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德育新视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的区别 新时代@德育新视野

新时代@德育新视野

2024-07-10 23: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是教育是“德政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办好教育事业的历史担当。

二是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刻揭示了办好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三是教育是“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深刻阐明了发展教育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2.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四个新观点”

一是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总要求。“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要求,这是对党的教育方针新发展。

二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总书记旗帜鲜明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的政治品格。

三是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规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基本国情、时代挑战,从九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求。第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第二,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强调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第三,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第四,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求”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第五,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第六,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第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第八,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要求“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第九,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要求”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九个方面的要求,既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是指出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具体路径。第一,“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第二,要“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第三,“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第四,“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3.教育改革中的“9个坚持”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从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来寻找新时代教育的“魂”、“道”、“器”、“术”,个人的理解中,党的教育方针就是教育之“魂”,人的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就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教育之“道”,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就是教育之“器”,开展教育的新途径、新手段和新方法就是教育之“术”。

对于学校来说,党的教育方针具体表现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要在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遵循人的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探讨教育的“器”和“术”。课程属于学校教育之“器”,基于学校实际、凸显办学特点的教育的途径、手段和方法是学校教育之“术”。

思想决定行动,心态决定状态。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学校和教师的认识是:第一,顺应大势,明确方向;系统规划,积极探索;在继承中发展(有目标、有规划、有实践、有传承)。第二,教师是核心,思想更新是关键,学校文化为基础,学习和实践是途径。

建设德育课程,

形成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学校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载体,德育课程是系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保障。这里所谈的德育课程是指学校的校本课程范畴。

1.如何建构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一是依据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建立德育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就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二是德育课程主要维度:可以从思想道德、审美艺术、劳动技能、身心健康等主要方面去开发。培养学生行为、学习、生活习惯,提升学生审美、合作、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心理、个性品质。三是德育课程的主要形式:以人格教育为基础,建立基础课程、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合的立体化课程结构,让学生在体验式和浸润式教育中打上学校的文化烙印。

2.学校德育课程现状与建设的思考

目前学校没有形成德育课程体系,成为影响德育教育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对于德育课程建设的思考,一是对学校文化的深度挖掘。德育离不开学校的文化,成立学校文化研究团队就是要寻找学校的“根”和“魂”。九十多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六十六中人的努力,形成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办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是新时代赋予学校使命,我们的育人目标是什么?培养自觉自律、全面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二是基于对学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学校的德育教育探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需要总结的经验?将零散的德育进行系统化梳理、提炼就可以形成学校的德育课程。比如“四自教育”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以“自觉教育”为主体,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

开展课程德育实践研究,

是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时代要求

德育课程固然重要,但是课程德育才是新时代加强德育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促进“德育”与“智育”深度融合,实现育人和育才统一,必须最大限度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功能,从“德育课程”到“课程德育”的迈进。

1.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功能是教学的重要任务

教育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改变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忽视德育实效的现状。长期以来,国家德育课程表现在学科教学中主要以思想政治课为主,但是谁都不会否认,德育蕴含在所有课程和教学之中。教书育人,是在“教书中实现“育人”的目标,“德育课程一体化”的研究就是基于此提出”的新观念和新要求。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中必须将德育目标列入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只有在长期的浸润中才会锻造出优良的品格。

2.开展全员育人导师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德育不单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每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的导师,更是学生心灵的导师、健康成长的导师。学校的导师制工作如何落地,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由教师去落实。

3.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是新时代构建德育新生态的重要途径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同频共振”,协同育人,是一个新课题,市教育局成立家庭教育处,向我们传递着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们要抓住机遇,尽快开展工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关乎国家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立德树人,是学校的使命和责任,将学生培养成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需要每一个教师的智慧和努力。希望我们身体力行,并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