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谁有东方猫王之称的猫 02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02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2024-06-30 08: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2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猫王”是如何诞生的? 30.1MB 00:0021:55

 

 

各位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老温,欢迎您继续和我一起重访摇滚乐时代!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1977年8月16日,一代巨星陨落,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评价到: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死夺走了我们国家本体的一部分。他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20多年前,他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可能永远不会有人能与之匹敌。他的音乐和他的个性,融合了白人乡村音乐和黑人节奏蓝调的风格,永久地改变了美国流行文化的面貌。他的追随者众多,对全世界的人来说,他是他的国家活力、叛逆和幽默的象征。

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神秘列车》的作者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在提到猫王的时候,开篇就说: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是美国生活中的一个至高形象,他的存在——无论多么千篇一律、墨守成规——不容他人与之相提并论。”

在聊猫王之前,我们先回到序言里所提到的,把人们真正带入摇滚时代的,那个伟大的乐团和好莱坞电影。

比尔·哈利和他的彗星乐团(1954年)

这支乐团就是著名的“比尔·哈利和他的彗星乐团”(Bill Haley & His Comets),其实早在1951年,比尔·哈利就翻唱了《火箭88》,只不过那时他领军的是被称作“比尔·哈利和马鞍手”(Bill Haley and the Saddlemen)的乡村乐团。让比尔·哈利和彗星们一举成名的是1954年录制的《昼夜摇滚》(Rock Around the Clock),这首歌背后有着非常传奇的故事,但限于篇幅,无法在此展开太多。最初录制时,唱片公司很不看好,因此把它放在了一张名为《十三美人》(Thirteen Women [And Only One Man in Town])的唱片的B面。但机缘巧合,借助1955年3月19日,在美国上映的电影《黑板丛林》(Blackboard Jungle),这首歌竟意外爆红,成为20世纪50年代叛逆青年的圣歌。

之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把《昼夜摇滚》这首歌视作摇滚乐诞生的标志,除了歌曲本身的风格元素,还在于其后续的影响力,这些都是《火箭88》和其他那些同时期的歌曲所不能及的:《昼夜摇滚》在《黑板丛林》中出现了三次,这是好莱坞第一次尝试把一首摇滚歌曲选作电影的主题曲。彼时的好莱坞身处内忧外患的低谷期,正为了自身的生死存亡,与电视激烈竞争,《黑板丛林》和随后粗制滥造、千篇一律的一批摇滚电影,帮助好莱坞抵挡住了电视的挑战——影片在世界各地都引起轰动,很多年轻人涌进电影院只为跟着歌声手舞足蹈,青年观众的热烈反应,有时会在放映时演变成暴力和破坏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标志着20世纪下半叶青少年叛逆时期的开始。

《昼夜摇滚》也是第一首登顶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冠军的摇滚歌曲,并在榜首停留了八个多星期。1955年夏天,迪卡(Decca)唱片公司再次发行了这首歌,这次当然是收录在A面。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更是趁热打铁,请哈利和乐队出镜,拍摄了名为《昼夜摇滚》的电影,《昼夜摇滚》自然还是主题歌,这首歌在世界各国的排行榜上迅速上升,总销售达两亿次,黑胶唱片至少发行了2500万张,哈利本人正式录制了5次,翻唱版本至少有40多个。

《昼夜摇滚》成为音乐史上,传播最广的作品之一,至此,摇滚乐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后来更是成为青年反叛运动的象征,他们用歌声抗议美国的种族隔离、对政治异见者的歧视以及他们父母那一代僵化的生活世界。

比尔·哈利是摇滚乐诞生之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摇滚乐明星,那他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代巨星呢?大家看一下,拍摄于1955年的这张合影就明白了。

 比尔·哈利和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55年10月20日于克利夫兰)

猫王,年轻俊美,比尔·哈利,油腻中年。彼时,哈利如日中天,猫王则初出茅庐。哈利的笑容自信坚定,猫王则略显拘谨。大家还可以注意一个细节,就是两个人掌心的朝向,哈利的掌心向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优越感和占据支配地位的体现,猫王的掌心向上,则意味着接纳和顺从。但时代的聚光灯,很快就会聚焦到,这位腼腆的年轻人身上,那时,他将凭借自己的无比天才照耀全球,其他所有的明星都会黯淡无光——这次握手,实际上预示了摇滚之王权杖的交接。

