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吾爱敦煌》敦煌首映 讲述“敦煌女儿”樊锦诗跨越60年的坚守与情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谁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电影《吾爱敦煌》敦煌首映 讲述“敦煌女儿”樊锦诗跨越60年的坚守与情怀

电影《吾爱敦煌》敦煌首映 讲述“敦煌女儿”樊锦诗跨越60年的坚守与情怀

2024-07-17 18: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映礼现场。

  ●这是一部讲述樊锦诗和几代敦煌守护者的电影展现他们献给敦煌的华彩人生

  ●这是一部有温度、有筋骨的电影献给敦煌人,也献给更多的青年人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薛维睿)11月15日,敦煌,雪后初霁。当天下午,电影《吾爱敦煌》敦煌首映礼在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举行。当年这个中心由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樊锦诗参与奠基,如今樊锦诗又与现场200余名观众共同见证了《吾爱敦煌》的敦煌首映。

  电影《吾爱敦煌》由苗月编剧、执导,陈瑾领衔主演,林永健、黄品沅、张政勇、宫哲、李沐然联合主演,由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第一出品方。影片以讲述樊锦诗坚守大漠60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现樊锦诗献给敦煌的华彩人生。

  首映礼现场座无虚席,当拄着拐杖的樊锦诗缓缓走进影厅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1963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前身)工作。从青丝到白发,从敦煌研究院的实习生到名誉院长,被大家亲切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将一辈子献给莫高窟文化艺术的传承事业,诠释“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信念。《吾爱敦煌》片尾,当饰演樊锦诗的演员陈瑾与樊锦诗本人的交流画面出现时,一位女性知识分子坚韧而深情的传奇形象定格在大众心中。

  同时,影片也通过回溯敦煌研究院建院以来,几代敦煌守护者对敦煌文化艺术的保护、研究与传承,讲述敦煌研究院老中青三代人的人生故事,并以此致敬与传递他们的精神力量。

  峨眉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介绍,2019年初,苗月带领主创团队多次到敦煌采风,数次与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相关人员深入交谈,几易文稿,最终确定以故事片与纪录片相结合的电影创作手法。2020年11月,《吾爱敦煌》正式开机,到2021年1月拍摄完成,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最低温达到零下26摄氏度。“然后又经过了反复打磨,片子从3个小时剪到130分钟,再到今天的101分钟,我们想把一个有温度、有筋骨的影片献给敦煌人,献给更多的青年人,让他们看到文化的璀璨光辉和坚守敦煌的文化人的情怀。”

  特写

  樊锦诗与观众分享电影背后的故事:

  拍桌子是真的 那是守护莫高窟的决心

  樊锦诗。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薛维睿 成博/文 李向雨 李强/图

  11月15日,电影《吾爱敦煌》敦煌首映礼的交流环节,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樊锦诗来到现场,与观众分享电影背后的故事。

  当天,也是樊锦诗从事文物保护工作60周年的日子。上世纪60年代,20多岁的樊锦诗来到敦煌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60岁时,樊锦诗任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展开“数字敦煌”的实践探索,为敦煌文物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电影好在没有‘唱高调’,我个人没有那么伟大,我们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前辈常书鸿先生的坚持,以及后续几代人的坚守。对于一代代敦煌人来说,敦煌文物事业犹如跳动的心脏和流动的血液。”樊锦诗说。

  电影重现科研人员的艰苦岁月

  电影展现的既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旅程,更是几代敦煌人的拓荒和坚守历程。影片中,常书鸿、段文杰、李云鹤等人物相继出现,展现了一代代文物保护专家为传承弘扬敦煌文化所作的探索和努力。值得一提的是,电影还特邀了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众多专家学者、工作人员友情出演。影片最后,樊锦诗的出镜片段也成为亮点。

  电影中,不少场景重现了过去科研工作的艰苦环境。上世纪60年代的莫高窟,几乎与世隔绝,从莫高窟去一趟敦煌县城,要走大半天的路。科研人员生活条件艰苦,物资极度匮乏,住土房、睡土炕、喝咸水、吃杂粮,冒着严寒酷暑在洞窟里用放大镜、刷子、笔记本等工具,仔细观察、清理、记录每一寸壁画。

  影片中还有“蘸水钢笔”的镜头。在过去科技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及时抢救石窟中的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将石窟中的细节留存下来,许多科研人员都用一种特制的钢笔,夜以继日在石窟中手绘图纸。

  经过几代人的坚守,敦煌研究院成为世界瞩目的研究院,敦煌文物事业也不断发展。2011年,《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正式出版。历时10余年编写、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也出版在即。

  用“数字化”将敦煌信息永久保存

  首映礼所在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由樊锦诗带领众多科研人员建立。

  在60岁被任命为敦煌研究院院长时,樊锦诗面临莫高窟游客数量迅速增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本就脆弱的洞窟参观,无疑对文物保护有着极大的潜在威胁。如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旅游,是樊锦诗当时面临的新课题。

  《吾爱敦煌》对此进行了重点呈现。影片中,为了发展地方经济,某旅游公司想和莫高窟捆绑上市,让樊锦诗寝食难安。为此,樊锦诗着急上火,为了守住莫高窟和对方拍桌子争吵。

  “电影里这段故事是真实的。”樊锦诗在现场表示,“这段场景表现的是我们守护莫高窟的决心。”

  为了尽快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樊锦诗提出建设数字展示中心。通过观赏敦煌艺术高清数字电影与在莫高窟实地体验相结合的参观模式,减少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降低洞窟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同时,“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用“数字化”将敦煌信息永久保存。

  “我们这些人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千方百计让莫高窟保持住它本来的样子。”电影中的樊锦诗说。运用科学技术,敦煌的艺术瑰宝得以真实、完整、可持续地保留,让古老石窟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时代光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