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路途的图怎么写 图: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图: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2023-08-21 09: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章出处:极客时间《数据结构和算法之美》-作者:王争。该系列文章是本人的学习笔记。

1 问题阐述

像 Google 地图、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这样的地图软件,如果想从家开车到公司,你只需要输入起始、结束地址,地图就会给你规划一条最优出行路线。这里的最优,有很多种定义,比如最短路线、最少用时路线、最少红绿灯路线等等。我们先解决最简单的,最短路线。

2 算法解析

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模,也就是将复杂的场景抽象成具体的数据结构。我们把每个岔路口看作一个顶点,岔路口与岔路口之间的路看作一条边,路的长度就是边的权重。如果路是单行道,我们就在两个顶点之间画一条有向边;如果路是双行道,我们就在两个顶点之间画两条方向不同的边。这样,整个地图就被抽象成一个有向有权图。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算法,最短路径算法,更加准确地说,是单源最短路径算法(一个顶点到一个顶点)。提到最短路径算法,最出名的莫过于 Dijkstra 算法了。

package homework.graphdelete;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PriorityQueue; import java.util.Queue; /** * 有向有权图 */ public class DirectedGraph { private int v;//顶点数量 private LinkedList adj[]; public DirectedGraph(int v){ this.v = v; adj = new LinkedList[v]; for(int i=0;i this.addEdge(sid,tid,1); } public void addEdge(int sid,int tid,int weight){ Edge edge = new Edge(sid,tid,weight); adj[sid].add(edge); } /** * 计算从s到t的最短路径 * bfs * @param s * @param t */ public void dijkstrala(int s,int t){ Vertex[] vertexes = new Vertex[v]; for(int i=0;i Vertex vertex = queue.poll(); if(vertex.id == t){ break; } for(int j = 0;j predecessor[edge.tid] = vertex.id; to.distance = vertex.distance + edge.weight; if(inqueue[to.id]){ queue.remove(to); queue.offer(to); }else{ queue.offer(to); inqueue[to.id] = true; } } } } printPath(predecessor,t); } private void printPath(int[] pre,int nowNode){ if(pre[nowNode]!=-1){ printPath(pre,pre[nowNode]); } System.out.print(nowNode+" "); } class Edge{ private int sid; private int tid; private int weight; public Edge(int sid,int tid,int weight){ this.sid = sid; this.tid = tid; this.weight = weight; } } class Vertex implements Comparable{ private int id; private int distance;//从起始点到当前点的距离 public Vertex(int id,int distance){ this.id = id; this.distance = distance;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Vertex o) { return this.distance - o.distance; } } }

我们用 vertexes 数组,记录从起始顶点到每个顶点的距离(dist)。起初,我们把所有顶点的 dist 都初始化为无穷大(也就是代码中的 Integer.MAX_VALUE)。我们把起始顶点的 dist 值初始化为 0,然后将其放到优先级队列中。我们从优先级队列中取出 dist 最小的顶点 minVertex,然后考察这个顶点可达的所有顶点(代码中的 nextVertex)。如果 minVertex 的 dist 值加上 minVertex 与 nextVertex 之间边的权重 w 小于 nextVertex 当前的 dist 值,也就是说,存在另一条更短的路径,它经过 minVertex 到达 nextVertex。那我们就把 nextVertex 的 dist 更新为 minVertex 的 dist 值加上 w。然后,我们把 nextVertex 加入到优先级队列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终止顶点 t 或者队列为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时间复杂度计算:队列操作,队列中节点个数不会超过V。入队操作复杂度是O(logV)。在顶点重复插入的时候会有一个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O(V)。所有引起入队或者删除操作都是因为遍历到边,所有次数不会超过边的个数。总体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O(EV) ,最优情况O(E logV)。

3 A星算法

实际上,像出行路线规划、游戏寻路,这些真实软件开发中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需要非得求最优解(也就是最短路径)。在权衡路线规划质量和执行效率的情况下,我们只需要寻求一个次优解就足够了。那如何快速找出一条接近于最短路线的次优路线呢? 这个快速的路径规划算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A* 算法。实际上,A* 算法是对 Dijkstra 算法的优化和改造。 Dijkstra 算法有点儿类似 BFS 算法,它每次找到跟起点最近的顶点,往外扩展。这种往外扩展的思路,其实有些盲目。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一个例子来给你解释一下。下面这个图对应一个真实的地图,每个顶点在地图中的位置,我们用一个二维坐标(x,y)来表示,其中,x 表示横坐标,y 表示纵坐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 Dijkstra 算法的实现思路中,我们用一个优先级队列,来记录已经遍历到的顶点以及这个顶点与起点的路径长度。顶点与起点路径长度越小,就越先被从优先级队列中取出来扩展,从图中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尽管我们找的是从 s 到 t 的路线,但是最先被搜索到的顶点依次是 1,2,3。通过肉眼来观察,这个搜索方向跟我们期望的路线方向(s 到 t 是从西向东)是反着的,路线搜索的方向明显“跑偏”了。之所以会“跑偏”,那是因为我们是按照顶点与起点的路径长度的大小,来安排出队列顺序的。与起点越近的顶点,就会越早出队列。我们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顶点到终点的距离,所以,在地图中,尽管 1,2,3 三个顶点离起始顶点最近,但离终点却越来越远。如果我们综合更多的因素,把这个顶点到终点可能还要走多远,也考虑进去,综合来判断哪个顶点该先出队列,那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跑偏”呢? 我们设计一个函数用于估算当前节点到终点的距离。这个函数又被称为启发函数。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欧几里得距离,但是欧几里得距离需要开平方,计算量大,使用曼哈顿距离代替。

A星算法与dijkstra算法不同地方在于: 1 队列中按照f值(综合计算值)排序 2 退出条件不一样,在循环中遇到终点就退出(不用查找最优路径) 3 在更新顶点dist的时候,会同步更新f值。

测试代码与实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