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圆周率的发展历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记载圆周率的数学著作 漫谈圆周率的发展历程

漫谈圆周率的发展历程

2024-07-04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平面图形中,圆无疑是最美丽的。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美妙神奇。现在出土的很多青铜器大部分都是呈圆形,说明早在殷商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对圆有了感性认识。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观念深入人心,更说明了中国古代先民对圆这一形状的感性认识,“圆满”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正是基于对圆这种特殊造型的崇拜,使得中国人很早就对圆的大量的感性认识进行思考总结。“规者,正圆之器也。”汉代画像石《伏羲女娲天地日月》图中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持规。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从很早就开始认识圆,也开始了对于圆周率的计算。

    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典籍中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成书于约公元前4世纪的《墨经》中,已经给出了关于圆的精确定义:“圆,一中同长也。”也就是说每个圆只有一个中心点,也就是圆心,从圆心到圆周作直线,长度都相等。墨子关于圆的定义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

    在容器制造、工程设计和各门科学中只要涉及到圆的计算都离不开圆周率。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用一个圆形的碗(或者其他物品)、棉线和直尺,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通过测量碗的周长和碗的直径,然后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到的比值始终接近3.14。这个比值和圆的大小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圆,无论圆的大小如何,其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您没有得到3.14,那就说明您的实验工具并不是标准的圆或者测量不规范。

    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1675—1749)首先使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瑞士数学家欧拉(1707—1783)预测到圆周率在微积分乃至整个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1748年出版的一本微积分教材中,建议用π表示圆周率,此后π成为国际通用的圆周率符号。1913年,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1875—1950)在《中日数学发展史》中,建议将355/113称为“π的祖冲之分数值”。

    中国科学家茅以升(1896—1989)“因感于圆周率史迹”,尝试探讨了近代中国“学术不振,逐渐沦丧”的原因。1917年4月,茅以升在《科学》杂志发表《中国圆周率略史》,率先把圆周率称为“祖率”,称祖冲之的π值是“精丽罕俦,千古独绝”。下面我们沿着科学发展的轨迹,探寻中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

    《周髀算经》是世界上关于圆周率概念的最早记载。该书是最晚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的中国早期数学著作,其中明确指出:“圆径一而周三”。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个圆,其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值即圆周率等于3。虽然这个比值不够精确,却包含了明确的圆周率概念。《九章算术》最迟在东汉前期已经成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在计算圆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仍然用π=3来计算。

    随着中国古代数学家的研究探索,“圆径一而周三”这个比值的误差逐渐被发现并引起了重视。怎样求得更加精确的圆周率数值,成为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课题。   (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