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防疫知识问答(三):红码、黄码、绿码,如何认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西安居家隔离要封门吗 【防疫】防疫知识问答(三):红码、黄码、绿码,如何认定?

【防疫】防疫知识问答(三):红码、黄码、绿码,如何认定?

2024-07-01 0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

广大市民朋友对自己的“码”非常关注

谈“码”色变达到了空前的热度

下面

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认识一下这只“码”

↓↓↓

近日,广大市民朋友对自己的那只“码”非常关注,谈“码”色变达到了空前的热度。健康码是由支付宝和微信推出的,它主要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通过支付宝或者是微信自行申请,通过后台审核之后就会生成属于自己的二维码,然后根据我们的活动轨迹、场所、乘坐的交通工具、消费记录等判断自身状况。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认识一下这只“码”。

问:红码、黄码、绿码意味着什么?

红码:需要采取禁止出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的人员;

黄码:需要采取限制出行,就近核酸检测或查验有效核酸阴性证明后纳入社区健康监测管理的人员;

绿码:是指暂时未发现风险的人员。

问:什么情况下会变成红码和黄码?

当您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境外来达返达或者与新冠肺炎感染者在同一时间段内有过行程轨迹交集,您的健康码就会自动转码。根据您的暴露风险不同,健康码会转为“黄码”或“红码”。

红码人员范围:

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与感染者同乘航班、客车、一列火车同一车厢等公共交通工具;近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应对疫情的应急红码。

黄码人员范围:

1.近14天内来自境内疫情中风险周边区域的人员;

2.近14天与感染者有时空交集的人员;

3.自主申报身体状况异常人员;

4.应对疫情的应急黄码。

问:出现红码、黄码该怎么办?

黄码人员:黄码人员请做好个人防护,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行前往“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定点医院专区(定点医院名单附后)进行核酸检测,三天内两次核酸检测(两次间隔要超过24小时),同时要向社区报备。单纯的“黄码”,没有任何新冠相关症状的,这类人员做完核酸检测就可以回家了。但是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出入公共场所,要纳入社区管理,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如“黄码”人员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或中高风险区旅居史,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则需立即引导至发热门诊留观,等到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以后,明确为阴性才能回家,回家以后的处理与没有症状的“黄码”人员一样。

“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实行单采单检,及时送检。确保采样后4-6小时反馈结果,并在出结果后1小时内上传至“四川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一旦检测结果阳性,核酸检测定点医院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立即安排负压救护车转运。

特别提示:有部分居民做了一次核酸后健康码转为绿码,但依旧要做第二次核酸检测,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出来后,做好14天健康监测,14天后解除时不用再次核酸检测。

红码人员:请一定记住就地隔离,不要再做任何的走动,也千万不要再外出,同时,及时向社区和医疗机构报备,等待工作人员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和转运管理。若在小区(院落)出入口,值守人员发现持健康码“红码”人员,应要求其在小区(院落)入口的临时隔离场所就地隔离并立即向社区报告。社区应第一时间向街道报告,由街道根据以下情形,分类处置。

(一)“红码”人员有发热(体温超37.3℃)、呼吸道不适、腹泻等症状。街道立即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告社区疫情防控组。“红码”人员离开后,指导小区(院落)对其可能接触的环境进行消杀。“红码”人员不听劝阻的,应报属地派出所协助处置。

(二)“红码”人员无症状。

1.“红码”人员为本小区居民,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具备的立即通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并引导其做好个人防护立即直接回居所,实施14天居家隔离。

2.非本小区居民,值守人员应要求其就地隔离。

(1)在本市有固定居所的,由街道逐级报社区疫情防控组和区指挥部办公室,由区指挥部办公室协调所属区(市)县安排转运。

(2)在本市内无固定居所的,由街道逐级报社区疫情防控组和区指挥部办公室,由指挥部办公室安排交通运输组派出车辆进行转运并实施集中隔离。

问:什么样情况下转绿码?

一是对红码人员,根据国家和所属所在地方排查管理要求,原则上完成集中隔离及居家隔离无异常后转为绿码。

二是对黄码人员,根据国家和所在地方排查管理要求,原则上完成自我健康监测无异常,解除社区管理后转为绿码。

除此之外,对应急期间市内封控区、管控区的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为阴性,且解除封控、管控后自动转为绿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