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情概览】唐山市迁西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迁安的由来和历史 【河北县情概览】唐山市迁西县

【河北县情概览】唐山市迁西县

2024-07-13 23: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河北县情概览

——迁西县

迁西县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京津唐承秦腹地,素有“燕山绿色明珠、京津冀后花园”美誉,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县域面积1439平方公里,呈“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格局,辖17个乡镇、417个行政村,1个街道办事处、11个居委会,总人口41万。京秦高速迁西支线与京哈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唐承高速公路、唐曹高速公路、唐港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连接成网,1—2小时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机场、唐山三女河机场和天津港、秦皇岛港、曹妃甸港、京唐港4大港口;境内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唐承铁路纵穿南北。

历史沿革

迁西县区位示意图

迁西县建于1946年,因析迁安西部置县而得名。从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商朝,县地属孤竹国(分封的诸侯国),古孤竹城在今卢龙县城南12公里处。西周,仍属孤竹国。春秋,属令支国地,为山戎(少数民族)属国。令支城在今迁安县城西,公元664年被齐国所灭。并入燕国。战国,仍属燕国地。秦并六国,实行郡县制,分国为三十六郡,今县地属辽西郡令支县。西汉、东汉、三国时期,今县地大部分属幽州辽西郡令支县,西北部汉庄一带属幽州右北平郡徐无县(县城在今遵化县)。西晋初,右北平郡改为北平郡。令支县被鲜卑族(我国古代北部的一个民族)占领。南北朝,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令支县并入阳乐县(县城在今抚宁县西),属平州辽西郡,辖今迁西大部分地区,今县西北部属幽州渔阳郡徐无县。北齐,废辽西郡入北平郡,县地归入肥如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北)。隋开皇六年(586年),废肥如县,将今迁西、迁安一带又归入新昌县(县城在今卢龙县)。十八年(598年)改新昌县为卢龙县,县地属北平郡卢龙县。唐代,今迁西地属河北道平州卢龙县。五代十国,今迁西地被契丹占领。辽代,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辽国占领迁安、迁西一带,把从定州安喜县(今定县)俘获的人口安置在这一带,仍名为安喜县(故城在迁安县城东北10公里),属南京道平州。并于境内置滦河县(故城在今滦阳),辖今迁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中京道泽州。金章宗四年(1129)年废滦河县入神山县(县城在今平泉县南),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属神山县,隶属北京路大定府。金灭辽后,疆域南抵淮河。为了避免与定州安喜县重名,于大定七年(1167年)下令将此安喜县改为迁安县。含义为:这里的居民迁自定州安喜县。县城同时移于今址,属中都路平州。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金承安二年(1197年),在神山县南部置滦阳县(故城在今汉儿庄),辖今迁西县北部地区及口外部分地区,属北京路大定府。泰和四年(1204年),滦阳县又并入神山县,仍属北京路大定府。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并迁安县入卢龙县后复置迁安县。今迁西县南部属迁安县,隶属中书省永平路。元初废滦阳县,于滦阳县故城(今汉儿庄)置惠州,并神山县入惠州。今迁西境内东至太平寨,西至遵化县界,南至夹河,北至喜峰口,大部地区皆为惠州地,属辽阳行省大宁路。明洪武初(1368年),惠州并入迁安县,属京师永平府。今迁西县地属迁安县。不久,长城以外大部分地区被少数民族占据。清代,迁安县属直隶省永平府,长城以外部分地区属迁安县。民国2年(1913年),载府州,一律称县,迁安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渤海道改为津海道。疆域与清代相同。民国17年(1928)年6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同时废道,改为省、县两级制。迁安县直隶于河北省。民国19年(1930年),析出遵化、迁安等县的长城以外地区建兴隆县。又析出抚宁、迁安二县的长城以外地区置都山设治局(1933年改建为青龙县)。民国22年(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关,迁安县划入非军事区。民国24年(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迁安县属之。民国18年(1929年)冬,在前韩庄村建立中共迁安县委。民国27年(1938年)8月,建立迁安县抗日政府,民国28年(1939年)10月解体。同时建立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民国31年(1942年)5月,因县长牺牲,县政府印章遗失,更名为“迁滦丰”联合县,辖今迁西滦河以南地区。民国29年(1940年)12月,建立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辖东至建昌营、冷口。西至遵化城,南至滦河,北至柴白河等地区。民国30年(1941年)12 月,从迁遵兴县划出滦河以东地区,建迁(安)青(龙)平(泉)联合县。民国32年(1943年)7月,迁遵兴联合县撤销,遵化城东至滦河以西地区建承(德)青(龙)遵(化)联合县。民国33年(1944年)3月至10月,迁青平、承青遵两县合并,建迁遵青联合县。民国33年(1944年)10月至民国34年(1945年)2月,滦河以东属迁(安)卢(龙)青(龙)县,滦河以西属遵化县。民国34年(1945年)2月,划出迁卢青县滦河以北地区,重建迁青平县,隶属冀热辽区第十五专区。1946 年1月,撤销迁青平联合县和迁滦丰联合县,在今迁西境内建迁西办事处。辖境与今同。5月,迁西办事处并入迁安县,恢复迁安县制。9月,原迁西办事处七个区析出迁安县,建立迁西县(县佐),属冀东区十二专区。1947年4月正式建立迁西县,县政府驻地兴城。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迁西县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1958年12月,撤销迁西县,滦河以东大部地区并入迁安县,滦河以西地区并入遵化县。1961年6月,以原辖区恢复迁西县,仍属河北省唐山专区。县辖境域自此至1986年无变动。1970年,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迁西县属之。1983年5月5日,撤销唐山地区,实行市管县,迁西县属唐山市管辖。

