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方与水有关的神 【水文化】“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

【水文化】“水”意象的隐喻衍生机制

2023-06-08 14: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通过隐喻对人认知过程的充分描述和解释,能反映出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的独特性。对于崇尚自然的中国文化而言,隐喻对文化理解的作用更为重要。透彻理解文化的根隐喻就意味着走入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境界。“根隐喻往往是隐含的,……常常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早期认识。它是概念化隐喻的轴心”。

“水”与中国古代的文化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古人习惯于以水为喻,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思想。在《管子·水地》篇中,水被认为是万物之源,属于一种本体意象。《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反映了人们对水这一自然现象的初始认识。水频繁出现在中国哲学文化经典之中。《周易》八卦之一取象于“水”,五行之一为“水”,道家以水喻道,儒家以水比德,《诗经》、《楚辞》以水兴象,留给世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在西方隐喻思潮的影响下,汉学家艾兰曾对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水喻进行系统考察,论证了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原始意象。她从具体意象入手,揭示水隐喻系统的内在结构,认为“水”是古代中国人直面自然寻求哲学概念而建立的本喻(rootmetaphor)。这是一种区别于西方超验本体论的自然本喻论。艾兰的论证解释了东、西方哲学差异的本质原因,同时也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开启了另一扇大门。理解纷繁复杂的水喻现象的关键在于,了解它文化渊源的同时,沿着“水喻”衍生的路径关联各种水喻现象,寻找此类隐喻从哲学文化的源头走向宗教经典、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化的直接证据。本文从中国文化中“水喻”的概念性特征入手,通过实例分析,揭示宗教、古代文学和成语、惯用语等不同语体类型中“水喻”的主要特征,藉此探寻“水喻”衍生机制以及中西方隐喻衍生方式的异同。

这些探讨有助于从一个侧面揭示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目前,关于两者的关系问题,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隐喻思维影响着文化的形成,即“特定文化模式的产生受制于隐喻”,而以Quinn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文化相对于隐喻更为基础,“隐喻还远不能形成理解。人们选择隐喻通常是为了适应预先存在的、文化上共享的模式”。

一、“水喻”的概念性特征

“水”具有多重自然属性特征,如流动无形,平淡无味,向低处流淌等。古代先哲对水的这些属性进行抽象化提炼,使得“水”具有了多个维度的抽象特征,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抽象特征即构成了水的概念隐喻。所谓“概念”,是指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对应关系。例如,水的“流动性”特征可以引申出[运动是水][思想是水]等概念隐喻。源域(水)与目标域(思想)的映射,包含水的运行方式与思维的发展构成的一系列对应关系:1)水和思想都有源头;2)水和才智都有枯竭之时;3)水有潺潺细流,有惊涛骇浪,人的思绪也时而平静舒缓,时而心潮澎湃。显然,概念隐喻不同于具体的隐喻表达,具有普遍性、概念性、系统性。在上例中,[思想是水]属于概念隐喻,而“意识流”,“记忆的长河”是具体的隐喻表达。中国文化经典中存在大量与“水”有关的概念隐喻。

先秦哲学经典在整个中国文化哲学中占据重要份量。因此,从道、儒哲学经典中选取实例,并从这些典籍中提取出概念性特征,对于研究“水喻”的衍生轨迹具有重要价值。在传世著作中,以道、儒两家为代表的先秦经典都涉及大量水喻,其中《论语》4次,《孟子》48次,《老子》3次,《庄子》73次,《荀子》50次。对来自这些文化经典的水喻进行概念层面的分析能帮助我们寻找水隐喻的源头。

(一)随行而动,有本之源

儒家先哲对水的“流动性”有着深刻的体悟。水自源头开始,朝着一个方向,依物随形,或平缓或奔涌,时而蜿蜒而动,时而冲破险阻,最终汇入江河湖海。先哲们在观察自然之水之后发出了时光易逝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和以流水为喻的劝勉,“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水的流动性主要产生出[运动是水][力量是水][无形是水]等概念隐喻,以及上位范畴隐喻[具有流动性特征的事物是水]。孟子感悟到,有源之水才不会枯竭,如其所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孟子·离娄章句下》)。儒家哲学中的水强调有源之水才是德性之本。无源之水和无本之德很快就会枯竭,不能长久。由此,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又生成了[不断更新的思想是有源之水]等隐喻。

(二)润物不争,包容处下

道家先哲对水的“甘居下位,润物不争”有着精辟入理的阐释。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水具有“七善”,且处众人之所恶,因而被称为“上善”。水所到之处,润泽万物。水“集于草木,根得其度,华得其数,实得其量。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明理著”(《管子·水地》)。万物因水而繁茂充满生机,而水却自甘守辱处下。

