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附:课堂观察量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原则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附:课堂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附:课堂观察量表

2024-03-04 17: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何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回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课堂观察的内容

  课堂观察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包括思维状态、参与程度、情绪状态、交往行为、生成状态五个方面。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通过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实现,而有效的课堂调控首先是建立在有效的观察上的。因此,课堂的学习气氛,学生的神态表情,实验操作,以及课堂提问的反馈信息等,都应作为真实的课堂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观察视野之中。有效的课堂观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观察课堂学习气氛 

  课堂的学习气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左右教师的讲课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都应注意观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否形成,学生反应是否积极,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是否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并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积极的交流,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堂上是否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对提出的问题毫无反应等负面情况。

  (二) 观察学生神态表情

  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需对学生作个别观察,一般包括学生的目光,面部表情与形体动作:   1.目光观察   学生的目光往往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绪,教师应注意捕捉并体会学生目光所传递的信息。学生的目光或期待、急切、专心致志,或困惑、茫然、游移不定,或心领神会,或疑虑重重,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判明原因,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面部表情观察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各种面部表情,并理解所传达的学习心态的信息。学生困惑时经常会眉头紧锁,嘴唇闭拢,神情焦虑不安;理解了学习内容时则双眉舒展,面露微笑,频频点头;学生思考问题时常常面色沉重,双眼微合,双唇紧闭,有时口中还念念有词;专心听讲时目光凝视,神情专注,嘴唇微张;心不在焉时目光游移,表情木然,眉头时开时合;不耐烦时或双眉紧锁,频吐烦言,或焦虑不安,左顾右盼……只要教师注意观察,就能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态。   3.形体动作观察   学生的身体语言也会透露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通常,学生在专心听讲时,身体微微前倾,用手托着腮帮,或者双手平放;困惑不解时,就会摇头挠首或者交头接耳;在弄懂了一个难点后,会改变原来的体态,时常身体后仰;不耐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摇晃身体,或叉臂抱胸,或跺脚颠膝。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体态语,细心体会,会收获一笔不可小视的教学信息。

  三.课堂观察的方法

  观察学生的神态表情,需对学生作个别观察,一般包括学生的目光,面部表情与形体动作:

  (一) 目视法

  目视法是使用广泛的观察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直接进行,不必中断教学就能得到结果,简便易行。但是,目视法容易受到干扰,有时未必能“视”到真实的情况。为使目视法更加可靠,教师应对观察到的情况作由表及里的推理判断,做到既尊重观察结果,又不轻信表面现象。目视法可以分为:   1.扫视法   这是一种群体观察方法,适用于集体教学的场合。教师可借此了解班级的整体动态与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需要改变位置,用 3 ~ 5 秒的时间迅速扫视全班,既可以把握教学效果、组织教学,又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2.巡视法   这也是群体观察方法,主要用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活动场合,是教师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而使用的观察方法。在巡视时,教师可以站在固定位置,从前到后,从左向右,目光缓缓巡视全场;也可以在学生之间,一边行走一边巡视观察。教师的巡视可发现活动中异常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也可作为一种组织教学的手段,提醒思想开小差的同学集中注意力,让他们的思绪回到课堂上。在巡视时教师的目光既要敏锐,又要亲切柔和,使学生振奋精神而又不感到压力。   3.注视法   这是一种对个体进行观察的方法,主要适用于教师对学生个别指导的场合。注视是有针对性的个别观察,注视既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又可以提醒学生集中注意,仔细听讲。但是,注视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起反作用。   4.凝视法   这也是一种个体观察方法。凝视比注视更为专注,主要用于学生板书或演示的场合。要求教师边观察边思考。

  (二) 调查法

  调查通常采用提问等口头调查方式,是教师从对学生的答案、回答语气和神态的观察中获取信息,或者通过学生举手的情况来测量教学效果的一种观察方法。

四.课堂观察的结构

课堂观察包括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即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课堂文化: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学生学习: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教师教学: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准备

①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②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③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①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②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③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①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②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③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④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⑤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①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怎样?

 

 

②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③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④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吗(观点、作业、表情、检测、成果展示)?有多少人达成?

 

 

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2)——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环节

① 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②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③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①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②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③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④ 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对话

①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②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③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①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②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③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机制

①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样?

 

 

②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③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样?

 

 

④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①预设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②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③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①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②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③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④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①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

 

 

②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③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①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②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③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①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

 

 

②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③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④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思考

①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②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③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④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①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③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①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②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③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①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③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①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②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③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新课程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授课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职称

 

观察中心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观察记录

观测点

评分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观察中心

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观察记录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说明:每个观测点分值为5分,合计100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