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李沁妤:“萨德”导弹系统部署韩国的地缘政治学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萨德还在韩国部署吗 【朝鲜半岛】李沁妤:“萨德”导弹系统部署韩国的地缘政治学解读

【朝鲜半岛】李沁妤:“萨德”导弹系统部署韩国的地缘政治学解读

2024-07-06 1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是扼守亚欧大陆通向太平洋的出口,其地缘位置十分重要。韩国与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几个亚洲大国的距离非常相近,若“萨德”导弹系统成功在韩部署,将对上述国家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具有超强反导性能的“萨德”导弹系统能够对中俄两国的导弹试验进行监测。另外,如果东北亚地区发生地区冲突,“萨德”还能够对两国所发射的导弹实施精确定位和精准拦截,这不仅大大威胁了中俄两国的核威慑力,而且严重削弱了两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威慑力。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有必要对“萨德”系统在韩部署的原因进行探究,深入分析究竟有哪些因素促使美国坚持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本文会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萨德”部署之后对周边国家以及对东亚地区的影响,深入探讨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如何切实有效应对“萨德”系统入韩所带来的影响。

2在韩国推动部署“萨德”导弹的战略玄机

美韩政府宣称“萨德”导弹的部署是为了威慑朝鲜并保卫韩国本土安全,并且韩国民众也相信萨德系统可以有效防御朝鲜的核威胁,但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的真正战略动机却不是这么简单。从地缘的角度来看,韩国在东北亚地区处于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扼守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临近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美国在韩国部署如此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不仅可以威慑中俄,还可以配合日本构建起美国的东亚反导系统。

(一)“萨德”导弹系统的前身与其特性

“萨德”导弹系统,即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英文名称为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缩写为THAAD,音译“萨德”。它是一种基于陆地的高空远程反导系统。

1.“萨德”导弹系统的前身

“萨德”导弹系统的前身是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后于2004年由美军重新设计并重新命名。美军最初设计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目的一方面是弥补“爱国者”导弹系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配合其在欧洲、亚洲等地的部署,与美军现有的防御系统形成多层防御网。美军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反导系统是MIM-104“爱国者”(英语:MIM-104Patriot)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属于底层防空导弹,虽然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军事价值,但是它的最大射高只有20公里,防御面积也较小,只能用于保护小型目标,无法适应美军在新时代对反导系统的要求。因此,在1992年,美军正式开始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的研究,但是该系统在接下来几年的飞行试验中屡次失败。2004年,美军对该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并重新命名为“萨德”反导系统。

2.“萨德”导弹系统的特性

“萨德”导弹系统由拦截弹、车载式发射架、地基X波段雷达及指挥控制自动化系统等构成。它比“爱国者”更先进、命中率更高、拦截能力更强、防御覆盖面更大。

第一,拦截范围大、射程高。“萨德”拦截弹是一种射程为3500千米的弹道导弹,它的最大拦截距离200千米,拦截高度40千米~150千米,可以保护直径为200千米的广大区域,是一种真正的区域防御武器。它采用精度非常高的高速动能拦截弹摧毁来袭导弹,号称这是“世界唯一能在大气层内外拦截弹道导弹的陆基系统”。

第二,雷达探测能力强。“萨德”导弹系统配备了“AN/TPY-2”型X波段的火控雷达,它的探测距离达2000千米,能够迅速远距离探测到刚刚发射升空的弹道导弹,为后续拦截提供预警和情报支持。“AN/TPY-2”雷达平时可以侦测他国导弹的飞行参数,战时可为其他反导系统提供精确预警,从而大幅降低别国导弹系统对本国的威胁性。此外,“AN/TPY-2”雷达还具备相当的反隐身能力,它可以在500千米以外探测到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可用它探测他国的隐形战机。

第三,可实施多次拦截。由于“萨德”可在较大高度实施拦截,拦截距离远、作战高度高,从而为反导系统提供了充足的反应时间和作战空间以用于实施多次拦截,或与其他反导系统配合形成双层拦截。它可以采取“射击—观测—再射击”的战术模式:先发射一枚拦截弹拦截来袭目标;如果拦截失败,可以再发射一枚拦截弹进行再次拦截;如果再次拦截失败,还可以把目标交给PAC-3拦截弹进行第3次拦截。

