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打雷时做这些事儿,真的会“天打雷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被雷击的几率是6倍吗为什么 危险!打雷时做这些事儿,真的会“天打雷劈”

危险!打雷时做这些事儿,真的会“天打雷劈”

2024-07-17 1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月18日凌晨,成都夜空闪电长击!有网友拍下闪电瞬间,画面相当震撼。

夏季雷雨高发,每次看到打雷闪电,很多人可能会有一些联想:这个闪电不会恰好劈到我吧?万一被雷劈死了,我会不会被烤得外焦里嫩......

所以,人被雷击中的概率到底大不大?被雷击中时,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普通人又该如何防雷呢?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聊聊雷击这件事。

 危险!打雷时做这些事儿,真的会“天打雷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危险!打雷时做这些事儿,真的会“天打雷劈”

人被雷电击中的概率究竟有多大?

从全球范围来说,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若全世界人口按70亿计算,那么平均每个人遭遇雷击的概率大约是175万分之一。当然了,具体到不同的地域,人被雷击中的概率就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刚果共和国东部一个叫基夫卡的小山村,一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发生雷电次数158次。你若生活在这里,就意味着被雷击中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地方。而在几乎没有雷电的北极圈,被雷击中的概率基本等于0。又比如,夏季出现的雷电次数远高于冬季,意味着夏季被雷击中的概率要远高于冬季。

在我国,华南地区和西南部分地区是雷电多发区,尤其是海南省和广东省,而西北地区则是雷电最少的地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雷击事故大多发生在南方。

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被闪电击中的桥段,非但不会死,还能意外获得超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存在的!

被雷电击中到底有多可怕?

雷电伤人的后果显然非常严重。

不过,好消息是:你不会被烤得外焦里嫩。闪电能在几毫秒内释放30万伏的高压电,但99%的电流都都以电弧的形式从体表穿过,导入地下,正因为这样,受害者被数倍于太阳热量的雷电击中,却极少被烧焦。

坏消息是:你会受伤,甚至死亡。

首先,一次闪电携带的能量达1-10亿焦耳,当这么多电量进入你的身体时,你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里运行的少量电信号会发生短路,从而可能造成心脏骤停、癫痫、脑部损伤、脊髓损伤、甚至失忆。

不过,电不是唯一的问题。闪电的温度高得吓人,它能瞬间将周围空气加热到比太阳表面还热五倍。被雷击后身体会留下烧伤疤痕,有的人因为烧伤严重,失去四肢。

此外,高温、强光、强电会损害眼睛,会在视网膜上钻孔,导致你在未来数日或数周内出现白内障。在闪电向表皮移动的过程中,会迫使红细胞跑出毛细血管、进入表皮,就像刺青一样。这个过程形成的复杂图案被称为“利希滕贝格图”。

高温还会熔化你身上佩戴的任何金属首饰,造成严重烧伤,也会迅速蒸发掉你皮肤上的雨水和汗水造成蒸汽爆炸,冲飞你的衣服、鞋子、袜子,使你近乎赤裸。

被雷神眷顾简直太要命。

发生雷电时,到底怎么做才安全?

户外

· 在户外平坦的空地,应就近寻找低洼地带,转移到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或密闭的车内避雷,转移过程中,如果突然感到头发竖起,头颈手酸麻,说明雷电已经在你身边了。正确的做法时,尽快丢弃身上的金属饰品,两腿并拢蹲在地上,待雷电结束,再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 如果你正在泛舟、钓鱼、斩浪,最安全的做法是及时远离水面。

· 在户外劳作的农民朋友,应及时丢掉农具,切忌扛着潮湿的金属农具大步奔跑,那样就变成了移动的引雷针。安全正确的做法是,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 在户外行车时,司机朋友们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关闭门窗之后,在车里不要触碰金属的车门和车顶,关闭车内的通讯设备,雷电就拿你没办法。如果车子不幸被雷击中,不要冒然下车检查,因为车外很容易再次发生雷击。

室内

记住三点:关闭门窗、切断电源、远离带电设备。

· 雷电是可以通过导体传播的,比如网线、电话线、甚至是防盗窗都可能导致雷击,所以,上网有危险!也不要接打固定电话!

· 关电器,要彻底!在强雷电发生时,要把室内一切电器设备的插头拔掉。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遇到有人遭雷击并失去意识,普通人能做的是立即拔打急救电话,使伤者得到更及时的专业救治。

如今,我们不仅可以正确认识雷电、躲避雷电,还可以预报雷电。有了这些秘籍,夏日防雷你准备好了吗?

参考资料:

1.http://www.cma.gov.cn/2011xzt/kpbd/lightning/2018050903/

2.Andrew Tarantola.What Happens When You Get Struck By Lightning.Gizmodo.2012.8.28

3.http://www.weather.com.cn/thunderstorm/index.s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