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米,water caltrop kernel,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菱角米的拼音 菱角米,water caltrop kernel,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菱角米,water caltrop kernel,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菱角米,water caltrop kernel,音标,读音,翻译,英文例句,英语词典|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菱角的介绍  菱角又名菱、芰实,种类有乌菱、二角菱、四角菱等。菱角为一年生水生植物,具有浮出水面的菱形叶,茎属于地下茎。开白色花,但并不明显,所以不具观赏价值。主要食用的部位是果实,俗称菱角,而其种子便是菱角仁。

菱角的成分 1.淀粉: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质。 2.蛋白质。 3.维生素:菱角含有维生素B2、C等维生素。 4.矿物质:菱角含有铁、钙、磷等多种矿物质。

菱角的功用 1.菱角在中医上有清暑、止渴、安中、补中、补脏以及解毒的功用。 2.益健脾、祛病强身:适合体弱老人及小孩食用。 3.抗癌:日本有实验证明每日饮用鲜菱角汁,可以帮助对抗癌症。 4.减肥:因为不含脂肪,所以 5.其它:减肥、解酒、解热、利尿、通孔等作用。

 

菱角,古时叫做“菱”,又称水栗子。菱角性味甘凉、无毒,有消毒解热、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菱角可粮可果,同时也是现代女性美容减肥的辅助食品。

《本草纲目》中曾有记载,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还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1967年的日本《医学中央杂志》上说,菱对抑制癌细胞的变性及组织增生均有效果,所以说菱角还可防治癌症。

食用菱角一般都是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即可。

下面来介绍几种菱角的吃法:

1.菱角与牛肉共煮,不但味道鲜美,也是时令补品,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菱角500克,黄芪15克,煮烂吃,有补肾作用。

3.用生菱角肉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一日三次,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乳腺癌。

4.用菱角的壳1斤,熬成汤,用以代茶喝,对胃出血患者,亦有好处。

5.经常饮用水煮菱叶汁,能增强视力,对癌细胞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6.用菱角肉和莲子、山药、芡实、藕、百合等煮食或磨粉蒸食,可治慢性肠炎等症。

7.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后,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

小贴士:菱角性凉,食用要适量,多食会损阳助湿;猪肉和菱角不可一起吃,因为会引起肚痛。

 

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实。我国南方各地都有栽培。秋季采摘,晒干备用。  【性味】味甘、涩、性平。  【功用主治】利尿通乳、止消渴、清暑益气除烦、解酒毒。用于口渴自汗、食欲不振、胃溃疡、痢疾、食道癌、乳腺癌、子宫癌等。  【家庭药膳食疗方精选】  1、治子宫癌、胃癌:生菱角肉,每日20-30个,加水适量,文火煮成浓褐色汤,分2-3次饮服。  2、治慢性泄泻、营养不良:菱角(研粉)30-60克,大米100克,红糖适量,同煮粥佐膳。  3、治酒精中毒、口苦、烦渴、咽痛:鲜菱角250克,连壳捣碎,加白糖60克,水煎后滤取汁液,1次服完。  4、治痔疮出血:鲜菱角90克,捣烂后水煎服。  5、用于食道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子宫癌食疗:菱角肉50克,红枣20克,粳米100克,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稠粥,每日早、晚餐温热服之。  6、鲜菱草茎(去叶及须根)120克,水煎服,治小儿头部疮毒,亦可解酒。  7、老菱角煤炭存性,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敷患处,治头面黄水疮。  8、红菱角晒干研末,空腹服10克,红痢用老酒送下,白痢用米汤送下,治痢疾。  9、鲜菱蒂(菱柄),搽擦患处,一日数次,治赘疣(青年性扁平疣、多发性寻常疣)。  10、菱角、诃子、薏米、紫藤瘤各10克,水煎服,一日两次,治食道癌、胃癌。  11、菱角粥:大米100克,煮粥,煮至半熟时,加入菱角粉30-60克,同煮熟,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有健脾益胃,补气防癌作用。适用于慢性泄泻,营养不良,年老体弱等症。并有防治胃癌,食道癌,子宫癌作用。  12、菱角粉10-50克,白糖适量,水煎成糊状食用。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益气健脾,解酒毒作用。适用于因酗酒引起之口苦、烦渴、咽痛等症。   【用法用量】水煎或捣碎取汁服。每次100-250克。  【宜忌】脾虚腹胀者不宜多食。  【成分与药用】  本品果肉富含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B、C)等。种子的醇浸出液有抗癌作用。果肉中分离出略有抗腹水肝癌作用的成分。(菱角食疗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