第四,网络作战能力及机动能力强。“萨德”系统运用了多种战术数据链装备,具有先进的网络作战能力。既能接收天、地、海基多种外部信息源的预警探测信息,还能为低层反导系统进行目标信息指示。同时,其指挥自动化系统还能作为网络体系数据传输的接口与中继站。“萨德”系统还具有较高的机动能力与生存能力,不但可以快速空运到所需区域,还可通过公路机动变换阵地,躲避空中打击。其地基雷达与发射车分散部署,可提高生存能力和扩大防御区域。

(二)韩国引进“萨德”导弹系统的原因

1.朝核试验威胁韩国国家安全

韩国引进“萨德”导弹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对朝鲜进行威慑并保证韩国本土安全。韩国与朝鲜同位于朝鲜半岛,地缘位置相邻,若朝鲜继续发展核武器,韩国毫无疑问将首先受到威胁。美军早在2014年就向韩国提出要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但是出于对中国和俄罗斯反对意见的考虑,韩国对是否部署“萨德”系统的态度一直都较为模糊。然而,在朝鲜2016年1月成功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之后,韩国对部署“萨德”系统的态度开始变得积极。2016年2月7日,韩国国防部宣布正式着手讨论在韩部署“萨德”导弹事宜,原因是美韩一致认为朝鲜近期进行的第四次核试验和发射远程导弹证明了朝鲜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弹道导弹的可能,这将对韩国的国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构成挑战。

2.美国不断渲染朝核问题

从2013年2月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以来,美国就不断在渲染朝核危机,到2015年,根据美军发布的《朝鲜核未来》系列报告,朝鲜到2020年将能够生产上百枚核弹头。针对朝鲜的核试验行动,美韩双方从2013年开始就把“增强两国反导体系建设”作为美韩合作的重点到2014年10月,美军就“萨德”导弹系统的在韩部署问题与韩国进行谈判。

到2016年,借由朝鲜完成第四次核试验,美方开始用更加严重的词汇来形容朝鲜的核威胁。由于朝鲜在近几年无视东亚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关切,坚持发展核武器和进行导弹实验,美国强调在当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高强度的对朝施压政策才能使朝鲜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其中就包括部署“萨德”导弹系统。韩美双方目前已经就在韩部署“萨德”系统达成共识,并且决定由美国来承担萨德系统的部署和运作费用,韩方提供场地以及其他相关设施。虽然韩国一度对部署“萨德”系统持消极立场,但美国作为其强大盟友的影响力仍是不容小觑。朝鲜这两年频繁的核试验本就加深了韩国对其国家安全的担忧,加上美国对朝鲜拥核能力的反复渲染,使得萨德的部署从未彻底搁置。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再次引发国际恐慌,半岛安全堪忧,这个导火索直接促使韩国下定决心部署萨德导弹。

3.韩国主流民意导向

大部分韩国国民以及主流舆论都认为部署“萨德”导弹能够有效保证国土安全,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萨德”系统的部署弊大于利。韩国《中央日报》调查研究组在2月13~14日针对韩国1000名成年男女进行的紧急问题民意调查显示,对于在韩部署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萨德),有67.7%的应答者表示赞成,仅有27.4%表示反对并且几乎所有地区和年龄层都是赞成部署“萨德”系统的应答者较多。对于“你认为朝鲜会放弃核武器吗”的问题,表示“绝对不会放弃”的人数占绝对优势,有86.8%。可以看出,大部分韩国国民都担忧朝鲜拥核会威胁韩国国家安全,认可部署“萨德”系统可以有效保护国家安全。

由此可见,无论韩国政府还是韩国民众都认为“萨德”系统在防卫朝鲜和保护国家安全上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如果未来朝鲜继续进行核试验并对韩美两国保持强硬态度的话,将会有更多韩国民众支持“萨德”系统的部署美韩两国也会对部署“萨德”一事更有底气,并使得与韩国地缘相关的各国无法对此进行有效斡旋。

