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山水天成 璞玉精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辽宁省岫岩县长名单 岫岩:山水天成 璞玉精琢

岫岩:山水天成 璞玉精琢

2023-12-01 15: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岫岩:山水天成 璞玉精琢 来源: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张庆钧

开篇语

发现辽宁文旅之美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高度重视,确立了“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最大程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近日,《辽宁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发布实施,《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日益丰富,辽宁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旅游带动作用全面凸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成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竞争的强大动力、重要支撑,初步形成东北亚休闲旅游目的地,向世界知名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迈进。

为了提升辽宁文旅产业的品牌形象和运营水平,扩大其影响力,同时,也更好地探讨辽宁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我们邀请各界专业人士和学者成立了文旅智库,以媒体的眼光去观察和分析辽宁文旅事业;并且开设专刊宣传辽宁文旅事业,展示辽宁各地全域旅游的丰硕成果。

发现辽宁的文旅之美,从这里开始。

印象岫岩

“中国玉都,玉美岫岩。”

进入岫岩满族自治县境内,见到最多的宣传语就是表达本地区岫玉之美的内容。

“中国玉文化养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是岫岩全县上上下下达成的共识,也是岫岩文旅产业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在岫岩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地域人文和自然符号通过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积极地实现文化彰显,带着绿色的关键词纷至沓来,比如玉都,比如生态,比如水乡,比如满乡风情,比如非遗……

岫岩正在以全域旅游区域布局为引导,强化旅游供给要素保障,逐步全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起以地质生态、文化艺术、运动康养为功能区,以药山、清凉山、陨石坑、玉皇山、龙潭湾、卧龙山为组团的“一核两带三区六组团”空间布局,已经基本形成玉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温泉度假旅游、满族文化旅游、休闲农业旅游四大旅游热线。

“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载体,充分发挥岫岩资源优势,拓展旅游功能属性,培育特色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谈到如何发展全域旅游,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时,岫岩县委主要领导如是说。

岫岩提出了旅游与生态、文化、体育等多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并努力从多个角度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建立具有岫岩本地特色的文旅融合全新格局。

玉美岫岩

岫岩是蜚声世界、名闻遐迩的国石之都。作为中国玉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岫岩在文旅融合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玉文化与全县旅游产业各要素及上下游产业紧密连接、融合发展,全县玉石产业综合产值约35亿元。

在构建以八大岫玉交易市场为主、692家玉器精品店为辅,覆盖全域的岫玉购物体系的同时,岫岩在旅游要素中全面融入玉文化,让游客在欣赏风光、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玉文化的独特魅力。岫岩县是我国最大的玉石产地,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辽宁的金字招牌,做好这篇大文章,既能做强岫岩的特色产业,也有利于放大和传播辽宁的文旅符号。

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岫岩也在“互联网+”方面不断发力——岫岩电商经济成了当地产业发展,尤其是玉石销售领域最具活力的元素之一。玉直播商城、旅游商城、直播商学院、直播孵化基地等新兴创意示范区已经成为岫岩玉时尚的“储备库”,岫岩电商群体在辽宁省电商节更是斩获销售冠军。

电商是岫岩玉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电商所吸引的流量如何成为岫岩全域旅游的共享资源,也是当地政府和文旅从业者、电商从业者值得探索和合作的方向。

生态岫岩

自2016年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岫岩县便确定了“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目标,2021年提出了“中国玉都、生态水乡”的战略发展定位。

全县上下积极培育多种文旅业态,不断优化全县的旅游布局空间和多元的产业发展格局。累计完成植树造林10万亩、实施河道治理和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550余项、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1800亩、建成省级“美丽示范村”和“宜居乡村”70个,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1.3%以上,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森林公园和8处地表温泉。

围绕全域景区,岫岩以景观带为轴线,以特色镇、特色村为节点实施美丽全覆盖工程,体现自身的特色和品牌,形成“移步换景”“一镇一景”“一村一韵”的旅游特色。

全季岫岩

岫岩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泉资源,先后规划并建设了玉龙山温泉度假区、仙人谷温泉度假区、水巷风景区、映山红风景区、湿地公园等景区,逐步把岫岩冬季长的“短板”变成冬季游的“优势”。同时,全力推进玉皇山旅游观光带项目和“玉都花熙”文旅小镇项目。

另外,扶持和培育了雅河禾谷生态农业、哈达碑天隆源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让游客真切感受到岫岩的自然和生态之美。

