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老友记:他们每个人背后,都站着1亿多同行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蚂蚁森林回收97kg 森林老友记:他们每个人背后,都站着1亿多同行者

森林老友记:他们每个人背后,都站着1亿多同行者

2023-05-05 1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热水塘,一个距离杭州1800多公里的小镇上,1998年出生的浙江姑娘祝雁俊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她的森林老友们。

他们一行六人,因为同一件事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里。每个人背后站着1亿多的同行者。

从2016年至今,超过6.5亿人参与了名叫“蚂蚁森林”的公益活动,通过日常生活产生绿色能量,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在赤峰这样的地方种下一颗又一颗小树。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怀疑,蚂蚁森林是不是真的在种树,以及这么多年过去了,蚂蚁到底种了多少树?

这些问题,其实祝雁俊就可以回答,因为她的本职工作是验收蚂蚁森林在实地种下的树木,从高原到荒漠、从华北到西南,她的足迹遍布全国,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数树的女孩”。

数树的女孩

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林业局华东调查和规划设计院,祝雁俊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到全国各地的蚂蚁森林“数树”。

每年,她几乎都要花一两个月时间到全国各地验收树木,从高原到荒漠、从华北到西南,她的足迹遍布青海海东、内蒙古鄂尔多斯,甘肃民勤、云南云龙等地。

这份被网友们羡慕的工作,其实背后也是非常辛苦。每年的验收工作大概都在秋季,由于树木大多种植在偏远的荒漠,海拔高的地方已经下雪了,在坡度大的地区数树,要面临环境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数树的工作全凭人工核验和记录,她和同事在划定的选区树林里徒步,经过一棵树,就在手上的计数器按一下。这个过程很枯燥,不能闲聊和走神,有点像与世隔绝的状态,“那段时间每天不是在路上,就是在数树。”

每次验收工作要在当地待一两个星期,每天早出晚归。验收员们也有分工,有人数所有树,有人专门数枯死的树,最后计算出树林的密度、存活率等指标。

有一年,阿拉善地区,祝雁俊和同事一共查验了十几万亩地,在两个星期里验收了4万多棵树,每天的步数能达到三万步。

这个自小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以前总觉得种树很简单,一盆土、一棵种子就能发芽。来到西北地区,看到荒凉的戈壁和沙漠,她才真正了解到种一棵树有多难,“我们看到的云杉树还是半人高的树苗,其实它已经长了七八年了。”

惊动了卫星

祝雁俊数过的树,还有人帮她检查作业。在这场老友记到活动上,她见到了前NASA数据科学家、佳格天地创始人兼CEO张弓。

张弓是南京大学大气气象学的学士,又在北京大学继修了地理学的硕士,后来去美国犹他州大学获得了生态学的博士。

2016年第一次听说蚂蚁森林的时候,张弓摇头了:种树是一件很严肃且专业的事情,他很担心这是一场“头脑发热”式的公益活动,光有一腔热血是很难持续的,他决定“等等看”。

几年过去了,张弓看到了一些变化,有他实地去看到的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变,也有卫星监测地表变化。

张弓曾在美国NASA作为数据科学家工作8年,主要通过卫星遥感和气象数据等研究犹他州、内华达州等荒漠化地区灌溉与荒漠化之间的关系。回国创业后,他继续做起了老本行,用卫星监测地表变化,并通过获取的大数据研究农业和生态。

现在的他有了一个新身份,第一个从太空“检查蚂蚁森林作业”的人。从浩瀚的太空看地球,一张密密麻麻的“网”,网上的每一个小白点,都是蚂蚁森林种下的一棵树。

这是一张让人有点感动的图,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点,但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最后变成了卫星能捕捉的呈现。也许有人会觉得有点遗憾:还有些小白点没有连成线。

对于张弓来说,那些缺了的小白点才是最真实的状态,种树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80%的存活率已经非常不容易。

现在,张弓心里的那个疑虑已经消失了,蚂蚁森林长期主义的公益坚持,6.5亿普通人的积极参与,让他看到了闪光点,也让他觉得这份“班主任”式的检查工作是多么值得。

偷能量的汉子

“其实也不多,也就2000多棵。”

这是一份独属于刘双明的凡尔赛。作为蚂蚁森林的第一批用户,从2016年到现在,这位陕北汉子在蚂蚁森林种下了2000多棵树。

刚开始,手机还不能计步,生成能量的方式也不多,刘双明花了一年多时间才种了第一颗梭梭树,随着蚂蚁森林解锁了越来越多兑换能量的低碳行为方式,刘双明也在生活中尝试各种“攻略”:上下班公交、骑车、步行组合着来,坚持运动、旧衣回收、线下支付免开纸质发票等等。

在疫情期间,他有一个多月居家办公,在家每天跳绳6000多个,从160斤瘦到了140斤左右。“在这个过程中,每天都在产生蚂蚁森林的能量,所以我每天能坚持。”

靠自己的低碳行动攒能量加上每天定时收支付宝“树友”的能量,刘双明每天能收获2kg左右的能量,也就是说只需10天他就能种一棵杨柴或黄柳。

这几年坚持下来,刘双明在“树友”间的影响力越来越高,他还带动周边的同事朋友“起飞”了——他组织了一个60人的蚂蚁森林合种队,大家一起合种速度就快了很多。目前为止,他已经在蚂蚁森林种了2000多棵树,几乎涵盖了蚂蚁森林所有树种和保护地。

