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血液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

2023-07-06 1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杭跃男   [ 北京市 省级优课]

地区: 北京市 - 北京市 - 海淀区

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共1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 初中生物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材内容分析

        这一章不仅要解决前两章学习中留下的营养物质与气体如何在体内运输的问题,也为后续学习废物的排出和激素的运输做了铺垫。第一节血液是人体完成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所以,描述血液的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第一节血液这部分内容,从知识分类的角度来看,基本属于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是相互分离的,孤立的内容要素,是“信息片段”形式的知识,但却是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本节课有非常多的陈述性知识,比如对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结构、功能和寿命的描述。这些内容是很多科学家经过几代人的时间探索得来的。正如十九世纪英国著名自然科学家、教育家赫胥黎说,从长远的观点看,所有的真理也只不过是澄清了的普通常识。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红细胞的形态结构等知识将是他们从上一代人那里接管过来的知识结构中的常识而已。 如何教这样的常识性知识?我想,首要的是站住历史的角度,给学生提供时间坐标,引入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血液的贡献,可以让学生客观地认识人类积累知识的过程。其次,学生虽然不能在课堂上亲历探究的过程,但是思维的过程不能搁浅。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给学生搭建合理的支架,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揭开血液的神秘的面纱,认识血液的成分和作用。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学生已经知道了多少,而是学生由此产生了多少新的思考。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的终点,而是知识大厦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探索人体的奥秘。

2学情分析

       血液对每个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学生熟悉血液,是因为每个学生几乎都有流血、抽血和验血的经历,对血液的颜色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说学生对血液陌生,是因为学生大都不知道血液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每种成分各有什么功能。面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可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是直观教学法,包括观察、发现、收集资料、动手做等;还有关联的方法,即联系日常生活现象、生活经验等情境来学习。

3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说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②说出血浆的主要成分、含量和主要功能。

③识别血细胞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

2、能力目标:

①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②尝试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中的主要数据,给各种物质进行分类,从而推测血浆的功能。

③通过对红细胞颜色和形状的分析,总结并形成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① 通过本节学习,体会血液对生命的重要作用,形成珍爱生命的良好品质。

② 通过对动物细胞培养的资料分析,认识到人类对血液成分的认识并没有到尽头,形成科学无止境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三、教学难点:

1、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2、红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的观点的形成。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过流鼻血或者受伤出血的经历吗?请举手。

     血液存在于身体内的血管中,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来,可是同学们看过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吗?

     老师找到一种实验材料,小鱼,尾鳍薄而透明,可以观察尾鳍的血流,我们来看看。

    (学生活动:分别观察斑马鱼和泥鳅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频)

    (设计意图:对血液及血液流动建立直观印象)

2、血液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血液的流动和生物体生命的维持有没有关系呢? 和组织细胞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呢?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重要却解释不清,比如,盖伦的灵气学说。为什么盖伦的说法和我们的认识大相径庭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思考,现代知识的积累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血液的认识也经历了蒙昧的时期)

活动2【活动】二、血浆的化学组成及作用(包括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1、血清与血浆的关系

      血液离体以后,很快就凝固了,但是血块的周围有淡黄色的液体出现,叫做血清。现在医院里可以方便地对血清进行化验,请看化验单。分析血清的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那几大类?

     (学生活动:分析并归类)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知识解读化验单)

      加入柠檬酸钠等物质以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也是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的成分和血清相同吗?

     (学生活动: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了解二者异同,为后面学习血型等知识做好铺垫。)

2、血浆成分与细胞化学成分相比较,血浆功能推测。

     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什么特点?由此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

     (学生回答:种类相似,含量接近。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溶解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供给细胞生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分析数据、大胆推测的能力。)

     资料分析:科学家们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发现,必须给细胞提供足量的多种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但是绝大多数细胞的体外培养,需要在上述物质中补充一定量血清或血浆才能支持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中最常用的为小牛血清。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1、细胞的生长的确需要从血浆中获得必须的物质。2、对于血浆的成分,我们还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地方,还有我们不完全了解的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分析,检验推测,进一步发现问题。让学生理解科学无止境。)

      报告单上呈现的是关于血液的真相,但不是全部的真相。我们在人体面前,在大自然面前,永远都要保持谦逊审慎的态度!

活动3【活动】三、血细胞的种类和作用   (一)红细胞

1、观察血涂片,描述红细胞的特点。

     继续出示放大1200倍,4800倍的照片,识别细胞的形状。

  (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描述红细胞的特点是,颜色红、个头小、数量多、形状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体会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2、上一章学习气体交换的时候,知道了氧气进入红细胞,红细胞的红与氧气什么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观察新鲜鸡血充氧实验。)

     详细解释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形成身体细胞的蛋白质中,血红蛋白是被研究得最详细的蛋白质之一,血红蛋白是分子立体结构最早被弄清的分子之一。根据这项研究,人们已经掌握了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的原理。这也是血红蛋白分子最迷人的地方,当有一个血红素与氧结合,其他三个血红素更加容易与氧气结合,当他跑到氧气含量低的地方,二氧化碳高的地方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血红素的结构发生变化,变得易于氧气分离(用手心放乒乓球表示),就这样,血红蛋白携带着氧气,随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设计意图:深入细致地阐明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对红细胞功能的理解)

     红细胞,无细胞核,一个红细胞内有2亿7千万个血红蛋白。其本质就是装满血红蛋白的袋子。

3、红细胞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形状——两面凹的圆盘状?与携带氧气有关吗?

