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藏自治区休假包干路费各省明细 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案例总结报告

2024-07-11 0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村民在表演“久河卓舞”(2020年7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面积最大、最年轻并仍在隆升的高原,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地球演化历史中最为壮观的地质事件之一,西藏自治区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其万千特色均是高原隆升的结果。脱贫攻坚以来,西藏人民在海拔最高、地理区位最特殊、生态环境最脆弱、资源禀赋最缺失、进步历史最短促、区域经济最滞后的“世界第三极”上,牢牢把握“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克服了高昂的发展成本和最特殊的困难,推进了最特殊的发展,艰苦卓绝地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脱贫摘帽奇迹,气贯长虹地跟上了全面小康的步伐,为伟大的中国扶贫成就和减贫事业增添了“西藏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在西藏的光辉实践,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西藏特殊区情的有效结合,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扶贫开发理念和“扶贫组合拳”的贫困综合治理的有效融合。

2013年底,西藏74个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共有贫困村5,369个。截至2019年底,全区62.8万(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万人,历年动态调整增加3.8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5,36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累计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581处,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失辍学生5,213人全部劝返,实现控辍保学动态清零。截止2020年10月底,大病集中救治5,150人,慢病签约服务21,526人,重病兜底保障1,713人,全区所有贫困人口均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累计排查改造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危房4.36万户,实现贫困群众危房清零。历史性消除了长期困扰西藏各族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农牧区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通过脱贫攻坚,西藏各族人民对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伟大祖国的感情更加真挚深厚,毛主席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习主席让人民脱贫奔小康,这是西藏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两件大事。

一、压实责任筑堡垒

西藏以脱贫攻坚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全面落实中央统筹、区负总责、市县落实、乡镇专干的工作机制,在全国开创性成立自治区、地市、县区、乡镇四级脱贫攻坚指挥部,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截至2019年底,全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2.2万多个,党员人数达39.8万名,5年来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476人,通过争取项目、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和合作经济组织、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方式帮扶贫困户,目前全区94%的行政村有集体经济。阿里地区区情特殊,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阿里地委、行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始终把反贫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改善民生的出发点。政府科学的顶层设计,前瞻性地提出了“实施生态脱贫行动”和“实施健康阿里脱贫行动”;结合特色小城镇、边境小康村、灾后重建等项目开展易地搬迁工作;结合地区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旅游、畜牧、生态等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藏西先锋·红色阿里”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阿里地委行署通过四项举措,亮点频出,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效。

因地制宜制定乡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成功带动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如拉萨市达孜区白纳村在基层党建引领下,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厘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思路,多渠道培植集体经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激发内生动力,通过“自我造血”,成功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在村党委的带领下,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2,855元增长到2020年底的15,618.5元。脱贫攻坚过程中西藏还涌现出一批基层党建引领脱贫的模范,如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访的巴宜区巴吉村通过党建引领集体经济使得人均收入达34000余元,普兰县巴嘎乡岗沙村党支部主导全村成立的冈仁波齐牦牛运输队,康马县少岗乡朗巴村党支部引领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乃东区“滴新模式”抓党建促脱贫,类乌齐县滨达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创脱贫工作新局面,安多县紧抓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头雁”作用推动脱贫攻坚,朗县朗镇申木村党建聚民心助力产业脱贫致富,嘉黎县麦地卡乡党委书记巴桑次仁利用国家发明专利带领全乡稳定脱贫等。

助力脱贫攻坚,党建的引领作用必不可少,推进新时代干部驻村工作,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迫切需要,干部驻村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组织措施,是历练干部、转变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平台。西藏已连续9批选派干部19.3万余人次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3批1.6万余人次干部担任村居第一支部书记,共落实强基惠民资金33亿元,实现全区所有村居全覆盖;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中群众认可度达99%以上。各驻村工作队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抓群众最关心的难点问题,用实际行动将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群众连声称赞“驻村工作队就是我们的亲人,只要有他们在,困难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我们感觉党和政府就在身边,工作队,‘呀咕嘟’”。