目睹了刘双明在蚂蚁森林的“神奇海洋”里清理废轮胎,他八岁多的女儿还专门画了一幅画:拿着相机的小女孩,身旁是代表爸爸属相的兔子,水龙头的水流进海洋,海底有废轮胎和游鱼海草。“她想说让大家不要把垃圾扔进海洋里,不要影响动物的生活。水龙头代表节约用水。”

刘双明骄傲地说,他的低碳生活方式已经影响到了女儿,相信她将来也会对低碳环保爱护环境做出属于她自己的贡献。

种花棒的大叔

“预计将于次年种植”。

这是当你在蚂蚁森林解锁一张种树证书后,页面上显示的一行字。

“网友在线上种一棵,我就在沙漠里种一棵。”眼前这个晒黝黑黝黑的的大叔就是梁存新,网友们申请在阿拉善种下的花棒,就是由他带领乡亲们种植维护的,他也因此被称为“花棒大叔”。

2017年春天,梁存新种下了蚂蚁森林的第一株花棒。那一年风沙比较少,雨水也好,他全年栽种的7000亩花棒长势喜人,被成功验收。

在沙漠上种花棒,最大的困难是“挖苗坑”,有时坑刚挖好就被流动的沙子填上了,梁存新通过不断的试验,发明了一种带扇叶的打坑机钻头,前面的人在沙地上钻孔,后面的人紧接着把花棒往坑里一插,种植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后来,这个发明还成功申请了专利。

“花棒浑身都是宝,花荚里有小豆子,炒着吃特别香。种子还能榨油,可以卖钱。”梁存新细数着花棒的一个个用途,仿佛在夸自己的孩子,脸上挂满了笑容。这些年,他们在沙漠里种了接近5万亩花棒,大约有200多万株。

夏天花季到来时,曾经的满眼黄沙变成了一片粉色的花海。2020年,梁存新还自发办了一场线上的“花棒节”,通过直播让网友看看他们在蚂蚁森林种下的这片花海。

监测沙漠的专家

虽然同为兄弟单位,这是祝雁俊第一次见到国家林草局规划院荒漠化监测处处长孙涛,听完他的分享,祝雁俊对为什么要种树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这个春天,孙涛和同事们确实有点忙。

今年1月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场沙尘天气,光是3月份以来就有8次沙尘天气。“因为春季只有3、4、5三个月,沙尘天气90%的时间在这个时候发生。”孙涛笑着说,“大家都很关注,我们除了忙着监测,还要忙着写材料呢。”

孙涛的工作其实是“天地人”结合的工作,“天”是卫星,“地”是站点,“人”是信息员。有了这个卫星以后我们就能搞清楚这个沙尘从哪起来的,沙尘从哪到,绕到哪儿。

很多人好奇,这次沙城暴的起源究竟是在蒙古国还是我国的内蒙古?

“这是我们通过卫星监测4月9日到14日的影像,相对清晰的地方是没有沙尘的,这种雾蒙蒙的地方是有沙尘的。”孙涛仔细解释:“你看,这一块起沙尘了,这一块也起沙尘了,中间这段还是清晰的,说明这个沙尘在蒙古国起来了的同时在中国也起来了。”

也就说,国内还是要做好防沙治沙的工作,才能降低我们沙尘天气的严重程度。 

冷空气剧烈活动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沙尘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

在大自然面前,人其实是很渺小的。“这三大原因中,我们能左右的只有一个沙尘源,也不是我们完全能左右,至少能通过我们的活动进行干扰的就是沙尘源。”

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生态修复工程和蚂蚁森林等生态类公益项目,都是在进行沙尘源的治理。“蚂蚁森林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公益性的工程,也是对沙尘源进行治理。”孙涛说。

拍纪录片的导演

在拍这个片子之前,周轶君对蚂蚁森林的认知几乎为零。

越了解,越觉得有意思。“蚂蚁森林让每一位普通人,生活在山区、在荒漠的种植人,有志于环保的企业和国际检的碳减排的目标,看似不相干的事情串在一起,在同一个平台上变成零距离。”

周轶君是记者出身,曾在中东驻站,著有《离上帝最近——女记者的中东故事》。转型成为纪录片导演兼主持人后,拍摄了系列《他乡的童年》,一集走访一个国家,分别是日本、芬兰、印度、英国和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探寻教育的传统和未来。

这次参加森林老友记的活动,周轶君带来了最新的作品《碳路森林》,是一部观察社会绿色发展的纪录片,应对全球气候暖化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大命题。如何在宏大与日常之间建立联系?如何在环保的公益性与组织方的可持续性之间实现平衡?

在“碳路森林”纪录片里,祝雁俊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前两年,她到过云南云龙县“数树”,而这片树林已经变成连接南北滇金丝猴动物保护区的生态走廊。

看完纪录片,她的心情是“很奇妙”。素不相识的一些人,却走过许多相同的路,在同一片树林里做着环保相关的记录和科普工作。

从2021年5月,周轶君历时两年的采访调研,走入现场、深入细节,看到一群普通人,如何探索、解决具体而微的绿色问题。从全国、全世界的横切面,描绘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议题的宏观命运前景。

在周轶君眼里,这也是一次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全新旅程”——很多从书本上得来的环境知识,都在实地采访和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被“重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