,”但“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确比前此爱国运动有不同的地方,这不同的地方,就是五四运动特有的精神。

人物评价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导了无数人。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思想指导者。五四运动能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在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历史功绩的同时,不能忘记陈独秀在其中的巨大历史功劳。

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他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没有李大钊早,但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别的报刊不能替代的。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陈独秀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03 胡适

五四运动,是青年一种活动力的表现,是一种好现象。

——胡适《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1920年

胡 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张“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

1919年,胡适接办《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

▲青年时代的胡适

1920年五四运动一周年的时候,胡适和蒋梦麟联名发表文章——《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这篇文章由胡适起草。胡适说,五四运动之前,他们只是想通过杜威的访问,在思想上提倡科学精神,在教育上输入新鲜理论,“不料事势的变化大出我们的意料”,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对于这个运动,胡适认为至少有五大成效:一是加强了学生主动负责的精神,二是激发了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三是丰富了学生团体生活的经验,四是培养了学生作文演说的能力,五是提高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这都是旧日的课堂生活所不能产生的”效应。

人物评价

胡适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他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与李大钊等人展开“问题与主义”讨论。

▲老年时代的胡适

正是这样的思想,帮助许多青年树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独立思考、尊重事实的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主和科学素养的人。这对于五四运动后中国民主力量的成长,胡适贡献了重要力量。

常言道,巾帼不让须眉

在当时

还有这样一群女青年

她们也为理想和主义而奋斗

你对她们又了解多少呢?

04 冰心

五四运动到今年整整的六十年了。今天,坐下来回忆这六十年的光阴,真像一闪的电光一样,迅疾地划过去了。但是这道电光后的一声惊雷,却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

——冰心《回忆“五四”》

冰 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1919年,19岁的谢婉莹(即冰心)是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的学生。北京协和女子大学是所教会学校,一贯不热衷于政治运动,此时的谢婉莹对时政也并不关心。但五四运动改变了她的命运。

▲青年时代的冰心

5月4日当天,谢婉莹正在东交民巷的德国医院照顾做完手术的二弟。有亲戚跑来告诉她,为了阻止北洋政府代表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学生们走上街头游行,并火烧了赵家楼,许多学生因此被捕。谢婉莹听后很是愤慨。这次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激发了女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她们也纷纷走上街头和男同学一起进行罢课、游行等斗争。谢婉莹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地挥舞着旗帜,在街头对人们宣讲反帝爱国的道理,除此之外,她们还自制日用品或绣手绢出去义卖,呼吁人们抵制日货。

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最终将谢婉莹带离家庭和教会学校的狭小空间,让她慢慢看到了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谢婉莹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并在《晨报》等报刊上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庄鸿的姊姊》等小说,后来又创作了《繁星》《春水》等诗集,用文学作为武器揭露传统家庭对人性的禁锢,反映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社会问题。

这场运动彻底改变了冰心,让她像鲁迅一样,走上了弃医从文的道路,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老年时代的冰心

人物评价

冰心,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将近一个世纪,在这张人生的风雨表上,留下的生活脚印并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有深有浅。她是正直的,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她那支多彩之笔,记下了她的成长,她的观察,她的感受,她的爱憎,她的忧患……

郁达夫先生对冰心的评价到,“冰心,是一颗巨星,在中国文坛和读者心头已经亮了七十多年,这位最富有诗情的散文大家,其艺术成就曾得到许多作家的赞扬和肯定。清新婉丽,以情感人,是冰心散文的独特风格。她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片断,编织在自己的情感之中,凭着敏锐的观察和细密的情思,将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给人以崇高真挚的审美感受。

05 程俊英

挣脱枷锁,为妇女解放呐喊。

——程俊英

程俊英(1901年—1993年2月20日),女,福建福州人。在北京求学期间参加五四运动,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中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编写注释《论语》《诗经》,主编《诗经赏析集》,整理校点《论语正义》,是中国著名的《诗经》研究专家。

1917年夏,年仅17岁的程俊英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从福建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后改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当初报考时,程俊英的父亲并不赞同,认为女孩子住到外面去念书不成体统,如果不是她母亲的一再坚持,这书就念不了了。程俊英入校后没多久,就发现学校的老师宣扬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并讲授《礼记·内则》,她觉得自己又进了另一座牢笼。女学生们没有外出的自由,更别提参加社会活动了。在校内部分开明教师的影响下,女学生们开始接触进步刊物。

读书的这5年,也成为她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期间,程俊英受到当时著名学者李大钊、胡适、刘师培、周作人、黄侃、陈中凡、胡小石等的教诲,深受新思潮影响,积极跻身五四运动,接受新思想、新文学的洗礼。在这过程中,她还遇上与她并称为“四公子”的同学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四个女学生兴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着统一装束,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

▲青年时代的程俊英

五四运动爆发后的第二天,北京女子高等师范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听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爱国的热忱涌上每个人的心头。大家当即决定召集学生自治会开会,派出代表到全市各女校宣传动员,成立“北京女学界联合会”。此后,程俊英经常和其他女同学一起编写刊物、到街头演讲宣传、游行请愿。她们在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成为中国女子干政游行之先例。

人物评价

程俊英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受到李大钊、黄侃、胡小石等学者的赏识,多次被郑振铎喻为“一朵水仙花”。

程俊英是中国第一代女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和学术研究70余年,在古典文学、文献学以及文学创作等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尤其是在《诗经》研究上独有建树,她以学问与品格的馨香浸润熏陶了一代代弟子。

▲程俊英先生编写注释的《诗经》

06 刘清扬

爱国不分男女,救国不能后人。

——刘清扬

刘清扬(1894年—1977年),回族,原籍天津,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与邓颖超等人成为“中国妇女界的一面女权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入党介绍人,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党员刘清扬是五四时期天津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知名领袖。1919年她在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时,立即投入到天津五四爱国运动的革命大潮之中。五四运动爆发后的第二天,刘清扬到母校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参加紧急会议,倡议全校同学立即行动起来,成立爱国团体,响应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青年时代的刘清扬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和直隶女师的同学郭隆真、邓颖超等发起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她当选为会长。并很快成为骨干,担任天津各界联合会常务理事,1919年8月与为请愿代表之一上京请愿。

1919年8月23日,天津各界代表刘清扬、郭隆真和北京的代表一起前往总统府递交请愿书,要求惩办马良以平民愤,遭军警拘捕。消息传到天津,周恩来当即布置《会报》连夜赶出号外,报道事件真相。26日,北京、天津学生三四千人,齐聚总统府门前请愿示威。

28日,军警逮捕了天津学联副会长马骏。周恩来闻讯后,率领天津学生五六百人赶到北京,在总统府外露宿请愿,要求释放被捕代表,并发动舆论积极开展营救活动。30日,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6省代表31人到新华门请愿。北京政府派军警将请愿学生遣散,并释放全部被捕代表。

▲1919年8月27日,《申报》刊登的有关《北京请愿代表被拘后情形》一文

这期大家对他(她)们

有更深刻的认识了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

说说你理解的五四精神

我们会从留言中抽选幸运儿

赠精美团兔哦~~

(敬请期待下期

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国档案报(ID:ChinaArchivesNews)、中国新闻网(ID:cns2012)、百度百科、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金毓黻《李大钊与五四运动》、王福湘《陈独秀的民主三部曲》、智晓民《胡适与五四运动》、图片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