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想听一句赞美怎么就那么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赞美他人的一整段话 中国人想听一句赞美怎么就那么难?

中国人想听一句赞美怎么就那么难?

2024-07-04 2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左图是陈安可在这次的节目里和主持人对话,右图是她去年在节目里边弹钢琴边和观众交流

虽然不懂英语、交流只能靠小哥哥翻译,陈安可却一直笑眯眯地和主持人有问有答,时不时在沙发上笑得仰过去。

说着说着更是突然放飞自我,点评起主持人大叔的鼻子和我们中国人不太一样,胡子也是白白的。小姑娘的思路就像脱缰的野马,主持人和台下的观众都被她逗得前仰后合。

去年在NBC的节目里,陈安可就是这样的小机灵鬼了。不仅笑眯眯地有问必答,还连珠炮似的追问翻译姐姐“我说了钢琴怎么没给我翻译piano呀”,差点把小姐姐逼“疯”。

被主持人夸了裙子好看的时候,也一点没有我们接受夸赞时容易有的扭捏,特别明媚地回答了一句:thank you!

她聊天的时候是个活泼的小机灵,弹起琴来却是一副酷酷的认真样,浑身都是在六岁孩子身上少有的专注和严肃。以至于好多网友看了都感叹:“都是六岁,回头看了我沉迷农药的弟弟,唉……”

所以,这样的一个孩子会在国内引起关注,实在是太正常了——

当我们的传统教育擅长培养腼腆安静、守规矩的小朋友,当大人自己都常常不能在公众场合毫不紧张地和人互动,一个落落大方毫不怯场、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的小天才,真的是个非常少见的中国小孩。

然而奇怪的是,这么珍贵的特质,却不是所有人都欣赏得来。

在很多人感叹小姑娘的天真和灵气时,另一种声音却显得格外刺耳:这孩子,坐没坐相一直乱动,还评价人家长相,说话时还伸手指,家教没教好吧。

明明是一场参与者都挺高兴的聊天,看客却不仅从小女孩的脸上解读出了戏谑这么复杂的情绪,还发出了担忧的感慨:可别长成没情商的谢尔顿式天才哦。(谢耳朵:为啥cue我?)

总之说来说去就是,我知道这孩子有天分,但实在是看不下去她“没家教”的样子,家长也不管管,“这会毁了她的”。不行,一定要说出来警醒一下大家。

可是,一个年仅六岁的小孩,说得再难听也不过是没有在社交时做得滴水不漏罢了。在有些人眼里,她这份难得的天马行空不仅没被珍视,还被上纲上线地斥为没教养?

可能这些人都是“教养神教”的忠实信徒吧。

2

大人到底要怎样才满意?

如果你觉得陈安可被diss得有点“冤”,那么莫名其妙遭受非议的还不止她一个孩子。

另一个被苛责的,是来自香港的9岁女孩谭芷昀。

谭芷昀是因为参加《美国达人秀》唱歌而火的。会唱歌的小孩不少,观众也各有喜好,但声音清澈、爆发力强、台风稳健的小姑娘怎么说也值得一声称赞,至少《美国达人秀》的整场欢呼和评委的全部PASS可以说明些什么。

wifi党可戳视频观看

可是这个优秀的小歌手也遭到了不少成年人的非议。先是香港媒体指责她爸爸机械训练她歌唱、拿她当摇钱树,以及谭芷昀自己唱歌也像机器人一般毫无感情。

可是一个9岁的孩子,技术上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为什么要苛求她个位数的年龄能让她体会并传达那么复杂的感情?

再是火到了内地之后,有些网友的眼光也是苛刻得很。

稳健的台风和小大人的气质被贬低为做作、过于成熟、不像个孩子……最后下结论,“小孩子还是单纯一点好”。

这倒有意思了——一边,陈安可因为不受约束的古灵精怪而被嫌弃“家教不好”;另一边,谭芷昀接受了刻苦的训练,展示出乖巧的模样和超越了年龄的稳重气质,却又被诟病“失了孩子的纯真”……

可是,她们真的都还只是生长姿态各异的孩子啊。看到一个在某个方面很优秀的人,善良地赞美一句而不是用视力5.0的苛刻去挑三拣四,有那么难吗?

