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专家对比美军的B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轰20设计师是谁 俄罗斯专家对比美军的B

俄罗斯专家对比美军的B

2024-07-10 07: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非常多的网友对中国的轰20迟迟不露面很是挂念,同时,也对我们的轰20与美军的B21在性能上的对比很期待。的确,中美航空武器装备研发的设计师正在展开激烈的竞赛,美国近年来研制的新军事装备基本上都是针对中国的。在最重要的项目——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上,美中两国的角力[jué lì]白热化。对抗一直存在,美国经常公开谈论这一点,所有的努力都为了在未来能够战胜中国。中国人一向比较低调,北京虽然没有公开做出类似的声明,但并不代表中国没有想法。如同早前的歼-20隐身歼击机、055大型驱逐舰一样,在正式公布之前,美国既不了解这些新型武器装备的动力装置、隐身性能,也不清楚它们的航行品质。

美国不久前高调进行了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的首飞,正在组装第一批10架B-21,似乎稍稍领先。中国的情况很难说,因为一贯善于保密,外界并不掌握轰-20的研制进展,很可能已经在组装了。轰炸机,主要是隐身或速度。隐身性对轰炸机很重要,但图-160的运用实践说明,与隐身相比,速度同样十分重要。隐身轰炸机的RCS尽管小,但还是能看到。速度快,可以迅速抵达发射边界,并快速撤离,想拦截或追赶速度达2200千米/小时的轰炸机,这可能比发现隐身飞机还困难。例如,任何型号的F/A-18,最快速度1900千米/小时,根本追不上图-160。最快速度相差300千米/小时。

中国军方在2024年的两会上宣布新轰炸机很快会出来,而且不存在技术问题,这将是世界航空业的大事,轰-20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国家。目前只有中美能够制造“飞翼”概念战略打击平台。为了准备未来与解放军真刀实枪的冲突,美国的军事专家经过计算认为:美军需要约250-270架B-21轰炸机和60-70架B-52。目前正在小批量生产B-21,以完成全面的测试和试验,可以说,美国要想获得足够数量的轰炸机用于对抗中国,在十年内难以实现。这就是说,中国还有时间。

中国长期对新轰炸机进行严格的保密,外界甚至不知道关于轰-20外形的任何微小细节。中国除了攻击-11“利剑”隐身打击无人机,还研制了两款隐身歼击机。其中的许多方案可用于轰炸机。锯齿形进气道,隐身涂层,机身形状等,完全适于研制大的隐身飞机。由于飞翼式飞行器没有垂尾,这将给操控带来很大困难。但战略轰炸机不需要大幅机动和特技飞行。平静、不紧不慢地飞行,发射或者投掷,然后返航,这就是战略轰炸机的所有工作。在主动机动方面几乎与无人机没有差别,因此,可以把过去的不同成果广泛用于新轰炸机。毋庸置疑,中国在轰-20研制中密切跟踪现有的成果,并得出一定结论,例如,可变倾斜度折叠垂尾,能够解决低速飞行中的一些问题,以及提高隐身性和巡航状态的效能。

经费投入是新型轰炸机问世的另一个决定因素。五角大楼公布的数字是145架,每架造价7亿美元,已花费研制费500亿美元,总花费1510亿美元。轰-20的造价很难推断,但如果看一下歼-20,可以推测,中国的战机未必会比美国同类机型便宜多少。歼-20的造价接近美国的F-35,约为1.1亿美元。合情合理的推断是,重达200吨的轰-20能够携带的有效载荷,应该在轰-6的10吨与B-2的27吨之间。亚音速的巡航速度,比图-160慢,最大航程8000-8500千米。隐身的轰-20配备最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搜集敌情,并借助卫星系统发送给距国境线数千千米之外的用户。至于轰-20的造价,预计将控制在图-160M2的3亿美元与B-21的7亿美元之间。

轰-20作为远程战略打击平台,将发挥巨大的战略遏制作用。美国西海岸距中国约1万公里,北京无法对其本土直接实施打击,但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完全在打击范围之内。轰-20可携带的武器,包括空射型的巡航导弹、弹道导弹,这些导弹,既可以是十分先进的高超声速导弹,也可以是威力巨大的核导弹。先进的战略轰炸机,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器。我们这个时代,面对诸多明确和不确定的威胁,还有哪个国家会吝惜国防经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