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浅析明清“功利论”发展及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行为道义论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浅析明清“功利论”发展及意义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浅析明清“功利论”发展及意义

2023-03-19 0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且关键的时期,它既是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一朝又一代的延续,同时也是资本主义思想出现、中国近代史即将开启的萌芽阶段。

研究这一时期的功利论,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探究该时期的人们思想变化与生活状态,更有利于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完善明清时期的思想总结,梳理全历史的伦理思想发展,并能将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找寻其中的奥义所在。

一、从古典功利论出发,揭晓“功利论”的萌芽史

古典功利论主要分为先秦功利论和明清功利论两个大阶段。毫无疑问,先秦功利论中的功利思想在当时众多思想学派并存的大环境中产生了极大的争议和影响,褒贬不一。

由此不断流传,奠定了明清功利论存在的基础。先秦功利论主要由三大学派思想组成,分别为墨家学派,杨朱学派以及法家学派,关于道德和利益关系的探讨从未停止。

谈及作为墨家思想的创始人的“墨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提出的“兼爱非攻”。兼爱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友爱,非攻则是反对用战争攻击来解决一些问题。

除此以外,还有“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主要思想,较为完整的谈到了百姓生活中的多个方面,贴近贫苦大众,着重在意如何能让百姓生活地更为幸福,在当时受到很大一部分人推崇。

而问题就在这里,墨家的思想紧密围绕着百姓,强调是否能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看重最终的效果,这其实就是早期的“功利主义”了。

除了上述总结的主要思想,墨子还提出了其他一些主张,如“兼相爱,交相利”、“务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等,“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这其中都有一个“利”字,这与传统的道义观是不一样的,道义观并不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而是从动机和标准出发,只要是善的就是好的。

核心在于义务和责任,而反观墨家确实注重用利来衡量道德,这便是为何说墨家思想是功利的原因。

如果说起墨家思想为何没有成为主流思想,从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其具有一定的内在矛盾且缺乏实践性。

什么意思呢?墨子跨越了个人而直接谈到要实现“兼爱”,要达到博爱,但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如果一个人首先都不考虑个人的幸福,而能直接跨越到众生的幸福身上,未免太过于伟大了。

这也是因为墨子虽然对于此此有自己的思想,但身处在当时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大环境下,受了传统浓厚的道义论影响,想直接通过否定己利,由相利趋向共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