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生活美学在海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近日大连市的一家餐厅叫什么 疍家,生活美学在海上

疍家,生活美学在海上

2024-06-04 05: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

我国首个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海南疍家博物馆

在陵水新村潟湖水岸开馆

为我们了解疍家历史文化

提供了一个新窗口

今天

让我们跟随《疍行四海》

品味疍家人生活中的艺术

↓↓↓

2023年10月9日海南日报海南周刊封面版版面图

疍民的语言和疍歌

海上歌谣系乡愁

浮生江海、以船为家的疍家人迁徙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的沿海地区和主要内河,因此疍家话不是单纯的某一种方言,在不同的省份则指代不同的方言。根据语言学家们的考证,当今流行于三亚、陵水沿海的疍民语言属于粤语系统。讲着独具特色“水上话”的疍家人还以生产生活为内容,创作传唱疍家歌(咸水歌),以渔为业、兼营运输的他们,迁移到哪里,就把疍歌传唱到哪里。

疍家妇女在进行渔歌展演。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2023年10月9日《海南日报·海南周刊》B06版

特约撰稿陈光良

疍民的语言

海南疍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海口海甸港、临高新盈港、昌江海尾、三亚港、三亚榆林港(红沙、后海)、三亚海棠湾(海尾)、陵水新村港等地。其中定居在陵水新村镇的疍民有1.5万多人。当问其祖籍时,三亚港和陵水新村港的疍民大多说是来自广东阳江、江门、新会、番禺、顺德等地的水上人家,至今已繁衍七八代有余。

家住三亚南海社区的梁云祥老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本人祖籍广东新会,祖上来三亚定居,至今已经繁衍生息到第七代。自己现如今子孙满堂,带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近300人。”

海南各地疍民所使用的汉语方言因地而异,并非一个统一的方言类别,但当今三亚、陵水沿海疍民的语言属于粤语系统则是可以肯定的。虽然他们所讲的粤语疍家话与粤语的标准语广州话发音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

长期关注海南疍民语言文化的黄谷甘认为:“从我国古代史书记载的疍家人史料及现代疍家人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居住地域等多种因素的特点来看,三亚市的疍家人与大陆珠江水域的水上居民无疑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语言内部也有很大的一致性。三亚市的疍家话当是粤语无疑。”

陈序经在《疍民的研究》中写道:“在琼州东北的清澜港,每年春夏两季,好多疍家渔艇,从万宁、陵水一带随南风而来清澜。他们在清澜海傍,有些插木为柱、以茅为瓦,有些仍住在艇上。到了秋冬两季,他们又随北风而南返万宁、陵水。”“疍家人所到之处,多说这个地方的方言。”据调查,后来上岸居住的疍民受当地方言影响,日常交往时也熟练使用当地方言交流,如住在海口港附近的疍民会说海口话,住在文昌清澜港的会说文昌话,住在临高新盈港的会说临高话,住在三亚港的会说三亚话等。

据冯仁鸿考证(2008年):居住于海口市海滨沙洲自称为“疍家”的水上人家,历史上为数不少。烈楼〔今长流地区新海(天尾)、后海(镇海)一带〕系疍家先民开发,正德七年有183户,迄今已被“临化”了。(注:所谓“临化”即被当地操临高话方言的临高人族群涵化)

清末民初,居住在外沙尾、韭菜园沙洲的疍民有四五十户,迄今已被同化为海口市民。盐灶海滨的捕捞队,20世纪80年代有110户。据入琼张氏第十八代孙张行深介绍:其始祖原籍福建莆田,始迁阳江,后代亦皆舟居,环海南下,曾住湛江、吴川、乌石、硇洲滨海等处;入琼十八祖,已十二代。居琼已三百年矣。清乾隆年间,白沙门下村是当时闽粤沿海疍民的聚居之地,全村有9姓、37户,迄今仍有操粤语系的疍家话。其刘、梁两姓,原居顺德;周、李二姓,原住高州;其余各姓,经湛江、安铺、确洲、海安等地迁来,至今大都六至八代。百年来,自本村先后迁入市区定居的疍民也不少。今海口疍民多居住在捕捞新村、捕捞旧村和白沙门下村等村庄,计197户、944人。他们依然操疍家话,但对海口话也较为熟练。