二、强化产业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贫”。西藏立足正确处理好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398.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84个,带动23.8万贫困人口脱贫,受益群众超过84万。

白朗县是西藏主要的粮食产区,农牧民传统上都是吃糌粑和牛羊肉生活,不需要也不愿意种菜。如今的白朗县依托山东援藏优势发展蔬菜大棚,开启了由穷变富的小康之路。1998年白朗县粮食生产连续10年获得了丰收,但是农产品结构单一、青稞价格低,不能满足群众增收需求。因此,亟需对农牧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白朗县彭仓村村支书边巴顿珠,结合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土质好、水质好,交通便利,做出发展蔬菜产业的决定,开始一户户地找村民聊天谈心做工作,但村民们并不理解和支持,村民们说:“吃糌粑、牛羊肉很好,我们不需要种菜”。但边巴顿珠没有放弃,他反复给村委会成员做思想工作,再由村委会成员分头做村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终于答应在县蔬菜公司山东技术员的示范大棚里学种菜技术。从1998年起,在技术员们的示范带动下,彭仓蔬菜种植业开始蹒跚起步,一座座土坯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在年楚河畔、在来阿山下,铸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为了白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从2004年起,在边巴顿珠的精心指导下,村民的菜越种越好,从选种到育苗、从栽培到管理,一整套的种菜技术都学会了,并逐渐扩展到全县。脱贫攻坚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46万亩,产值达2亿元以上,带动全县3,200多户群众参与蔬菜产业发展,“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逐步成为现实。“这两年成了职业农民,每月工资5,000多元准时到账,现在不论在全县哪个蔬菜园上班,大家都争先恐后,种不好可能随时被淘汰”。查吾冲村贫困户尼玛平措,自豪与开心的笑容挂满古铜色的脸庞。

温饱有余、衣食无忧,曾是几代人的梦想。脱贫攻坚以来,西藏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以种养殖产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打造特色产业为脱贫抓手,以完善产业链条为基本目标,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牦牛、藏羊、青稞、蔬菜品牌和基地。贡觉县阿旺绵羊、达孜区青稞产业、当雄县牦牛产业、隆子县奶牛基地、白朗县蔬菜基地、日喀则岗巴羊、日土白绒山羊等产业,构建了西藏高质量产业发展新体系;改则县抢古村“牧区改革”新型牧业经营模式、林芝市和阿里地区的全域旅游、工布江达巴河经济带、色尼区噶尔德基地、拉萨市域上和美旅游产业等一大批集团化扶贫产业,探索了西藏多维度产业发展新路径;普兰县巴嘎乡岗莎村牦牛运输旅游服务产业、洛隆县洛宗特色产品开发公司、阿里地区日土县白绒山羊产业、芒康县扶贫产业园、波密县松茸冻干产业园、曲水县净土健康产业园、日喀则江孜县旦增称来卡垫合作社等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升了西藏传统化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大力发展特色高原扶贫产业,进一步加快了西藏农牧业产业发展速度,优化了全区产业结构,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为全区脱贫攻坚事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动力。

三、易地搬迁挪穷窝

实施易地搬迁是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目前西藏已完成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区域的26.6万贫困人口,搬迁至城镇周边、生产资料富裕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域,全区965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已全部完成建设,全部实现入住。

在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是阿里地区立足本地地域特色和风土民情,按照“一家一户单门独院,充分体现藏式风格、阿里特色”的易地搬迁典型代表。该安置点投资4.9亿元分两期建成房屋714套,占地490余亩,共搬迁入住714户2,952人,推动搬迁群众在党建、就业、就医、就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大幅改善。