听到这样的歌声,再看到含情脉脉的眼神,谁能够无视猫王的魅力?又有谁,能够抵挡得住如此的款款深情?女孩儿们自不必说,一些男孩儿怕被女朋友嘲笑,也不得不装作很喜欢。

当然,猫王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在他成名之前,虽然种族隔离依然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但“种族唱片”(Race record)的界限在逐渐模糊,《公告牌》杂志在1949年悄悄地将原来的种族唱片排行榜改为节奏与布鲁斯音乐排行榜。很多白人青少年,也开始在唱片店和电台里,去寻觅黑人音乐。嗅觉灵敏的很多唱片公司,已经在尝试将非裔美国人的音乐白人化,他们苦苦寻觅的是一个能够像黑人一样演唱黑人歌曲的白人,历史最终选择了埃尔维斯·普雷斯利。

埃尔维斯的成功,是典型的“美国梦”故事。1933年,时年17岁的贫穷的农场工人弗农·普雷斯利(Vernon Presley)结识了21岁的邻家女孩格拉迪斯·史密斯(Gladys Smith),两个人一见钟情。如果追根溯源,他的父系是在1710年辗转移民到纽约的,一位德裔先祖约翰尼斯·瓦伦丁·布雷斯勒(Johannes Valentin Bressler),家族的姓氏普雷斯利是由布雷斯勒演化而来的;母系史密斯家则带有苏格兰、爱尔兰、法国、犹太甚至是切罗基族(Cherokee,印第安人中的一支)的复杂血统。大萧条时代,双方家庭的贫困让生活捉襟见肘,新婚夫妻只能在亲友家轮番借住。

1935年1月8日,他们的两个儿子相隔半小时,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图珀洛(Tupelo, MS),只有弟弟活了下来,得名埃尔维斯·亚伦·普雷斯利(Elvis Aaron Presley),成名后的埃尔维斯始终认为,或许是因为上帝觉得有所愧疚,才把两个人的好运气都放在了他身上。小埃尔维斯出生后,父亲借用雇主的地皮,建造了一间两居室的小木屋,但由于父亲铤而走险,伪造支票而入狱,业已艰辛的生活雪上加霜。所幸得益于父母对埃尔维斯的宠爱,以及与母亲形成的牢固的依赖关系,童年的他并没有留下太多阴影,反而产生了帮助家庭、摆脱贫困的雄心。1948年,13岁的埃尔维斯跟随父母,离开了图珀洛,来到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Memphis, TN)。

在孟菲斯1953年的夏天到来之前,埃尔维斯一家一直被称作“白垃圾”(White Trash)——也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白人,对他们来说,黑人不是不可接触的,音乐也不分种族。童年生活虽然颠沛流离,但图珀洛教堂唱诗班的福音和家中收音机传出来的乡村音乐,加上孟菲斯丰厚的蓝调音乐土壤,长期的耳濡目染,帮助小埃尔维斯完成了最早的音乐启蒙。10岁那年,没有接受过正规音乐训练但却崭露头角的他,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歌唱比赛,首次登台,就勇夺二等奖,奖品是5美元的“巨款”和免费乘坐旋转木马的权利。11岁的时候,埃尔维斯得到了父母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平生第一把吉他。此时,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当乡村歌手,出名挣钱,而同学们觉得没准儿他真的能行……

1953年7月18日,是个星期六,18岁的埃尔维斯在好友的陪伴下,来到了孟菲斯联合大街706号的孟菲斯录音服务中心(Memphis Recording Service),也就是太阳工作室(Sun Studio)的前身,它的老板是山姆·菲利普斯(Sam Phillips),此时已经因为录制畅销的黑人蓝调唱片而声名鹊起,B. B. 金(B. B. King)、嚎狼(Howlin ' Wolf)、詹姆斯·科顿(James Cotton)和艾克·特纳(Ike Turner)等黑人艺术家都曾在工作室录制唱片。特别是《火箭88》的成功,让他既自诩为摇滚乐的发源地,又凭此第一桶金创立了太阳唱片公司(Sun Records)。这是在早期摇滚乐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家独立唱片公司,除猫王之外,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卡尔·珀金斯(Carl Perkins)、罗伊·奥比森(Roy Orbison)和杰瑞·李·刘易斯(Jerry Lee Lewis)等,有影响力的早期摇滚音乐家都在此初露锋芒……在连续16年的运营中,太阳唱片制作的摇滚唱片数量,超过了当时的其他任何一家唱片公司,单曲就有226首,其中以猫王的录音最为珍贵。

在通常的故事里,菲利普斯是独具慧眼的伯乐,而埃尔维斯是为了给母亲生日一份惊喜,才来此自费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录制的歌曲是《没事的(妈妈)》(That’s All Right [Mama])。