疍家妇女在进行渔歌展演。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海南疍歌

疍歌源于水上生活,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是我国民歌百花园中的奇葩。疍歌又称“咸水歌”,据说咸水所到之处,乃疍民聚居之地,咸水歌因此得名;另说是疍民泛舟(咸水)海中, 伴随摇橹的节奏触景生情,放声歌唱,其内容多是反映水上生活,故称为“咸水歌”。

疍歌是疍民以生产生活为内容创作传唱的一种歌谣,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粤西阳江、广西北海、海南三亚、陵水沿海地区。疍歌内容丰富,恋爱、嫁娶、喜丧、渔汛均可入曲。常见的有婚礼歌、贺年歌、行船歌、下水歌、丧葬歌、高堂歌等。歌词纯朴,旋律优美,节奏和缓,曲调婉转动听。2010年6月,三亚疍歌入选海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0年,海南三亚疍歌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疍家妇女齐声歌唱。海南日报记者袁琛 摄

(男)妹啊咧 海底珍珠容易揾咧,

妹啊咧 真心诚意世上难寻啰。

(女)哥啊咧 海底珍珠大浪涌咧,

哥啊咧 真心阿哥世上难逢啰……

这是流行疍歌《海底珍珠容易揾》中的一段歌词,它以对唱的方式,表达了男女爱人之间的浓浓情意。

按照歌唱内容不同,疍歌大致分为“生产歌”和“生活歌”两类。按照曲调和演唱风格不同,疍歌还分为“叹”“唱”两类。“叹”是指演唱时以“叹”代替说话,轻声慢语、低声吟唱为主,旋律平缓。“唱”类疍歌则曲调多样,音域稍宽,旋律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歌唱性。

疍歌多为七言四句,中间过门有衬词、拖腔。传统疍歌以男女对唱为主,曲调流畅动听。一般是男的唱前两句,女的唱后两句,多用“哕哎”“姑妹”“兄哥”等词结束。

疍歌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成为疍家人重要的精神生活方式。疍家人演唱疍歌没有固定的场地,出海打鱼时唱,沙滩织网时唱,与异性交流时唱,举办婚礼、逢年过节时唱。演唱形式多为即兴随和,或独唱、对唱、斗歌,形式不拘。歌手们在歌唱时从不追求大的音量,他们总是追求一种圆润柔美的声音,营造一种轻声细语、娓娓道来的叙述氛围。

长期以来,三亚港周边的疍家人经常来到社区活动中心自发演唱疍歌,并组织歌手排练节目,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民歌渔歌大赛。近年来,三亚市多次组织疍歌大赛,参赛选手中既有年过耄耋的长者,也有五六岁的小儿。2014年、2015年,三亚疍家文化协会、三亚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举办三亚疍家文化节,主题活动有疍歌大赛、摄影展、织渔网比赛、疍家美食推介等。组委会在疍家文化节期间,安排系列才艺表演和竞技比赛,增强参与互动性,让海内外游客亲身体验疍家文化,提升三亚城市文化品位,推动疍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疍歌是海南地道鲜活的原生态民歌之一。疍歌题材广泛,风格独特,歌词生动,曲调婉转,真实地反映渔民的生产生活和情感,群众喜闻乐见。世代在南海风浪中捕鱼为业的疍家儿女,以传唱疍歌抒发心中的喜怒哀乐,反映疍家渔民别具海洋风情的生活习俗,既让世人分享审美的喜悦,又启发我们传承创新的灵感。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日见成效,疍民传统文化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疍家风情文化已成为一张独具特色的旅游名片。

疍家服饰彰显海洋特色

服章之美 美在文化

“衣食住行”,衣为首,服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岁月里,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技艺,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丰富的服饰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疍家妇女的上衣和头巾。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靠海而生,以船为家的疍家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衣着斜襟衫、脚穿宽裤筒、头戴海笠帽……多姿多彩的疍家服饰展示着疍家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07版)

海南日报记者李艳玫/文 王程龙/图

“衣食住行”,衣为首,服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漫长的岁月里,勤劳的人民用智慧和技艺,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丰富的服饰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靠海而生,以船为家的疍家人,独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服饰文化。衣着斜襟衫、脚穿宽裤筒、头戴海笠帽……多姿多彩的疍家服饰展示着疍家文化,诉说着悠悠的历史岁月。