如今,康乐新居群众居住在独栋独院、设施完善的花园式新居中,生活美满,这在以前,曲塔做梦也想不到会过上今天的好日子。2016年以前,曲塔一家是改则县物玛乡达热村村民,主要靠放牧为生。“2012年,我们家的羊吃了毒草,死了80多只,损失10多万元。老婆身体也不好,每次从牧区到县医院看病都要走上100多公里,放牧也是靠天吃饭!”回忆起搬迁前的日子,曲塔至今仍难以释怀。2016年9月,曲塔一家乔迁至康乐新居,搬了新家,也开启了新生活,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来自措勤县达雄乡达娃村46岁的残疾人桑增,带着一家5口人搬到康乐新居已经两年多了。“以前在村里时,因为我的身体残疾,家里很穷,根本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别说来狮泉河了,就是县城都很少去”。桑增感慨地说道,“我们一家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也有1万元,国家的各种政策性补贴还能继续享受,再也不用为生活发愁了”,石确饶回忆说。

如今的康乐新居已经成为阿里地区乃至西藏易地扶贫搬迁的标杆,搬迁后的贫困群众在这里过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而这里也将成为他们实现“从牧区到城市、从贫困到小康”梦想的新起点。同为西藏易地搬迁标杆的拉萨河畔三有村,现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180户744人,搬迁点围绕净土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了贴近农村和农民实际的奶牛养殖合作社、藏鸡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扶贫商品房四个产业和一个扶贫车间,全村180户全部参与分红实现增收。鼓励就业促进增收、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外出务工,目前三有村总劳力人数378人中外出打工316人,占总数的84%,保证了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

四、生态安全筑屏障

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2017年至2019年,西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完成了“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造林360余万亩、种草37万亩,海拔4,300米以下区域消除1,079个“无树村”、10.47万户“无树户”,森林覆盖率达到12.1%,森林面积1,602.4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2.83亿立方米。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5.9%,天然草原面积8,893.33万公顷,湿地652.9万公顷,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对居住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生态功能区、高海拔地区患风湿病群众实施生态搬迁,正确处理好扶贫搬迁向城镇集聚和向生产资料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的关系,同时加强产业配套支撑和转移就业,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配合极高海拔搬迁和“三岩”搬迁等,既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也保护了脆弱的高寒生态系统。

西藏45%的区域被列入最严格保护范围,建立了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占区域国土面积的34.35%。建立了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级1个),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22处国家湿地公园以及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对生态保护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实施生态补偿,整合中央对“三区”转移支付等重大生态资金,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口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定酬,落实专兼职生态补偿岗位,并综合实施退牧还草奖补等项目,禁牧补贴每亩每年6元,草畜平衡奖励每亩每年1.5元,覆盖贫困群众22万人。

西藏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大力实施生态扶贫,通过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生态旅游、鼓励群众开办藏家乐、林卡度假村等,让越来越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五、精神面貌换新颜

脱贫攻坚以来,西藏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各地市多措并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智志双扶方面实施了种类繁多、成就显著的措施,取得的巨大成效。

坚持既“管肚子”更要“管脑子”,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实施15年免费教育和贫困家庭大学生“三免一补”政策,“三包”补助达到生均4,200元/年。例如拉萨阿里高级中学,通过异地办学的方式提升教学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自2017年以来学校创办以来,高考总上线率均超过95%,创造了阿里教育史的奇迹。八宿县吉达乡是全区乃至全国的大骨节病重灾区,县里为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能够正常接受教育,成立了一所面向全县大骨节病适龄儿童患者的全日制寄宿特殊学前教育机构——大骨节病区异地育人双语幼儿园;加查县为打破虫草经济对群众思想观念的“束缚”,全县中小学取消了“虫草假期”,消除了农牧民群众在子女教育上的消极思想;拉萨市在学生学业上、生活上、融入上对“三岩片区”随迁子女给予了特殊关怀和强力保障,让搬迁学生感受到了温暖;班戈县小学通过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了学校办学条件、教师资源县域内均衡化,实现了乡镇小学与县直小学从硬件上、软件上资源共享,达到了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仁布县始终把发展乡村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首要工作,紧扣“精准助学”“社会帮扶”,全面解决残疾学生上学问题和“两后生”再学习问题,切实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如今,从珠峰脚下到雅江河畔,从藏北草原到雪域江南,琅琅的读书声合着高原河水的哗哗声,奏出动人的乐章。

深入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树立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典型,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持续提升,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通过勤劳双手发展致富奔小康的意愿更加强烈。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村规民约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抵制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持续淡化宗教消极影响。

