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书画家张瑞图,近50件(套)作品展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著名书画家张光瑞简历 明代著名书画家张瑞图,近50件(套)作品展出

明代著名书画家张瑞图,近50件(套)作品展出

2024-06-28 22: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展前南音演出

“这次展览的亮点很多,整个展览是按照年龄编序来进行的,我们把张瑞图这一生中所有的斋堂名号全都梳理出来了。”本次特展策展人康耀仁介绍,张瑞图是地道的晋江人,更为重点的是,他的书法风格,有过三次重大改变,而这三次恰好都是回到晋江的时间。他一生的作品甚至代表作,也大多在晋江完成。可以说,晋江不但是张瑞图的故乡,更是他书法变革的风水宝地,因此专家组在策划特展时首选了晋江。

康耀仁表示,本次展览共展出张瑞图作品近50件(套),包括手卷、册页、立轴、扇面,材质有绫本、绢本、纸本和石碑,展览按照张瑞图不同时期的书风进行布展,方便市民和书法爱好者们更好地了解张瑞图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特征。除了展览外,还配套举办了研讨会、相关系列讲座,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面向公众开放。

晋江市博物馆负责人林铅海表示,举办此次特展,不仅可以让市民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知更为真实、更为宽博的张瑞图书风,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晋江人文内涵,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以文促产、以文促旅。

他与董其昌少见的合作作品

本次特展得到了省内外博物馆、海内外重要机构和藏家的鼎力支持。还有一件“重量级”的展品从河南省周口市博物馆千里迢迢来到晋江参展,这就是由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撰文,张瑞图篆盖并书丹的明代王苍坪墓志铭。

王苍坪墓志 铭

“明代王苍坪墓志是董其昌与张瑞图两位大书法家非常少见的一件合作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晋江作为张瑞图的故里,举办张瑞图的大展很有意义,也希望借此机会让博物馆的文物“活”起来。

“张瑞图书法对当代书法家会有启发!”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参展时,看着一件件张瑞图书法作品,不由发出由衷的感叹。

“巨大的幅面和奇肆的翻折点画,真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左撞右突形似天崩地裂电光石火!”《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表示,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一次看到张瑞图书法作品,是从劫后余灰中的启功编纂的《雍眭堂法书》中的“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行书大轴,其迥然不同于唐宋法书的笔墨章法当时就把他震撼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正成曾多次访日本,在东京、名古屋等公私收藏中又看到张瑞图的大量高堂大轴和榜书,近十多年又在首都各大拍卖场看到他许多巨幅力作,其艺术感染力每每令人惊讶莫名。他期望所有张瑞图书画的收藏和研究者们充分利用这个机会,把当代书画艺术史研究向更深广的领城推进,为继承、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做出新的贡献。

张瑞图留泉的书丹碑刻集萃

晋江市博物馆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部副主任刘昭斌介绍,作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张瑞图的作品丰富,广为传颂。泉州各地保存有为数众多的张瑞图书法作品,其传承经典,张扬个性,独树气骨,开创明代以来书坛新风尚,对我国书坛的创新发展有重要贡献。

他在晚明书坛上揭起的创新旗帜,在我国书法史上的突出地位始终得到肯定,作品更是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喜爱,当今国内外的著名博物馆大都收藏有他的书法作品。

泉州晋江是张瑞图的故乡,其书法作品也以各种形式留传和保存下来,包括张瑞图题写的摩崖石刻、庙堂匾额、功德碑、墓志铭、纸卷诗轴法帖等。今天,刘昭斌挑选张瑞图书丹的留传在泉州的《永春李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卫民祠碑》、《晋澄李先生生祠记》、《承天寺十奇诗碑》、《禅鸡冢碑》、《再借亭碑》等六方碑刻作品进行赏析。

留泉的《承天寺十奇诗碑》

刘昭斌表示,张瑞图的这六方碑刻作品中,《永春李二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晋澄李先生生祠记》、《再借亭碑》三篇 ,主题皆为歌颂乡贤名宦为官清廉、为民德政,为了表达对先辈和贤德的一份尊敬感怀之情,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应是严肃庄重的,其正襟危坐,认真书写,其感情多了一份内敛,少了一份张扬,楷书表现尤为端庄,落落大方。

创作《卫民祠碑》时,为了表达对忠烈义薄云天的扼腕痛惜,其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情感自然流露,其张扬个性,以奔放的运笔,恣意挥洒,其笔势雄浑,借作品表达内心情感,表现人格力量,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展出的《承天寺十奇诗碑》

而在《承天寺十奇诗碑》、《禅鸡冢碑》的创作中,他更多的是在抒写风物,抒写人生,抒发闽南故乡人们的信仰和精神世界,表达泉州的生活和人文内涵,通过作品的表达,其思想感情,娓娓道来,让人沉浸在作品的情境之中,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据悉,《白毫墨涛·张瑞图书法特展》将在晋江市博物馆集中展出,展览时间为12月25日至2022年2月15日,爱好书法艺术的市民朋友可自行前往观展。

END

文/图 杨江参

编辑 / 晓婷

回复“往期”查看精华文章

一场摄影展,记录了100个侨胞爱国故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