疍家服饰颇显海洋特色

“鱼多多,虾大大,丰收返去就是过瘾;蟹多多,螺大大,阿爸阿妈最精神……”近日,在海南疍家博物馆开馆仪式上,来自陵水新村镇渔民小学的学生们表演疍家歌谣《我们疍家人》。清脆的童声唱出了疍家人勤劳、勇敢的特质和海上丰收的喜悦。

除了动听的歌声,孩子们身上穿的疍家服饰,也吸引着观众的目光。疍家人郑石彩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掏出手机拍照,分享给家人朋友。在重要的节日里,郑石彩也会穿上疍家衣,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件衣服,还是疍家人的象征,代表的是疍家的文化。

郑石彩介绍,疍家传统服饰为阔大袖口、宽短裤脚的黑布斜襟样式。上衫合体,袖口宽大,裤子宽而短,长度及于足踝之上,疍家女还会在外衣之上再穿上一个深色系的围兜,便于保护衣物不受污损。

如此设计,是出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疍家人形成了具有海洋特色的服饰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群体性格和审美个性,也为海南本土服饰增添了光彩。

疍家传统服饰通常以蓝黑两色为基调,结婚时疍家人同样喜欢穿寓意喜庆的红色。家人会以制作疍家衣的布匹为嫁妆来赠予女儿,按照以前的习俗,每个疍家出嫁女,都会送六尺衫布。她们会将衫布嫁妆制成红色的婚衫和有花边的裙子。

布料方面,疍家传统服饰较为常用薯莨布(香云纱)、大成蓝、红(黑)云纱、十丈乌、红墨乌。其中,用薯莨布制作的衣服适宜四季穿着。“以前生活艰难,用来做衣服的布料非常珍贵,普通家庭的疍民一般只穿着薯莨布衣服。”郑石彩说。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思想逐渐开放,单调的款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着装的要求,紧身裤、踩脚裤、一步裙、窄脚裤等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服装开始日渐被新潮的疍家女子所接受。

一位身着传统服饰的疍家妇女。

疍家服饰配饰精美多样

“双节”假期,海南疍家博物馆游人如织,大家的笑脸定格在巨型的“疍家帽”前。整个博物馆共分为4个场馆,每座建筑平面呈圆形,立面呈“编织”效果,形似4顶“疍家帽”,矗立在新村港畔。

提到疍家服饰,“疍家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疍家人一年四季都喜爱戴这种上高下宽的筒式竹编斗笠。据了解,疍家帽用竹篾竹叶做成,直径约40厘米,帽檐下垂约5厘米,帽顶呈六角形,外涂海棠油作为“疍家帽”的保护层,使其不进雨水,避晒防雨两相宜。

疍家女子一般还给斗笠配以彩色胶丝及贝壳珠粒编就的四耳笠带,紧系帽带之后。该做法不仅使斗笠不易被吹落,而且还能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戴上疍家帽,再辅以黑顺的马尾辫,疍家女子更添容颜的秀美。

在节日喜庆盛装时,她们还会系上精致讲究的银腰带,以示隆重。如今,在海南沿海地区,不仅疍家人,其他百姓也爱佩戴这类筒式竹笠。笠带由红、橙、黄、蓝等彩色胶丝配上贝壳珠类编织而成,佩戴时笠带勒于下巴处。

结发髻是疍家女特有的标志之一,清代诗人李文藻在《迎春》里写道:“春在东山山上头,鸟啼草绿夹鸣驺”,说明沿海一带疍家人结发髻现象普遍存在。海南疍家人束发髻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三亚、临高一带的疍家女子多梳田螺状的发髻,还喜欢插上银簪等饰物。

疍家妇女头上佩戴的鱼形头饰。

干活时,疍家女习惯在头上包一块方格花纹的夹层方布,一角突出前额,一角垂于脑后,疍家俗称“猪嘴”,方巾的左右两角交结于下颊。这种装束打扮,利于海上作业和遮蔽风日,便于步滩涉水和渔业劳作。

心灵手巧的疍家女性还擅长制作各种生活所需的用品,如婴儿背带。婴儿背带的图案十分丰富,做工精湛,除了在背带的主体位置绣制纹样,在背带口、背带脚部位也绣满图案。“通常疍家女从怀孕初期就开始缝制背带,一针一线中倾注了母亲对孩子的爱。”郑石彩说。