“现在日子过好了,我也不再出去乞讨了,还有了自己的存款,去外面也是花钱吃饭,不用再吃别人剩下的,也不会再有人把我赶出来了,感觉自己也过上了体面生活,活的也特别有尊严”。定日县多杰村的贫困群众多吉激动的说,他以前四处流浪乞讨居无定所,一家人蜗居在破破烂烂的棚户里勉强以“家”遮风避雪、抵御寒冬,到现在住着易地搬迁新房子,就近就便就业。“这都像在做梦一样,全靠党中央、习主席给我们带来的福气,这辈子跟着习主席走准没错,以后的生活会更有奔头、更有甜头”。多吉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自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转移贫困人口就业34.05万人次,开展培训17.63万人次。日喀则市、阿里地区、山南市“我的脱贫攻坚故事”、“自主脱贫”典型和“最美人物”等活动不仅成为了全区扶贫扶志工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活动也涌现出了像阿里地区尼吉拉姆、山南市白玛德吉、昌都市罗松郎直、日喀则市罗桑等一大批自主脱贫典型,他们用脱贫致富的故事引导身边群众、营造脱贫光荣、脱贫感恩的社会氛围。随着西藏智志双扶工作的不断推进,农牧区面貌和群众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曾经的“酗酒村”变成了“文明村”、曾经的“乞丐村”村变成了“幸福村”、曾经的“零收入、零保障”家庭成了带领大家脱贫的致富典型。主动参与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兴办家庭旅馆、外出务工的越来越多,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

六、社会保障惠民生

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实施多种形式的救助,兜牢民生底线。西藏将11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分散和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提高至年人均4713元、7070元、13213元。落实困难残疾人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费4.89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200元。将农牧区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555元,将包虫病、白内障、肺癌、肝癌等20种疾病纳入到大病救治范围,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8种,所有贫困人口均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6年的63,394人到现在实现动态清零。

西藏是我国包虫病流行范围最广、流行程度最深的地区。2016年,西藏包虫病人群患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2倍,患者有2.6多万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包虫病也是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2017年,西藏全面打响了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西藏包虫病人群患病率从2016年的1.66%降至2019年底的0.26%,创造了地方病及传染病防控史上的奇迹。

日喀则市白朗县曲奴乡达玉村普赤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筛查时,被确诊为肝包虫病,她说“得了这个病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孩子还在上学,自己也不能外出打工,家里的重体力劳动也没法干”。2018年,普赤到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免费做了手术,身体恢复正常。2016年,通过国家政策性补助和就业扶持等政策,普赤家脱了贫,2019年,她家现金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每个季度,签约服务团队都会上门来为她检查。普赤激动的告诉我们:“现在我已经痊愈了,忙完家里的农活,还可以外出打工,很有信心奔小康”。

社会保障和健康扶贫措施的实施,也使得西藏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增速位于全国前列。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属于边境一线乡镇,脱贫攻坚以来积极落实各项健康扶贫政策,积极改善全乡医疗条件,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使全乡人均寿命、医疗条件以及群众健康状况得到大幅度提升,全乡人均寿命2016年至2019年提高了4.1岁。2010年西藏人均预期寿命68.2岁,2019年西藏人均预期寿命达70.6岁,较2010年增加了2.4岁。