强调实行“仁政”的儒家亚圣孟子体悟到了水“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提出“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水不择细流,万川汇入其中而最终归于大海,都由水的本性使然。君主实行仁政,百姓自然会像万川之水一样归向仁德明君。水往低处流,甘居下位而滋润万物的包容性特征产生了[甘居下位是水][宽容是水][善行/善心/善念是水][人心所向是水]等概念隐喻。

(三)柔弱无形,以柔克刚

水的“柔弱性”是道家思想“贵柔主阴”思想的核心。“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貌似柔弱的水,实则能以柔克刚,其力量来自对目标的不懈追求和不争功的谦逊品德。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越大,越能迸发出强大的力。水滴石穿,惊涛拍岸,表现出以柔克刚,无坚不摧的顽强品格。因此,老子云,水“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第七十八章)。由此,引申出[柔弱是水][柔情是水][以柔克刚是水]的概念特征。

(四)纯粹不杂,虚静清淡

老子以水“柔弱”“处下”的特点喻“道”,庄子则以水的“虚静清淡”之性为喻,教人凝神守一、虚静而澄明的养生之道和君子的立身修德之道。庄子云,“水之性,不杂则清,……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又如,“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在“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天道》)中表达的则是一种“宁静以致远”的高尚品格。由水“虚静清淡”的特性,生成了[清静是水][清澈是水][清淡是水][品行高洁是水]的概念隐喻。

儒、道两家的先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在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阐释时,聚焦于水性的不同侧面。老子提出“顺从自然之道,处下而不争”的处世哲学;孔子观逝去之流水,感叹人生短暂,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庄子感悟于“水静则明”,提倡宁静致远的修身哲学;孟子悟得水就势地位而“包容仁厚”,强调实行仁政,使天下万民归顺。儒家以水比“德”,把水运动、进取的一面融入积极入世、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说;道家以水喻“道”,从水柔弱、虚静的一面引申出淡然处世、达观洒脱的道家学说。

“水”作为中国文化的根隐喻,有着丰富的哲学意蕴。以水的特性为原型生成了大量的概念隐喻。综合以上分析,这些概念隐喻集中于:流动性:[运动是水][力量是水][无形是水][具有流动性特征的事物是水];润物包容性:[甘居下位是水][宽容是水][善行/善心/善念是水][人心所向是水];柔弱性:[柔弱是水][柔情是水][以柔克刚是水];虚静清淡:[清静是水][清澈是水][清淡是水][品行高洁是水]。在表达抽象概念和思想情感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换言之,受头脑中业已存在的概念隐喻的影响,人们往往提取“水”某一方面的特性,将其映射到所要表达的事物中。

二、“水喻”意义的隐喻衍生

(一)水的本义及衍生义

《汉语大词典》中有关水的释义共20条。如果将这些条目进行归类,可以主要划分为本体意义,水体(河流为主)的借代,人体的借代和其他特殊类别的词义衍生(见表1)。

贾冬梅,蓝纯通过收集大量古汉语及现代汉语四千余条语料,对水喻现象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分析。研究发现,[水]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主要通过借代、隐喻、词性转化等派生方式,形成了一个涉及自然(水,时间)、社会(群体,人的产品,状态,事件)和人(身体,动作,心理,品德)的体系。这些探讨有助于了解水的词义演变过程和特点,但不能直接反映出“水喻”的变化特征。

(二)“水喻”的衍生机制及特征

宗教、文学是具有引导和宣泄功能的两种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在不同的文化中特点鲜明,能反映出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的独特性。惯用语不同于宗教和文学,它反映的是大众的智慧和文化心理特点。在汉文化中,成语是一大特色,往往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口相传的故事。为了兼顾不同语体类型和涉及的范围,同时考虑到近现代文学中与水有关的表达往往以成语、惯用语的形式出现,因此主要选择宗教、古代文学以及成语、惯用语进行分析。通过检索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以及古籍语料库,“水喻”的衍生机制和特征可见一斑。