然而,究竟“萨德”系统能够对保卫韩国安全发生多大的作用其实是值得讨论的。首先,“萨德”导弹系统是驻韩美军所部署的反导系统,使用权归驻韩美军而非韩国政府,因此韩国无法主导“萨德”系统到底是用来防御朝鲜还是威慑中俄;其次,任何军事导弹系统部署之后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磁波,韩国作为一个陆地面积狭小的国家,可选择的部署地点并不多,无论“萨德”部署在哪里都势必会对其周边的韩国民众产生不良的生理影响;最后,虽然“萨德”部署韩国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来自朝鲜的导弹但是如果朝鲜未来真的向韩国或美国发射核弹,那么“萨德”系统对其进行末端拦截之后,被拦截的部分很有可能直接在韩国上空爆炸,对韩国造成核污染。

(三)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导弹系统的目的

1.威慑中国

在探究美军部署“萨德”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之前,必须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即“萨德”并非一个单纯的反导弹拦截系统。与其他拦截系统不同的是,“萨德”带有“AN/TPY-2”X波段的火控雷达,这一雷达具有精确跟踪及识别密集分布目标的特性,这些特性对周边国家的导弹生存能力将造成很大威胁。

虽然美国在不同场合都曾宣称美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只针对朝鲜和伊朗等国,不针对中国和俄罗斯,但实际上朝鲜和伊朗这些国家能够开发出的洲际导弹层次非常初级,导弹突防能力也很弱,因此美国在韩部署如此先进的反导系统让人怀疑美国的真实目的是针对中俄而非朝鲜。

中国作为一个陆地国家,自古以来海军力量就相对较弱,因此一直都强调以陆地控制海洋,强调运用路基中短程导弹来应对周边冲突。韩国是一个处在东北亚要塞位置的国家,与中国的距离非常近,距中国的首都区和沿海地区仅仅数百公里。如果美军成功在韩部署“萨德”导弹,就会将现有的雷达预警线向中国内陆大大推进。此外,“AN/TPY-2”雷达除了火控外还可单独作为前置雷达部署,当该雷达作为前置雷达时,它的理论探测距离高达2000千米,这不仅可以覆盖中国整个沿海地区,甚至还可以覆盖到中国中部、西部的大部分城市。美军依靠此雷达系统可以对中国的导弹发射实验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并进行计算和模拟,提高美军对中国导弹识别的精确度,进而提升对中国向西太平洋发射导弹的拦截能力。这意味着当发生局部冲突时,中方针对美军驻亚太军事基地发射的各类战略导弹将有大部分被侦测并拦截大大削弱了中国对东北亚的军事威慑力以及对美国的核威胁力。因此,中国和俄罗斯有理由认为“萨德”系统的防御能力远超其实际需要,会对两国的战略利益造成直接损害。

虽然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反对“萨德”的在韩部署,但令人担忧的是,韩国国防部曾表示对中国的安全关切表示反感,认为周边国家不应该对韩国国防政策的决定施加影响力。并且很多西方学者也认为“萨德”系统的部署意在针对朝鲜日益增长的核威胁,既不针对中国,也对中国没有影响,甚至有的学者把中国的关切描述为“妄想性指责”,认为中国反对部署“萨德”系统的真实目的是分化美韩同盟。

2.构建美国东亚反导体系

自奥巴马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开始对其全球反导系统进行调整,逐步加强亚太地区反导体系的建设,以推动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同盟强化。由于美国在亚太地区并没有形成如同欧洲“北约”一样的军事同盟因此美国只能靠发展双边关系来带动多边关系。在反导合作方面,美日之间合作的深度远远超过美韩。美日在反导领域积极推动各项研究和实验,实现双方的情报共享并建立联合指挥体系,而美韩在此领域的合作则受到诸多限制。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战区导弹计划以来,一直试图将韩国也纳入其全球导弹防御系统之中,屡次要求韩国加入其反导体系,但韩国出于对半岛安全局势以及自身的国家安全考虑,并未给予美国积极回应,特别是在金大中和卢武铉时期,韩国政府强调国家自主,对美国反应消极,因此,美国一直把推进美韩反导合作作为其东亚反导体系的建设重点。

