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正式起源,与《诗经》有什么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诗词与诗歌有何区别与联系 中国音乐正式起源,与《诗经》有什么关系?

中国音乐正式起源,与《诗经》有什么关系?

2024-06-30 0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尔雅・释乐篇》为「谣」定义,提到「徒歌谓之谣」

知中:「诗」和「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有「诗言志,歌永言」之说那么二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区别是什么?

孙立:它们的关联呢, 在古代来讲,「诗」和「乐」其实都有「言志」的功能。因为我们都知道,早期的「诗」「乐」是合一的。当然「乐」还有一些礼仪方面的功能,重于教化方面,其次是一些娱乐作用。

区别的话,所谓「诗言志」讲的是,「诗」是用来诉说作者志向的,而「歌」虽然同样也可以,但两者在形式上有些许区别。

「诗」是通过诵读的形式来「言志」,而「歌」是通过咏唱的方式。在这里,所谓的「永言」,「永」就是长的意思,即长言,因此「歌」可以看作是对诗句的一种咏唱。

因为是咏唱,所以它不同于诵读的节奏,与平常说话不同。但是这里请注意,「永言」不单单止于「歌」,古代除了「歌」以外,还有一种类型叫作「吟诵」,这也是「永言」的一种,它介于诵读和咏唱之间。

△《礼记・乐记》中记载了魏文侯听到「古乐」和「郑卫之音」时的不同反应

知中:关于「中国音乐正式起源于《诗经》」这个说法,您认为准确吗?

孙立:我认为不大准确。因为我们可以看到, 其实在《诗经》之前,中国已经有了很多音乐的形式。

在河南舞阳的贾湖,曾经出土过一枚骨笛。它是七孔骨笛,经过考古鉴定它大概是八九千年前的东西,这枚笛子的出土,就说明音乐的起源应该在很久以前。我们可以倒推,有骨笛的时侯就已经出现了音乐。由于它又是七孔骨笛,和音律一定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当时的人对音阶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认识。

因此,我们并不能断定「中国音乐正式起源于《诗经》」,改为「《诗经》是上古音乐规范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这样会相对贴切一些。

△《郑风・子矜》

知中:《诗经》可以称作一部「民间歌谣集」吗?其中的「音乐性」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孙立:实际上, 《诗经》并不能单纯地看作是一部「民间歌谣集」,现在的学者普遍认为《诗经》中的部分作品,并不是直接出自民间。

其中原本有一些民间创作,但后来经过乐师整理的所谓「民歌」,包括《国风》中的篇目,实际上体现了一些「文人性质」,可以说它是「文人性的民歌」。例如《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关雎》,我们在研究时发现,这首诗并非出自民间,而是经过了后来的加工。

说回《诗经》的音乐性,因为它的乐谱已经在后世失传,六经中的《乐经》也已经在汉代后期遗失。所以说,《诗经》音乐性的具体表现,我们现在很难直接地去了解,但是《诗经》有音乐性这一点是肯定的。

在《墨子》中谈到过,「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所以很显然,「弦诗」是用乐器、用琴去演奏,这一点能够证明它是具有音乐性的。

△《墨子・公孟》中所言的「诵诗三百,弦诗三百, 歌诗三 百,舞诗三百」

而要是从诗句本身来说,我们用一种文学化的描述,诗句本身就是带有音乐性的。 比如说它的韵律、节奏、重章叠句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音乐性,但这种音乐性和今天我们所界定的「音乐」已经有所偏离了。

在不同的类别中,《诗经》的音乐性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国风》和《雅》《颂》在音乐的表现方面肯定会有所差异,但我们今天也都只能从它的文字形式上去推测了。

004特集 《民谣啊民谣》

采访&撰文 | 丁斯瑜

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C O N T A C T

围棋大师吴清源的「中和」之道

快速获取知中特集《民谣啊民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