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死后其他荣誉都是虚的,但要是没有谥号,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谥号还是谥号 大臣死后其他荣誉都是虚的,但要是没有谥号,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

大臣死后其他荣誉都是虚的,但要是没有谥号,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

2023-04-18 19: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对于大臣来说,最看重的还是赐谥,因为其他的褒奖都属于锦上添花,有最好没有影响也不大。唯独谥号不能没有,因为古代对谥号有这样的解释: “生有爵,死有谥,爵以殊尊卑,谥以明善恶。”就是说,谥号是评定一个大臣善恶的关键指标。

历朝历代大臣死后一般都有谥号,且赐谥有美谥、平谥、恶谥三类。但从清代开始,就取消了恶谥,从而变成了予谥与不予谥之别。所以这也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予谥就是表彰认同,不予谥就是朝廷不认可。

清代对大臣赐谥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康熙时期规定: “京官惟阁臣、尚书、总宪得赐谥,侍郎以下不得与”。事实上,这个制度是被严格贯彻执行的,有清一代,二品以下文武大臣通常是不赐谥的,除非有特殊情况,比如文学或武功突出者,皇帝会降特旨赐谥。

同样是谥号,又分三六九等,清代又以“文”字为谥者最尊。按定例,大臣死后符合赐谥标准的,礼部就会奏清赐谥,并由内阁拟定几个谥号,然后由皇帝钦定。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谥号最高者“文正”出自特旨,内阁不得拟。

对于哪些人可以以“文”为谥,也是有具体规定的: 汉臣不由翰林出身,不得用“文”字。若官至大学士,则非翰林出身亦得谥“文”;满洲部院大臣,必历内阁学士,乃得充经筵讲官者,可得谥“文”。

这么看来,以“文”为谥者,必须是翰林出身,又或是非翰林出身而当过大学士者。这个条件是很高的,事实上,清代有很多翰林出身者以及大学士,他们死后未得谥“文”者。比如康熙朝大学士陈泰,武英殿大学士莫洛等,皆属此例。

大臣出身翰林,又或是担任大学士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死后所获得谥号,都不是以文开头的,但只要是朝廷赐谥,就是对大臣的认可,因此赐谥属于必需品,一旦少了谥号,就会让子孙后代蒙羞。

比如康熙朝昆山三徐中的老三徐元文,他是顺治朝的状元,官至大学士,他去世后康熙就没有按例赐祭葬,也没有给予谥号。这就是说明康熙帝对他生前枉法之事耿耿于怀,不愿意赐给他谥号。

所以,谥号对于一个大臣死后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荣誉,尹嘉铨给父亲请谥,或许像乾隆说得那样有邀孝子之名的成分,但归根结底,父亲作为二品大员,死后没有谥号,确实也是子孙后代的一个心病。

再来说第二个问题,乾隆为何拒绝尹嘉铨请谥?

按说乾隆也不算是小气的皇帝,给一个有政绩、有官声的巡抚一个谥号也合情合理。事实上,清代还是有不少巡抚死后都获得过谥号的。不仅是巡抚这类高官,还有一些低级官员也获得过谥号。

比如,强克捷以知县赠知府,谥“忠烈”,李毓昌以知县谥“忠愍”,刘钦邻以知县谥“忠节”,还有嘉庆时期,滑县九品巡检刘斌赐谥“忠义”,等等。

乾隆之所以没有给尹嘉铨父亲赐谥,不是因为他级别不够也不是他不符合赐谥的标准,而是尹嘉铨违背了“予谥乃国家定典,岂可妄求”的这一原则。

清代以前,大臣死后如果皇帝没有主动赐谥,那么原衙门长官以及家属都可以上奏请谥,不管皇帝准不准,请谥都是符合国家制度的。

可是清代是皇权最高度集中的一个王朝,“朕即国家”的体现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浓重。赐谥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恩赏,全凭皇帝个人喜好及意愿,大臣私自请谥则被视为蔑视皇权。

再者,尹嘉铨的父亲本来就是在乾隆朝去世的,当时乾隆就没有赐谥,如今尹嘉铨提出请求后,如果乾隆赐谥,则无疑是打了自己的脸,会给臣下一种识人不明的错觉。

乾隆不小气但是爱面子,加上他对尹嘉铨其人的印象又不好,所以下旨予以申斥。而且这个尹嘉铨经过这次教训后仍不知悔改,后来又上疏建议将范文程、张伯行、李光地等人入祀孔庙,结果被乾隆下旨抄家,交部议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