历史的真相则是,菲利普斯当天并没有在工作室,最早接待并关注到这个18岁大男孩儿的是菲利普斯的助手玛丽昂·凯瑟(Marion Keisker),凯瑟问他喜欢唱什么类型的歌,他回答说什么类型的歌都喜欢唱,又问他唱歌像谁,回答说,谁都不像。当天,埃尔维斯以四平八稳的方式翻唱了两首抒情歌曲,《我的幸福》(My Happiness)和《自此开始心痛》(That's When Your Heartaches Begin),付了3块98美元之后,拿走了唯一的这张唱片。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自费录制的第一张唱片《我的幸福》(1953)

埃尔维斯的妈妈,恐怕是一辈子都没有听到这份生日祝福,因为他的家里没有唱机,这张唱片压根儿就没有拿回家,而是放在了陪他去录音的朋友家里,据说录音的4块钱也是这位朋友出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以为,这张唱片早就不复存在,直到2015年,在猫王80岁生日的当天,这张唱片被那位朋友的遗产继承人交由雅园(Graceland)代为拍卖,最终以30万美元的价格被一位互联网上的神秘买家买走。

所以,母亲的生日,应该只是一个幌子,如果单纯想录张唱片,没必要到专业的工作室花掉4美元,旁边有花两毛五分钱就可以录的地方。在此可以看出,青年猫王的心机,毫无疑问,当他踏进联合大街706号的大门时,如果不是为了成为明星,他的想法,至少是会被发现——因为在这个专业的工作室里,一位曾在报纸上被报道过的人会听到他的歌声。

自初次见面后,埃尔维斯隔三差五就去太阳工作室拜访,询问凯瑟女士,是否知道哪个乐队需要一名歌手,最终一无所获。1954年1月4日,他故伎重演,录制了第二张个人唱片,里面的两首歌分别是《不经意的爱情》(Casual Love Affair)和《我永远不会挡你的路》(I'll Never Stand in Your Way)。这次操刀的是菲利普斯本人,虽然他没有给这位年轻歌手多少鼓励,但记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和地址。之后,埃尔维斯曾尝试过,与多支乐队合作,都被嘲笑不会唱歌,让他继续回家开卡车。

山姆·菲利普斯,埃尔维斯和玛丽昂·凯瑟(1956年于太阳唱片公司)

但埃尔维斯依然没有放弃最后的努力,凯瑟也不断向老板推荐他。到了6月26日,他终于接到了凯瑟的电话,起因是在最近一次去纳什维尔的旅行中,菲利普斯听到了一首歌,让他想起了普雷斯利的声音。但随后的录音并不顺利,于是菲利普斯让他自由发挥,他迫不及待地表演了大量的乡村歌曲和节奏蓝调。菲利普斯介绍他,与当地西部乡村组合星光牧马人(Starlight Wranglers)的年轻吉他手斯科特·摩尔(Scotty Moore)合作,后者又拉来了贝司手比尔·布莱克(Bill Black),三人组合,至此成型。

经过短暂的磨合,三个人在1954年7月5日来到录音棚,但连续录了几个小时都深陷僵局,菲利普斯始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声音。为了缓解现场,尴尬凝重的气氛,在休息时,猫王开始装疯卖傻,除了满地打滚儿,更弹着自己的木吉他跳来跳去,唱起了歌,另两位乐手很快也抄家伙加入进来。在控制室里的菲利普斯,兴奋地拉开门,冲他们喊道:不管你们刚刚在干嘛,重头再来一次,我现在要录音了!就这样,别搞砸了!简单点!这首歌就是,《没事的》(That's All Right),翻唱自黑人歌手亚瑟·克鲁达普(Arthur Crudup)1947年的一首布鲁斯,新的翻唱在电台一经播出,就红遍了孟菲斯;按照贝司手的建议,在三人组合的第一张唱片的B面,他们又翻唱了一首蓝草音乐家比尔·门罗(Bill Monroe)的《肯塔基的蓝月亮》。一首布鲁斯,一首乡村,但又和原唱们不一样,这是属于猫王自己的独特的声音。

至此,猫王融合了白人的乡村音乐和黑人的布鲁斯,重新定义了山地摇滚,他的声音干净、直接、开放、自由,没有任何程序化的束缚;菲利普斯的精神则融入了唱片的录音,每首歌的效果清晰、直接、整洁。他坚信好的艺人不但要技艺过人,更必须独一无二。终于,摇滚乐打破了黑与白的界限,摆脱了种族的偏见,在大众文化的空间里恣意驰骋。今天,如果还有人以老旧的种族气质去区分音乐风格,无疑是一种智识的缺陷和审美的偏狭。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时势造英雄,在这方面,我和马库斯的观点不谋而合:真的就算没有埃尔维斯,迟早也会有与他相似的某个人做类似的事情,改造美国音乐,让美国人的生活因为他的成功而发生变化。无论是严格地从音乐的角度说,还是从更加广阔的文化意义说,埃尔维斯是第一位演唱摇滚乐的南方白人,他没有模仿任何人,而是凭空创造;你必须知道,尽管即便有别的歌手,以白人身份,演唱美国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新黑人音乐——在埃尔维斯之后这样的人比比皆是,也没有谁能和他的魔力相提并论,他是那么充满力度、充满感情。没有哪个白人像他那样吸收黑人音乐,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能拥有足够的想象力,带着那种混合气质,将伟大的天赋和自觉的抱负合二为一。