七、凝聚帮扶汇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必须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各省级及企业援藏单位始终坚持将援藏工作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从六个方面进一步突出重点,着力教育和医疗卫生援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条件,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就地就近就业,着力加强智力支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着力促进稳定发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着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明确了各领域援藏任务,切实为优化援藏资金投入结构、加大援藏政策保障力度、努力开拓援藏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藏的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较低水平,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有1,004名医疗专家和1,676名教师进藏开展医疗和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西藏充分发挥医疗和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的牵引作用,2020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藏”,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西藏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健康保障”,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通过建设学校、援藏支教和培育师资力量,从源头上打破西藏贫困“积累循环效应”,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3年7月,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高宝军主动向组织申请援藏,作为陕西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祖国最艰苦的阿里地区普兰县,2016年8月援藏期满他申请调藏工作,担任噶尔县委书记,2018年噶尔县成为阿里地区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干部群众都说这和县委书记高宝军的付出是分不开的,他也被群众们亲切的称为“菜篮子”和“种树”书记。2015年以来,全国共派出3,571名援藏干部人才奋斗在雪域高原。2016年7月,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干部奔赴西藏7地市各县。例如在洛扎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常务副县长李凡同志由于出色的完成县里脱贫摘帽工作,后被调入西藏扶贫办任综合处副处长,具体负责西藏“三岩”搬迁工作和组织协调第三方评估,他说到:“和我一批来的100名调藏干部到各地市后,96名担任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七成的同志主抓扶贫工作,这些同志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五年来,各援藏省份累计已落地援藏项目313个,到位援藏资金195.2亿元,援藏资金80%以上用于脱贫攻坚,援藏消费扶贫签约超过20亿元,跨省安排就业8,000多人,其中高校毕业生5,000余人,有力支持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央企助力富民兴藏”和“央企助力脱贫攻坚”行动,累计投资1,752亿元,实施183个扶贫项目,助力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建立在藏央企结对帮扶项目所在地10%贫困群众机制,央企在藏机构录用西藏籍高校毕业生1,527人,吸纳当地农民工1.12万人;实施区内企业“百企帮百村”行动,推动703家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与1,23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投入资金23.35亿元,受益贫困人口7.68万人。

八、民族团结固边防

西藏作为我国疆域最大的民族地区之一,各民族团结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脱贫攻坚伟大成就离不开西藏300多万各族儿女的团结奋进。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西藏各族人民珍视幸福生活,维护祖国统一,演绎着一个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西藏为全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制定出台《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为西藏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西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糌粑团”一样紧紧揉在一起。门巴族、珞巴族等“直过民族”通过艰苦奋斗与藏族同胞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践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要求,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特殊区域”,这些“特殊人群”通过“特殊发展”,实现了脱贫摘帽。在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为我国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增添了一抹亮色,走出了一条“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脱贫致富之路。堆龙德庆区区长石运本一家,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的杨桂房等通过“民族通婚”形式践行着党中央关于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的精神和指示。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小伙阿布都•热依木亚森为普兰县藏族同胞脱贫致富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劲动力和坚实基础,朗县民族团结示范村——仲达村农牧民群众自发编写了说唱节目《十谢共产党》唱出了党的恩情,墨脱县门巴族县委书记旺东、色尼区达萨乡回族扶贫专干穆进栋等等各族扶贫干部凭着对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用心用情抒写各民族共同团结促脱贫奔小康的篇章。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藏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制定出台了《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总投资301亿元,主要围绕“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等着重安排边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面向21个边境县、112个边境乡(镇)的628个边境一线、二线村和察隅农场,涉及边民62,160户241,835人。目前已基本实现边境一、二线行政村建设成为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幸福、文明边境小康村,并积极推进以玉麦乡为代表的628个抵边搬迁点完成搬迁。

在西藏,僜人[①]、夏尔巴人[②]、达曼人[③]等特殊人群一直居住在边境线上,为国家守护着边防,也与西藏玉麦乡的卓嘎央金两姐妹一样坚定不移“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共同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历史奇迹。

在西藏,还有像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④]、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⑤]、墨脱县[⑥]、三岩片区[⑦]等特殊区域,札达县楚松村“四代房”、察隅县军民融合促脱贫、边境一线地区的抵边搬迁等,成为了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特色产业的实施、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边境小康村的建设等,让这些特殊区域的发展迸发新的活力,铺开了乡村振兴的斑斓画卷。

九、生活改善聚民心

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统筹整合涉农资金748.4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年均增幅超过15%,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89.21亿元、占比65.36%,自治区级财政资金161亿元、占比21.51%,地县财政资金98.27亿元、占比13.13%;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644亿元、小额信贷61.27亿元,覆盖9万户次。