两位疍家妇女展示疍家婴儿花色背带。

疍家服饰焕发新活力

虽然平日里很少穿疍家传统服饰,但是69岁的疍家人徐梅彩的衣柜里还珍藏着几套,有几件已经跟了她几十年。“它们对于我的意义,远超过一件衣服,承载了很多珍贵的记忆,会让我想起过去生活在船上的日子。”徐梅彩说。

徐梅彩热爱唱歌,登台演唱疍家歌曲时,经常爱穿疍家服饰。有时遇到游客提出合影的请求,她总是爽快答应。“这是一个展示疍家服饰的很好机会,我当然愿意,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认识疍家服饰,喜欢疍家服饰。”徐梅彩说,在她的熏陶下,女儿也成为疍家文化的传播者,身着疍家服饰活跃在各大演出舞台上。

如今,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疍家人在岸上建了房子,并搬上岸生活,渐渐地脱下了疍家传统服饰。庆幸的是,有很多人都在为保护和传承疍家传统服饰做出自己的努力。他们当中,有像徐梅彩这样的普通疍家人,有返乡致力推广疍家文化的“90后”,还有虽不是疍家人,但将时尚设计融入疍家服饰,让疍家服饰焕发活力的海南本土设计师。

“90后”郭玉光,是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长,一直致力于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疍家文化体验。他在自家的民宿里,打造了疍家陈列馆,展示从各处收集而来的疍家物品,浓缩着疍家历史及生产生活日常。

陈列馆内,几件鲜艳的疍家服饰尤为显眼。“馆内所有藏品都是从疍家渔民手中收集而来,这些背带、头巾、帽子等都是勤劳的疍家妇女一针一线制作成的,让游客通过近距离观赏,感受到疍家服饰之美,感受到疍家人的勤劳和智慧。”郭玉光说。

疍家妇女的上衣和头巾。

海南本土时装设计师杨智凯把海南疍家人的生活环境及人文元素融入设计中,打造的“南海更路”系列服饰在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展出。“系列服饰结合了疍家人的传统服饰廓形及穿着习惯进行再设计,表现了更路簿上对岛礁景象的描述。”杨智凯介绍。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在保留原有样式基础上加以创新,赋予疍家服饰现代气息,使之在创新中保留原有的韵味,同时也让传统疍家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疍家民俗

生活美学在海上

学者、民俗专家段宝林曾说,民俗的本质就是生活美。古代社会,疍家人曾风雨飘摇、饱经苦难,但他们总能在飘摇之间看到坚定,于苦难之中发现生活美。

疍家女人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图为陵水疍家女在海上运送渔具渔获的情形。杨威胜 摄

疍家人曾世代浮江泛海,逐水而居,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了迥异于陆上居民的水上社会,也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疍家民俗文化。

水上婚礼、妈祖信俗、端午赛龙舟……疍家民俗,便是一个信使,透过这些民俗,我们回眸水上岁月,感受那些在漂泊之中发现的生活之美。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08/09版)

海南日报记者李梦楠

学者、民俗专家段宝林曾说,民俗的本质就是生活美。古代社会,疍家人曾风雨飘摇、饱经苦难,但他们总能在飘摇之间看到坚定,于苦难之中发现生活美。

疍家人曾世代浮江泛海,逐水而居,特殊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了迥异于陆上居民的水上社会,也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疍家民俗文化。

水上婚礼、妈祖信俗、端午赛龙舟……疍家民俗,便是一个信使,透过这些民俗,我们回眸水上岁月,感受那些在漂泊之中发现的生活之美。

疍家渔民出海时使用的罗盘。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亲水”文化——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无论是民俗还是其他的文化行为,都不可避免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对疍家而言,最为突出的就是“亲水”文化在起名、饮食、服饰、婚庆等方面都有体现。

过去,许多疍家人为孩子起名,都离不开水这个意象。清代同治《番禺县志·风俗》中提到,疍民命名,“其女大者曰鱼姐,小曰蚬妹”。这便是以水产品作为儿时的乳名。另外,“佬”在粤语中一般指成年男子,而疍家人却习惯对小男孩也以“佬”字命名。因为疍家人浮家泛宅,出没于片片江海之中,医疗条件又很差,所以小孩夭折的风险大。这使得疍家人喜欢将其小孩取名为“佬”,指望其平安长大,无灾无难,故“佬”字命名也就不分老幼。