作为一位开创性的摇滚乐大师,普雷斯利的成就是无人可比的:埃尔维斯曾发行过77张唱片和101首单曲,有多达149首歌曲进入,公告牌(Billboard)排行榜前100名,40首进入前10名,全球唱片总发行量超过10亿张……普雷斯利不是第一位演唱节奏与布鲁斯的白人歌手,但他是第一位将乡村音乐和布鲁斯音乐融入山地乡村摇滚中的白人歌手。如果他没有将流行歌曲、福音音乐,甚至蓝草音乐或歌剧式的渲染调和成一体,他可能也不会变成一个主流的超级明星。

他以50年代的唱片确立了摇滚乐最基本的语言,他的歌喉充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磁性和多变性;特别是他富有争议的性感舞台形象,确立了摇滚乐的视觉标准,当时人们直呼他为“佩尔维斯”(Pelvis)——因为动作粗俗,人们在他的名字前加一个字母“P”,就变成了“骨盆”这个词,意指他臭名昭著的扭屁股的动作——罗伯特·泽米基思(Robert Zemeckis)在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里对他的这种独特的舞姿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据说有的电视节目只敢拍他的上半身,他也被逼迫得在某场电视秀中身着笔挺的西装,对着一只真狗,深情款款地演唱《猎犬》(Hound Dog)(猎犬在黑人俚语中,是指欺骗自己妻子的男人,原唱最早是由黑人女歌手胖大妈桑顿(Big Mama Thornton)演绎的;在猫王的版本里,变成了男人对女人的斥责,因为猎犬至少会抓兔子,这个女人还不如一只猎犬。——这简直是对猫王的羞辱。  

史蒂夫·艾伦(Steve Allen)秀中的猫王(1956年)

最后,我们聊一下中文世界中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所拥有的“猫王”这个绰号。有心的乐迷会发现,美国人给普雷斯利的头衔,只是“国王”(The King),或者是“摇滚之王”(The King of Rock 'n' Roll),里面都没有猫科动物的痕迹。据我考证,普雷斯利曾经得到过一个“山地猫和西部流行乐之王”(The Hillbilly Cat and King of the Western Bop)这样一个绰号……美国人太笨了,这么长的绰号一口气都读不完,中国人的简化无异于二次创作,只从中摘取了两个单词,便有了“猫王”。

成名之后的猫王星路坦荡,随着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太阳唱片作为一家独立小公司,已经无法继续给猫王以足够的支持,“上校”汤姆·帕克(Colonel Tom Parker)成为他的经纪人,菲利普斯以3万5千美元的价格,把他转卖给了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1956年,加盟RCA之后的猫王推出了一系列唱片,以《伤心旅店》(Heartbreak Hotel)为代表的作品使他享誉全球,也使得新生的摇滚乐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推广。猫王的后半生,得以为鲜花、美女、财富和名誉所簇拥,在德国服兵役时还收获了爱情,更是和包括玛丽莲·梦露在内的3千名以上的女性有染,作为公司和经纪人的摇钱树,他过分透支了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对药品的依赖,最终为他42岁人生谢幕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56年,大洋彼岸的一个16岁的英国男孩儿,被收音机里传来的这首《伤心旅店》,惊得目瞪口呆,他从来没想到过,吉他这件乐器可以如此具有攻击性,之前,他刚刚通过同学手中的一本《新音乐快递》杂志(New Musical Express,NME)知道了猫王,这首歌完全颠覆了,他对噪音爵士乐(Skiffle)的热爱,开始从发型到衣着模仿猫王的一切,他意识到,只有摇滚是真实的,其他的一切都是虚幻——这个男孩名叫约翰·列侬(John Lennon),未来他将会是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的灵魂人物,他说:在猫王之前,世界一无所有!

彼时,英国伦敦的一位中学女教师冲进办公室,怒气冲冲地说:“我非得和一个叫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的孩子好好谈谈,他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全校的每一张课桌上!”

转发下面的海报

和更多好友一起摇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