永远站在评判制高点的大人啊,到底要怎样才满意呢?

3

赞美缺失症

其实你我都知道,“比起优点,更容易看见他人的缺点”这种事,在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

有那么一类人(数量并不算少)形成了一种习惯:不管看到了什么,首先想到的是ta有哪10%做得不是完美无缺,却对那已经足够得到称赞的90%非常吝啬——

朋友圈里看到女生好看的自拍,比起发自内心地承认她漂亮,更喜欢嗤之以鼻:修图修了俩小时吧?

看到同学西装革履地参加这会议那会议,走精英路线,比起肯定他确实很能干,更喜欢翻个白眼吐槽:不就是些虚伪的社交场合和嘴炮吗。

看到小朋友向老师表达好感和关心的事情,先想到的不是孩子很懂事、师生关系融洽,却是“这么小就当马屁精了”。

朋友圈里看到女生好看的自拍,比起发自内心地承认她漂亮,更喜欢嗤之以鼻:修图修了俩小时吧?

看到同学西装革履地参加这会议那会议,走精英路线,比起肯定他确实很能干,更喜欢翻个白眼吐槽:不就是些虚伪的社交场合和嘴炮吗。

看到小朋友向老师表达好感和关心的事情,先想到的不是孩子很懂事、师生关系融洽,却是“这么小就当马屁精了”。

等等等等。

比起真诚地欣赏别人,更容易真情实感地diss不足。是因为嫉妒吗?是非要踩着别人的光芒才好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吗?

反正不管怎样,唯一肯定的是没人会承认自己很难心平气和地赞美别人的成功和优点,因为那样好像就默认了自己的不行(虽然不知道这个逻辑是哪儿来的)。

就算是在亲密的关系里,赞美也是个稀缺品。

一方面,是我们明明想夸,却又嫌赞美的话太矫情、肉麻。它就像不肯出嫁的大姑娘,死死地把在嘴边儿。有时连我们自己都疑惑,想夸别人怎么就夸不出口呢?

所以亲密关系给自己找到的出口就是化感情为毒舌。相比较赞美,我们更习惯把“能无情吐槽”当成真感情的标志,比如在“闺蜜买了新裙子”这个场景里,你觉得哪个反应更像是真正的好朋友?

A、“哇,这条裙子真好看,特别衬你,你眼光真好,好会挑啊!”

B、“珍惜你能穿进这条裙子斩男的时光吧,肚子都快比胸大了。”

A、“哇,这条裙子真好看,特别衬你,你眼光真好,好会挑啊!”

B、“珍惜你能穿进这条裙子斩男的时光吧,肚子都快比胸大了。”

在现在的认知里,A的赞美就像虚假的塑料花情谊,B的吐槽才是真交情的证明。伶牙俐齿的表面下,其实是一张说不出夸赞的笨嘴。

另一方面,我们本身其实也羞于接受A这样的直白赞美。

想象一下,要是哪个朋友热情似火地夸你今天发型真好看、你这双球鞋真酷炫、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好多人得愣一下,老脸一红连忙谦虚地表示“哪里哪里”吧。(但小编我被夸写得好的时候是不会脸红的)

大大方方地表达和接受赞美,从来就不是中国人的社交常态。

所以,也许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得了“赞美缺失症”——无论是容易用苛责的眼光看别人,还是不擅长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接受称赞,真诚的“赞美”这东西在人际交往中都少得不正常。

4

那些跑偏的“赞美”

不过,我们的社会里也不是一点对他人的赞美都没有。只是某些热情洋溢的声音,却让人对赞美的本质更迷惑了。

比如有人不惜动用全部辞藻去维护底子一般、水平堪忧的美妆博主,义愤填膺地夸她:小姐姐五官敲好看,瘦下来一定美美哒;你们有什么资格说她难看,她胖吃你家米了?

