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故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观音故里广德寺 观音故里

观音故里

2024-06-19 2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早就听说观音的故里在四川遂宁市。终于有机会到观音故里一游,深感增长见识,不虚此行。

遂宁观音故里灵泉寺万佛观音广场的观音三姊妹佛像 

   四川遂宁观音文化源远流长,群众根基深厚。自古以来,与遂宁有关的观音传说故事很多,最广为流传的是观音三姊妹均出生在遂宁,系妙庄王的三个女儿。“观音菩萨三姐妹,同锅吃饭各修行,大姐修在灵泉寺,二姐修在广德寺,唯有三姐修得远,修在南海普陀山。”“妙善公主遂宁出生,出家修行得道成观音。”这样的传说,不仅在西部,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佛教著名寺庙,乃至东南亚地区都广为流传。相传很早以前西域有个劫国(今新疆昌吉县北),劫王叫庄严。他们过着游牧生活,后来南迁到遂宁定居,建立城邦国,劫王改名妙庄。遂宁便是妙庄王建在涪江边的城垣。妙庄王先后养育了三个女儿,长女名妙书,次女名妙音,三女名妙善。她们便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观音三姊妹。妙善的出生十分传奇,其母在怀孕之初就有金莲盛开、明珠投怀之吉兆;妙善降生时又有珍禽齐鸣,鲜花盛开,异香扑鼻之喜庆;妙善的修行更是充满传奇色彩,传说妙善公主从小便吃素念佛,乐善好施,一日在灵泉山“忽见释迦牟尼佛,遂潜心修行”,“克服重重魔障,终成观音菩萨。” 在妙书、妙音相继出阁之后,及妙善长,却违背妙庄王为其招附马的意志,决心修行,“庄王发气如雷震”,送妙善公主到白雀寺,令寺中尼僧给她最苦最累的活做,希望她遭受磨难后改变决定,以遂王心。然而妙善每日里挑水、劈柴、扫地、洗衣、煮饭,干起活来无怨无悔,毫无难色,稍有空闲,还是把佛来念。白雀寺的师父见公主聪慧,不忍耽误她的前程,便善待公主,为她修行提供方便。半年后,庄王派“巡察宫儿”来白雀寺暗访,获知实情,大怒,连夜下令火烧白雀寺,烧死了500僧尼。妙善被神虎衔着救往普陀山后,便在紫竹洞中修道参禅。后庄王生500痛疮病危难治,张榜求医,一和尚开出药方,需要亲人一手一眼为药引。庄王的大公主、二公主不愿献己手、眼,乞求父亲宽恕。和尚告诉庄王,三公主还活着,愿意尽孝。庄王派人到普陀山,妙善公主早知来由,指出:“父王疮痛龙体现,五百波萝疮惨烈。烧死五百尼僧罪,果报自受刺心肝。”之后妙善割手挖眼以治父病。妙善在普陀山苦苦修行了九载,常持壶中甘露拯救万民,佛祖闻之,封妙善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父亲与姐妹等众人来普陀山参拜时,“公主化变千手眼。千手千眼观世音,普渡众生永流传。”

万福观音广场的两层墙壁上嵌有上万个金色的观音佛像

   

有人考证:自宋、明以来,遂宁每年都有三次由信众自发组织的观音朝山香会活动,每年2月19、6月19、9月19是观音菩萨的出生日、出家日、得道日。遂宁两大观音道场——灵泉寺和广德寺香客云集,观音故里迎来了八方宾朋。正可谓“有杨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观音”。遂宁及周边六七十个县及省外信众,甚至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地区的信众也慕名前来朝山进香,游人如织,盛况空前。遂宁的观音菩萨已经大众化、人格化,远远超出了佛教本身所包含的单纯内容,她与地方性歌谣、传说、民间谚语、地方戏曲等融合,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和民俗风情。遂宁的观音香会节已不单是朝山拜佛的庙会节,它成了民俗文艺节目演出和商贸交易、地方名特小吃、寺庙特色素食展示和经济文化交流盛会。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遂宁的观音民俗文化成为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蕴含了改善人们道德心理、道德人格、道德规范,从而美化人生和社会的宗旨。