1.宗教水喻。水是宗教文化中的常见意象。在宗教文化中,水是圣洁的象征。佛教文化中的水喻取水“虚静、洁净”和“柔和善顺”之意,常以[静心是水][净心是水]/[善心/善行/善念是水]等概念隐喻的形式出现。“吴山道人心似水,眼净尘空无可扫”(《再和潜师》)。佛教讲求“心水现佛”,认为只有修炼心性,使得心净如水,才能入得禅境最终成佛。又见“都缘心似水,故以钵为舟”(《题壁画杯渡道人》),缘虑之心如同静止的水那样平静,不为外境所扰动。再如,“更禅心似水,道力如山”(《汉宫春·看透尘寰》)。僧人经修行达到一种清静寂定,胸怀淡泊的境界。这种悠然自得的心境,具有一种潜在的巨大力量。修道之人以静心修身律己,对他人则心存善念。“水流润赴下,菩萨常行平等之慈,柔和善顺,能以清洁法水调熟众生,普德沾溉......”(《水喻菩萨十种善法》)。

基督教文化中的“水”被认为能洗净人们灵魂上的罪恶。根据《圣经》(旧约)的记载,创世之初上帝甚至为了洗清人类的罪恶不惜以洪水灭世。两种文化中的水意象看似相近,实则有本质不同,一是劝谏世人效法“水”之虚静,静心修身,使得心不为外物所动;一是教化教徒用“水”洗涤心灵,使得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2.古代文学水喻。进入文学领域的“水喻”往往被概念化为表达情感的文学意象。虽然文学作品中“水”意象描写视角众多,但这些“水喻”,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大多聚焦在[思想是水][情绪是水][哀愁是水][相思是水]这一组概念隐喻上。他们的上位概念隐喻是[具有流动性特征的事物是水]。譬如,“文若春华,思若涌泉”(隋唐五代,《艺文类聚》)。“襄王台下水悠悠,一种相思两样愁”(元明,《金瓶梅》)。这些隐喻把延伸的思想、难以消解的愁苦之情等心绪通过水绵延流长的特征来表达。在“送君若浪水,叠叠愁思起”(隋唐五代,《全唐诗》)一句中,愁思阵阵涌上心头恰似水随风起浪,掀起了层层波澜,表达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容易引起他人思想上的共鸣。朱熹则取孟子“有源之水”来比喻“才思”,留下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观书有感》)的佳句,告诫世人唯有读书才能达到才思不绝、情操高雅的境界。当然,古代文学中的水喻也不限以上几类。“性所以立乎水之静,情所以行乎水之动,欲则水之流而至於滥也”(宋,《朱子语类》),把抽象意义上的“性”“情”“欲”分别以水的虚静、流动和泛滥反成祸患的特性贴切地表达了出来。

3.成语、惯用语水喻。现代汉语中与水有关的表达十分丰富,并且往往以成语、惯用语的使用为核心。因此,在此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成语、惯用语进行分析。在这些语例中,既有水的本义和衍生义,也有大量的“水喻”。通过对在线汉语词典中与水有关的成语及俗语(共381条)归类分析发现,水喻主要集中在水的自然属性上:[运动是水][力量是水]聚焦于水的流动性及其产生的力量;[甘居下位是水]突出的是水就势地位、润物不争的特性;[清澈是水][清淡是水]取水“清澈”“淡而无味”的一面,进而引申出[清廉是水]之意;[柔弱是水]以水的柔性特征映射温婉柔弱的女性形象;[平静是水]聚焦水在静止状态下的特征,引申出“虚幻”、“不真实”之意。

(1)动:[运动是水][力量是水]顺水推舟、顺水人情、行云流水、车水马龙

(2)清:[清澈是水]双瞳剪水、白水鉴心、山眉水眼、盈盈秋水

无味:[清淡是水]交淡如水、一清如水、清汤寡水

[清廉是水]清水衙门、盘水之情、臣心如水、一廉如水

(3)静:[平静是水]心如止水

[虚幻是水]水中捞月、水中花

(4)柔:[柔弱是水]女人是水做的、似水柔情

[以柔克刚是水]水滴石穿

(5)低位:[人心所向是水]归之若水,流水朝宗

(6)无形:[无形是水]盂方水方

哲学水喻、宗教水喻、文学水喻、以及日常语言中的水喻一脉相承,都从根隐喻衍生而来。哲理化水喻主要体现在哲学和宗教文本中。水的抽象特性,“润物性”、“包容性”更多地出现在以儒家、道家为代表的有关宇宙生成、道德精神和人格塑造的哲学思辨中。宗教语篇的重要功能是劝谏,主要取水虚静无为之意象。表达情感的水喻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中,并且主要从水的抽象流动性特征引申出思想、情绪、哀愁之意。在成语和惯用语中,水的概念隐喻特征大都有所体现,但大体而言多聚焦于水的自然属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语体中“水喻”的类型存在着交叉现象,而此处讨论的是各语体中“水喻”的主流现象。“水喻”的衍生机制及主要隐喻特征如下图1所示:

