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只做一件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赞美樊锦诗的对联 前行路上|“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只做一件事

前行路上|“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4-07-12 0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但人们提起她时,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让敦煌的美丽完完整整地传下去,是樊锦诗一生的热爱和追求。

5月4日是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敦煌女儿”、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这天回到北大,向母校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支持敦煌学研究。

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但人们提起她时,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让敦煌的美丽完完整整地传下去,是樊锦诗一生的热爱和追求。

1938年7月,樊锦诗出生在北京。1958年,从小钟爱历史的她进入北大考古专业就读。谁都知道,考古是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是常态,许多男孩子都受不了其中的苦,可樊锦诗“什么都不怕”。“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她刻苦学习的动力,更是她的梦想。

1962年,樊锦诗成为去敦煌实习的一员。得知这个消息,她兴奋地睡不着,因为在她心里,早就种下了一个“敦煌梦”。小时候,她曾跟父亲在博物馆看到了敦煌壁画的美术展览。“一睹敦煌真面目”成了她心中的梦,而现在,这个梦就要实现了。

初见敦煌,惊艳无比,只是真正到了这里才知道,洞内是神仙世界、艺术殿堂,洞外却是飞沙走石、黄土漫天,敦煌的美震撼人心,敦煌的苦同样令人心惊。身在大漠戈壁,整日都是风沙漫天,张口说一句话,都能不小心吸一嘴沙子;住的地方土炕土凳土桌子,简直像“住在土里”;水又咸又苦,还没有电,洗澡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没有商店、收音机搜不到台,就像和人间断了联系……

尽管如此,1963年毕业后,她还是前往莫高窟工作。贫瘠的戈壁没有吓跑这位北京出生、上海长大的女孩,夫妻常年两地分居、孩子寄养在农村,生活上的困难与揪心也没能让她离开。

“敦煌的材料无比广阔,内容无限丰富,工作多得不得了。”来到敦煌后,樊锦诗参加了莫高窟南区窟前遗址、敦煌七里镇汉墓等发掘清理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

1985年至1986年,樊锦诗牵头负责莫高窟的申遗工作。“申遗给了我莫大刺激,世界文化遗产真是不得了的事!我才知道,国际上有关文化遗产的公约、宪章,文化遗产完整性、真实性等理念,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法律等。”樊锦诗说,这件事促使她不再限于考古的天地,开始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管理学等知识和各类政策,下定决心“把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管好”。

她的一大贡献,便是用数字化的方法“管好”了风沙中伫立千年的莫高窟。“与20世纪初拍摄的照片相比,很多壁画已经损坏模糊了。再往下发展下去,全都消失了怎么办?”上世纪80年代末,出于这个担忧,樊锦诗积极探索与国内外机构的交流合作,花了20年时间,做成了高保真的敦煌石窟数字档案。

在她的倡导下,敦煌研究院创新旅游开放模式,在我国文化遗产地中率先开展游客承载量研究,并利用敦煌石窟数字档案建成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游客先观看数字电影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前往洞窟领略千年前古人留下的慧心妙笔。

几十年来,她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及弘扬、管理工作当成了终身事业。

樊锦诗曾说:“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为了兑现这个诺言,她用满头华发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

(综合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央视新闻等相关报道)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