体育旅游也是岫岩的一张王牌。哈达碑镇坐落着辽宁滑翔伞训练基地,为辽宁规模最大。该基地三面环山,常年吹南风,有充足的气流用于起飞和滑行,起飞场面积1500平方米,也是国内著名的滑翔伞比赛地。岫岩未来还将开展全国毽球赛、全省钓鱼大赛、全省马拉松赛等多项赛事。

这些已有条件和规划已经涵盖了四季风光,未来将营造其全季节的旅游板块。除了通过既有景区规划建设外,岫岩还考虑了玉矿的旅游开发,将矿产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如哈达碑镇玉石矿发现的6万吨“玉皇”,已经成为网红打卡点;百米之下的矿洞也将开发为“玉府洞天”旅游探险项目,盘活现有资源,通过旅游赋能再次焕发活力。

文创岫岩

“岫岩真棒!”

每每谈及岫岩非遗艺术时,当地百姓自豪感油然而生——岫岩是全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最多的县。

玉雕素活、东北大鼓、皮影戏、满族剪纸和满族刺绣均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同时,像雨桐玉文化博物馆、唐帅艺术馆这些带有鲜明岫岩玉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间顺势而生。

当地还活跃着大量民间艺术创作群体,如农民画群体,骨干力量50余人,创作人员最多时达到600余人。岫岩农民画曾获得国际级奖项9次,获国家级奖项50余次,画风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特征,色彩鲜艳,既有传统的装饰性,也有现代的审美特征。

无论是非遗保护项目,还是大量活跃在民间的艺术创作和表演群体,都反映出岫岩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旅游是文化的平台,文化是旅游的内生动力。艺术向文创转化渠道的打造,尤其是带有岫岩本地特色的文化IP的开发,也预留了岫岩旅游与文化进一步融合的发展空间。

岫玉是岫岩的文化代表,但岫岩并不只有玉石,还有大量生机勃勃的民间活态文化正等待着勃发之日。

记者在岫岩域内采访行程200多公里,受访者47人,包括当地文旅产业主管负责同志、从业者和相关行业人员。通过采访,真切感受到当地发展全域旅游所付出的努力。岫岩未来将继续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旅游目的地,让文旅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岫岩在表述自己的区域精神时,排序第一的是“坚韧质朴”,这如同岫岩山水,天成自然、纯粹真实。岫岩的文旅已经发力起步,如璞玉精琢,拥有着优质旅游资源的岫岩,需要更深层的挖掘和唤醒,加速产业融合,以期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

岫岩文旅四大调整空间

目前岫岩在旅游与文化及其他产业融合的时空广度、内容深度、基础资源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文旅融合时空拓展:从空间布局角度,完善既有文化产业支撑的菱形钻石形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旅游核心区,以乡镇为载体形成温泉度假、满族文化和新型农业的拓展区,形成梯次差异化格局;从时间布局角度,以玉文化、节日旅游、赛事旅游等弥补冬季长的“短板”,形成全季旅游格局。

文旅融合深度提升:挖掘岫岩玉、非遗保护项目的文化元素与旅游深度融合,弘扬传统文化,注重艺人传承场馆建设,打造研学旅游精品路线,以文化开发与传承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几条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文旅融合资源保障:文旅融合要做到资源整合与资本投入并重,在以文化为重、旅游为辅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打造资本链接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融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或乡村特色的有效接待能力。

文旅融合品牌建设:融入区域旅游版图,突出岫岩特色,以玉文化为核心,以非遗项目为支撑,借力各类平台,设计建设岫岩文化旅游名片。

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 博士 侯 强

【品岫】

羊汤

岫岩当地美食中,羊汤是具有代表性的菜品。岫岩羊汤特点是肉烂汤甜,汤色清澈。

酸汤子/馇子

用玉米面做的粗面条样的主食,口感细腻爽滑,其中酸汤子味香而微酸,顺滑爽口,吃起来很开胃。

滑子蘑

岫岩当地著名食用菌,脆嫩爽口,风味独特。产量占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出口量已占全国的70%。

大尖把梨

该梨果肉细腻,酸甜味浓,香气浓郁,皮薄肉厚。

【藏岫】

岫岩玉

岫岩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而得名,也是对岫岩境内所产玉石的总称,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此外,还有上述两种玉的结合体,俗称翠玉。

岫岩剪纸

岫岩剪纸以其娴熟的工艺、精美的艺术造型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赏岫】

东北大鼓

清末传入岫岩,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继承了奉调大鼓的精华,又根据岫岩地区的特征有所发展创新,传统书卷保留50部。

皮影戏

始于明末清初,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岫岩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员演唱的风格,是岫岩皮影的主要特征。目前岫岩皮影有近百部传统剧目,20余部现代剧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