然而,在朝鲜多次进行核试验之后,韩国开始在“软件”方面不断配合美国的需要,深化美韩反导机制。在2012年2月的“2+2会谈”之后,美韩两国就“联合防御”达成一致,开始整合韩国军队与驻韩美军的导弹防御力量,这意味着原来独立运行的两国导弹防御系统在之后会集成一体,韩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与驻韩美军的拦截、监测系统合一运行。此外,两国还投入上亿美金,加强对雷达探测网络、卫星和无人机的整合,提高反导系统的防御效能,并提升导弹拦截的精确度并加强远程监测。

在这些技术层面以及“软实力”层面不断加强之后,韩国导弹系统的“硬实力”成为阻碍美国整合其亚太反导系统的最大问题,因此,美国积极鼓励韩国同意部署“萨德”系统,将具有高性能的“AN/TYP-2”雷达引进韩国,配合美国建设亚洲反导系统,使韩国彻底融入以防范中国为重点的东亚反导体系。

3“萨德”导弹部署韩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分析

“萨德”导弹的地缘政治影响首先要明确韩国的地缘状况。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处于亚欧大陆的边缘地带,扼守从太平洋进入日本海、黄海和渤海的海上要道在东北亚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从陆地上来看,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陆地面积狭小,只与其北部的朝鲜直接接壤所以当朝鲜发展核力量时韩国首当其冲会受到军事威胁。另外,虽然韩国不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陆性大国直接接壤,但是它与这两个大国的距离非常相近,在韩部署“萨德”导弹系统毫无疑问将对中俄两国产生影响。从海洋上来看,与韩国隔海相邻的国家是日本。韩日关系近年来虽然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陷入低谷,但是两国都有心增进彼此的联系,因此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基础上也开始在军事和安全领域展开合作。“萨德”系统的部署无疑会对日韩两国的关系产生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加强美日韩三方联盟。

(一)对中韩关系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韩国周边的大国之一,两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在冷战后美韩签署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成为利益联盟,但是韩国并没有因此疏远与中国的关系,而是尽力在与中国和美国的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充当“势力均衡者”。

从美国提出要在韩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开始中国一直都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并且一再表示“萨德”导弹系统的防御范围超过了防御朝鲜导弹的目标中方担心“萨德”导弹系统的部署目的是针对中国而非朝鲜,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曾表示:“部署‘萨德’系统在防御朝鲜导弹方面没有效果,而且对中国安全体系造成危害。”

在朝鲜第四次核试验之前韩国对部署“萨德”导弹的立场一直都模糊不定。在2014年5月,韩国国防部声称韩国不会部署“萨德”导弹系统,针对朝鲜的军事威胁韩国将通过购买“爱国者-3”与“L-SAM”系统来拦截朝鲜导弹。然而,在2015年2月,韩国国防部却表示出于对国家安全的考虑,韩国对部署“萨德”导弹系统的态度有必要保持模糊。而在2016年,由于朝鲜先后进行第四次核试验、试射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SLBM),韩国乘此机会明确表示将与美军商议在韩部署“萨德”导弹事宜。

对于韩国来说,美国是其在军事上最大的依靠,而在经济上,中国却是韩国最大的经贸合作伙伴。在中国已经表示明确反对的情况下韩国依然决定允许美国部署“萨德”导弹,这无疑会对中韩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二)日本坐获“渔翁之利”

由于“独岛”“慰安妇”等历史遗留问题,日韩两国关系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冷淡的和平”,并且由于近几年韩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日韩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然而,美国一直以来都想主导东亚事务,且美国插手东亚地区事务的重要依托就是美日联盟和美韩联盟,但是由于日韩之间分歧和对立的存在,两国一直没有建立真正的联盟关系,这导致美日韩无法建立三方联盟,无疑阻碍了美国在东亚的地区的利益发展。因此,一直以来美国都力求缓和日韩关系,推动美日韩之间多边军事合作的开展。

此外,在导弹防御系统方面,韩国原本始终强调美韩同盟的加强应只限于应对朝鲜韩国发展反导系统应该只限于足够应对朝鲜的威胁,拦截范围应该只限于朝鲜半岛内。然而美日合作中着力发展的是远程反导拦截日本明显希望美日的军事合作能够使日本提高应对中国的筹码,而不是仅仅限于保障自身安全。由此可见原本美韩合作与美日合作的诉求是不同的,韩国希望美韩合作的边界仅限于保障半岛安全,不愿被美国当枪使,而日本却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使自身在东亚地区有更多的军事优势。

