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说明文的教学重难点 学习如何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一)

学习如何进行说明文阅读教学(一)

2024-02-16 0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肖培东老师说:“真正的好课,是贴近文字,与心灵发生碰撞的课。”

面对统编教材的说明文教学,我决心认真学习如何教说明文,于是读了王君老师两期微信专栏稿《说明文教学突围》,首篇以才女老师望军的《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为例,点评此课说明文教学中缺少干货,指出说明文教学中的困境。王君老师提出自己的说明文教学突围策略是——追求“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王君老师在说明文教学中,我用得最多的还是“三看”或者“四看”的板块式:宏观看整体结构,中观探段落奥妙,微观赏语言特色;宏观看全篇骨架,中观识段落铺展,近观析层次构造,微观鉴句内逻辑。

现就八下第三单元的事理说明文来模仿一下:

《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部分:宏观看全篇骨架

归纳本文科普的四个关键问题,并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形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第二部分:中观识段落铺展

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出于什么考虑?

(这四个决定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第三部分:微观赏语言特色

1.语言的生动性

2.语言的准确性

附:课本里的《大自然的语言》是根据1963年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改写的,原文分为四个小标题:(一)大自然的语言;(二)四个因素;(三)在各国的发展;(四)作用很大。改写的文章着重你保留了(一)(二)(四)部分,较之原文语言更加简炼。

关于说明文文体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本人从同行和前辈的研究成果中了解到,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如法布尔的《蝉》,可以和散文小思的《蝉》,百科全书对蝉的介绍,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更加明白文艺性科学小品和哲思型记叙文的区别。

此外,结合八下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其中《大自然的语言》和《大雁归来》都是和大自然有关的,因此,笔者计划学习完《大自然的语言》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大雁归来》,比较中西方科学家在写科学文章时的异同。

打开网络搜索到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三中的刘龙飞老师的一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及反思,感觉她模仿王君老师很到位。

附:刘龙飞《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5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  默读,明确本文说明的内容和理清本文运用的多种说明顺序。

2.  比读,探索本文段落的奥秘,体会本文所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3.  精读,赏析本文语言既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字词,明确阅读方法

2016年11月30日,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外国人惊呼其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请看大屏幕(ppt1-4),中国传统的农民没有时间观念,尤其没有现在的时间意识,但他们不仅随着四季的歌喉作息,而且分辨得出一年中七十二种以上的物候迁移,他们懂得这些鸟兽虫鱼、草木风云的语言,依据这些语言顺时而动,得时而成,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土地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在今天,我们研究节气,研究物候变迁,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而作为这门科学创始人的竺可桢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在今天也一直被人们所推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说明文的第一课——《大自然的语言》,

1.  学字词

首先请大家翻到32页,读字词,写字词,记字词,时间两分钟。

强调:草长莺飞     销声匿迹     连翘

2.明方法

说明文的学习,有一种方法比较好,大家在学习本单元其它说明文的时候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请大家记录在标题的最上方:

宏观:看整体结构

中观:探段落奥秘

微观:赏语言特色

一起读一遍。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学习分为三个板块,现在进入第一板块:

二.宏观:看整体结构

过渡:本文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其实讲的是物候,百度词条上对物候是这样解释的,那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首先请大家:

1.速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

方法:速读,整体俯瞰,关注关键句、中心句,思考本文围绕物候学,都写了哪些内容? 时间三分钟。

(要求:全文1600多字。课标规定: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默读就是在阅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心诵、不指读,用眼睛快速扫描文字,让文字符号直接输入大脑中枢。)

2. 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可以把第11段放在开头吗?为什么?

这是一个难点,未知知识,请大家翻到课本47页。看第二段,那这篇文章前面讲的是物候现象,后面讲的是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影响物候的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采用的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接着看47页,思考:在本文中还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小结:宏观就是提纲挈领地来把握全文,来读

现象到本质,主次要分明;时间有四季,逻辑条理清;眉清又目秀,清爽好文章。

三.中观:探段落奥秘

竺可桢一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都把文章写得这样眉清目秀,清清爽爽,我们写说明文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板块:中观:探段落奥秘。

1.说明文的段落怎么展开呢?文章给了我们很好地借鉴,特别是写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的四个段落,很有特点,聪明的同学就会把它提炼出来。现在请大家看文章的7—10段,按上面的要求:

中观欣赏

话题:比较7—8段的写法,破解说明文段落展开之谜。

方法:比读,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炼方法。

注意:可以从不同角度——说明方法、结构特点、表达方式等.

小结:说明文段落的展开有一些奥秘,我给大家梳理一下:

总分是法宝,举例不能少;比较做帮手,数字准度高。

2.其它段落有没有这样的奥秘呢?

刚才的思维力度很大,大家都做得很辛苦,这样我们来讲一个竺可桢的小故事。(竺可桢从哈佛大学开始坚持记日记,因战乱流失,仅留下1936至1974年2月6日,共计38年37天的日记,800多万字,这些日记也成为了他科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四.微观:赏语言特色

过渡: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除了准确严密之外,说明文的语言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1.话题:说明文的语言也可以很吸引人,请看第一自然段。

  方法:朗读,换读,咬文嚼字

  竺可桢为什么能把说明人写得这么吸引人呢?(竺可桢勤奋求学的故事:3岁识字,五岁背诗,识字千余,哥哥教作文,反复写了多遍直到鸡叫)(拟人、文言范、画面感)

 2.小结

他的语言兼具了科学的准确严谨,也兼具了文人的典雅生动,顺着老师的总结,希望能给你一点启示:

文言添情趣, 成语出华彩; 拟声有画面, 拟人显生动; 科学与艺术, 从容又流转。

五.拓展延伸:

科学与美,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这让我想起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她与诗词大会相守四季,在第四季拿到了总冠军。左手工科,右手诗词。陈更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左岸冷硬,右岸柔软。我爱我的研究,它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我也爱诗词,它是我柔软感性的右岸。人生有多包罗万象,诗词就有多包罗万象。”

小结:愿我们都能在科学与诗的道路领略更美的风景。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最后大家别忘了我们今天教的学习说明文的方法,请齐读:

自然有声,物候有情;观其大略明顺序,咬文嚼字品语言。宏观中观和微观,说明阅读不再难。

六.作业:

1.推荐阅读《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2.做一次自然笔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