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20部!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好戏不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评弹的传统剧目 【看点】20部!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好戏不断

【看点】20部!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好戏不断

2024-01-17 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备战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繁荣上海演出市场,助力“五个新城”建设,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正在沪上如火如荼举行,并将延续至12月。此次展演共有20部剧目入围,涵盖京剧、昆曲、沪剧、淮剧、评弹、滑稽戏、杂技、话剧、交响乐等不同艺术门类。

在接下来两个月的展演中,还将上演话剧《师者之路》、沪剧《上海屋檐下》、大型革命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淮剧《寒梅》等,鼓励已创排剧目在演出中不断打磨提升。

守正创新

红色题材崭新表达

深秋的上海,最美便是那一抹红。展演舞台上,多部优秀的红色题材作品引人瞩目。

上海昆剧团打造的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改编自 1963 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同名经典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为掩护和转送密电文件,前仆后继,与侵略者开展斗争的英雄故事。

昆剧 《自有后来人》

不同于京剧、沪剧《红灯记》以“李玉和”为第一主角,昆剧《自有后来人》以“李铁梅”为第一主角,契合“革命自有后来人”时代精神。《自有后来人》用“破套存牌”方式设计唱腔,召唤出曲牌音乐旋律的个性之美,为昆曲 “守正创新”跨出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特邀国宝级艺术家尚长荣、蔡正仁、张静娴和李小平担任艺术指导,集结团内外优秀创作力量,强强联手搭建主创团队,在老艺术家的带领下,反复锤炼、精益求精不断打磨,致力精品佳作的打造。

歌剧 《晨钟》(新版)

几经修改打磨的新版歌剧《晨钟》更注重人物塑造,提升了剧目的思想性和人物的丰富性,凸显了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建党基础和历史必然。作曲家在配器上又做了新的调整,让整部歌剧有了更佳的音乐质感,也让音乐与编剧姚远的词作在和谐统一中,进一步展现历史长河中那些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牺牲的英雄的壮烈之举。

评弹 《战·无硝烟》

红色战斗不止于战场,也包括商场。上海评弹团庆祝建党百年创作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讲述了在上海解放一年间,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稳定金融、稳定物价,打赢经济上 “淮海战役”的故事。青年演员陆锦花、徐一峰在表演中融入了沪剧、淮剧、上海滑稽等等“上海元素”,提高了作品的可听性。

不拘一格

各路英雄大显身手

为鼓励民营院团创作、演出,促进市、区、民营以及各兄弟院团之间的交流学习,获得市级优秀民营院团展演“优秀剧目奖”的沪剧《飞越七号桥》也将参与本次展演。这部由上海新东苑沪剧团精心打造的沪剧作品聚焦上海的西大门——闵行七宝镇的一段历史。

沪剧 《飞跃七号桥》

1949年5月,解放军27军由松江、泗泾一线东进, 16日27军先头部队向漕宝路七号桥碉堡发起攻击,遭到国民党军顽固抵抗。激战三天后,解放军越过蒲汇塘,最终攻克了七号桥防线,打开了解放上海市区的西大门。本剧着力彰显爱国女商人赵春梅的内心世界,展现她在解放战争逐步向上海推进的几个月里,从一介不关心世事纷争的普通棉布商人,逐渐成长为爱党爱国、识大体明事理的进步女性。

为增加《飞越七号桥》艺术感染力,该剧在遵循沪剧唱腔和故事以情感人特点基础上,作曲首次引入越剧、京昆、评弹等艺术曲调,增加了演员表演和记忆难度。

沪剧 《上海屋檐下》

同样是本土的“上海声音”,上海市长宁区沪剧传承中心(长宁沪剧团)推出的沪剧《上海屋檐下》根据夏衍的同名话剧本改编。作品遵循夏衍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根据沪剧特点和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了再创作。让人物更鲜明,让戏更好看,让唱腔更好听。

聚焦现实

和人民生活心贴心

为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体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展演汇聚了本市近两年来现实题材创作的优秀成果。

滑稽戏作为上海本土剧种,以原创现实题材为主,擅长反映市民生活,滑稽戏《弄堂里向》作为文旅部2019年度现实题材重点剧目,讲述“上海老弄堂”里几户百姓人家经历的时代变迁和人情冷暖,以原汁原味的海派滑稽获得了观众认可。

滑稽戏 《弄堂里向》

上海越剧院创排的越剧《山海情深》以一对上海援黔父女从隔膜到互相理解的情感历程为主线,贯穿苗家女脱贫致富的故事,双线结构铺排剧情,既有海派气质,又具苗家风情。作品保留了越剧创新的基因,除了传统的戏曲导演、越剧唱腔之外,加入了管弦乐编曲、音乐剧编舞、实景灯光秀、影视服化等主创人员,使整个舞台呈现出耳目一新的感觉。

越剧 《山海情深》

对于越剧这一传统戏曲艺术来说,这是一次具有挑战的尝试,院长梁弘钧说:“挑战不仅在于这个题材不是人们认知里越剧所擅长表达的,更多的是让新的观众通过这么一个和现实生活有关联的故事,让他们接受越剧,爱上越剧。”据悉,该剧去年圆满完成了“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

话剧 《师者之路》

此外,话剧《师者之路》以获得“改革先锋”奖章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于漪为原型进行创作,勾勒出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倾注心血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不断探索与推动教育理念改革的平凡而伟大的师者之路。

好听好看

艺术插上科技翅膀

正迈向亚洲演艺中心之路的上海,从来不缺好听好看的海派文旅佳作。作为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由上海时空之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杂技团有限公司打造的经典品牌——杂技秀《时空之旅》今年升级到2.0版。

《时空之旅2》延续“中国元素、中外合作;中国故事、国际表述”的宗旨,将现代科技与中国杂技艺术无缝连接,呈现给观众完美的舞台视听体验,以惊险刺激的技巧动作和绚丽多彩的舞台效果,向观众传递“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上海精神。

杂技秀 《时空之旅》

这部英文名为“ERA2——Spirit of Shanghai”的作品,将杂技巧妙编织于戏剧之中,让艺术插上科技翅膀。顶天立地的旋转中式会客厅、巨型鸟笼、庞大的太师椅、几乎覆盖整个舞台的蹦床、落差巨大的极限运动坡道、红色的伞形船,大小对比的冲突感,构成一个犹如爱丽丝梦游仙境般奇幻的世界。

新时代带来的科技发展当然也会体现在新时代的表演中。这次的《时空之旅2》将给观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感,3D效果的多媒体投影,将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流动的河水、嬉戏的金鱼、漂浮的云海,以及上海的一些地标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

上海交响乐团委约周龙创作的《山海经》也将重磅亮相。中国神话是流传千古的文化积淀,它充溢着离奇与超自然的艺术魅力。《山海经》如同史册天书,囊括了描绘千山万水、地理人文等诸多的神话故事,其家喻户晓的“钻木取火”“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都由此而来。乐队协奏曲《山海经》以大型管弦乐为载体、以多乐章乐队协奏曲的形式、以当代人灵感自古人的超自然思维、以抽象的音响世界营造出想象中宇宙与人类的梦幻。

据悉,此次入围展演的部分精品佳作也入选文旅部主办的各类艺术节,在国家级平台进行了展示:如昆剧《自有后来人》入选第八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歌剧《晨钟》(新版)入选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交响乐《山海经》、滑稽戏《上海的声音》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名单。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