然而,日韩两国关系近年来在美国的推动下已经日趋改善。2015年年底,日韩两方举行了“慰安妇问题谈判”并达成协定,这标志着一直以来影响日韩关系的最大历史遗留问题已得到解决。

此外,朝鲜半岛局势的恶化也为推动美日韩三边关系发展提供了契机,特别是在2016年朝鲜第四次核试验后,日韩两国在军事防卫领域的合作开始加强。据韩联社报道,日韩两国曾在2016年2月由美国举办的“敏捷的巨人(Nimble Titan)16”的兵棋推演中被组成一个团队进行演练,该演习是一次弹道导弹防御练习,日韩两国在此次演习中共享情报并共同进行威胁形式分析。此外,日本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在朝核问题上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美韩对朝制裁,还推出了一些单独的对朝制裁措施。韩国对日本的反应非常满意,也提出再次加强与日本的安全合作,这是美日韩三方在2014年签署《关于朝鲜核与导弹威胁的情报交流协议备忘录》之后,韩国又一次重申将在未来加强与日本的合作。

“萨德”导弹的在韩部署也是拉近韩日距离的重要一步。“萨德”系统在韩部署之后,韩国会渐渐融入美日军事体系,美国和日本也会渐渐在政治和安全领域拉近与韩国的距离,韩国将慢慢在军事安全上完全走上与美日协作的道路。

另外,美军部署“萨德”系统将会给日本增加与中国抗衡的军事底气。部署在韩国的“萨德”系统上装配有“AN/TP-2”,将会与部署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和驻日美军的“宙斯盾”系统以及陆上自卫队的“爱国者”系统相配合,对中国的导弹进行精确拦截。当中日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AN/TP-2”雷达可以探测到中国导弹发射的各种目标特征数据并通过美日联合指挥系统将数据传输到日本的已有的反导系统,对目标导弹进行拦截和摧毁。这会大幅提升日本的导弹拦截能力和对战略目标的保护能力,并因此而减弱中国对日本的军事威胁力。所以,如果美国在韩成功部署“萨德”系统,日本的安全底气将会大大提升,日本将有更大可能采取更加激烈的对华挑衅政策,使东北亚局势更为动荡。

(三)打破东北亚地缘战略平衡

作为在东北亚地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韩国如果接受“萨德”系统的在韩部署,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格局平衡、地缘安全平衡以及地缘经济平衡都将受到影响。

1.破坏东北亚地缘格局平衡

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其特殊历史地理背景的产物。在东北亚存在着中、美、俄、日几大国,大国之间的相互博弈和竞争使得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且朝核问题的存在和复杂化无疑为东北亚地区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每一次朝鲜半岛出现状况,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格局都将被重新调整。“萨德”系统在韩部署之后,通过配合日本本土的防御体系,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导弹防御体系将建成,大大威胁了中俄两国的导弹威慑能力。中俄两国不会坐视不管美方势力在东北亚的膨胀,为了应对加强的美日韩联盟,中俄必将以加强导弹防御合作等方式对美韩进行回击,届时美国又将以其他方式来遏制中俄,这无疑又会打破东北亚地区脆弱而短暂的地缘格局平衡。

2.破坏东北亚地缘安全平衡

“萨德”导弹在韩部署后,无论中国、俄罗斯还是朝鲜都有可能采取相应的军事措施给予回应。针对“萨德”导弹系统能够精确定位和精确拦截的性能,中国将有可能加大对攻击性导弹和具有能够突破“萨德”系统导弹防御能力的导弹进行重点研发,减轻“萨德”系统对中国的威胁。此外,作为“萨德”系统在韩部署的主要防御目标,朝鲜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如果“萨德”成功在韩部署,朝鲜很有可能继续发展更具进攻性的武器,使朝鲜半岛局势更加紧张。如此看来,“萨德”系统的部署很有可能起不到保卫韩国并缓和半岛局势的作用,反而导致东亚各国的军备竞赛,使朝鲜半岛甚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面临更大考验。

