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体辨别与分类之散文与记叙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记叙文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语文文体辨别与分类之散文与记叙文

语文文体辨别与分类之散文与记叙文

#语文文体辨别与分类之散文与记叙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和抒情类记叙文

写景为主和状物为主的记叙文,比较容易区别,困难在于写景状物类记叙文与抒情类记叙文的区别。这是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因此,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两类文章在体式上具有两重性:作为一般文章,被视为记叙文;作为文学作品,则可称为散文。要区分这两类文章,仍然要看其主要倾向。一般说来,如果以写景或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在此基础上的穿插和阐发,则应视为写景或状物类记叙文。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如果一篇文章,以抒发某种感情为主线,景物只是作者借以寄托的一种比拟或象征,则应归为抒情性记叙文了。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五、散文

1、散文的概念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

2、散文的分类,主要按其表达方式及表现内容,具体可分为:

A、记叙散文

这种散文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其中又可分为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几种,如《火刑》、《背景》、《范爱农》、《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均是集中主要笔墨于一人或几人,以人的事迹为线索,称为“写人散文”。

再如《狱中杂论》、《土地》、《登泰山记》、《为了忘却的纪念》、《同志的信任》等,以写事为主,可以集中地写一件事,也可写几件事,这样的散文称叙事散文。

还有一些散文以写景为主,如《荷塘月色》、《海滨仲夏夜》、《济南的冬天》等,称写景散文。

另有一种是状物的散文,如《云艇》、《小麻雀》、《猫》等。这里值得一提的,写人和叙事两种手法经常并用,因为要刻画人,总是通过其所作所为来写,这就要叙事,而要着力记述某些事,总是要写人的,因为事是人干的。

再就是写景与状物,往往掺杂进行,例如《天山景物记》、既有写景的部分,也有状物的内容,因而就很难分得清楚是写景还是状物的,准确地说,应将这样的散文称写景状物散文。写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不一定是截然分开。

B、抒情散文

这类散文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为主,如峻青的《雄关赋》、宗璞的《西湖漫笔》等。然而抒情散文中也断然少不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因为任何感情都来自对个体人物事件景致的感受,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比如《白杨礼赞》,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北方抗战军民的赞赏之情,而这种感情绝不能凭空而来,它是作者看到黄土高原上巍然屹立的白杨树,进而通过对白杨树的赞颂抒发了作者对抗战军民的赞叹之情。

C、议论散文

这种散文侧重于对事理的议论,从而表明作者的观点与态度。例如高尔基的《时钟》,陶铸的《太阳的光辉》、邹韬奋的《呆气》等。这类散文也是议论文,因为也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也有论点、论据,也要对运用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然而这类议论文更具备散文的特点,文笔优美、语言形象、生动,不象一般的议论文而恪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的刻板套数,而是运用灵活的笔触,新颖的构思、鲜明形象的语言而巧妙的阐明事理,甚至可以采用一般议论文所不采用的委婉细腻的描写或抒情。一言以蔽之:论论散文就是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的议论文。

3、散文的特点(散、真、美)

A、基本特点是“形散神聚”。

B、散文的一般特点有:

取材广泛,可大可小;

手法多样,富于变化;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注重人生感悟、情感性灵的抒发,道理的阐发。

4、 散文的表现手法

a、象征:借助某一具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它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的某一内容得以含蓄形象地表现出来。

b、对比

c、衬托: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d、借物抒情 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

e、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

f、托物言志

六、散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形式精粹亲切。表达作者对 人生或自然的感悟。

散文与记叙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着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考教师就关注微信公共号17学堂!

考证考编视频课全都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