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丨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她写出了女性的困境和反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蒂耶里堡 怀念丨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她写出了女性的困境和反抗

怀念丨诺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她写出了女性的困境和反抗

2024-06-29 2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月13日晚,一位文坛巨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座小镇悄然陨落。在与癌症与阿尔兹海默症抗争多年后,加拿大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逝世,享年92岁。

艾丽丝·门罗

关于艾丽丝·门罗,辛西娅·奥齐克称她为“加拿大的契诃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评价她为“当代英文小说的主要作家之一”,萨尔曼·拉什迪称赞她是“形式大师”,而乔纳森·弗兰岑则曾说:“门罗的小说有可能拯救你的灵魂。”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些文学大师的评价中窥见,艾丽丝·门罗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传遍全球,打动世界各地无数的读者,受到媒体与文学界的高度评价。但在门罗自己看来,她“一生都在写个人的故事”。

门罗是真正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家。说她属于女性主义,因为她小说的主角通常都是女性,通过她们的视角与思想去捕捉与展示现实生活中隐匿与幽微的女性困境;说她属于文学作家,因为她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无可比拟的最高水准——她不再大张旗鼓地控诉,高呼口号,生怕别人听不见。相反,她的小说步伐稳健而徐缓,像无声地慢慢展开画卷。

怀念、致敬一个作家的最好方式就是,读她的作品。

《忘情》

文/门罗

露易莎今年二十五岁,曾经坠入过一次爱河,跟一个在疗养院认识的医生。她的爱最终得到了回应,代价是那位医生丢了工作。至于是疗养院让他走人还是他自己害怕陷得太深而逃离,露易莎对此有过痛苦的怀疑。他已婚,有孩子。通信在他们的交往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他离开后,他们仍然给对方写信。她出院后他们还通过一两次信。然后她让他别再写信,他也就没再写了。收不到他的信,她离开多伦多,干起了推销的工作。这样一星期她只会失望一次,在周五或周六晚上回去的时候。她的最后一封信写得冷淡而坚定。那种悲情女主角的感觉挥之不去,伴她四处旅行,特别是在她拖着旅行箱上下小旅馆的楼梯,谈论巴黎时尚并吹嘘她的样品帽子有多么迷人然后独自饮酒之时。如果那个时候她有人倾诉,她一定会对这个念头冷嘲热讽。她会说爱情都是哄人的,是种欺骗,她确实这么认为。但是一想到爱,她仍然会感受到一种静寂,一阵沿着神经末梢传递的微颤,一种感官的臣服,和难耐的虚脱。

展开全文

她去照了一张相。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她想穿一件简单的白上衣,乡村女孩的那种罩衫,脖子上的系带散着。她根本没有这样一件上衣,事实上她只在照片里看到过。她也想把头发披下来。假如要扎起来,她会把它松松地盘起来,用珍珠发绳固定。

然而照相那天,她还是穿了那件蓝丝绸衬衣,头发也扎得跟平常一样。她觉得照片上的自己面色苍白,眼神空洞,表情也比想象的严肃,看上去十分不安。不过,她还是把照片寄出去了。

我没有订婚,也没有心上人。我曾经恋爱过一次,最后不得不分手。当时我很痛苦,不过我知道自己只能忍受。现在我相信那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她当然也绞尽脑汁地回忆过他。她记不得自己曾像他说的那样甩过头发,或者在水珠滴到暖炉上时对一个年轻男人微微一笑。很可能这一切都是他梦中所见,他可能真做过这么一个梦。

她开始关心战事,比以往更注意细节。她不再试图忽略它。上街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跟其他人一样,脑子里充满了令人激动不安的消息。圣康坦、阿拉斯、蒙迪迪耶、亚眠,然后索姆河那一带也起了战事。之前那儿是不是已经打过一场仗了?她在桌上放了一张战事地图,有摊开的杂志那么大。她顺着不同颜色的线看到德国人挺进马恩,美国人在蒂耶里堡发起第一次进攻。她注视着一些发黄的艺术照片:空袭中扬蹄而立的一匹战马,在东非喝椰汁的几个士兵,一队表情阴郁的德国囚犯,他们的脑袋或四肢上扎着绷带。现在她能明白大家的感受了——持续不断的恐惧和担忧,伴着上瘾似的刺激。从此刻的生活抬头仰望,你能感觉到世界正在墙外裂开。

……

长按二维码进微店购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