2016年以来,西藏大力加强水、电、路、讯、网等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改造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581处,200多万农牧民群众受益,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随着2020年底藏中和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全线贯通,主电网覆盖西藏全部74个县(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82万公里,696个乡镇和5,457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达率分别达99.86%、99.81%。全区5,433个村(居)通光纤宽带,5,393个村(居)通4G网络。完成11.8万户新通电农牧民家庭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到所有边境小康村和搬迁安置点。

2015年至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244元增加到12,951元,增长1.57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人均纯收入由1,499元增加到9,328元,增加了6.22倍,年均增长57.94%,收入水平大幅提高。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建档立卡户收入结构逐渐趋向于合理,根据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西藏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中转移性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50.87%下降至2020年的20.84%,工资性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31.16%增长至2020年的50.62%,经营性收入占比由2013年的7.24%增长至2020年的23.52%,实现了较高质量的脱贫。

“‘共产党’三个字是无价的!”僜人村支部书记金夏和全体村民一起,自发竖起了“幸福不忘共产党,党的恩情比天高”的感恩碑,这是僜人群众为感谢党的恩情、铭记僜人发展历史的见证碑。1967年以前,僜人达永华家和其他僜人群众一样一直居住在深山老林中,生活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态。达永华家2016年人均纯收入仅3289元,2017年增长到6832元、2018年整村脱贫时达到7495元、2019年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增长,达到了33525元。“跟过去贫穷的生活相比,现在的生活真是如同孙悟空翻了个筋斗云”,僜人新村金夏书记的话语幽默风趣,诉说着村里巨大的变化。“以前一年有八九个月的时间粮食不够吃,得靠采些野菜、野果和套猎维持生活,现在喂猪的苞谷,在过去人都不能天天吃”,僜人新村的居民飘龙松的父亲感慨地说。

十、结语

西藏贫困县个数(74个)仅占全国贫困县(832个)的8.9%,贫困人口(62.8万人)仅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1%,但面积却占到了全国贫困县总面积的约27%。西藏的整体脱贫代表了1/4以上贫困国土的脱贫,代表了居住在西藏每一寸土地上的贫困群众的脱贫,更代表了国家最高海拔区的脱贫。西藏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共建人类美好家园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加强民族团结,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群众基础;以民为国之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本质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第一要务,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组织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团队编写

案例发布:半月谈杂志社

[①] 僜人主要居住在西藏林芝,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僜人尚未经国家进行民族识别,正式批准为一个民族,所以称为僜人。僜人目前人口共计413户1604人,贫困户156户553人。

[②] 夏尔巴人主要聚居在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西南部的陈塘镇,目前约1200人。陈塘镇边境线长12公里,有14个国界界桩,5个通外山口,与尼泊尔的基玛塘卡遥遥相望,属边境一线乡镇,也是西藏最后实现民主改革的乡镇。

[③] 2003年以前,滞留在吉隆沟一带没有国籍的人群,被称为“达曼人”。2003年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47户86名达曼人正式加入中国国籍,2004年被正式纳入中国公民,达曼人成为“最年轻”的共和国公民。

[④] 什布奇村,“什布奇”的藏语意为“太阳最后落下的地方”,被称为“中国边境第一村”,隶属阿里地区札达县,距离札达县城292公里,距离北京6400余公里,是我国距离首都最远的村子,村子东面就是南疆军区最负盛名的什布奇哨所,与印军哨所相呼应。

[⑤] 普玛江塘乡,位于山南市浪卡子县东南部,南与不丹接壤,这里乡政府海拔5373米,长住牧民居住地平均海拔达到了5500米左右,素有“生命禁区”之称。

[⑥] 墨脱县,位于林芝市东南部,南与印度接壤,是中国最晚通公路的县,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正式通车,但一年仅能通车9个月,大体上“摘帽”中国高原孤岛,结束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⑦] “三岩”地处川藏交界,藏语意为险恶之地。这里山高谷深,峭壁耸立,道路崎岖,贫穷闭塞,历史上长期处于“无官无法”的社会状态,遗留着原始父系氏族时期的社会组织——帕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