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袁腾飞《两宋风云》误导宋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袁腾飞讲的历史符合史实 《百家讲坛》:袁腾飞《两宋风云》误导宋史

《百家讲坛》:袁腾飞《两宋风云》误导宋史

2024-01-21 0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思文

早就听先生说《百家讲坛》要讲宋史了,先生是搞宋辽金史研究的,对这段历史当然是很关注的,这些年耳濡目染也使我记住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历史事件。

7月13日《百家讲坛》真的开始讲“两宋风云”,是海淀一高级教师袁腾飞讲的, 袁老师讲的很好,让我这个不太喜欢历史的人也听得津津有味,了解了一些宋朝这样一个在唐文明基础上发展的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都会沦为一个割地赔款,受尽外部势力侵略的朝代。虽然北宋立朝之初,生存环境恶劣,是历代所无法比拟的。但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而且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繁荣盛世的王国。

    昨晚(24日)的这一讲是《两宋风云》之《将帅失和》,总见先生皱眉,我觉得可能是那里有误差了,我就顺便问了几个问题,索性不睡了,起来翻查资料,觉得先生说的甚为有理。先生说:“再这样讲下去就是误导了。”

 

第一,        金朝经略陕西是他们十分重要的战略意图,志在必得

  金朝在灭掉北宋之后,分为“东路军”和“西路军”。东路军首领就是完颜宗望,第一次他单独围攻汴京,大胜而归;第二次和西路军宗翰会和围攻汴京,灭掉了北宋。完颜宗望就是袁腾飞讲的那个“斡里不”。但他从汴京返回后不久因病逝世。接替他的是他的弟弟完颜宗辅。顺便说一句,宗望是金太祖的三儿子,宗辅是四儿子,而宗弼,也就是金兀术是六儿子。袁腾飞说宗弼是四儿子是错的。

袁腾飞讲的完颜娄室隶宗翰部,是金西路军中的重要将领,他奉命率兵攻打陕西。

当时实际主持军务的宗翰,他主张攻宋陕西之地具有战略目的。他说:“陕西与西夏为邻,事体重大,兵不可罢。”“初与夏约夹攻宋人,而夏人弗应。而耶律大石(虽是辽的残余,但已经势力大张了)在西北,交通西夏。吾舍陕西而会师河北,彼必谓我有急难。河北不足虞,宜先事陕西,略定五路,既弱西夏,然后取宋。” 

他通过两次军事上大规模攻宋,对宋政权已经有较深刻的了解。在攻宋战斗中,金兵几乎没打什么大的硬仗,一路所至,宋兵无不奔溃,而西夏的战斗力是很强的,西夏皇帝曾经派大将李良辅率兵三万救辽。金军派人迎战,被西夏兵所败。是以说“河东不足虞,宜先事陕西”,把西夏政权放在攻击目标之内,“盖有意于夏人也”。 而且耶律大石的西辽政权在西北,“交通西夏”,这是不可忽视的反金力量。要防止西辽政权和西夏政权的联合反金,他认为最好的办法,莫如先削弱西夏的势力。他的这种见解经过后来事实发展验证是正确的,金政权的威胁果然来自西北而不是发于江南。且西北部族也众多,盲骨子、回鹘、鞑靼等多设族帐,人粗犷剽悍,所以宗翰以为下陕西、控秦川,为军事行动所必需。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金兀术从江南回来之后,东路军统帅宗辅带着他迅速赶往陕西,主持陕西战场完颜娄室是列于宗弼之后的将领。当时,金军已经把大部分有生力量都集中到陕西了,对陕西是志在必得。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即便是按照曲端的打法,陕西平原地带特别是靠近西夏的地区也会被金军占领。张浚这个自作聪明的书生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而袁腾飞讲的金朝企图占领陕西进而图谋四川,从上游攻击消灭宋朝的想法在当时还没有形成,或曰至少不是占主导地位的主张。目前的史料中,还没有明确的看见在金朝的决策层有对这个意图的表达。

 

第二,        宋军作战非常尽力,也有取胜机会。

在袁腾飞老师的讲座中似乎是完颜娄室命士兵带着草袋子装泥土填平沼泽,然后宋军就一触即溃了。

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宋军作战非常勇敢,卖力。几乎消灭了金兀术这一路继而取得全面胜利。

战事发生在1130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宋朝的统帅为张浚,金的统帅为完颜宗辅。宗辅以宗弼为左翼都统,娄室为右翼都统,渡过洛水西进。双方遭遇后,金军首先出击,娄室选三千骑兵带着土囊,填平沼泽,冲向宋军。宋都统制刘锡指挥五路大军迎战。宗弼(金兀术)带头冲杀,宋军也不示弱,挥动大军将左翼军包围,大将韩常的眼睛被射伤,他拔去箭,用土堵住伤口,仍然奋勇搏战。金兀术几番冲杀也未能杀出重围。宋军明显占了优势。

这时,宋军又派小股部队准备偷偷绕到敌后,准备偷袭形成夹击之势。

这时,娄室率军来到,正好看见宋兵千余人正偷偷逾深沟,试图袭击金营。他不顾重疾在身,伏兵于隐蔽处,然后亲率百余骑挑战,大败宋军。宋军主帅见偷袭不成,遂下令全线出击。战斗从中午持续到黄昏,六次大的交锋,娄室拼命苦战,救出了宗弼,使得宋兵右翼渐渐溃退。宋经略使赵哲见金军复振,临阵胆怯,转头逃走,宋一路军溃散,随之全军溃败。“会哲擅离所部,将士望见尘起惊遁,军遂大溃。(赵)哲旗牌未及卷,众呼曰:环庆赵经略先走!”这时,应了王彦说的,一路溃退,五路皆输。

宋军一直撤退至邠州乃稍定。宋朝人记载“金人得胜不追,所获军资不可计。”实际情况是金军的损失也很大,没有力量追击了。

二十五日,在金军所摆设的盛大的庆功宴会上,完颜宗辅夸赞娄室道:完颜娄室身抱重疾,犹身先士卒,象他这样能征善战的名将,古往今来又能有多少呢。说罢,将自己所用的金银酒具、细坚甲胄以及战马等赏给娄室。多年的艰苦征战,娄室积劳成疾,此次战斗过于疲劳,病情加重,同年十二月九日,病死于经州,终年五十三。

他的职务由宗弼接替了。

 

第三,忽略重要历史人物,如宗辅、宗弼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讲人物应该讲主要人物,有决策权力的人物。在袁腾飞老师“陕西之战”的讲座中,对于金军丝毫未有提及完颜宗辅和完颜宗弼。在当时乃至后世,这两个人物比娄室重要的多。宗辅是统帅,是决策人物;宗弼是左翼军总指挥。富平战役后,他留在陕西,取得了许多城池州郡。很多人受评书影响,觉得他只是在中原作战,忽略了他在西部战场的活动,这是不正确的。

而听了袁腾飞老师的讲座,人们只记住了张浚、娄室、曲端、吴玠;记住了如何对曲端用刑,记住了张浚和娄室怎样互相发布告捉拿对方。而对于整个战役的意图、影响、进程、主要指挥官都缺少了解。有些讲历史讲座降低到刘兰芳评书的感觉。

先生在许久以前说过:“专讲故事,不讲大势,此是历史教学中最误人子弟处。”如果照这样讲,也因此产生误导历史的弊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