饮食习惯中同样体现出环境的影响。疍家人生活在波涛中,所以平时总喜欢求得稳当,吃饭时,鱼要平平地放在碟上,吃了上面一层的鱼肉,再继续吃下一层的,绝不能求方便,把鱼翻转过来吃。吃饭时用的汤匙也要摆得平平正正,用过后也要照样放回原位。否则,会有覆舟的危险,疍家人对此很忌讳,如果是小朋友这样做,可能会受到父母严厉责骂。

陆地居民如要建新房,动工、上梁直到入宅都要讲究一系列仪式,马虎不得。船是疍家人的家,疍家人对造船的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疍家人而言,造船是一家人的大事,从造船的第一步“起龙头安龙骨”开始,船东便要拿着生辰八字找人看好良辰吉日,拿着好酒好菜到造船的地方祭拜,祈求造船顺利。等到新船建造好后,还要按照古老的风俗,举行隆重“新船下水”的仪式。敲锣打鼓鸣鞭炮外,还要杀鸡祭拜各路神明,祈祷出海航行平安。同时,还要在新船的船头挂红布,时辰一到,新船就在鞭炮声中下水试航。试航成功后,大家还要聚在一起喝酒庆贺,过一天中国式的“喧嚣”。

与水相关的节庆疍家人也格外重视。如端午节是海南疍家人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过去的疍家人相信,这一天龙王会出来活动,疍家人要在这一天通过赛龙舟、洗龙水等活动来祈求平安康乐。

疍家女人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图为陵水疍家女在海上运送渔具渔获的情形。杨威胜 摄

水上婚礼——

一曲对新生活的咏叹调

要问人的一生之中,对哪个仪式最为重视?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婚礼,它是新生活的开端,是对人类美好情感的重视。当然,婚礼在过去也意味着与父母亲人的分别,这在漂泊无定的水上人家看来,更为重要。

在过去,疍家人极为重视婚姻嫁娶习俗,从“问亲”“订亲”“啼夜”到“迎亲”,每个步骤都讲究礼节,贯穿婚嫁的全过程。

清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提到:“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这种以“船草”“船花”寻找配偶的方式,倒比今天的相亲网站来得直接。

疍家人虽讲媒妁之言,但也不乏自由恋爱之风气,清代诗人陈昙《疍家墩》诗咏道:“龙户卢余是种人,水云深处且藏身。盆花盆草风流甚,竞唱渔歌好缔亲。”青年男女找对象,先不看你家的船大不大,你捕鱼的技巧是否娴熟,先听你唱几句咸水歌,看你这个人是否“醒水”,这才决定是否要同你进一步接触。

唱歌不仅在恋爱阶段,而是伴随着整个婚嫁过程。善于歌唱的疍家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婚事加以咏唱,表达心中的喜悦、不舍或是对亲戚朋友的美好祝愿,也有些歌曲内容是对新人的叮嘱教导,这里面是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意。

无论哪首歌曲,无论表达怎样的情感,都是对新生活的咏叹调。如一曲《心焦歌》,唱的是出嫁前新娘对父母的感激和依恋;一曲《叮咛歌》,唱的是母亲对女儿的放心不下;一曲《新船歌》,唱的是新郎娶媳妇时的欢喜心情。

疍家人的婚俗还有一个特色便是哭嫁。因为过去水上人只能嫁给水上人,女儿一旦嫁出去,就跟丈夫一生漂泊,不知会到哪里谋生,不知会经历多少风浪。加之书信难通,确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离别之际,怎么能不眼泪涟涟。

疍民的婚礼在江中船上进行,女不坐花轿而坐“轿船”。一般是男方派迎亲轿船到女方船旁迎娶,也有的是双方约定在某江面,两家船相靠后,由女家父兄扶新娘过船,俗称“江妹仔爬过船”。

这水上婚宴也是别开生面。道光《肇庆府志》记载,疍民“婚娶率以酒相馈遗,群妇子饮于洲坞岸侧,两姓联舟多至数十,男妇互歌” 。《岭南杂记》也说疍民“两姓联舟,数十男女互歌为乐”。婚宴之日,十数只小艇并泊在男家外,船头相对,众多亲友皆齐聚男家,用红布在船上搭起遮篷,欢声笑语,热闹非常。

疍家婚俗——女方乘船送亲(展陈效果)。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海南疍家博物馆内关于疍家木工制船技艺的展陈。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祈求平安——