3.影响东北亚地缘经济平衡

与欧洲和北美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不同,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一个相对松散的体系,经济合作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干扰,无论是出现历史问题、政治问题还是军事问题,都很容易影响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国、日本、韩国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几个经济体,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中日韩合作,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中日韩合作已经成为东亚合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地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从2012年开始,由于朝鲜核试验和美国对东亚地区的强势介入等原因,三国之间在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势头开始减弱,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也中断了三年,直到2015年11月才恢复。在东亚的经济合作体系已经不稳定的情况下,“萨德”导弹的部署无疑会对各国间的现有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如果“萨德”导弹系统按照美军所建议的标准配置进行部署,中国很可能会从经济方面下手,通过调整现有对韩贸易政策来表示抗议。

4中国针对“萨德”入韩的应对措施

在应对“萨德”系统在韩部署的问题上,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应该以大国外交的姿态来应对“萨德”问题。虽然“萨德”的部署会威胁中国的导弹体系的隐蔽性和进攻性,但是中国还是应该谨慎、客观地处理“萨德”问题,不能因此而影响中美、中韩关系大局。在应对上,一方面,由于俄罗斯的导弹体系会受到“萨德”系统的威胁,所以中国可以联合俄罗斯来对美韩施压,减轻“萨德”对两国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可以考虑带头在东亚地区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对话机制,为东亚各国提供一个对话和协商的平台,使各国能够以更加理性和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地区安全矛盾。

(一)从大国外交角度分析

1.联合俄罗斯共同应对

首先,中国应该联合俄罗斯来共同应对“萨德”入韩。俄罗斯与韩国地缘位置接近,且它作为东北亚的大国之一,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韩国在军事上进一步受美国控制,打破现有的东北亚格局。况且“萨德”导弹系统在防御的同时也能对中俄两国的导弹实验进行观测,因此俄罗斯也已经明确表示反对美军在韩部署“萨德”系统。由此来看,在反对“萨德”系统方面,俄罗斯是中国可以团结的力量。

虽然“萨德”导弹系统已经确定将会在韩部署,但是具体的细节还没确定,中俄两国还可以在两个关键问题上与美韩进行协商,其一是“萨德”系统的具体入韩时间,其二是“萨德”系统的部署规格,即最后部署的是“缩水版”只能探测600公里~800公里的“末端雷达”系统(TBR),还是将部署探测距离为2000公里的“前进雷达”系统(FBR)。中俄两国可以联合在这两个问题上向美韩表示关切,争取减轻“萨德”系统对本国导弹系统的威胁。

此外,在中俄协作方面,两国首先可以考虑“硬件”上的互补,比如俄罗斯是否可以为中国提供其最新一代防空导弹系统S500来帮助中国遏制“萨德”导弹的战略威胁,以及两国是否可以建立联合导弹防御体系来应对美国的东亚反导体系。“软件”方面,中俄两国可以建立反导联合指挥体系,推动两国的未来共享情报等,也可以积极推动各项研究和实验,实现双方的情报共享并建立联合指挥体系。

2.理性处理中美关系

现阶段的中国正积极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无论“萨德”导弹是否在韩部署,中国都需要理性处理中美关系。美国在东亚追求的目标是维持有利于美国的地区平衡不被打破,如若任由朝鲜发展核武器,那么半岛南北对峙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这样的结果是美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一方面对于美国来说积极推动在韩部署“萨德”导弹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一旦“萨德”导弹在韩部署成功,必然会成为中国的一大安全隐患。即便如此,贸然打破两国关系现有的平衡有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不应该扩大“萨德”系统入韩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更不能因此影响中美关系大局。2016年又是美国大选年,大选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四年的中美关系,并且新总统的对华态度也将决定美国未来的对华政策,所以对现在的中美双方来讲,任何一个关系到两国关系的决策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美国下一步的对华外交举措。因此,如何处理好“萨德”这个影响中美关系的负面因素对于中国来说就至关重要。面对“萨德”入韩的问题,中国应该就事论事,不要把“萨德”系统的对华危害扩大化,力求以理性的方式尽量减少“萨德”部署对中国的影响,不要因此影响中美之间的正常外交关系。

