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你从未忘记的南京旧时光,在浦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服男素材 一段你从未忘记的南京旧时光,在浦口

一段你从未忘记的南京旧时光,在浦口

2023-03-17 1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这段金粉世家的主题曲,将我的回忆带到当时的拍摄地:老浦口。

图源:@慢慢

这112年间,南京北站热闹过,繁华过,见证了一代人的辉煌,也见证了一代人的失落和落寞。

它致敬的不仅仅是岁月,它致敬的是我们的年少时的回忆,有多少人从江北搬迁到真正的南京,又有多少人因为创业失败,搬回了浦口。

图源:@慢慢

南京北站,曾是津浦铁路的终点。那时候,长长的火车道穿城而过,站内无论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从里到外到处都挤满了背着大包小包的人。

如今的南京北站,因长江大桥的建成而逐渐没落。当铁路不再是主流运力时,2004年,老火车站结束了它的客运历史。

图源:@孤独的和弦

与其说南京北站是个交通枢纽,不如说它是个记载人生的大舞台,这个地方接纳着南来北往的旅客,承载了他们的悲伤离合。

随着铁皮火车轰鸣声中启程,旅客们将自己的伤心与喜悦,投入了百年津浦铁路。老浦口除了有南京北站以外,还有年代已久的浦口码头。

图源:@慢慢

有江的城市就有轮渡,一声鸣笛是离港,两声鸣笛是归来。

图源:@慢慢

从中山码头到浦口的这条航线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末宣统年间,历经清末、民国、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

在过去百余年的光阴里,渡船撑起了江两岸人家的日子,繁忙的时候,渡船日载客量高达6万人次。

图源:@慢慢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轮渡的过江需求极大缓解,中山码头的客流量也迅速下降。

渡口作为人来人往的“站台”,本应该是繁华的地方,但随着乘船的人越来越少,如今的渡口或多或少有些冷清。

图源:@慢慢

当年,轮渡如夕阳一般光彩有活力,如今,轮渡早已不是过江的主要方式,那段时光,如同甲板上那斑斑锈迹,浸透了如水年华,形形色色的人从这里经过,小小的船舱夹杂着人间百味,市井百态。

图源:@慢慢

凌晨六点钟,人们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江边的渡口上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人拿上工作背包和手提袋,急急忙忙坐着地铁往城中心赶。

图源:@慢慢

我突然想起多年以前的凌晨六点钟,东方只露出一缕浅浅的光亮,长江呈现出少有的宁静。而江边的渡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有骑着电瓶车的上班族,也有挑着货物的村民,还有开着私家车的小老板。

图源:@慢慢

新南京人慢慢遗忘渡船这种过江方式,但是老南京人依然继续钟爱着轮渡。因为轮渡每天风雨无阻的来往于浦口和市区之间,20分钟一班,扮演着过江班车的角色。

它那么的便捷,且永远不会有堵车的后顾之忧,因此在来往的老南京旅客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图源:@慢慢

轮渡上的乘客分为两类,一类人是早出晚归,在江对岸工作或上学的,这类人往往早上天刚亮就出发,带着简单的早餐,通常是一块面包或几个包子。

晚上带着一身的疲惫和忙碌之后,平静地坐上回来的轮渡。在轮渡这个可以容身的场所,他们往往放下带了一天的面具,听着江风,把自己的委屈,失落,兴奋表现的一览无余。

图源:@慢慢

还有一类人是来这里看江上风景的游客,南京从来不缺山水的好风景,但是中山码头所在的位置正好是阅江楼风景区,只需站在轮渡的甲板上,你就可以领略南京滚滚长江以及对岸高楼的风光,自然景观,人文尽收眼底。

吹着江风,凭栏处,大江东去,浪涛尽,诗意人生大概便是如此光景吧。凭借着昔日繁华场景的回忆,乐乐去往了老浦口的一条马路,名为大马路。

图源:@慢慢

以前新华书店,南北货商店等,都在大马路开店,新华书店的小人书、南北货商店的蜜饯、百货店的玩具,对小孩子的诱惑最大了。

小时候最爱来这里逛街,口袋里没有半毛钱,但是领着一群小屁孩,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在人群里急速穿梭,不时还被绊倒,但是心里高兴。

图源:@慢慢

更有趣的是,如果谁家儿子考上了大学,谁家闺女要嫁人,半天的功夫就能传遍整条街道,邻居还不时凑凑热闹,发表点自己的意见,比对自己家的儿女还要上心。

图源:@默默

大马路这短短几百米的街道,却藏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别的地方取代不了的烟火气。后来大马路没落了,两旁的老房子早已破败不堪。

图源:@默默

街道如今,半点繁华都看不见了,只剩几棵老树,以及墙面星星点点的斑驳,证明它曾经存在过。顺着记忆的方向,走向阳光里的那条老街,和平老街。

图源:@慢慢

和平老街是一条沿着老浦口火车轨道,而建的一条街道,这条老街上住着的基本都是老浦口人。他们通常结个伴,在院子里吃完午饭。

趁着懒洋洋的太阳从天空挥洒下来,选个树荫大的地方,四人一桌,操着老南京话,打起麻将来。

图源:@慢慢

你们还记得当时路边,有一个老太做馄饨,推着一个板车,架着一口锅,烧的是别人用剩下的废柴火。那时吃的柴火馄饨,是现在多少碗南京大牌档的馄饨都不换的。

@图源:慢慢

有时候运气好,遇到刚放学的小学生,他们一手扯着红领巾,一手高高举起在江边抓着的芦苇,蹦蹦跳跳,把灿烂的阳光收进笑容里。

图源:@慢慢

你还记得当年读的是哪所学校吗,轮船渡小学、小河南小学、河西中学、浦口小学还是14中,那时候上学前要去老川浦吃他家的包子,再去上课。

还记得老川浦家的包子特别好吃,常常就是冲着可以吃到他家的包子,被家长哄着去了学校,吃了几年,口味都没变过。

图源:@慢慢

随着老浦口荣耀时光的过去,这些热闹的场景很难再见到了。“百来年的浦口火车站伫立在那里,定格着多少的欢聚与别离。你看那古城有多少痕迹,记录着朴实人民的悲和喜。”

这首来自徐天晓的《家在浦口》,在耳边轻轻响起。

图源:网络

落日从江边缓缓落下,散发出暖黄色的光彩,江风带着一点点温度,吹散了一天的疲惫。尝尽浦口百态的我们,终将不会遗忘,那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淳朴。

素材来源:见文中图源

南京吃喝玩乐整理发布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