(图1“水喻”的衍生机制及主要隐喻特征)

有些水喻在衍生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形成了“隐喻链”。比如,“流动性”除了引出[运动、力量是水]外,还可引申出“漂泊不定”的含义,用来形容人“轻浮、用情不专”的品性,从而形成一条流动性→漂泊不定(水流花落)→轻浮不专(水性杨花,云心水性)的隐喻链条。“流动性”还可喻指语言表达熟练、流利,即流动性→流利(滚瓜流水)。又如,从“清淡”(清汤寡水)和“清澈”(白水鉴心)而引申出的“清廉”之意(臣心如水)。从根隐喻衍生而来的“水喻”以及变异性特征使得“水喻”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隐喻网络,而来自于根隐喻的衍生隐喻是整个网络的核心。

(三)“水喻”衍生的变异性

古人面对自然受到启发,把水的自然属性抽象化成中国文化的根隐喻。在概念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些变异主要涉及:1)水的一些边缘自然属性,如溶解性,润滑性和去污性没有进入到根隐喻概念系统中。比如,“水中著盐”,“油光水滑”,“以水洗白”;2)某些概念隐喻并非直接来自根隐喻。比如,[问题是水][灾祸是水]以水比喻问题、祸患等。“...欲则水之流而至於滥也”一句,以泛滥的洪水喻指没有节制的欲望,最终会招来灾祸。又见“洪水猛兽”以水喻灾祸,水量之大,其势之猛,如同野兽一般,会招致可怕的灾难。但是,这一类概念隐喻并非来自水本身的原型特征,而是来源于人类的生活体验,或许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传说。

三、“水喻”衍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天人”统一在同一个世界本体中,“水”的自然及抽象属性映射出万物化生之“道”。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相分”。西方人以一种对象化的视角审视事物,因而水在他们眼中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追本溯源,我们难以发现宗教经典中水喻的衍生对西方文化产生的显著影响。《圣经》作为宗教经典对西方人的思维影响甚大,其中取水的比喻义约有20余处。《圣经》所描写的水的象征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生命、再生、罪与罚。大洪水的“破坏性”作为水的主要意象出现在西方宗教原典中,如“变化无常”“放纵的情欲”、“弃置的物品”等水意象。然而,基督教并没有像中国先秦哲学那样成为“水喻”衍生的源头。

西方的水喻派生方式相对简单,少了一种哲理化意蕴,但多了一份和自然抗争之意。即便如此,由于人类认知方式的共通性,在文学艺术中不乏表达情感的水喻,在日常语言中也不乏水喻的引申。借助于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出英语中“水喻”现象的大致特点。黄兴运、覃修桂把英语中的“水喻”分为12种类型,其中9种是与汉语共享的隐喻。参照本文提出的隐喻分类方式,这些隐喻经过合并实际上可归为四类:1)流动性:[水喻时间][水喻金钱或经济状况][水喻力量或毅力][水喻思想或想法];2)清澈纯净:[水喻一流](以纯净透明度来评价珠宝的品质);3)《圣经》隐喻:[水喻麻烦或问题];4)变异性水喻:[水喻未知](水有深浅,不涉足难知水情),[水喻削弱或折衷](掺水会导致质量的下降)。不难看出,英语中的“水喻”只涉及[具有流动性特征事物是水]和[具有清澈特征事物是水]两类概念特征。[水喻麻烦或问题]聚焦水的“破坏性”可能来自《圣经》中的水意象。值得注意的是,变异性水喻表达也并非是以“水”的主要自然属性特征为基础,而是以水的边缘属性特征为基础。以上这些隐喻特征总体上折射出西方人以一种对象化视角审视事物的倾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相同的“水”原型在不同文化土壤中得到了不同的滋养,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水喻”范畴体系。中国文化哲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认知特征,使得“水”以一种自然之物的身份进入到中国的哲学文化。西方文化在构建水的隐喻时,以水的自然特性而非水的概念化特征为认知基点,映射到相对狭窄的目标域,激活的是相对松散,非系统化的水意象。本文支持了隐喻具有文化特异性,“文化制约体验和隐喻思维”的观点。人们选择隐喻通常是为了适应预先存在的文化模式,而不是相反。作为思维方式的隐喻具有文化上的差异,它体现着一种文化独到的认知方式。当然,本文仅仅是从“水喻”的衍生机制这样一个单一的视角来判断文化与隐喻之间的关系。对隐喻文化观的探讨还需要从其它的视角展开并提供更多的证据来验证。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