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

碧波荡漾的大海,孕育着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暗藏着各种危机。勇敢的疍家人在海上“讨生活”的过程中,怀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之心,发展出形式多样的民间习俗,通过祈福仪式的美好祝愿,祈求消除灾祸和疾病,这也体现出疍家人对每一次的远航的慎重。

如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廉州(今广西北海市范围)一带疍民“采珠每岁必以三月时牲杀,祭海神极其虔敬”。说明当地疍民在采珠之前也开展祭祀海神活动,神灵崇拜成为生产活动必需的一种心灵安慰。

众多的民间信仰中,在海南疍家人中受到格外尊崇的是妈祖,形成了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被誉为海上人保护神,这也正是泛舟江海的疍家人所最需要的。所以,妈祖在海南疍家人中有最广泛的信众。在海南疍家人现在主要的集聚地,都能发现妈祖庙,如海口白沙门上村的天后宫、三亚蜈支洲的妈祖庙、陵水新村的三江庙,主要供奉的都是妈祖。

每年元旦,祭拜妈祖成为许多疍家人必不可少的习俗。“行船拜妈祖,安居大道公”。在陵水新村港,这里居住着许多疍家人,每年临近元宵节,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迎接妈祖的仪式,历代相传,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成为一种民俗活动。

对妈祖等的祭拜,根子上体现的是疍家人对家人平安的重视,对团聚的追求。所以,那些献给妈祖的东西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除不用水产品外,可以是水果糕点,也可以是鸡蛋面条,家家户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用心选择适合的物品即可。也许正是因这种淳朴的心理,才让这份美好的祝福持续至今。

此外,一些地方的疍家人有闹元宵的习俗,主要特色便是游神。各地巡游的神像也有不同,在三亚南边海渔村,主要是游五龙大王,在陵水新村会游三江娘娘,在文昌游水尾圣娘。虽过程细节有所不同,但大多是将神像从庙里请进神轿里,然后抬着沿街巡游,伴有神偶、舞龙舞狮、花车乐队演奏等表演。过去,这一晚到处会张灯结彩、灯火辉煌,疍家渔村的男女老少都出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封建社会,疍民漂泊于风雨无常的江海,备受各种自然灾害侵袭与社会压迫,不得不求助于神灵,由此形成许多独特的信仰风俗。如今,疍家人的生活早已摆脱了过去漂泊无定、朝不保夕的生活,一些仪式褪去了其中封建迷信的部分,作为一种民俗活动传承了下来。

这些民俗活动告诉我们,疍家先民是如何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是多么珍视与家人平安团聚的日子,值得我们回望。

如今,疍家人的脚下不再摇晃,岸上生活已成为他们的日常,数千年的疍家文化何以传承?如果说疍家是风浪中的一艘船,那民俗便是铁疙瘩一块的锚,它总是能存世更久。在湍急的历史潮流里抛下了锚,便能提醒后人,不忘昨日的来路,认清明天的航向。

海上流动小学

为渔民孩子点亮上学路

海南日报记者李梦楠

一艘渔船,有什么作用?对渔民来说,它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计。而对陵水新村镇渔民小学校长王谨珠来说,它曾经是“浪尖上的小学”,承载了两百多名渔民孩子的求学梦。

时间回溯到54年前,彼时陵水新村港内生活着许多以舟楫为家的疍家人。由于长年在海上捕鱼为生,孩子们难以接受系统的教育。

为了解决孩子们读书难的问题,当时的陵水新村公社的村干部们把附近有点知识的青年和渔民召集在一起,作出一个从此改变疍家渔民子弟未来的决定:“办一所海上小学,在船上教书。”

新村海上渔民流动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李朝相无法忘记开学时的场景。1969年1月19日,停泊在渔港内的每艘渔船都挂满了彩带,渔民敲锣打鼓,唱着渔歌,非常热闹。孩子们或自己划着小舟到渔船上课,或由老师驾着舢板,迎着风浪到各艘渔船接学生,又驶回课堂所在的大渔船上课。

然而当时条件艰苦,许多设施都很缺乏。没有课桌,大家就把船上装水的木桶翻过来当课桌;没有黑板,就把船上木板竖起来做黑板,在水柜壁上写字;没有教材,老师们就自己编纂。

海上疍家流动小学旧照。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翻拍

除了语文、算术和唱歌,学校还开设了常识课,由老师们编写教材,结合渔民的生活特点,传授学生如何捕鱼、如何分辨鱼的种类、如何识别海上气象情况等。

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有一次还救了渔民们的命。曾有一名学生在闲暇时发现云层中有龙卷风迹象,急忙去通知其他人员将船驶回港,成功避免了一场灾难。

