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计量经济学实验分析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大纲

2024-06-15 01: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名称及代码:计量经济学(09051113)

课程学分与学时:   1分/  16 学时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

适用专业:经济与金融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为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和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化解繁杂的计算过程,使学生用相关的软件独立地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及方法来研究实际的经济问题,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论文中使用数量分析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任务:通过计量经济学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量经济学软件(本计划使用 Eviews)的使用;能用 Eviews来建立单方程、联立方程模型和理解其它相关的教学内容,能上机运算、看懂输出结果并结合输出结果对模型进行各种检验。要求学生能独立地运用统计资料建立实用的、可靠的计量经济模型。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模块 Eviews软件基本操作(1学时)

项目一   Eviews软件基本操作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掌握 eviews软件的基本操作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具体内容包括,软件的安装、软件工作文件的建立、保存、软件窗口的认识,利用软件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第二模块 经典回归分析(3学时)

项目一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应用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具体内容包括,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原理、t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点预测和区间预测。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项目二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应用教材案例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包括建立模型,输入数据,对参数进行估计,对模型进行检验等。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第三模块 扩展回归分析(6学时)

项目一  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熟悉检验多重共线性的基本方法及产生的原因。掌握多重共线性模型的经济计量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设计并建立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GDP和收入、消费、投资、储蓄等),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若存在多重共线性,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作回归,比较OL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所得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项目二  异方差性检验及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理解加权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加权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通过散点图、残差图初步观察异方差。两种克服异方差的方法(直接除以解释变量;用直接拟合法的结果)。写出最终表达式。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项目三  自相关性检验及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熟练应用图示检验法和D-W检验法对序列作自相关分析,在序列存在自相关情况下,比较直接做OLS估计和差分变化后再做OLS估计所的结果的差异。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数据搜集。设计并建立一个GDP和消费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Eview软件检验数据是否存在自相关,若存在序列自相关,则分别对数据直接做OLS估计和差分变化后再做OLS估计,观察参数的方差及t检验值。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第四模块 特殊问题的回归分析(4学时)

项目一  分布滞后模型的回归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掌握分布滞后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应用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运用EVIEWS进行滞后变量模型分析,对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首先运用修正估计法,对滞后变量进行加权综合成少数几个新的解释变量来代替原来的滞后解释变量,达到保证自由度,消除共线性的目的,再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对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首先运用变换估计法将模型化成自回归模型,然后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要求熟练掌握本章分析中所运用到的方法。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项目二  虚拟变量模型的回归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掌握虚拟解释变量回归模型的估计与应用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具体内容包括,应用教材案例做解释变量回归与分析,包括虚拟变量设置原则、分段线性回归建立模型,输入数据,对参数进行估计,对模型进行检验等。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第五模块 经济问题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2学时)

项目一  经济问题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1、实验类型:演示性、综合设计性

2、开设类别: 必修

3、实验目的:掌握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和两变量协整检验,复习对经济问题进行计量分析的各种方法

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具体内容包括,自行选定分析的经济问题、建立时间序列模型、搜集相关时间序列数据,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后,对参数进行估计,对回归分析结果进行假设检验,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其经济意义,最终形成课程论文。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5、实验配套的主要仪器设备及相关实验耗材名称。计算机、eviews软件、相关统计数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通过老师演示讲解、学生与老师共同操作、学生单独完成课题实验作业等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手段: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实验软件教学等手段

四、课程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上机实验报告、出勤记录作为平时成绩记载。评分标准包括基本原理掌握程度、运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以及计算的结果的正确度。上机练习作业等平时成绩占学期成绩的50%;

(2)期末考核:期末成绩占学期成绩的50%。期末考核方为综合性实验。

五、其他

(一)作业布置及课外学习要求

作业布置:完成6次实验报告,1篇课程论文,以电子形式或书面形式上交。

课外学习要求: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经济问题,搜集相关数据,独立进行计量经济分析。

(二)课程资源

1、建议教材

《计量经济学》,庞浩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14年,第三版

2、主要参考书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2版)》,高铁梅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计量经济学软件 Eviews 使用指南》,张晓峒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数据分析与 Eviews 应用》,易丹辉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3、课外学习资源

课外学习资源: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国家统计局网;地方统计局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