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讲书人演讲稿《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一)

《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一)

2024-07-15 16: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朝花夕拾》是一部鲁迅回忆童年和青年时期经历的散文集,有些回忆是温馨的,比如长妈妈给他买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有些回忆是痛苦的,比如没有让父亲安宁地离开人世;有些回忆是心酸的,比如看五猖会前父亲让他背诵《鉴略》;有些回忆是可怕的,比如儿时读到《二十四孝图》中的一些故事……无论哪一种回忆,鲁迅先生都表现出了对儿童教育的关注,这些思想即使在经过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能触动我们的内心。

1.写作背景

《二十四孝图》最初发表于1926年5月25日,是一篇关于“文学革命”的战斗檄文。所谓文学革命,是指“五四”时期反对旧文学(文言文)、提倡新文学(白话文)的运动。这场运动自1917年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候形成了高潮,成为当时新文化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文言文和口语相差得越来越远,当时的人们学习用文言文写作已经很困难。如果文言文继续作为书面语,就会给人们的书面交流带来很大的阻碍。于是1917年后,胡适、鲁迅等人提出以白话代替文言进行写作的口号,引起了一场关于白话和文言的论战。

在《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里,鲁迅义正词严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这诅咒实在够狠吧。可是鲁迅为什么要急于倡导白话文呢?因为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看到了旧式教育的落后,也希望当时的儿童们能从白话文中受到新式的教育,能有更健康的精神和灵魂。说到根本上,鲁迅不是反对文言文,他反对的是戕害儿童心灵的旧式的教育。他把反对白话的人和民间小说中吃小孩的麻胡子类比,“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2.儿童读物

在鲁迅的童年时期,是没有专门写给儿童的绘本故事的,文言文中也没有专门的“儿童文学”这一版块。对于孩子来说,热爱绘画是一种天性,你还记得幼年的鲁迅对《山海经》梦寐以求的急切心情吗?其实他本来也是被里面的插图激起了好奇心。然而封建的私塾教育是不允许有这些异想的,于是孩子们只能自己寻找一些图画书来看。看什么呢?

鲁迅回忆道,有的同学看的是《三字经》第一页上面“魁星像”,而这魁星像实在没有什么美感,在他看来如同恶鬼一般,竟然也能满足了孩子们幼稚爱美的天性。

幼年鲁迅家里有一些藏书,比如《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所以他能比别的同学多看到一些插图,却都是关于一些阴间故事的。

小鲁迅还得到了一位长辈的赠品,就是《二十四孝图》。刚得到这本书时,他是非常高兴的,因为上面是文字,下面有配图,而且鬼少人多,还是属于自己独有,实在是一件开心的事情。然而,等到别人给他把二十四个故事讲完之后,,便觉得扫兴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那这《二十四孝图》究竟是怎样一本书,又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怎样的心理阴影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