灵泉寺观音阁观音像的上部分,是山民在山门临关之前的十几分钟内爬上观音阁的第七层拍摄的

遂宁灵泉寺和广德寺在唐朝成为全国有名的观音道场时,南海普陀山的观音道场还没建——灵泉寺建于隋朝开皇年初(公元581年),比普陀寺(863年)早280多年,比河南香山寺早100多年,历史上被誉为“西方圣境”。遂宁观音故里寺庙之一灵泉寺的庙门   

灵泉寺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581-600),远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为佛教圣地,历称“西方圣境”。北宋真宗祥符元年(1008)钦赐寺名“资圣禅院”。明代孝宗弘治三年(1490)赐名“灵泉寺”,重建下寺佛堂。清乾隆尊重佛教在灵泉寺大规模增修殿堂,当时的灵泉寺已是楼阁重叠,神像繁复。

灵泉寺的中门

灵泉寺绝顶有泉,绀碧甘美,不溢不涸,宋代苏东坡对灵泉寺赞咏曰:“泉泉泉泉泉泉泉,古往今来不计年,玉斧劈开天地髓,金钩钓出老龙涎”。并于壁间大书“七泉”二字。

宋代诗人苏东坡亲笔题写的“七泉”二字

  灵泉寺全寺分上下两寺,下寺建于灵泉山麓,建有“大雄殿”、“天王殿”、“文昌殿”、“古佛殿”等十二个殿堂。上寺建在灵泉山顶,有“观音殿”、“祖师殿”、“眼光殿”等九个殿堂,以及新建的“观音阁”。寺内林木苍翠,清幽宜人,建筑宏伟壮观,历来为川中名胜,早已名扬川内外。

灵泉寺新建的“观音阁”

灵泉寺历史悠久,历代高人涉足灵泉,留下不少遗迹。明朝司马谏席梅山,曾于此读书,山腰曾建有梅山书屋。清朝贤相张鹏翮诗称颂:“千载灵泉古道场,唐朝名胜冠诸方,云笼野树藏山寺,风送霜钟到德阳,石佛阶前秋月冷,残碑亭下稻花香,霞梯直上高峰顶,万里晴空望帝乡”。清道光二十三年,两广总督林则徐到遂宁题署“香林德水”匾额,至今乃竞相传诵。

林则徐题字的“香林德水”

  灵泉寺地处中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植被很好,是川中丘陵地区最美丽富饶的植物宝库,绿化面积达233公顷,森林覆盖率93.9%,现有草木、灌木、乔木、蕨类植物30个科,60余种,古柏600多株,麻楝树233株,黄楝树69株,早已成为游人观赏休息之所。四方香客朝拜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2、6、9月香会期间,来自省内外、国内外的善男信女、观光团体,接踵而至,高峰期年游客量可达200万人次。

灵泉寺观音阁中的观音像,高18.6米

观音故里对于遂宁来说是一个传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资源,是一笔财富。我们现在研究观音是在研究迷信吗?其实不然,观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之一,民间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诸神之上,并深深地植根于民间传说中的重要角色。中国观音菩萨是深入人心,广受大众尊重和喜爱的。观音菩萨代表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是“大慈大悲”的根源,是人类和平、进步、发展的使者,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东方的“维纳斯”、“圣母玛利亚”。观音文化品牌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文化品牌。

从观音阁向下看,远山好似莲花瓣

在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中,人的慈悲之心日益渐微,大慈大悲的根源似乎渐渐离人远去。但是,人们对于观音的崇敬和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精神的追求,正是人们对于真正人性的追求和理解,对于真、善、美的渴望,实际上,观音菩萨已经不是一个信徒心中的神话,而是一种极其普遍的历史和社会的精神形象。但愿世上的人都能向善、向美、向真。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最后修改于 2007-12-03 21:31    阅读(?)评论(0)编辑删除 上一篇: 西来第一禅林——广德寺 下一篇:历史的旧船票——刘文彩遗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