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脂检查项目解读 深度解读!《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深度解读!《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

2024-07-18 01: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脑卒中:由于血脂较高会导致脑动脉斑块沉积,造成脑血管狭窄,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脑卒中。

3.脂肪肝:过多的脂类物质沉积于肝脏,肝脏代谢出现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脂肪肝,部分患者若出现转氨酶升高,还会出现脂肪性肝硬化。

4.急性胰腺炎: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异常升高,可能会在胰腺中堆积,如果激活胰酶,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

5.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脂毒素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患者容易发生糖尿病。

二、新版指南中有哪些要点?

Q1

临床血脂检测项目有哪些?

临床血脂检测除了我们在上一期中讲到的体检报告里的“血脂四大数据”,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等也被越来越多临床实验室作为血脂检测项目。

Q2

血脂如何筛查?

血脂检测是发现血脂异常、评估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和确定干预策略的基础。因此,无论职工朋友们是否有高血脂问题困扰,都应该按照指南建议定期进行血脂筛查。

1.血脂检测小建议。

(1)建议40岁以下成年人每2~5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4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检测1次;

(2)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应根据个体化防治的需求进行血脂检测;

(3)在上述人群接受的血脂检测中,应至少包括1次脂蛋白(a)的检测;

(4)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体检的常规项目;

(5)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先证者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应进行血脂筛查。

2.血脂重点筛查人群。

(1)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病史者。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血脂检查。

(2)存在多项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每6个月应检测一次血脂。

(3)有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血脂检查。

(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重点关注血脂情况,每半年去医院检查一次血脂。

Q3

血脂控制到什么程度比较好?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同人的血脂控制目标有明显差异。血脂化验单有多项指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最重要的参数,被称为“坏胆固醇”,越高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Q4

降脂治疗的策略有哪些?

降脂治疗的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首先推荐的是健康生活方式。

1.什么是生活方式干预?

合理膳食——食物多样,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控制脂肪摄入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适度增加身体活动——每周5~7次体育锻炼或身体活动,每次30分钟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运动,包括快走、跑步、游泳、爬山和球类运动等。

控制体重——通过改善膳食结构和增加运动,实现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使体重减少10%以上。

戒烟和限制饮酒——戒烟限酒,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并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其中,合理膳食对血脂影响较大。什么是降脂合理膳食?即限制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薯类、膳食纤维及鱼类的摄入,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和动物内脏等。

2.什么时候进行药物治疗?

当生活方式干预不能达到降脂目标时,应考虑加用降脂药物。

如果单一降脂药物不能满足降脂达标的需求时,还可采用降脂药物联合应用,主要目的是提高血脂达标率,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降脂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无论是单一降脂药物还是降脂药物联合应用,都必须在医生专业地指导下进行,职工朋友们谨记:遵循医嘱,规律服药。

本期内容就暂时介绍到这里,下期我们将为职工朋友们详细解读《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手把手告诉大家如何“吃出”健康。

来源:成都局集团公司社保部 成都疾控所融媒体工作室

编辑:余之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