时光荏苒,寄托着海上人家对知识渴望的流动小学,在海上坚持办学8年后,因疍家人逐渐上岸而搬上陆地。1986年9月,新村海上渔民流动小学更名为新村镇渔民小学。

如今的学校,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学生宿舍、食堂、电脑教室、美术室、音乐室、足球场、篮球场一应俱全,学校的设备设施相较海上更为完善,学生也增长到700余名。

“如今虽已不在海上办学,但那段历史我们却未曾忘记。”王谨珠说,走进新村渔民小学,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教室里,走廊中,疍家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陵水新村港渔民小学,疍家小朋友在观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海上疍家流动小学的历史图片。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大门两侧布置的文创墙,采用船的形状,学校内设置了专门的校史馆,详细介绍办校的历史以及疍家的咸水歌、风俗文化、服饰等知识。

对王谨珠而言,疍家文化就是渔民小学的根,绝不能丢。也正是此原因,他积极推进疍家渔歌走进校园,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经常邀请疍家渔歌老师李秋兰等走进学校,教孩子们传唱疍调,成立疍家文化传播工作室,让更多孩子关注到疍家文化。

“我们在传承历史文化优势,办好学校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也会一如既往地推进疍家文化进学校,让感兴趣的孩子们学疍调,传承疍家文化。”王谨珠说。

疍家美食

主打一个“海”滋味

“民以食为天”。吃,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还是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甚至流露出生活智慧。

陵水新村港连片的疍家渔排。杨威胜 摄

“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的疍家人,在长久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海上特色的服饰、居屋、饮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更是决定了疍民的饮食文化与水密切相关的特征。

向下滑动阅读全文

↓↓↓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2023年10月9日B10版)

海南日报记者徐慧玲

“民以食为天”。吃,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还是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甚至流露出生活智慧。

“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的疍家人,在长久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海上特色的服饰、居屋、饮食、民歌、婚嫁等民俗文化,其生存环境的特殊性,更是决定了疍民的饮食文化与水密切相关的特征。

陵水新村港连片的疍家渔排

“疍家人的宴席——全是鱼”

疍家以海为伴、以舟为家、以渔为业。《海南疍家人》一书介绍,海南疍家人自秦汉时期从东南沿海迁徙而来,聚居在渔业资源丰富的海湾滩涂,造舟为屋、傍海而居,随鱼虾汛期迁移各处港湾,采珠拾贝、撒网垂钓、耕海谋生。至明代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疍家人已分布在海南各处港湾,有些会随季节更替,在岛屿东北和东南沿海一带来回迁徙。

自古浮生江海,自然靠海吃海。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描述了疍民吃水产的习俗——“惟食蚝蛎,垒壳为墙壁”。据清代《粤中见闻》记载,疍民的饮食也是“常下海捕鱼充食”。疍民以水为生、以鱼虾为食,水环境成为疍民饮食习俗的决定因素。

“疍家人善于就地取材,特殊的居住环境,简陋的烹饪条件,以及丰富的大海新鲜食材,孕育了独特的疍家菜肴。”陵水黎族自治县新村镇文化站原站长郑石养说,疍家人伴渔而生,主要以鱼虾蟹等海鲜为主要食材,还有一种说法,称“疍家人的宴席——全是鱼”,由此可见,疍家宴席中最重要的主菜之一便是鱼了。

除了烹饪新鲜的食材,世代生活在海上的疍家人还擅长酿造鱼露、鱼虾酱、鱼虾糟等发酵制品。在郑石养的记忆中,这些食物陪伴着他的成长,“如今鱼虾保存方法很多,在陵水一带,腌制的鱼露、鱼虾酱等并不多见了。”

此外,过去疍家人还会用鱼货在市场上交换粮食。清代史料笔记《广东新语》中这样描述, “茭塘之地濒海,凡朝虚夕市,贩夫贩妇,各以其所捕海鲜连筐而至。疍家人之所有,则以米易”。

虽然疍家人的餐食以海鲜为主,但疍家人的饭菜又是纷繁的,“在渔船上,几乎家家都有石磨,闲暇之余,女人们会聚在一起做些特色小吃,糯米团子、疍家糕等等。”陵水新村镇年近七旬的疍家人徐梅彩说。