文化旅游

景忠山景区

迁西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地。这里是燕赵文化、滦河文化的发祥地,境内有世界最古老的大洋地壳遗址,有距今36.7亿年的世界最古老的岩石之祖,有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西寨遗址,有现存最完整的明长城砖窑和保存最完好的榆木岭长城,李广北击匈奴、曹操东征乌桓曾经此处,戚继光在此镇守蓟镇边关16年。在革命战争年代,宋哲元、张自忠等名将在喜峰口与日寇殊死搏斗,著名作曲家麦新以此为原型创作了《大刀进行曲》,李运昌、李中权等先辈在此打响冀东抗日暴动第一枪,抗战文化、长城文化、蓟镇文化、古岩文化交织融合。

迁西山水生态优美,境内有林地面积1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位居全省第二位。迁西县具有景忠山、青山关4A级景区,凤凰山、喜峰雄关大刀园、五虎山3A级景区,花乡果巷、房车露营被评为省级特色小镇,是全国十佳宜居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被誉为“诗意山水、画境栗乡”。

特色产业

“围山转”梯田

上世纪80年代,迁西县创造了全国首创、享誉世界的“围山转”工程。“围山转”,即在坡度25度以下的荒坡,沿等高线开挖1米深、2米宽的环山水平梯田,当时累计新增以“围山转”为主的工程造林36.8万亩。通过这种方式,全县大部分山区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立体绿化模式,林地面积已达1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近年来,迁西“围山转”再唱新曲,走向了“围着生态转、围着效益转、围着市场转”的新路子。

迁西板栗 迁西是闻名世界的中国板栗之乡。迁西板栗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记载。迁西板栗外形玲珑,呈红褐色,有浅薄蜡质层,鲜艳而富有光泽;果仁呈米黄色,内皮易剥,肉质细腻,糯性粘软,甘甜芳香,营养丰富。2008年3月,“迁西板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我国板栗行业第一个地理标志驰名商标。2015年,“迁西板栗”荣获“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强”荣誉称号。

迁西栗蘑 迁西栗蘑因其具备全面而均衡的营养和较强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县有食用菌厂家25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6家,专业公司5家。每年生产以栗蘑菌棒为主的菌棒5000万袋,产栗蘑1万吨,产值2亿元,获得“中国栗蘑之乡”“全国栗蘑特色小镇”的殊荣。

经济总情

2017年,迁西县地区生产总值483.87亿元,比上年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 值290.67亿元,比上年增长7.1%。第一产业增加值22.55亿元,下降5.3%,第二产业增加值313.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8.21亿元,分别增长6.2%、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70万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4.7 : 64.7 : 30.6。单位生产总值能耗1.3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02%。民营经济增加值433.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89.67%。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其中,税收收入9.90亿元,增长37.9%;非税收入完成2.49亿元,下降2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8亿元,下降11.9%。

原标题:《【河北县情概览】唐山市迁西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