(二)巩固和发展周边外交

虽然“萨德”系统在韩部署将会对中国的核力量与反导体系造成威胁,但中国还是应该以大国外交的态度谨慎处理“萨德”问题,继续以“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来发展周边外交,不应该因此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国家关系大局。习总书记上任后提出了当今的中韩关系已经进入了“后FTA时代”且中韩FTA是中国目前涉及的贸易规模最大、综合水平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随着在中韩之间关税的逐步减轻两国的贸易与投资热度剧增,合作领域不断扩宽,双边贸易额度也以惊人的幅度增长,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相当紧密。此外,建立“萨德”系统对于韩国来讲其实是保卫其国土安全的一项措施。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萨德”系统在韩部署已经是一件确定的事情,不存在中国同意不同意一说,中国可以提醒作为部署地的韩国与作为部署方的美国重视中国的安全关切,但是不能“萨德扩大化”,也不应该因为“萨德”系统而影响中韩关系大局。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韩国如何能够获得中国的理解,如果“萨德”系统能够以一个美、韩、中、俄各方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部署,那么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局势也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虽然中日之间还未建成FTA,但是作为亚洲的两个最大经济体,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联系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加深,现在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中日之间的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可以把中韩贸易与中日贸易进行整合,形成中日韩三方贸易,并且可以通过促进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谈判来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虽然东北亚局势因为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较为动荡,但是中国可以考虑通过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来带动政治合作。

(三)建立东亚北安全对话机制

东北亚地区虽然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政治、经济合作机制,但在军事安全领域并没有一个可以给各国在发生安全矛盾时进行对话的有效机制。在冷战之后,东北亚各国也曾尝试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但最后往往要么无疾而终,要么沦为“清谈馆”。造成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立失败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是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悬而未决,也是因为东北亚各国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东北亚地区没有一个大国来真正充当“地区主人”的角色,没有一个国家去承担机制建立所需要的领导责任,并且能在机制建立起来以后监督协议的落实。这就导致当安全问题发生时,各国之间没有一个能够进行有效对话的平台。如果东北亚地区有安全合作机制能够让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针对在韩部署“萨德”系统一事进行有效对话的话,各国将很有可能找到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平衡点,使“萨德”入韩一事对东北亚地区的地缘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尽量减小。

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大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地区的影响力都举足轻重。中国可以考虑以此次“萨德”入韩为契机,建立一个解决国家之间争端与冲突、维护和平与稳定局面地区的安全对话机制,使各国能够相互表明立场并就各方关切的利益问题进行协商,减轻各国之间的摩擦。这种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东北亚各国将来在地区安全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效地面对和解决地区安全问题,并且进一步推动东北亚新型的多极化、民主化的地区安全关系结构的形成,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东北亚地区。

5结 语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美国无论如何都会在东北亚地区部署“萨德”。如果“萨德”系统不在韩国部署,美国将很有可能将其部署在日本,而日本对部署“萨德”一事比韩国的态度更加积极。原因之一是现在日本的两套反导系统宙斯盾“标准-3”和“爱国者-3”的拦截作用都十分有限,如果“萨德”能够引进日本,那么日本将有三段式的导弹拦截体系,这无疑是日本非常乐意的;其次,日本可以将部署“萨德”作为跳板,进一步加强其扩军备战的步伐。因此,由于日本对“萨德”的态度比韩国积极和主动得多,而韩国可能会因为顾忌中韩关系而愿意对中国让步,所以对于中国来说,“萨德”部署在韩国比部署在日本要更容易协调。中国对“萨德”一事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是在对韩国表达安全关切的同时,也要采取一个相对开放的态度,表示愿意与韩国协商,以减轻“萨德”入韩对中国的影响。

对韩国来讲,美军部署“萨德”已经势在必行,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够获得中俄两国的谅解,尽量以各国都能接受方式来部署“萨德”系统。因此,韩国最后有可能只部署“缩水版”的“萨德”,即探测距离只有600~800公里的“末端雷达”系统。这样既可以满足美国建立东亚反导体系的需求,也能够减轻中俄两国的安全顾虑。

小编:lt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当代韩国》2016年04期;首发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微信公众号平台编辑

国关国政外交学人

微信号:gggzwj

打造国际关系学 国际政治学 外交学 区域国别研究学术公益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