     (学生活动: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推测红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用类比推理的思想,分析新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4、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什么细胞分裂而来的呢?——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红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活动4【讲授】三、血细胞的种类和作用  (二)白细胞和血小板

1、白细胞

     识别化验单上白细胞的种类,观察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的图片。总结白细胞的功能。

2、血小板

    我们的身体有小伤口流血时,无关大碍,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观看血小板的作用视频。总结血小板的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复杂而且微观的生理现象。)

活动5【讲授】四、课堂小结——血液的组成和作用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血液中不是有各种灵气,而是有多种成分执行不同的功能。

    血液是有生命的液体,是体内的超级物流系统,是流动的组织。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揭示主题)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过流鼻血或者受伤出血的经历吗?请举手。

     血液存在于身体内的血管中,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来,可是同学们看过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吗?

     老师找到一种实验材料,小鱼,尾鳍薄而透明,可以观察尾鳍的血流,我们来看看。

    (学生活动:分别观察斑马鱼和泥鳅尾鳍血液流动的视频)

    (设计意图:对血液及血液流动建立直观印象)

2、血液匆匆地来,匆匆地去,血液的流动和生物体生命的维持有没有关系呢? 和组织细胞的生活有没有关系呢?

     自古以来,人们就认识到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重要却解释不清,比如,盖伦的灵气学说。为什么盖伦的说法和我们的认识大相径庭呢?

   (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思考,现代知识的积累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血液的认识也经历了蒙昧的时期)

活动2【活动】二、血浆的化学组成及作用(包括血清与血浆的区别)

1、血清与血浆的关系

      血液离体以后,很快就凝固了,但是血块的周围有淡黄色的液体出现,叫做血清。现在医院里可以方便地对血清进行化验,请看化验单。分析血清的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那几大类?

     (学生活动:分析并归类)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知识解读化验单)

      加入柠檬酸钠等物质以后,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也是淡黄色液体,这种液体的成分和血清相同吗?

     (学生活动:比较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了解二者异同,为后面学习血型等知识做好铺垫。)

2、血浆成分与细胞化学成分相比较,血浆功能推测。

     通过比较你能发现什么特点?由此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

     (学生回答:种类相似,含量接近。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溶解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可以供给细胞生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分析数据、大胆推测的能力。)

     资料分析:科学家们在体外培养细胞时发现,必须给细胞提供足量的多种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但是绝大多数细胞的体外培养,需要在上述物质中补充一定量血清或血浆才能支持细胞的生长增殖,其中最常用的为小牛血清。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1、细胞的生长的确需要从血浆中获得必须的物质。2、对于血浆的成分,我们还有一些不太了解的地方,还有我们不完全了解的成分。)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分析,检验推测,进一步发现问题。让学生理解科学无止境。)

      报告单上呈现的是关于血液的真相,但不是全部的真相。我们在人体面前,在大自然面前,永远都要保持谦逊审慎的态度!

活动3【活动】三、血细胞的种类和作用   (一)红细胞

1、观察血涂片,描述红细胞的特点。

     继续出示放大1200倍,4800倍的照片,识别细胞的形状。

  (学生活动: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描述红细胞的特点是,颜色红、个头小、数量多、形状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的能力,体会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2、上一章学习气体交换的时候,知道了氧气进入红细胞,红细胞的红与氧气什么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观察新鲜鸡血充氧实验。)

     详细解释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形成身体细胞的蛋白质中,血红蛋白是被研究得最详细的蛋白质之一,血红蛋白是分子立体结构最早被弄清的分子之一。根据这项研究,人们已经掌握了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结合的原理。这也是血红蛋白分子最迷人的地方,当有一个血红素与氧结合,其他三个血红素更加容易与氧气结合,当他跑到氧气含量低的地方,二氧化碳高的地方时,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血红素的结构发生变化,变得易于氧气分离(用手心放乒乓球表示),就这样,血红蛋白携带着氧气,随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设计意图:深入细致地阐明血红蛋白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对红细胞功能的理解)

     红细胞,无细胞核,一个红细胞内有2亿7千万个血红蛋白。其本质就是装满血红蛋白的袋子。

3、红细胞为什么会有奇怪的形状——两面凹的圆盘状?与携带氧气有关吗?

     (学生活动: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推测红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用类比推理的思想,分析新问题,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4、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它是由什么细胞分裂而来的呢?——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红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的过程。)

活动4【讲授】三、血细胞的种类和作用  (二)白细胞和血小板

1、白细胞

     识别化验单上白细胞的种类,观察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的图片。总结白细胞的功能。

2、血小板

    我们的身体有小伤口流血时,无关大碍,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观看血小板的作用视频。总结血小板的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复杂而且微观的生理现象。)

活动5【讲授】四、课堂小结——血液的组成和作用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血液中不是有各种灵气,而是有多种成分执行不同的功能。

    血液是有生命的液体,是体内的超级物流系统,是流动的组织。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揭示主题)

陈宏娟评论  优点:

教师教态自然,思路清晰!问题设计有梯度,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一节好课

缺点:

Tags:一节,流动,组织,血液,教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