疍家餐桌,主打原汁原味

疍家人常年在海上捕捞作业,一日三餐不离海鲜,烹饪海鲜得心应手。“疍家饮食讲究清淡,很多时候,对食物的烹饪方式并不追求细致,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即可。”郑石养说,疍家人把刚捞上岸的海鱼、海虾洗净煮熟,加些盐、姜,辅以蒜、酱油等,充分保留了大海赋予的天然美味。

在疍家海鲜美食中,疍家鱼饼(鱼丸)也是不可错过的美食。疍家鱼饼用料必须是新鲜的马鲛鱼肉,进行横切处理洗净后,将鱼骨轻轻剔除,加盐等佐料搅拌打成白里透青的肉胶,再用勺子一个个刮成圆形状,打出来的鱼丸十分新鲜而具有弹性,将其煎至金黄,是很多食客下酒的必备菜肴。

当鱼遇到米,会是什么样的美味?疍家人在饮食上充分发挥想象,一份美味的“气鼓鱼”粥俘获了无数食客的味蕾,粥珍藏了无数疍家人的记忆。因其味道鲜美,疍家“气鼓鱼”粥还被誉为“天下第一粥”。

疍家气鼓鱼粥。

“天下第一粥”的主角便是新鲜大米和“气鼓鱼”。“气鼓鱼生活在海底珊瑚礁石间,全身长满又长又硬的刺,当遇敌时,便把隐藏在皮层下能克敌制胜的刺全部耸鼓起来,以此吓退敌人,便能化险为夷。”陵水疍家渔排协会会长郭玉光说,因其“气呼呼”的样子十分可爱,当地人称之为“气鼓鱼”。

看似简单的气鼓鱼粥制作起来却十分复杂,每一道工序都极其细致。“尤其是在烫鱼和剔除鱼刺环节,烫的时间太短则鱼刺无法拨出,若时间过久则容易把鱼皮鱼肉连刺拨出,影响效果。”郭玉光介绍,为了保证鱼肉鲜嫩,需要耐心地用钳子把鱼表皮上形如三菱钉的尖刺一一拔除干净。

疍家人沿袭着古老的海洋味道,没有繁琐工艺,原汁原味正是这些海上游牧民族的生活滋味。

婚丧嫁娶等重要时刻也是疍家人饮食习俗荟萃之时。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馆长郑石喜说,例如,猪脚姜是疍家人拿手的一道招牌传统菜肴,是疍家女人坐月子时必不可少的食滋补品。每逢佳节,用生菜叶、糯米、虾仁、鱿鱼干、肉、火腿等制作而成的疍家菜粽也是疍家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小吃。

疍家菜粽。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疍家人还通过酿制疍家酒和嚼食槟榔来御寒祛湿。

以食为媒,市场认可疍家美食

夕阳西下,陵水新村镇新村港在余晖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400多户疍家渔排靠岸成村,成为当地疍家人生活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夜幕低垂,新村港上机动船的马达声响起,一艘艘小船在码头和渔排之间穿梭,疍家渔排的海上餐厅又热闹起来。

在一家规模较大的渔排上,郭玉光忙着招呼来自天南海北的食客。作为一名“90后”,郭玉光从父辈手中接管了疍家渔排餐厅,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疍家菜,不断探索疍家菜肴的独特风味,并结合现代人的口味进行改良创新,打造出色香味俱全的疍家宴。

“除了气鼓鱼粥、酸梅鸭、煎鱼饼等传统疍家美食,椰香鱿鱼也深受食客喜爱。”郭玉光说,在疍家人手中,同一种海味,总能做出数种截然不同的美味,爆炒、香煎鱿鱼是疍家人的传统吃法,当鱿鱼与椰香相遇,交织出难以忘怀的独特味道,“我们严格挑选十厘米左右的新鲜小鱿鱼,掏空洗净,用椰蓉填满蒸煮后,鱿鱼的鲜香与椰子的清甜融合,浓而不腻,唇齿留香。”

疍家酸梅鸭。

郑石喜认为,随着城市化发展,漂泊水上的疍家人逐渐上岸定居,疍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三亚、陵水等地通过举办疍家美食文化节、疍家传统美食集市、疍歌实景专场演出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疍家美食的同时,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疍家风情,助力疍家文化焕发新彩。

原标题:《疍家,生活美学在海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