转脸就到网上愤愤地敲下:范冰冰外网未PS照留出,照骗可以盖章了!王祖贤脸上那么多硬伤,不懂为什么吹那么高!刘亦菲也就是个路人吧,我身边一抓一大把!

再比如有人看到哪个外国人说了两句中文,就恨不得为他颁发中文十级的证书:天啊为这个中文水平打call!小哥哥学得好用心啊!

转脸就对节目里、新闻里那些努力用英语对话的中国名人开炮:这么简单的对话都说得磕磕巴巴,中学英语课被狗吃了吗?

两厢对比下,那些满溢的夸赞,真的是积极看待事物的心态吗?未必,大概只是居高临下的怜悯罢了——

愿意夸那个相貌平平的博主,是因为她没我好看啊;

愿意夸那个说几句中文的外国人,是因为我天生就掌握了这么难的语言比他强啊;

而在失去了优越感的对象面前,自然又恢复了严苛的挑刺状态。

“捧弱踩强”的奇怪心态里,看上去很多人都热情洋溢地赞美他人,说到底根本不是真诚地发现了谁的优点并且欣赏它,只是本能地站在优越的高点上播撒同情,用另一种踩着别人的方式获得满足感。

也许他们还觉得自己宽容而善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殊不知这为了满足一己私欲的所谓赞美只是再一次证明了,真诚的夸赞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多稀缺。

5

讨厌的大人是如何炼成的

可是追根溯源地想想,当一代一代人都在缺乏赞美的环境中成长,他们长大后又怎么会大大方方地欣赏别人呢?

这两年流行的一个名词——打击式教育——大概要背一些锅。

对于这件事,许许多多的人都曾对这样一条微博产生共鸣:

据@神猫罗尼休 的讲述,她初中时当着很多亲戚唱一首自己练了很久的歌,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妈妈的一盆冷水:高声说,唱得真难听。

在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大人都是这样一种泼冷水的存在:你兴致冲冲地做了点什么事,首先被他们拎出来的重点却是你在这件事里做得最不好的地方,批评和不满总是大于鼓励和称赞。

就连考了一次一百分,得来的都不是家长的称赞,而是“一次满分说明不了什么,次次都考满分才是真本事”。

也许家长是出于用“知耻而后勇”来激励孩子上进,和“防止孩子骄傲自满”的用心,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在负面的回应中长大的人,也学会了用挑剔的眼光看世界,从来都不了解慷慨地赞美和大方地接受赞美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样的潜移默化也不能全怪罪家长,更有全社会对“标准”的热烈追求在帮每一个人戴上苛刻的眼镜。

家长总把我们和“别人家的小孩”对立起来,也无非是遵循着社会默认的“各年龄段做人守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长成“该有的样子”。

因为这是一个容错率很低的社会,各个人群都有一套必须遵守的模板,一代一代人都是在这样传承的价值观中中长大——

你是个孩子,你不能太活泼,也不能太害羞;

你是个女孩子,你不能太剽悍,也不能太内秀;

你是个男孩子,你不能太文静,也不能太调皮;

你是个学生,你不能不好好读书,也不能成了书呆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些严格价值观仿佛要把人变成中庸的机器。

我们在这样的束缚中长大,也在这样的束缚中被潜移默化。当我们终于成了手握评判权力的一方,我们也不知不觉戴上这套评判的眼镜,就像自己看到、听到、体会过的那样——

习惯于打击,习惯于挑刺,习惯驱赶所有人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被捏成符合设想的形状,并且从中获得一点“ta这个残次品没我标准”的优越感。

可是,死板的守则和流水线只能造出缩手缩脚、千人一面的螺丝钉,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打破陈规,真诚地欣赏别人的不同?为什么就不能平等地看待别人的特质,并且承认不同的特质各有各的好?

说到底,也许我们真正渴望的夸赞不是别的,只是一句大声而真心的:你这个样子和别人不一样,但我能看到你的好。

- End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